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香媛,吴楚楚,黄 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进展与展望
马香媛,吴楚楚,黄 鹤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章遵循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脉络,在微观层面对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模式、网络结构特征、网络机制以及网络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提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协同创新网络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网络结构特征;网络模式;网络机制
随着创新集群以及创新网络的发展,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协同创新的作用,协同创新网络也因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别以“innovation network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为检索词,在EBSCO数据库中检索出外文文献共2274篇,其中主题接近协同创新网络的文献共23篇。以“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协同创新网络”为检索词,在CNKI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出题名相关的核心期刊分别为3912篇、1803篇、82篇。本文收集的有关协同创新网络(简称CIN)的文献主要分布于2007-2016年的十年间,其中2013-2016年间发表的文献最多,占全部论文数的84.15%。协同创新网络中文期刊主要发表在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占全部研究领域的81.71%。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有关协同创新网络的论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对协同创新网络已有的文献进行初步梳理。
1965年,Ansoff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他认为当两个企业通过资源共享途径发生共生互长关系的过程就是协同[1]。随后Haken系统地提出了协同理论,指出在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超越了各要素的单独作用,由此联合了整个复杂系统[2]。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思想,认为创新是以技术为核心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3]。协同创新伴随着协同与创新之间的联系所引申出来,彭纪生探讨了技术协同创新的概念[4]。直至1987年,Freeman正式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尝试将政府职能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创新系统[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Freeman引证并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6]。那时,区域创新系统正在逐步兴起,至1994年,英国的库克开始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地理上相互分工以及相互关联的研究组织、教育组织、生产企业等主体构成的一种组织体系[7]。九十年代初,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区域创新系统。魏江等学者深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等内容,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以及演化[8]。二十世纪以前,学者们探讨的是中宏观层面的创新系统,随着协同创新网络的兴起,学术界慢慢转向了微观层面。2007年,国内学者蔡文娟和陈莉平首次深入研究探讨协同创新网络的联结机制和网络效应[9]。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微观层面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进行了探讨(详见表1)。
协同创新网络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通过交互联结作用将网络要素(知识要素、信任要素、资源要素等)聚焦起来形成网络关系,更快更有效地实现各个网络行为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与知识传递,加快技术扩散、知识增值以及创新的产生。网络的创新主体通过根植在网络关系中的资产(例如信任)建立关系,通过接触外界获得信息以及获得某些特定资源,从而赢得某种优势。
表1 国内外学者对协同创新网络内涵的界定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解学梅从协同视角切入,认为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是以企业为核心,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同竞争合作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创新行为主体,通过交互作用构成技术链和知识链,形成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14]。其他一些学者也给出了类似的一些界定,认为协同创新网络是各创新主体协同合作,从而稳定发展的关系网络。黄海霞、陈劲从生态系统视角认为协同创新网络是一个自增益循环创新生态系统,通过网络的协同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递和技术扩散以及与外界环境的交流[18]。
综上所述,协同创新网络是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是网络多元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和中介服务组织等)基于共同的文化理念以正式或非正式关系进行沟通、合作,从而使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在网络中自由流动并得到有效配置,具有集聚优势和技术转移、知识溢出等优势。
目前,我国一些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视角研究探讨了协同创新网络的相关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主要分为网络模式、网络结构特征、网络机制和网络效应等四个方面。有关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进展详见表2。
表2 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一)协同创新网络模式
协同创新网络模式主要有以企业为主体的联结模式,例如,解学梅(2010)根据企业、中介、研究组织、政府等不同客体来划分协同创新网络的类型,共有“企业-企业”“企业-中介”“企业-研究组织”和“企业-政府”四种典型的网络模式[14]。崔永华(2011)和赵波(2014)也再次认可这四种网络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研究企业与协同创新网络其他主体间的关系,这样的网络模式的研究进一步为网络模式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做下了铺垫。
从系统视角研究协同创新网络模式,例如,汪秀婷(2012)认为协同创新是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突破了线性、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交叉式、网络化和开放性特征[22]。基于区域层面,王国红、周建林等人(2015)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协同创新网络模式,将网络分为核心协同网络子系统、辅助协同网络子系统和外部协同网络子系统,体现系统的开放性[26]。另一些学者探讨了网络的其他模式,例如,张伟峰(2004)从网络主体参与度和控制度切入,提出网络的五大模式分别为第三意大利模式、风险资本网络、虚拟组织网络、核心网络和联合体网络[20]。潘郁(2014)用信息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创新主体要素和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类比生态模型和模型架构指出产学研创新模式[25]。
