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文献述评及展望

2018-01-04 18:57邹坦永
关键词:渐进式范式升级

摘 要:科技创新分为激进式科技创新和渐进式科技创新,渐进式科技创新更具普遍性和常态性,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激进式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成为研究的焦点,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未得到应有关注。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短周期性、连续性、累加性、递进性和开放性,风险较低且可控,可以通过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促进知识积累、吸收和独占能力提升产业绩效,通过创造差异化获取产业竞争优势。新时代的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重视激进式科技创新,也应重视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逐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关键词:渐进式科技创新;激进式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技术革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科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4;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7)06-0017-10

一、引言

按照创新程度差异,科技创新可以分为激进式(radical)科技创新和渐进式(incremental)科技创新(Abernathy et al,1978)。经济历史学家对渐进式科技创新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到Usher(1929)和Gilfillan(1935)所进行的研究。虽然渐进式科技创新在经济史研究中颇受欢迎,但在主流经济学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主流经济模型更加突出激进式创新的重要作用,往往赋予新技术一个相当抽象的定义,并假定会自动地、毫无障碍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提升企业和产业绩效。而渐进式科技创新不能被很好地模型化(Lissoni,2000)。自从熊彼特(1934)提出创新理论以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激进式科技创新(如历次科技革命)因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根本性作用而再次成为研究焦点,将产业升级寄希望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渐进式科技创新的作用通常在激进式科技创新之后才更加显著,在既定范式、轨道上通过连续的改进、完善、扩散影响经济系统的变迁和产业全面升级。激进式科技创新具有根本性、偶发性、不确定性和长周期性,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更多是改善性的,也更具普遍性,恰恰这一点被忽视了。

在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误区:即过于强调原始性、激进式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传统产业及其改造,似乎只有依靠原创性、激进式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事实表明,渐进式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使是原创性的激进式科技创新从其出现到产业化并获得竞争优势也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既要重视对前沿性的重大科技创新的探索,也应重视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积极推动现有产业的技术进步进而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创新驱动的有效路径。基于此,研究渐进式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本文尝试从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推动产业升级的基本理论、渠道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与回顾,以探讨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并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进而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1.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内涵

现有文献对渐进式科技创新的研究一般是在与激进式科技创新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激进式科技创新为产业升级开辟了新的演进方向和路径,是根本性的创新,也是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前提;而渐进式科技创新则是在已经开辟的科技范式、轨道、路径上不断完善、改良和发展。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渐进式科技创新进行了界定,经过梳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范式观,强调既定范式、轨道的演化特征。Sahal(1983)提出了“技术路标”理论,认为技术发展通过范式的形成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方向;同时,范式又是已有知识的蓄水池,使得技术知识能够不断地得到积累,并使企业通过汲取技术知识“存量”或“蓄水池”来产生创新的机会,最终形成比较优势。Nelson和Winter(1982)指出技术轨道推动技术朝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和轨迹前进。希林(2005)认为,渐进性技术是与原有技术脱离程度不大的技术,它在应用之前就为企业或产业所知晓。诺曼等(2016)认为,渐进性创新就是在既定解决方案、框架内的进一步提高,即“把我们已经做的做得更好”;而激进性创新则是框架的变化,即“做我们之前没有做过的”。

二是改进观,强调技术、产品等的拓展、改良、改进,具有较强的积累性。Abernathy 和Utterback(1978)认为,渐进式创新是无数的微小的产品和系统改进,对生产率具有渐进式、积累性的效应,可以导致日益专业化的分工体。渐进性创新是扩展现有的产品和工艺,会逐渐产生累积性的经济效果(Tushman et al,1986)。Chirstensen(1997)以及O′connor和Demartino(2006)认为,渐进性创新是通过改良和拓展现有技术来提升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创新,它会使现有的市场规则、竞争态势得到维持和强化。Song和 Montoya-Weiss(1998)认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包括改造、精致化和提升现有产品、生产和流通系统。Garcia等(2003)认为,渐进性技术创新是指持续的、不断积累的局部或改良性创新活动,它是对现有技术小的改善或者简单的调整,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涉及的变化是在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上的变化,并且与现在的市场和顾客群的变化相联系,即在现有市场为现有技术提供新的特性、利益和改进。Abrunhosa等(2008)认为,渐进式科技创新是在激进式科技创新产生以后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技术进步程度相对微小,甚至感觉不到变化,具有演化性、渐进性、连续性。

