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地方媒体突发事件报道探略

2018-01-03 10:41彭航海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突发性突发事件语境

彭航海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突发性事件以其传播速度快、强度大、载体多、影响大而成为媒体不断研究的课题。在传统媒体下,突发事件报道经历被封锁、半公开、全公开到深入挖掘追踪报道的过程。新的传播语境下,媒体人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文章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地方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策略,希望针对突发事件提出一些合理的措施,让地方媒体更好地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

关键词 突发事件;新谋体语境;地方媒体;应对措施;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098-02

1 新媒体语境下突发性事件传播的特点

突发性事件以其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在虚拟、开放、无界、互动、快捷、海量和多端口的互联网时代,突发性事件的传播呈现出颠覆传统的状态和特点。

第一,受众面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手机网民占97.5%。

第二,传播速度以秒计算。一个网民在网络上上传自己的文字和图片只需要半秒的时间,而一个网上稿件被网站用软件抓取并转载只要53秒。

第三,传播范围无界限。传统语境下,地方报纸、电视等网络对突发性事件不报道就很难大范围传播。而在互联网环境下,这样的状态完全被

改写。

第四,传播者和主导者发生巨大变化。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当下,突发性事件传播主导者由记者和传统媒体转向网民和自

媒体。

2 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报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互联网为突发性事件报道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也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和手段,也为做好突发性事件报道创造了一定条件。

首先,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媒体能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赢得速度和时效。现在,只要一部手机,网民就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对身边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网络直播。2018年8月27日21时37分,江苏省昆山市震川路发生一起持刀砍人案件。案发数小时后,案发视频被网友疯传,众多媒体公众号也争相转发报道。虽然,案件具体发生在什么地方、当事人是谁大家都不知道。但是,这为众多媒体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因此,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地方媒体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方式获取新闻线索,抢占新闻事件的第一落点,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其次,网络多渠道的信息源、巨量的资讯以及文图声频等要素兼备的形式为找寻突发性事件线索提供了便利和快捷,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2018年9月12日晚7点多钟,湖南省衡东县洣江广场发生一起故意驾车伤人突发性事件。事件发生后,现场视频就在当地微信朋友圈转发。这一信息被媒体抓取,根据网友信息源,《新京报》新媒体在当晚21点31分就发出了《湖南衡东县一男子驾车冲进广场人群 警方:或有伤亡》的快讯。

最后,是互联网具备的互动特点便于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相互交流,能让信息更准确、全面、深入,更有利于媒体随时掌握事态发展进程,有利于媒体能及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

同时,网络传播的“多、杂、散、匿”等特点也为突发性事件报道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信息来源广、信息量大,但同时也为信息真伪的辨析带来难度。一些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甚至有些人为的移花接木的信息会随着网络快速传播,一旦形成负面效应很难消除。2018年7月,湖南省湘潭市一些网友微信圈突然被一条当地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致多人伤亡的消息刷屏。网传视频有图有真相还有现场解说。当地媒体迅速介入调查采访,在向交警部门求证后发现网传时间、地方并没有发生此类事情。当地交警、媒体迅速出来辟谣。后经公安部门调查证实这是有人编辑其他地方事件而成,编造谣言者被行拘。还有就是在部分群众对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的语境下,一些质疑政府、质疑主流媒体的声音容易在网络上得到宣泄和认同。一些网络大咖、意见领袖有意无意制造或传播谣言,更能放大不信任情绪,增加辨明是非的难度。

3 新媒体语境下地方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

策略

1)转变观念,主动作为,破除报喜不报忧的思想。由于种种原因,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至今第一反应还是阻止消息外传,要求地方媒体不能报道或者只能刊发口徑统一的新闻通稿。而当事态在互联网作用下出现各种声音后,又不得不被动应对,用数倍的精力和事件加以解释,消除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突发性事件的传闻因其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常常会被夸大、扭曲甚至虚构,而这样的信息往往会给民众造成错觉和恐慌,加剧社会的不安心理。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突发性事件,地方媒体一定要转变不敢报道的观念,以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善报作为为指导,尽可能用短时间多次报道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到事件的进展情况。传闻止于公开。对于突发事件报道而言,除非是一些涉及国家机密、民族利益等特殊情况,地方媒体一定要把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作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第一选择。

2)抓住时机,迅速行动,遵循新闻规律把握传播的时度效。在传统媒体时代,处理突发性事件形成了“黄金24小时”的法则,即突发性事件发生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是平息事件的关键。但是,互联网、新媒体完全改写了这一黄金法则。权威媒体根据舆论监测情况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的概念。“黄金4小时媒体”是指能快速传播舆论的网络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一般只刊登程序性、结果性的简要新闻。而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则有详尽的报道和追踪,成为公众满足信息需求的共同选择。因此,地方媒体需要在尽短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并找到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对策,遵循新闻事件真实性原则,对事件做出深入了解和调查,尽快呈现事件的真实面貌,做到时效性、真实性高度统一。其次,突发性事件的出现也有一个爆发、持续、平息的过程。要遵循传播规律,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方式,对事件形成立体、多元和深度的报道。

3)建立机制,整合传播,确保工作忙而不乱,快而不疏。传统主流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传播时效滞后,传播介质单一,写作思维僵化,话语体系陈旧。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媒体要不断完善应对机制,建立和完善多種类传播形态、多样态传播方式、多模式传播语系,让受众在第一时间感受第一现场。与此同时,一定要完善流程和制度,确保突发性事件报道忙而不乱、快而不疏。地方媒体要时刻准备着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就要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所有力量,让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要组建精干的队伍,协同配合,贴近现场,深入采访挖掘。要整合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平台,重构媒体生产“策采编发评”环节的机制和流程,通过人员、流程、技术和机制的整合创新,构建新媒体融合传播模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最大化。

4)设置议题,排除杂音,发挥媒体引导和教育作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一些负面因素传播的关键不在于“堵”和“塞”,而是要善于对信息进行选择和策划,设置理性科学的议题,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平息事态、化解矛盾的轨道发展。作为地方媒体,要坚持将公开事实真相作为根本,及时转移公众非理性的关注点,为社会舆论引导做好铺垫。要设置事件处理结果公开的议题,及时消除公众心理不安因素,促进社会情绪的平息。要设置追责问责的议题,纠正偏差、匡正时弊,缓解矛盾,发挥媒体社会调节的作用。要设置重建重构的议题,引导社会举一反三,亡羊补牢,探寻构建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和重演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的不断

完善。

4 结束语

现在是我国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阶段。在各种突发性事件通过互联网不断放大传播效果的当下,地方媒体人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严格要求自己,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公众,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引领者、建设者和推动者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磊.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6):51-54.

[2]孟建.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媒体反思与变革——“重大突发事件与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03(3):114-115.

[3]王已琴.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报道[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猜你喜欢
突发性突发事件语境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跟踪导练(三)2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