以上学者在微观层面主要从网络主客体构成角度研究网络模式,根据主客体发挥作用的不同可以演变为多种网络类型,不同网络类型在获取资源能力和促进组织绩效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中宏观层面主要从核心网络、辅助支持网络以及外部支撑网络三方面或产学研网络研究网络模式,因此会存在多角度的网络模式分类和相关研究。
(二)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
学术界不少学者从网络自身的结构特征入手对创新网络展开相关研究。不同的学者对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主导权层面的相关研究。在协同创新网络中,企业及企业与机构间关系可以用结构化的形式表述,网络结点间若要形成紧密联系,网络核心主体必须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蔡坚(2013)从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视角认为,网络主体在网络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十分关键,核心主体是技术、知识、信息等网络资源的掌控者,并在网络中起着联结其它网络主体的作用[16]。付丙海(2014)认为每一种网络结构类型都有核心结点位置与从属位置[53]。焦媛媛(2015)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探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的演化过程,以主导权特征为切入点,对无主导权以及不同主导权方式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网络主导权的关键作用[44]。
另一方面,学者对于网络结构特征的研究体现在网络联结强度层面。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关注网络结构特征中的网络联结问题,包括网络结构结点间的联系存在与否以及网络结点间的联系强度等问题。邬爱其(2006)在研究网络演进的影响因素中,重点关注网络结构特征中的网络范围、关系强度方面[33]。殷群(2012)在研究社会资本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作用中提到网络结构由于连接的强弱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54]。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若是具有重复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特性,那就是强关系;若结点之间的关系是非重复、动荡或非持续性的,则是弱关系。蔡文娟、陈莉平(2007)透过社会资本视角指出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的强度、网络的密度、中心性等特征可用于衡量网络结构[9]。戚湧、王静(2015)以江苏为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平均距离、基于距离的凝聚力)进行分析,并指出需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关系紧密度[37]。陈强(2016)采用密度、平均点度、点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等指标来研究网络联系、网络强度等网络结构特征[39]。由此可见,从网络规模角度看,规模小的创新网络,由于行为主体的数量较小,主体间的关系往往是强关系;反之,规模大的创新网络往往是弱关系。此外,也有学者指出协同创新网络是复杂网络的一种,从复杂网络的研究视角来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例如,李斐(2013)等人分析了客户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认为协同创新网络同样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的结构特征[35]。
对网络结构的研究一般关注网络的结点构成以及结点的位置,在网络结构中结点位置是影响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通过网络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网络联系和紧密度,从而促进网络形成。另外,关注协同创新网络行为主体间的联结强度,对进一步研究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以及竞争合作关系等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三)协同创新网络机制
前文已经讨论过协同创新网络的模式与结构特征,但协同创新网络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是要确保各种网络机制的合理安排。例如,范太胜(2008)重点探讨了创新网络的集体学习机制[46]。解学梅(2011)以都市圈视角研究了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等协同创新机制[55]。崔蕊(2016)认为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创新网络的协同机制包括战略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和制度协同[50]。黄海霞、陈劲(2016)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以及规律,指出创新主体间的结点协同、创新群间的关系协同以及内外部创新环境协同的重要性[18]。从社会资本视角,蔡文娟、陈莉平(2007)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联接机制描述了一个演进过程,网络结点通过资源共享及行为互动实现各结点的利益共享、风险均摊,实现创新效应的最大化,提高创新能力[9]。吴敏琦(2013)认为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一个从冲突到合作的发展过程,要经历管理协同、组织协同和战略协同这三大协同路径[56]。王帮俊(2014)研究认为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联结机制是网络成员间的创新合作关系[48]。邓渝、邵云飞(2015)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多层次理论,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治理机制以及网络知识收益的影响机制[49]。
以上学者从网络的主体、网络联结等方面来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运行依赖于网络本身的特点,因此可以得知协同创新网络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网络主体围绕统一的目标,基于相应准则,包括学习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联结机制等,进行自组织运转过程。
(四)协同创新网络效应