三是市场和用户观,强调服务于现有市场和多数用户。Christensen (1997)认为,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基于对主要市场的多数用户来提高和改进产品与服务,无论这种改进有多么困难、跨度有多大,只要其性能改進的轨道依然是主流用户要求的性能轨道,其依然还是渐进性技术创新。Forsman和Temel(2011)指出,渐进式科技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工艺等的微小改善,而企业正是通过这些微小改善来使得产品更加完善、工艺更加完美、操作更加有效、质量得以提升、成本得以下降。孙兆刚(2014)认为,渐进性创新是针对用户微小需求、需求微小变化的创新,是站在市场角度面向客户需求导向的创新,是源于用户与生产者互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战术。endprint

四是连续观,强调产业技术演化是连续和非连续的过程。Tushman 和 Anderson(1986)研究认为,技术演进的过程整体上虽然是一种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但这个演进过程总会被一些技术突破所打断,形成不连续技术进步。秦辉和傅梅烂(2005)认为,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改善企业的技术状态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具有质变性的大创新。柳卸林(2000)认为,连续性创新是渐进的,它建立在现有的知识、现有的市场和现有的技术基础设施之上。魏江和冯军政(2010)指出,连续创新是指技术基础或者竞争基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创新(即渐进性创新)。

综上所述,范式观认为,渐进式科技创新是在既定科技范式下的创新,与原有技术脱离不大,科学技术原理没有发生变化;改进观认为,渐进式科技创新是维持性创新,是建立在现有知识、市场和技术基础之上,在激进式科技创新基础上的局部创新或改良,并强调其积累性;市场和用户观认为,渐进式科技创新是针对主流市场、主要客户对主流产品性能的创新;连续观认为,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连续性。总之,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既定框架、范式、轨迹内进行连续演化,是对现有知识、技术、市场、工艺、产品与服务的拓展与改进。第二,由大量、微小的改善或者简单的调整构成,是对激进式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虽然技术创新程度相对微小,甚至感觉不到变化,但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增强产品和产业竞争优势。第三,具有较强的积累效应,并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大量的小创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重大创新的产生。

2.渐进式科技创新的特征

一是短周期性。激进式科技创新具有长周期特征,Perez(2010,2015)以及何传启(2011,2012,2014)、钱时惕(2007)、贾根良(2013)等对技术长波、科技革命进行研究发现,激进式科技创新的过程和间隔相当漫长,而渐进式科技创新周期相对较短。通过对计算机、汽车、飞机、医药、通讯等产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产业升级主要表现为产品的升级换代,激进式科技创新则表现不甚明显。计算机产业从大型台式机到微型机,从286机型到586机型,从双核到四核、八核,周期短而绩效显著。汽车产业也是通过不断地对技术、材料性能、外观设计、内饰等的改进实现升级换代;驱动力的改变也只是在各种燃料之间进行切换,并没有改变汽车的整体设计。事实上,渐进式科技创新时刻都在发生着,在激进式科技创新产生之前、之后、之中都有大量连续的、短周期的改进围绕着它(Cole,2002)。

二是连续性、累加性和递进性。激进式创新往往是在新的技术轨道上发展,处于新技术轨道的前端,缺少历史数据和积累,很难确定技术的发展方向。渐进式科技创新程度虽然微小但是数量众多,通过长期的累加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科学技术不同于有形的生产要素因被消费掉而减少,而是可以零边际成本进行复制、重复使用,而且可以进行代际传递。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得以继承,并以此为基础再创造新的知识,其累加性体现为渐进式的量变过程和激进式的质变过程,激进式科技创新是以渐进式科技创新为基础的。Veryzer(1998)指出,尽管许多市场主体、新产品设计者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都希望在本产业和区域领域能够出现“下一个大的东西”带来超级利润和产业升级,但实际上大多数新产品还是渐进性技术创新带来的进化型产品。正是科技创新的累加性和递进性推动着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推动着经济长期增长。

