赵建新
【摘要】: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都具有严酷而复杂的自然条件。贫瘠的土壤、稀少的降水以及大的蒸发量导致这里的造林存在面临很多的难题,而且保存率很低。要想有效地提高该地区人工造林成活率还需要通过在该地区采用合适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这一重要途径。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治沙造林;技术措施
我国总面积之中有20%以上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区域环境十分恶劣,造林难以施行,而且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很低,所以恢复该地区的森林植被还需要解决好这些难题。本文主要探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治沙造林技术,整合和组装配套现有的抗旱造林技术,以期有助于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
1、工程措施
1.1、干旱区造林整地措施
整地在干旱地区是比较有效的措施,有利于干旱和抗旱造林这一矛盾的解决。通常主要采用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和水平阶整地等方法来进行局部整地,而其中效果最佳的是以水平沟整地。
1.2、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即“径流林业”[1]。作为一种技术措施主要利用的是天然降水来发展林业。基础和前提是利用地表徑流,对降水的时空分配规律加以充分利用,从而使得有限降水资源大大提高自身的利用效率。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号需要紧密结合径流调控和蓄水保墒技术。关于土壤保墒,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采取的的措施有增施保水剂、树盘覆盖等,从而有助于水分利用效率、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提高。
1.3、爆破整地造林技术
石质山、半石质山地主要应用这一技术。也就是借助炸药在造林地上炸出一些规格一定的深坑来,借助把一些客土填进深坑。这一技术有助于土壤孔隙度的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增强以及效率的提高。这一技术在应用方面还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石质山、半石质山的土壤非常缺乏,因而不失为一个促进快速绿化的好办法。
1.4、覆盖造林技术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蒸发量大、降水量少,那么,为了使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有所减缓,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就可用一些材料来覆盖地面。选择的覆盖材料是要因地而异的。秸秆、绿草、砂石等是主要的选择。这一技术的特点是有助于土壤表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因其经济适用、简便易行而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5、封山育林技术
树木都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能力,封山育林便是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同时采用一些人为措施加以辅助,这种育林方法投资少且见效快,对于恢复偏山、远山森林植被很有效。
2、苗木培育技术措施
2.1、苗木全封闭造林技术
这一技术是建立在高活力苗这一物质基础之上的,应用的保护剂为苗木叶、芽、根等。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使苗木在造林后一定时期内都能有很好的生长微环境中,这不仅有助于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有效提高,还能促进幼树的生长。
2.2、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容器育苗,是在装了营养土的容器内栽植裸根苗,等到苗木成活再移至上山造林。相比较裸根苗造林而言,容器苗造林优势明显,不仅根系好、造林季节长,而且具有很高的成活率高,为此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2.3、菌根菌育苗造林技术
油松、落叶松等针叶树通常会采用菌根菌育苗造林技术。“其原理就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受特殊土壤真菌的侵染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系。”[2]有助于宿主植物根系增强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物质,这也就使植物抗性也增强了。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应用这一方法往往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2.4、组织培养育苗
组织培养育苗,也就是把活体树木的某些细胞、器官组织接种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需要对室内条件进行人为的控制下,从而将单独的植株培育而成。这有助于对原物种的优良特性的保持,且具有很快的繁殖速度、数量很多,而且基本不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2.5、塑料薄膜大棚育苗及地膜覆盖育苗
塑料薄膜的性能很好,透光、不透气不透水而且不容易传热。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塑料薄膜大棚的建立,来将适合苗木生长的气候条件构建起来。塑料大棚只需要很低的建造成本。如今广泛应用于气候干旱、生长期短的地区。
2.6、飞播造林技术
“飞播造林是利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有时还有其他种子)或种子丸造林方法。”[3]这一技术有着很多的活动范围、较快的速度、高效率、低成本和显著的经济收益等优势。发挥作用比较大的地区主要是人烟相对稀少、交通不便等的荒山、沙漠地区。有助于森林植被的增加、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3、植苗造林技术
3.1、截干栽植
为了使造林成活率有所保证,截干造林就是截去苗木的地上部分枝干,之后再进行栽植。这种技术主要优点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既有助于地上部分水分蒸腾的减少,又有助于苗木的成活生长。至于截干的高度主要是考虑到树种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是将地上部分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截去,效果较好的是保留茎干长度10至15厘米。
3.2、高秆造林
高秆造林的适用地区主要是在陕北及内蒙古地区,那里的风沙较为严重。用到的树种主要是旱柳和杨树,长约2.5至4厘米。具体是在栽植的约前30天,把旱柳大头砍伐下来浸到水中,等到树皮有了白色或着浅黄色的凸起出现,然后就将其取出来去栽植。栽植的深度大约是1至1.2米。采取随时挖坑随时栽的方式,将湿土填进大约50厘米,用锨把捣实后继续填土至地表,最后再捣实。抗旱造林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不但有助于成本的节省,还有助于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所以,抗旱造林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林业生态效益。
结束语
抗旱造林工作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将有助于成本的节约和造林成活率的提高。因此,先进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的采用,将能促进形成最大化的林业生态效益。首先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研究情况和进展看有所了解,前提还是需要精心栽植苗木并进行抚育管理。为了使我们的抗旱能取得有效的效果,那就需要做到对水分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努力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其抗旱效果还是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陈何盾.半干旱风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与抗逆树种选择[J].山西林业科技, 2009, 38(3): 29-32.
[2]赫琳.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关键性技术[J].内蒙古林业, 2009(4): 14-15.
[3]白红霞,高延珍.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探析[J].陕西林业, 2007(3): 24-25.
[4]温晓红.造林密度的作用及其应用[ J].现代农业科学,2009, 16(5): 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