在协同创新网络效应方面,已有文献主要从企业的创新绩效、网络溢出效应等层面进行了探讨。其中,在创新绩效层面,解学梅(2010)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类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最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14]。任宗强(2011)在研究企业外部和内部创新网络的协同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如何提升创新绩效[57]。解学梅、左蕾蕾(2013)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研究了协同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知识吸收能力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34]。蔡坚(2013)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关系学习和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网络嵌入影响创新绩效的三条路径[16]。林润辉(2014)从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的角度,基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出协同创新网络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呈“倒U型”关系[58]。赵波(2014)通过对163家物联网企业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政企、企企、研企协同创新网络创新绩效与资源获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资源获取起中介作用,强调了资源获取的重要性[24]。魏江(2003)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他认为地理集聚为知识溢出创造了环境,而知识溢出又是集群创新的动力[51]。蔡文娟、陈莉平(2007)认为网络各主体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配置、分工协作、交易费用节省、风险分摊知识溢出和创新因子聚集等网络效应[9]。汪秀婷(2012)认为协同创新网络具有放大效应、互补效应、优化效应和整合效应,并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22]。
学者们一方面从不同的网络模式、网络结构探讨企业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从知识共享等微观层面剖析了知识溢出与网络创新绩效的关系,强调在对创新网络效果评价中创新绩效的重要程度。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协同创新网络除了会产生技术溢出以及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网络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加强合作提升创新能力,更能产生协同整合效应、优化互补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对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融合了多种理论和多门学科,从创新管理角度研究协同创新管理、网络组织行为等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网络的外部性、交易成本和规模效应等问题;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网络的空间集聚或空间分布等问题;当然也可以从社会学的社会关系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对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也逐步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发展。因此,对协同创新网络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视角,网络被看作一种治理方式,然而国内从企业角度展开协同创新网络的治理和激励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因此深入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关系治理和网络结构治理,强调企业知识基础与核心能力在治理选择中的关键作用很有必要。
(二)目前研究大多是基于产业、区域层面,关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创新机制和知识转移等相关问题,缺少从系统视角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因此今后可以从复杂网络视角研究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进一步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后续的动态发展。
(三)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强化了网络行为主体的作用、整合集群跨区域的知识资源要素并引入大量的虚拟企业,而在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方面,以往的研究缺少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以及网络内在机制的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提升网络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以及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四)在创新的环境下,协同创新网络不仅仅是网络主体协同进化,更是网络与外部环境(国家的制度政策环境)的演化共生,从而构建网络的生态系统。因此,可对网络与网络外部环境的协同作用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1] Ansoff H I.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M].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5:35-83.
[2] Haken H Synergetics. An Introduction.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M]. Berlin: Springer, 1977:600.
[3]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2-124.
[4] 彭纪生.中国技术协同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1999:90-95.
[5] Ohno K. Christopher 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J]. Journal of Economics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989,159:67-70.
[6] Freeman C. 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 Research Policy, 1991,20(5):499-514.
[7] Cooke P, Morgan K.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Baden-Wurttember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94(3-4):394-429.
[8] 魏江,夏雪玲.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系统演变[J].科技管理研究,2005(3):46-47.
[9] 蔡文娟,陈莉平.社会资本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联接机制及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72-175.
[10] Hadjimanolis A. Barriers to Innovation for SMEs in a Small Less Developed Country (Cyprus)[J]. Technovation, 1999,19(9):561-570.
[11] Malerba F. Inno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es[J]. Kites Working Papers, 2005,16(1-2):3-23.
[12] Duin H,Jaskov J, Hesmer A, et al.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 Berlin: Springer US, 2008:193-204.
[13] Kapoor R, Lee J M. Coordinating and Competing in Ecosystems: How Organizational Forms Shape New Technology Investmen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34(3):274-296.
[14] 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8):51-64.
[15] 崔永华,王冬杰.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86-92.