三是开放性。渐进式科技创新的来源日趋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渐进式科技创新来源于创新系统内部,核心特征是创新系统的共生演化(梅亮 等,2014),强调“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和“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赵放 等,2013)。开放式创新的实质是创新资源在组织内外部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张永成 等,2015);内向开放式创新将外在知识技术内在化推动技术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將内部知识技术外在化推动技术创新扩散(盛济川 等,2013)。

四是风险较低且可控。由于激进式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新的技术轨道和范式,这就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激进式科技创新通常需要高投入,风险较高且不易控制。而渐进式科技创新通常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微小改进与调整,相对容易掌控,且效果较好。Palmer和Brookes(2002)研究表明,多数企业是保守型的风险规避者,只有在能够有效管理风险的条件下才愿意并且有机会开发新技术。因此,企业更愿意在激进式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创新把握住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并可以减少和管理创新中的风险,有效提高市场绩效。

三、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机制与模型

在世界科技前沿,所有国家和产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前沿领域进行渐进式创新是获得激进式科技创新的重要策略。激进式科技创新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也需要渐进式创新使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技术选择理论认为,技术选择内生地决定于既定要素禀赋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经济结构等的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产业发展。

1.科技创新范式理论

“范式”概念一般源于库恩的科学范式思想,后来多西等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范式理论。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科学范式决定了技术范式,技术范式包含于科学范式。激进式科技创新开辟了新的范式,而渐进式科技创新是在一定范式内的创新。技术范式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个技术体系、技术簇群;产业升级不是单一地由技术创新驱动,而是技术创新与经济组织、制度等一起推动的。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认为,在经济实践系统中,技术演化不是以单向技术方式演化的,而是以技术簇群(constellation)或技术系统(system)的形式演化;技术簇群或者技术系统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从技术的爆发到技术发展的瓶颈,再到被替代或者转让的过程。佩蕾丝(2007)进一步从“技术—经济—制度”范式的框架出发,分析了两百年间发生的五次技术革命,发现历次技术革命都经历爆发阶段、狂热阶段、协同阶段、成熟阶段四个基本阶段。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而进入技术革命爆发阶段,科技创新速度逐渐加快且潜力巨大,由此吸引金融资本的介入而进入狂热阶段;在成熟阶段,技术—经济范式逐渐成熟,新技术、新产品也就越来越少,而且其生命周期也都很短。科技创新范式理论表明,产业的根本性升级需要科技范式转变,科技范式转变是产业根本性升级的重要原因。但是,科技范式转变的过程一般相当漫长,依赖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出现,而革命性的变化具有鲜明的长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在既定科技范式下,产业升级只能遵循渐进式的升级,需要通过渐进式的科技创新、经济系统驱动和制度环境变革来不断释放科技动力,渐进性地推动产业分工深化、组织变革和战略调整。虽然只有激进式科技创新才能推动产业发生根本性优化升级,但渐进式科技创新对渐进式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新相关理论,如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协同创新、学习型组织、创新生态系统等就是在技术—经济范式下对科技进步来源、运用、扩散的组织模式创新,都属于渐进式科技创新范畴。endprint

2.新结构经济学和胚胎发育理论

新结构经济学和胚胎发育理论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证明了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可行性。新结构学经济学认为(林毅夫,2014),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逐渐实现要素禀赋和技术升级进而实现产业升级,且速度非常迅速;而发达经济体一直在技术前沿进行探索,通过持续的、大量研发投资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率显著高于发达经济国家。这样,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和渐进式科技创新就可以以较快的科技创新速度推动产业升级,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当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后,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科技突破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新结构经济学从供给侧提出了产业升级的路径,而文一等(2016,2017)从需求侧提出了市场胚胎发育理论。该理论认为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的程度与速度受制于市场规模,而市场本身是个公共品,不会自动存在和自动有效运作;因此,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在某些关键点上重复发达国家当年产业升级的一些基本阶段,但科学技术的引入需要与市场发育程度相一致,技术的适用性受到市场、人力资本、文化、组织等因素的制约,不能盲目采纳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和制度框架,要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3.A-U动态产业升级模型

