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户特征及行为分析

2018-01-04 06:23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电视观众普及率使用率

顾 茜

贵州广播电视台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03

网络用户特征及行为分析

顾 茜

贵州广播电视台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03

新媒体对用户分析和行为反馈日臻完善,传统媒体因为缺少途径,对网络用户的了解还甚是模糊。本文主要依据CNNIC近三年发布的网络数据以及CSM的电视观众数据,并结合电视媒体情况,对网络用户特征及部分应用进行了分析。

网络用户 用户特征 手机应用 电视观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体正积极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两微一端成为电视媒体标配,服务对象由电视观众变成了电视观众+网络用户。新媒体借助技术优势,利用大数据平台对网络用户进行深度研究,在精准生产、精准传播、精准服务上已遥遥领先。《今日头条》以算法分发资讯而闻名,在关于它的介绍中有这么一段话:“用户可使用微信、微博、QQ账号或注册今日头条账号登陆今日头条。根据其社交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挖掘其兴趣。通过社交行为分析,5秒钟计算出用户兴趣;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新媒体对用户分析和行为反馈日臻完善,而传统媒体因为缺少途径,对网络用户的了解还甚是模糊。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建立客观的节目评价体系、如何借力多媒体高速发展、如何将影响力变现等问题,都离不开对网络用户特征及行为的了解。

从1997年开始,国家主管部门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以来,每半年发布一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17年8月发布了第40次统计报告。这些数据是各界了解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动态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依据CNNIC近三年发布的数据以及CSM的电视观众数据,并结合电视媒体情况,对网络用户特征及部分应用进行了分析。

1 网民结构

1.1 网络普及超过半数,城市人口成为主导

2016年底,中国人口总数13.8亿。电视观众人口12.84亿,占全国4岁以上人口的97.8%,电视普及率已达到极高的水平,电视观众的结构基本与中国人口结构趋同。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城市网民5.5亿,农村网民为2.01亿,城市网民的占比为73.3%(在中国人口比例中,城市人口仅占57%),农村网民占比为26.7%。说明在上网问题上,城乡还有较大差异。

1.2 北上广网络普及率居前,20个省份低于平均水平

从网民的地区分布看,广东、山东、江苏的网民总量居前三位,其中,网民最多的广东省达到8024万人。从互联网普及率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普及率明显高于落后地区,北京、上海、广东的普及率在全国领先,北京的普及率达到77.8%,上海74.1%,广东74%。网民总量最少的是西藏,网民总量为14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云南,普及率为39.9%。全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有11个省(市)高于平均值,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天津、辽宁、江苏、山西、新疆、青海,如图1所示。

1.3 年轻才是主力

从年龄结构看,电视观众的年龄段分布较为均衡,网民的年龄段主要在集中在年轻人群,20~29岁的网民接近30%,30~39岁为23%,10~19岁为19.4%,也就是说10~39岁的年轻网民占72%,相对应的15~44岁电视观众占比为52.4%,年轻网民比年轻电视观众高出近20个百分点,网民年轻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图1 2017年6月全国网民的地区分布

1.4 学历较高,学生人群最多

从学历看,网民学历较电视观众高,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电视观众为34%,而网民仅为16%,低学历观众高于网民18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学历,电视观众为29.5%,而网民为46.2%,高学历观众低于网民16.7个百分点。

从网民职业构成看,学生最多,以24.8%居第一,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20.9%;企业/公司一般职员居第三,比例为12%。

2 上网特点

2.1 移动互联举足轻重,智能电视接入增加

网民的上网设备五花八门,从传统的台式机到便携性能极佳的手机,再到智能设备,在“互联网+”时代,有着越来越多的接入方式,不同的上网设备会导致网民不同的上网习惯。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大幅度领先于其他上网模式,基本可以说网民人手一部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络的地位无可争议。

比较2014年和2017年6月的数据可以看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在不同程度的下降,手机的使用率却在攀升,另外,电视机作为智能家居设备的代表使用率在逐渐提升,从2014年的15.6%上升到2017年6月的26.7%。电视机盘踞在客厅与网络连接,大屏依托网络的海量资源,有了新的生机,同时,智能电视对有线电视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如图2所示。

图2 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截止2017.6.)