[16] 蔡坚,杜兰英.协同创新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知识协同的中介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13(11):3-13.
[17] 何一清,乔晓楠.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33-136.
[18] 黄海霞,陈劲.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式[J].技术经济,2016(8):31-37.
[19] Ernst D. Innovation Offshoring: Asia’s Emerging Role in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6(2):10-11.
[20] 张伟峰,万威武.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3):62-68.
[21] 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15-19.
[22] 汪秀婷.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51-57.
[23] 王国红,贾楠,邢蕊.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耦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8):73-82.
[24] 赵波,徐昳,张志华.协同创新网络对物联网企业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37-42.
[25] 潘郁,陆书星,潘芳.大数据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生态系统架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1-4.
[26] 王国红,周建林,梁晓燕.基于SD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结构风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40-45.
[27] 尚林.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与网络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72-75.
[28] Ahuja G.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45(3):425-455.
[29] Schilling M A, Phelps C C.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Networks: The Impact of Small World Connectivity on Firm Innovation[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5(3):43-45.
[30] Dhanasai C, Parkhe A.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Network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31(3):659-669.
[31] Adner R, Kapoor R. 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31(3):306-333.
[32] Ryszko A. The Role of Regional Smart Specialsations in Fostering Ecoinnovation Development[C].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Scientific Geoconference, 2016:785-803.
[33] 邬爱其.企业创新网络构建与演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1):141-149.
[34] 解学梅,左蕾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3):47-56.
[35] 李斐,杨育,谢建中,等.客户协同创新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7):27-31.
[36] 付丙海,韩雨卿,谢富纪.产业知识基础、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能力[J].科学管理研究,2014(6):80-82.
[37] 戚湧,王静.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1-17.
[38] 曹霞,张路蓬.基于利益分配的创新网络合作密度演化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6(1):1-12.
[39] 陈强,胡雯.两类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与形成: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86-96.
[40] Klerkx L, Aarts N.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Champions in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Networks: Conflicts and Complementarities[J]. Technovation, 2013,33(6-7):193-210.
[41] 唐丽艳,王国红,张秋艳.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79-82.
[42] 唐丽艳,陈文博,王国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89-93.
[43] 范群林,邵云飞,尹守军.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制——基于中国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10):1569-1579.
[44] 焦媛媛,沈志锋,胡琴.不同主导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研究——以我国物联网产业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4):60-74.
[45] Kim H, Park Y. The Impact of R&D Collaboration on Innovative Performance in Korea: A Bayesian Network Approach[J]. Scientometrics, 2008,75(3):535.
[46] 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26-30.
[47] 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
[48] 王帮俊.高水平行业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联结机制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29.
[49] 邓渝,邵云飞.多层次创新网络协同治理研究:结构、机制与知识收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0):18-22.
[50] 崔蕊,霍明奎.产业集群知识协同创新网络构建[J].情报科学,2016(1):155-159.
[51] 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4):54-60.
[52] 韩周,秦远建,王茤祥.中国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治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1):75-78.
[53] 付丙海,韩雨卿,谢富纪.产业知识基础、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技术能力[J].科学管理研究,2014(6):80-82.
[54] 殷群,孔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社会资本贡献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5):98-103.
[55] 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95-99.
[56] 吴敏琦.从图书馆联盟到协同创新网络: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实现路径[J].情报资料工作,2013(3):99-102.
[57] 任宗强,吴海萍,丁晓.中小企业内外创新网络协同演化与能力提升[J].科研管理,2011(9):7-14.
[58] 林润辉,谢宗晓,丘东,等.协同创新网络、法人资格与创新绩效——基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0):83-96.
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
MA Xiang-yuan, WU Chu-chu, HUANG He
(SchoolofManagement,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is paper has tease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n based on the micro level; it ha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network mode, the network structural features, the network mechanism and the network effect of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intensively. It puts forward an idea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network structural features; network mode; network mechanism
10.13954/j.cnki.hduss.2017.06.004
2017-01-0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3G020018)
马香媛(1973-),女,辽宁绥中人,副教授,科研政策管理与创新管理.
C062.4
B
1001-9146(2017)06-0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