A-U动态产业升级模型(Abernathy et al,1978)通常用来描述激进式产品创新的过程和规律,但同时也揭示出激进式科技创新仍然遵循渐进式创新的特征。模该型主要从企业创新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产业组织的动态演化过程,以揭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关系。然而,该模型对技术路径的界定非常模糊,其中有些属于激进式创新,多数则属于渐进式创新范畴,并混淆了产品技术系统创新与产品技术子系统创新。该模型将产业升级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专业化阶段,产业技术创新类型、创新程度和创新特征取决于产业的成长阶段。A-U模型仅仅刻画了某一特定技术路径上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分布规律与一般过程,阐述了同一代产品技术生命周期中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刘友金和黄鲁成(2001)对A-U模型进行了改进,认为产业升级体现为产品的升级换代,产业升级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

4.TRIZ技術系统进化理论和S曲线产业升级模型

TRIZ技术系统进化理论认为渐进式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具有内在一致性,前者驱动着后者的渐进式变化。该理论与A-U模型的不同在于将产品看做技术系统并由众多子系统构成。技术系统演化是产业升级的内在驱动,技术系统是渐进式演进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黄庆 等,2009),即技术系统生命周期的“S”曲线:当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完成4个阶段以后,就会有激进式创新的出现进而产生一个新技术系统来替代它,如此不断地替代,就形成了S形曲线族。杜因(1993)认为一般的产业生命周期演化模式都呈现S型。虽然各类产业的S型成长模式并不是由唯一的函数表达,但S型成长曲线还是比较真实地描述了一般产业的成长过程(向吉英,2007)。总体上,TRIZ技术系统进化的S曲线与产业成长的S曲线存在内在一致性,产业成长的路径、过程内生地决定于技术系统的进化。该理论的优点是区分了技术系统与子技术系统概念,而从技术系统理论观点来看,子技术系统创新属于渐进式科技创新范畴。

5.技术连续、非连续理论与产业升级模型

技术连续、非连续理论是由Anderson和Tushman(1986,1990)提出,用以解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他们通过对计算机、水泥、玻璃制造和航空等产业技术演化过程的研究发现,产业技术进步是由连续和非连续技术构成,产业升级就是由系列非连续技术创新打断的渐进式变革过程。技术进步的过程为:技术非连续—技术连续—技术非连续……循环往复。技术非连续推动产业跳跃式升级,而技术连续推动产业渐进式升级;通过循环往复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多样化,由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非连续通常以市场绩效为判断标准,如果技术非连续能够极大地降低产品成本,提升性能和质量,那么就认为是技术间断。魏江和冯军政(2010)认为,技术连续意味着技术基础和竞争基础不发生重大变化,技术非连续意味着至少其中一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技术非连续的内涵很不一致,且与激进式创新相混淆。Ehrnberg(1995)认为,技术进步包括主导技术连续和非连续以及子技术连续和非连续,根据主导技术非连续和子技术非连续的经济效果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产生了新产业,二是现有产业内出现了新产品并对现有产品形成了替代,三是推动了现有产品或工艺的完善与改进。本质上看,技术非连续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渐进式科技创新的范畴,例如计算机行业中,由真空管到电子管再到晶体管,虽然从子技术系统视角看属于技术非连续或者激进式科技创新,但是从计算机的主导技术系统视角来看则属于渐进式科技创新的范畴。

四、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路径和方式

1.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过程

渐进式科技创新贯穿于整个科技进步过程。虽然从新思想产生到主导设计定型之前也存在渐进式科技创新,但通常将此阶段确定为激进式科技创新时期,渐进式科技创新通常从主导设计定型之后才正式开始。科技创新的实现依赖于宽松的创新环境支持和需求市场支撑,也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恰当运用。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阶段:

第一阶段:激进式科技创新。从新思想(idea)出现到一项全新技术创新完成属于通常意义上的激进式创新阶段,需要基础和应用研究才能实现,进而实现新产品开发,再通过设计多样化竞争确定主导设计,开辟全新的产业领域。该阶段创新形式以产品设计为主、工艺创新为辅。

第二阶段:主导设计定型。主导设计是设计多样化竞争的结果,该阶段以工艺创新为主、产品创新为辅。主导设计出现后,其它非主导设计产品依然存在,并且以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形式不断演进,一旦条件成熟也有取代原有主导设计成为新的主导设计的可能。企业主要通过工艺创新不断改善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通过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endprint