2.2 上网地点多样,家庭上网比例最高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场景应用进入我们的视线,各种应用与使用者的生活场景实现即时连接,出门约车、排队浏览、在家买买买,网络应用与使用环境息息相关,研究网络的使用地点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网络使用地点灵活,比电视收看方便,家庭、单位、网吧、公共场所和学校,基本涵盖个人生活的各种场景。从互联网接入地点来看,家庭是最重要的使用场所,在家庭中的使用率达到85.9%。家庭同时也是发生电视收视行为最主要的地点,电视与网络在家庭短兵相接,但这种竞争不具有唯一性,大屏与小屏伴生成为家庭生活常态。

除了家庭之外,互联网在单位和学校的接入率分别为38.4%和14.5%,两项相加有52.9%,超过半数的人能在职业地点与互联网连接。公共场所有17.1%的接入率,有更多的碎片时间进入网络。另外,网吧有17.3%的接入率。

2.3 人日均上网时间超过收视时间74分钟

考查近五年用户每天的网络和电视使用时长发现:从2012年起,电视观众的人日均收视时长在小幅下降,而网络用户经过2013年的跃升后上网时间仍略有增加。从数据看,2016年网络用户人均日上网时长已达226.3分钟,而电视观众的人均日收视时长仅为152分钟,人均上网时间大幅超过电视收看时间。如图3所示。

图3 用户人均日网络使用及电视收视时长

3 互联网应用

多彩的网络源于其大量丰富的应用,在手机端的应用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已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不仅仅是娱乐工具,还是生活的得力助手。CNNIC考查了17大类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率,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搜索三大应用的使用率分列前三,它们的使用率分别是92.3%、82.4%、81.9%,见表1。

表1 手机应用使用率(2017年6月)

综合各方数据,我们发现:

3.1 即时通信软件成为切入移动互联网的首选

手机应用中即时通信软件的使用率为92.3%,其中代表性软件为微信和QQ,仅微信在2016年下半年的日登录用户已经达到了5.7亿,即时通信软件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作为即时通信工具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4.3%和65.8%。另外,据2014年的数据,网购用户与微信用户的重合度最高,网购用户中微信用户占比为70.6%;网购用户与QQ空间用户的重合度排在第二位,网购用户中的QQ空间用户占比为55.2%。即时通信软件带来巨大的人流量,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用户粘性,拥有可观的潜在消费能力。传统媒体由即时通信软件作为切入口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分享软件流量,将用户、服务、内容三方进行连接是可取之举。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得益于名人明星、网红及媒体内容生态的建设与不断强化,以及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上的深入布局,用户使用率持续回升达到35.7%。

3.2 互联网新闻碎片化阅读特征明显,深度新闻关注度不高

手机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达到82.4%,根据2016年CNNIC对用户手机网络新闻浏览行为的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网民每天上网看新闻,与民众休戚相关的社会新闻题材是网民关注的新闻重点。午间和晚间是浏览高峰,从早晨开始新闻的浏览量就逐渐增加,全天浏览高峰出现在22∶00~23∶00。

互联网新闻碎片化阅读特征明显,深度新闻关注度不高,只看新闻标题和基本只看首屏内容的用户比例共达到30.5%。单次浏览新闻在30分钟以内的网民比例高达62.4%,其中26.6%的用户浏览时间在10分钟以内。

传统媒体在“两微一端”的推送内容和推送时间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

3.3 手机偏爱短视频,视频观看时长不及大屏

手机网络视频的用户量已超过5亿,网民使用率超过72.6%。目前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在各终端均受欢迎,设备终端不同,用户的内容偏好也有所不同,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上,用户更爱看长视频;在手机上,短视频尤其是搞笑类视频和游戏视频的偏好度较高。

从不同终端设备的收看时长来看,网络视频用户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看视频的时长最长,有32.4%的用户每天通过它们收看网络视频的时长在2小时以上。其次是平板电脑,收看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用户比例为20.9%,用户在手机上看视频的时长相对较短。电视剧、电影等长视频节目强化了用户粘性,8成以上的视频用户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收看视频节目的日均时长在30分钟以上,而在手机端,这一比例为56%。如图4所示。

