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家校沟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下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家校沟通方式也在新时期走向多样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载体,探索家校沟通的新模式,使家校联系在更高层面上,显示其更好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微信在家校沟通中的应用,使之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并希望借此能推动新型家校沟通方式的发展。
关键词:家校沟通;微信;有效途径;应用
一、 引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这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两者的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倘若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或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这时便容易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与老师必须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3G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款新型即时通讯软件在2011年1月21日横空出世,它就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微信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用户的热切追捧。2017年4月24日,腾讯旗下的企鹅智酷公布了最新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人们社交方向的转变,微信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已成为事实。与传统的“校讯通”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最大的优势就是零资费。
同时,它具有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也更灵活、智能。
如:不仅可以提供文字传输,还支持语音信息(包括多人语音对讲)、视频、图片(包括表情)等。随着微信平台的日趋成熟,它对未来中小学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必将带来巨大的影响,它也必然会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 微信在家校沟通中的应用
(一) 学校申请微信公众号,构建家校互动平台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微信的广泛使用让学校有了更好的机会提高家校互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学校微信公众号建立,确实可以帮助学校搭建更方便更快捷的家校互动平台。
一方面,相应的校务讯息在微信公众号上每周更新,方便家长随时随地掌握学校的最新动态;
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及时主动地向家长们发送信息,如早餐菜单,温馨提醒,招生计划等。
学校微信公众号互动平台改变的不仅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更是一种从事务性告知到情感型互动的升华,体现了学校与家长平等的沟通方式。
(二) 班级微信群的建立,架起家校沟通桥梁
以往的家校沟通基本通过校讯通短信完成,家长只能够被动接收,没有机会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微信的普及,班级微信群搭建了一个更加高效、全面的家校沟通平台,拉近老师与家长们之间的距离。班主任老师通过微信群及时将班级的新鮮事儿、特色活动、各类成果、风采展示发布在群里,解决了家长因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老师详细交流孩子在校的情况,实现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
1. 直接对话,实现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畅通无阻
微信,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替代电话功能。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群聊或者私聊的形式与老师进行对话,降低了通话成本,并能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中表现,老师也可以随时将孩子的动态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及时发送到微信群。让家长随时能够了解孩子的内心动态,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
2. 解决孩子作业反馈问题
作业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延伸。学校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教学内容,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家庭作业的练习、巩固,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灵活运用书本知识。但常常有家长强调自己工作忙或文化程度低,以至于对孩子的家庭作业不闻不问,也有家长只满足于孩子在桌旁坐下写作业,至于孩子完成得如何,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导致孩子的作业总是无法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完成。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我总会第一时间通过班级微信群反馈给这部分的家长,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方面,让家长了解作业是反映孩子学习情况的一面镜子。
另一方面,让家长认识到参与孩子的作业过程,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更主要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和教育环境,营造一个共同进步的学习型家庭氛围。
家长参与到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这一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便利的家校合作途径。接着,我再帮家长出主意“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也省去家长到学校来的麻烦,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通过老师、家长的双方监督,孩子也会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指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2016年底,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中,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但事实上,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基于这种情况,我经常会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让家长认识到家教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问题,向家长及时传送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总之,与家长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4. 家校合力,共创幸福班级
对于普遍的小学生而言,大多数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及前期筹备工作需要依赖老师与家长共同商讨,集思广益一起解决。但家长和老师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聚在一起沟通交流想法,班级微信群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班级微信群上老师和家长们可以平等地互动交流,没有时间限制,谁想好了实时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沟通交流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地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气氛热烈而美好。班集体也因为有家长的支持与积极配合更像一个拥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和谐大家庭。
(三) 微信在家校沟通中的不足之处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方式。虽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使用智能手机或者都会天天盯着手机上网。另外,教师平时工作也很忙,不会时刻盯着微信群,如果有家长在群里发表不合适的言论,我们又没有及时看到、处理,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麻烦。总之,微信在为家长主动与学校沟通提供便利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烦恼。
三、 结束语
微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教育界也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注和青睐。微信时代的家校沟通浪潮已经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在微信时代共同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家长在这种新型的沟通交流方式中一起探讨困惑与分享经验,让家校共育更直接、更有效,最终推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水南.微信及微信群的教学应用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
[2]徐赵莉.基于微信的家校合作方式教育革新——以宁波HD学校为例[J].时代教育,2015(9).
[3]李冬玮.微信,开启家校合作的新模式[J].上海教育,2016(Z1).
[4]丁月,陈静.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5).
作者简介:
吴嘉燕,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