第三阶段:产业产品标准化。標准化主要是指技术相对成熟进而在产业内部形成统一的产品规格、架构设计和质量标准,创新形式主要有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工艺创新、功能创新等,通过连续改进和创新,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干中学效应显现,产业效率和集中度提升。该阶段的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两种渠道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生产效率提升和价格变化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流动,二是产业规模扩张和市场需求扩大促使产业分工深化、链条延长、专业化程度提升。

第四阶段:技术融合。当产品、产业到达成熟期,市场需求饱和,利润微利化,渐进式科技创新效果已经不甚明显,这就产生了对新技术的需求:要么在原有技术轨道上有所突破,要么改变技术轨道以提振产业发展。技术融合是指引进其它产业技术与原有产业技术相融合,实现技术改进或创新,往往是多个独立技术领域的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技术之间的互补和合作实现原有产业产品改进或者创造出新产品、新产业,以非线性的方式实现市场上的技术升级(陈亮 等,2013)。技术往往具有替代性或关联性、多用途等特征,通过技术融合导致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价格降低、效率提高,从而改变或加强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实现产业技术升级。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产业边界区域模糊,出现产业融合现象;产业融合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由生产效率低的产业流向生产效率高的产业,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

激进式科技创新者可以率先进入渐进式科技创新过程,并不断自我强化竞争优势。在同样条件下,后来者无论在激进式创新还是渐进式创新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后来者就没有机会。后来者或进入者能否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进入既定产业并获得竞争优势?答案是肯定的。第一,在激进式科技创新的主导设计阶段,进入者可以通过参与主导设计竞争在某一设计方向形成突破和核心技术。第二,主导设计确定后还面临技术与市场适应、匹配的过程,通过渐进式创新对其进行再创新,并可与本地市场、产业相结合发挥学习曲线效应。第三,科技创新具有互补性,往往是技术系统、技术集群的创新,可以通过技术、资源互补等进入产业熊胜绪和方晓波(2010)指出,在原有技术领域渐进性创新能更好地利用其互补技术与互补资产,获得更好的创新效益:一是可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并在保留原有产品和市场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以规避不确定性和风险;二是可以在现有技术路径上进行产品线拓展、产品持续改进并升级换代,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创新价值的延伸;三是依托互补资产进行渐进性创新还有利于企业节省创新成本;四是在技术标准化阶段,需要一定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这时可以通过范围经济、规模经济进一步发挥渐进式科技创新的作用,并形成竞争优势。。

2.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

激进式科技创新虽然对产业升级具有根本性作用,但是在其出现的初期阶段并不完善,市场影响也不大;激进式科技创新的影响需要在其基础上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才能逐步实现。研究表明,历次工业革命都是百年周期,并且由奇数长波和偶数长波构成。仅靠奇数长波(激进式科技创新)并不能够引发产业革命,只有通过偶数长波才可能引发产业革命。而偶数长波是以上次奇数长波为基础,且具有连续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美国并不是新技术的最初发明者,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是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会窗口”的决定性因素(贾根良,2013)。有学者将日本崛起的原因也归于渐进式科技创新,而不是激进式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渐进式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Puga和Trefler(2005)指出,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不是通过所谓“大创意”,而是通过能够保持领先的持续的渐进式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德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主要产业竞争优势也不是通过激进式科技创新获得的,而更多来源于渐进式科技创新。德国和美国在1983—1984年和1993—1994年产业专业化的专利数据表明,德国倾向于专攻成熟但相对复杂的产品,包括错综复杂的生产工艺和售后服务;德国在大部分较新的、更加激进的创新技术方面并没有广泛地获得专利,如生物技术、电信或信息技术等领域(Casper et al,2005)。