图4 每天不同终端设备视频收看时长

3.4 手机订外卖,在线教育持续升温

互联网风口不断转换,热点一触即发,大家都期望能够“乘风破浪”。手机订外卖、在线教育课程继2016年80%以上的高速增长后,2017年上半年仍保持高速增长。手机网上订外卖的半年增长率最高,为41.4%;其次是手机在线教育课程为22.4%;再次是手机论坛/bbs及手机旅行预订,半年增长率分别是15.6%及14.2%。

近7成网民使用手机网上支付,并且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手机网上支付的实现,进一步助推移动端消费的发展。

3.5 网络黄金时段从晚8点到晚10点

内容生产以后进入推送环节,了解用户使用习惯对提升推送效果有一定帮助。从五类APP用户使用时段分布图看,APP使用和人的作息时间相关度较大,中午和晚间休息时间使用率较高。其中,即时通信、微博社交、综合电商和综合资讯,这4类APP都有相似的走势。从早晨开始,使用率逐渐增加,在中午达到一个小高峰,然后略有下降,保持在一个相对高度,到傍晚开始一路走高,直到形成当日最高峰后迅速下降。综合电商和即时通信类APP的使用峰值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在12∶00及20∶00各有一个峰值,微博社交类APP使用高峰的时间略微滞后于综合电商和即时通信的高峰时间,晚高峰出现在22∶00。

网络直播类APP的使用略微特殊,全天有五次高峰,分别出现在10点、17点、19点、22点和0点,0点是所有软件使用峰值最晚的一个时间点。晚间20∶00是综合电商、即时通信、综合资讯类APP使用的高峰期,却是网络直播APP使用的低谷时间。

另外,综合资讯类在晚间20∶00~22∶00有将近持续两个小时的高峰时间,比其他类别峰值持续时间要长。如图五所示。

在资讯泛滥的时代,信息会被迅速湮没,掌握用户使用规律,对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时点有积极作用。

图5 五类APP用户使用时段分布

3.6 APP百强榜视频新闻客户端数量较多,芒果TV成为传统媒体唯一代表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6年APP户数规模百强榜。

微信居所有软件之首,月活跃数达到8.5亿,微博为3.4亿。

视频APP:腾讯视频最高,为3.9亿,爱奇艺次之,为3.7亿,优酷视频2.9亿,与前两家有一定差距,另外芒果TV也颇具规模,为0.7亿。腾讯、爱奇艺在百强榜上分列第5、6位,另有多个视频APP上榜,足见网络视频需求的旺盛;

新闻方面:腾讯新闻以2.2亿排第一,第二是今日头条,为1.7亿,第三位的是天天快报,为0.9亿。百强榜上有多个新闻类APP上榜,但未出现根植于传统媒体的APP。

音频方面:只有喜马拉雅FM上榜,月活跃用户为0.3亿。

各类应用市场是客户端下载的重要途径,也是传统媒体APP向外推送的重要渠道,依托各自的品牌,小米、华为、OPPO的用户数量分列应用市场前3位,见表2。

表2 2016年度APP用户规模百强榜(部分)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力,通过网络服务,我们对此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从信息推送到商品推荐再到社交关系的连接,网络服务越趋精准。

对于新媒体我们面对更多的变量,不仅要考虑用户特征,还要考虑用户使用习惯,使用设备、接入环境、操作时段等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对用户特征、使用场景的认识和划分越充分,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也就越加精准。有了内容和传播的保障,服务才可以跟进,实现用户、内容、服务的连接。另外,保持对其他平台的关注,有助于我们选择更好的平台,借船出海,快速融入新媒体的大潮。

TP315

B

2096-0751(2017)10-0014-06

顾 茜 贵州广播电视台 编辑

审稿人:周速飞 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王学敏

猜你喜欢
电视观众普及率使用率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两岸电视观众之家庭收视行为分析研究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
浅谈电视观众的视野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