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品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班级“悦读”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悦读热情,形成良好的悦读风尚,从而打造朝气蓬勃、积极奋发、书香浓浓、充满人文气息的特色班集体。在此,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悦读”文化建设打造特色书香班集体略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建立班级读书角,创设“悦读”文化环境
环境是无声的课堂。良好的文化环境,往往可以起到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和启迪作用。宽松愉悦、温馨和谐、开放浓郁的阅读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悦读”文化建设构建中,教師要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悦读”文化环境,营造浓郁书香氛围,让学生畅游在阅读的快乐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促进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建立班级读书角,是营造特色书香班集体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优化班级阅读文化环境,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共享读书资源,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提供书籍,建立班级读书角,书籍类型不限,可以是童话类、文学类、历史类、寓言类等。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边看,边说,边讨论,边交流,进而激励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为了丰富书籍种类,扩大学生阅读空间,净化学生心灵,教师可以定期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增加、补充和更新班级藏书,并建立简单可行的借阅制度,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用好图书,形成良好的借阅习惯,从而打造书香气息浓郁的班级,让文化育人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悦读”活动,强化“悦读”实践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积极开展各种悦读活动,让学生悦读实践,快乐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开展新课前,利用课前5分钟,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活动内容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评析,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交流阅读文章的心得体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可以让学生共享美文,分享自己摘录的好词好句、读书笔记和日记,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并进行必要的点评,以深化理解,有所启迪,在倾诉中学会表达。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围绕话题,议一议,辩一辩,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以苏教版五年级下《爱如茉莉》一课为例,在课前五分钟,笔者引导学生以“爱是什么”为话题,让学生畅谈感受,学会交流表达,理解爱的平凡。如,爱是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是爸爸严谨的教诲和关切的眼神;爱是妈妈温柔的劝导和轻轻的叮嘱等等。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学生心灵。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读书辩论赛、故事大王竞赛、读名著画插图、课本剧表演、读书知识竞赛、“天天诵”背诵积累等多彩活动,让书香浸润学生童年,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高雅情趣,润泽学生美好心灵。或定期开辟每周四中午无作业“书香时刻”,开展“悦读”主题讲座,师生共同徜徉书海,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快乐阅读,幸福成长。
三、注重“悦读”成果展示,提高学生“悦读”热情
小学生表现欲和好胜心强,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在小学语文“悦读”文化的建构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悦读”成果展示,让学生收获阅读的成就和快乐,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热情。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墙报、黑板、手抄报等宣传阵地,开辟各种读书栏目,给学生创建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让学生在成功氛围中提高阅读兴趣,打造书香浓浓的班集体。比如,可以开辟“一句话新闻”栏目,让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充当播报员,及时报道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或开辟 “我是小作家”“写作园地”等写作栏目,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或开辟“班级论坛”栏目,让学生广开言路,就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和感受;或开辟“剪贴栏”,让学生剪切和粘贴平时阅读中喜欢的美文片段、图片、卡片,展示读书笔记或心得;或开辟“座右铭”栏目,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的“座右铭”,营造生机蓬勃、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或开辟“乐一乐”“考一考”栏目,让学生收集一些幽默笑话、故事、脑筋急转弯、智力小测试题,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寓教于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荐书之星”“读书之星”“作文之星”“演讲之星”“图书小管家”“小小书虫”“故事大王”等称号评选,激励学生形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班级“悦读”文化建设,通过努力创设温馨和谐的“悦读”文化环境,开展多样的“悦读”活动和“悦读”成果展示,营造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悦读”热情,形成良好的“悦读”风尚,从而打造朝气蓬勃、积极奋发、书香浓浓、充满人文气息的特色班集体。
作者简介: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