3.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知识积累、吸收和独占能力提升产业绩效

渐进式科技创新既可以通过量变质变规律实现激进式科技创新进而重塑产业结构,也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的知识积累、吸收、独占能力以及模仿性创新形成核心能力,并提升产业绩效。连续改进会不断促进组织革新、防止组织僵化。Cole(2002)认为,连续改进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变迁,小改进的长期积累才是大部分技术进步的原因,从而推动产业渐进式升级。知识吸收、独占以及模仿性创新也是提升企业、产业绩效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即从外部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独占能力(即保护创新、核心知识不被模仿的能力)对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Ritala et al,2013),知识积累能力和组织规模对渐进式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Forés et al,2016)。模仿创新战略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收集市场、竞争者和技术信息,并将这些知识资源转化为学习和战略性的行动以获得回报,也获得创造性的新产品。Scuotto和Shukla(2015)从模仿创新视角分析了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竞争优势形成的两大驱动力和四个维度:创新网络系统(NIS)和知识利用方法,以及创新网络系统中的环境和制度两个维度、知识利用方法中的能力培养和熟练人力资源两个维度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利用外部资源和自身网络系统能力,从成功的创新产品中获取灵感,通过技术改进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创造类似的产品以提高企业绩效和技术能力;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通过知识利用方法形成无形资产以及与创新网络系统保持较强联系是成功的渐进式科技创新的两个关键要素。。endprint

4.渐进式科技创新通过创造差异化获取产业竞争优势

Varadarajan(2009)指出,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行为反应和消费者偏好变化所侵蚀,需要通过渐进式创新持续探索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途径。渐进式创新从以下六个方面获得竞争优势:一是延长、拓展激进式创新收入流的时间范围,即可以通过改进、升级换代等获得新维度上的竞争优势;二是进入新市场拓展技术应用范围,包括进入新类型市场、新的细分市场和新的地理市场;三是进入新产品市场,包括进入那些新的、零散的(fragmented)产品市场(主要是企业数量多但是市场份额小的产业),进入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的产品市场,以及拓宽产品线进入拥有地位稳固竞争者的相关产品市场;四是通过创造产品差异和目标市场定位、多品牌战略实现和维护产品类别领导地位;五是制定更高的价格或者溢价;六是适应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王晟和陈松(2010)的研究表明,温州模式属于典型的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获取产业竞争优势的模式,即通过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获得竞争优势。

5.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竞争优势的案例

大量实证研究文献表明,通过渐进式科技创新,企业可以占据产业有利位置并获得竞争优势。MySQL AB并没有引入主要的技术创新,而只是对基本技术进行微小的渐进式改进,却获得了竞争优势(Holck et al,2008),其经验做法可以归纳为七个方面:依靠现有标准以减少转换成本,区分有则更好(nice-to-have)与必有特征(must-have-features),通过开发商业和非商业产品版本寻求供给侧规模经济,培育和协同用户社区,利用社区降低产品测试和营销成本,执行双重许可策略,链接市场和社区的力量。Junior(2014)通过对巴西汽车产业的研究认为,产业发展中形式化(formalization)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推动渐进式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Lin和Chen(2013)对中国台湾地区中小型企业的研究发现,成果的创新不一定要求激进式变迁,渐进式科技创新是台湾地区中小型企业市场绩效上升的重要原因,其技术创新中渐进式创新占了41.3%,激进式创新占了41.5%,表明渐进式创新至少与激进式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中国分别引进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高铁技术,然后开展渐进式科技创新,并不断取得突破,掌握了高铁产业的核心技术,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走在了世界前沿(程鹏 等,2011;李政 等,2015)。而失败的案例也很多,以汽车产业最具代表性。中国汽车产业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结果既失去了市场,也没有换来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仍依赖国外;光伏产业(柳卸林 等,2012)、计算机产业亦如此(吴绍波 等,2014),原因就在于将产业升级寄希望于引进国外科学技术,而忽略了渐进式科技创新。

五、简要述评与展望

现有文献对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和推动产业升级的路径与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渐进式科技创新的定义不统一。现有文献对激进式科技创新的界定不统一,直接造成了渐进式科技创新定义的不统一,比如有些相同的创新在不同的研究中既可以是激进式创新也可以是渐进式创新。当然,实践中某一具体产品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其中总系统和子系统都可能发生激进式和渐进式创新。而站在不同角度来看,有的创新既可以是渐进式的也可以是激进式的。因此,应允许不同的研究进行有差异的具体定义,但相关研究也应逐步形成统一的范式和标准。

第二,渐进式科技创新与激进式科技创新适用边界模糊。渐进式创新与激进式创新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在不同产业发展和升级中的作用也存在差异。现有研究文献零星地提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有深入探讨其适用的产业条件,在很多产业升级研究中并没有明确区分科技创新的类型。同时,激进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通常是按照创新程度来划分的,但是创新程度本身具有极大模糊性。

第三,以定性研究、个案研究为主,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侧重于宏观和微观的一般描述,定量分析欠缺;产业层面的研究也多以案例研究为主,代表性不够。通常主要从渐进式技术创新、技术连续与非连续、连续改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等角度进行研究,多强调对现有产品或工艺、知识、市场、服务的改进;更多地关注激进式技术创新和渐进式技术创新,而很少注意到激进式科学创新和渐进式科学创新。

第四,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仍不明朗。渐进式科技创新向激进式科技创新的转化过程、转换途径是什么?渐进式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适宜制度条件是什么?激进式和渐进式科技创新是否兼容?如何充分利用渐进式和激进式科技创新共同推进产业升级?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史可以看出,科技創新是“激进—渐进—再激进—再渐进”的循环往复的演化过程,并以此不断推动着产业升级;激进式科技创新具有偶发性、长周期性,而渐进式科技创新具有短周期特征,是创新驱动的常态。激进式科技创新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要实现其经济效应,即产业化以及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升级;而激进式科技创新的经济效应依赖于渐进式科技创新才能得以体现,而且激进式科技创新也具有渐进性特征,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历史学家习惯于将科技创新领域的新发明归结于具体的人物和日期,忽视了该发明出现之前诸多人物的贡献和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习惯于把1971年微型处理器的发明作为技术革命的标志,但是没有前期的电子管、晶体管等渐进式改善就不会有微型处理器的诞生。激进式科技创新一定是在内外环境条件满足之后才诞生的,虽然看似偶然,实则是偶然中的必然(邹坦永,2017),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也是建立在渐进性积累基础上的。基于这种认识,新时代的创新驱动战略,既要重视对前沿性的重大科技创新的渐进式探索,促进激进式科技创新的实现,也应重视对现有产业技术的改进,逐步实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endprint

參考文献:

陈亮,张志强,尚玮姣. 2013.技术融合研究进展分析[J].情报杂志,32(10):99-105.

程鹏,柳卸林,等.2011.基础研究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以高铁产业为案例[J].管理评论,23(12):46-55.

杜因.1993. 经济长波与创新[M].刘守英,罗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何传启.2011.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5):275-281.

何传启.2012.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方向和挑战[J].科技导报,30(27):98-104.

何传启.2014.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三大猜想”[N].科技日报,2014-05-31(003).

黄庆,周贤永,杨智懿.2009. TRIZ技术进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0(4):58-65.

贾根良.201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7(2):43-52.

李政,任妍.2015.中国高铁产业赶超型自主创新模式与成功因素[J].社会科学辑刊(2):85-91.

林毅夫. 2014.新结构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柳卸林.2000.不连续创新的第四代研究开发:兼论跨越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9):53-58.

柳卸林,高伟,等.2012.从光伏产业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3(1):116-125.

刘友金,黄鲁成. 2001.技术创新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A-U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2):37-41.

梅亮,陈劲,刘洋.2014.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32(12):1771-1780.

钱时惕.2007.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秦辉,傅梅烂.2005.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选择策略[J].软科学(1):78-80.

诺曼,韦尔甘蒂,辛向阳,等.2016.渐进性与激进性创新:设计研究与技术及意义变革[J].创意与设计(2):4-14.

佩蕾丝. 2007.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盛济川,吉敏,朱晓东.2013.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技术路线图视角[J].科学学研究,31(8):1268-1274.

孙兆刚.2014.渐进性创新的过程模型建构[C]//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王晟,陈松.2010.从渐进型创新到突破型创新——温州技术创新转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4(6):4-6.

王丽莉,文一. 2017.中国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基于工业化路径的跨国比较[J].经济评论(3):31-69.

魏江,冯军政. 2010.国外不连续创新研究现状评介与研究框架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6):9-16.

文一.2016.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发展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批判纲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吴绍波,顾新.2014.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6(1):13-21.

希林. 2005.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谢伟,王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3.

向吉英.2007.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基于“S”型曲线的分析[J].学术论坛(5):83-87.

熊胜绪,方晓波.2010.互补资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6):78-85.

张永成,郝冬冬,王希.2015.国外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11年:回顾、评述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13-22.

赵放,曾国屏.2014.多重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32(12):1781-1788+1796.

邹坦永.2017.激进式科技进步的内涵与过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9):42-46.

ABERNATHY W J,UTTERBACK J M.1978.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J]. Technology Review,80(7):40-47.

ABRUNHOSA,SA P M. 2008. Are TQM principles supporting innovation in the Portuguese footwear industry[J].Journal of Technovation,28.

ANDERSON P,TUSHMAN M L.1990.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s: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5(4):604-633.

CASPER S,WAARDEN F V. 2005.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s introduction:Scanning literature on institutions,organizations and innovation[M]//Institutions & Innova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of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Systems:3-18.endprint

CHRISTENSEN C M.1997.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8(97):661-662.

COLE R E. 2002. From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continuous innovation[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13(8):1051-1056.

EHRNBERG. 1995.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J]. Technovation,15(7):437-452.

FORES B,CAMISON C.2016. Does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epend on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siz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69(2):831-848.

FORSMAN H,TEMEL S. 2011.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mall enterprises:An enterprise-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15(03):641-665.

GARCIA R,CALANTONE R,LEVINE R.2003.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resource allocation to exploration versus exploitation in technologically oriented organizations[J]. Decision Sciences,34(2):323–349.

HOLCK J,MAHNKE V,ZICARI R. 2008. Winning through incremental innovation:The case of MySQL AB,IRIS[R].

JUNIOR W F S. 2014. Standardisation for incremental innovation:A case study in the Brazilian automobile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n Enterprise Research(1):81-93.

LIN C-Y,CHEN M-Y. 2013. Does innovation lead to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SMEs in Taiwan[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30(2):115-132.

LISSONI F.2000.The reaper and the scanner: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nature of incremental innovations[R]. Kites Working Papers.

NELSON R R,WINTER S G. 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32(2).

O′cONNOR G C,DEMARTINO R. 2006. Organizing for radical innovat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aspects of RI management systems in large established firm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3(6):475–497.

PALMER R,BROOKES R.2002. Incremental innovation:A case study analysis[J]. Journal of Database Marketing & Customer Strategy Management,10(1):71-83.

PEREZ C. 2010.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and techno-economic paradigms[J].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34(1):185-202.

PEREZ C. 2015. Capitalism,technology and a green global golden age:The role of history in helping to shape the future[J].The Political Quarterly,86(Supplement):191-217.

PUGA D,TREFLER D. 2005. Wake up and smell the ginseng:The rise of incremental innovation in low-wage Countries[C]// C.E.P.R. Discussion Papers:64-76.endprint

RITALA P,HURMELINNA-LAUKKANEN P. 2013.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in coopetition:The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appropriability[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30(1):154-169.

SAHAL D.1983.Patter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9(3).

SCUOTTO V, SHUKLA S. 2015. Being Innovator or ‘Imovator: Current Dilemma?[J].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1-16.

SONG X M,MONTOYA-WEISS M M.1998. Critic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for really new versus incremental product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5(2):124-135.

TUSHMAN M L,ANDERSON P.1986.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1(3):439-465.

VARADARAJAN R. 2009.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ovation pyramid:The strategic logic of incremental innovations[J]. Business Horizons,52(1):21-29.

VERYZER R W. 1998.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5(4):304-32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 is more universal and normal and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ush forward industrial upgrading.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rad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while the research of incre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Incremen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cycle, continuity, accumulation, progressiveness and opening-up and has low risk to be controlled, however, the research result transformation of rad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boost industrial upgrading, can improve industrial performance by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bsorption and oligopoly, and can receive industrial competence by creating differentiation. The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at new era should emphasize both rad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cremen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gradually implement connotation-style enlargement of reproduction by improving present technologies.

Key words: increment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ad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ult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cientific innovation

CLC number: F062.4;F26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4-8131(2017)06-0017-10

(編辑:杨 睿;段文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渐进式范式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回暖与升级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