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圣宸
摘 要 以“王凤雅事件”为切入点,以后真相时代、证实性偏差、沉默的螺旋为视角,尝试由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论偏见进行解读,形成一条新的阐释路径。文章首先对该事件中部分微博用户的留言评论进行了态度分析,证明微博用户在社会性事件的判断中存在着证实性偏差的现象。同时通过对微博正、负向评论与点赞数量的关联性分析,考察社交媒体中沉默的大多数意见发表的方式,论证了沉默的螺旋在社交媒体时代依然存在。最后,对社交媒体时代重塑话语理性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证实性偏差;沉默的螺旋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015-02
1 后真相时代:情绪滋长影响舆论走向
“王凤雅事件”成为2018年5月备受关注的舆论热点:因无法承担癌症治疗费用,王凤雅父母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并得到网友募捐。有“爱心人士”称王凤雅父母将善款提现后并未用于给王凤雅进行治療。经网络传播后,网友纷纷指责王凤雅父母诈捐。后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警方调查,募捐善款基本用于王凤雅的治疗上,不存在诈捐①。
“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1]。身处这样一个后真相时代里,相较于客观事实,网民之间的情绪滋长更能够影响舆论走向。网络的发展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当信息传播里的事实让位于情感,当更多人选择依靠自媒体这一捷径去消费新闻,身处这个时代下的人,便极容易受到非理性的情绪影响做出偏差的认知反应。
根据鹰眼舆情观察室②对此次事件的舆情分析可观察到:全网有关王凤雅事件的网民言论中,有32%的网民言论表达了对于王凤雅家长的指责。对此事件的社会情绪分析发现:“由于事件复杂,社会情绪随着事件发展不断变化,但总体来说社会负面情绪偏多。”[2]网民无意识去证实信息的真伪,他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情绪宣泄。真相被情绪所裹挟,事实由情感来建构。“引发话语事件的初始事件一般具有‘认知震撼或‘道德震撼的特点。”[3]在我国这样一个道德感强烈的国家,“诈捐”“虐待儿童”“重男轻女”这样的字眼瞬间打开了网民心中情绪的阀门,从而引发对王凤雅一家的憎恶,致使理性被抛弃,事件逐步演变成为一场由负面情绪主宰的“网络狂欢”。
2 证实性偏差:认知成见催化“沉默的螺旋”
证实性偏差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心理学家Peter Wason通过“2-4-6实验”证明而提出。他发现人们倾向于证实而非证伪,在求证不确定的观念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默认其真实性,并寻找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4]。具体来说,个体在进行判断或做出决策时,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去关注与自己既有观念和态度所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与其观点和态度不一致的信息。其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决策行为,往往会导致受众在面对新闻报道时,首先考虑信息是否与自己的既有认知相一致,而非报道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作者在新浪微博粉丝数为5 307万人的“头条新闻”账号中以“王凤雅”为关键词共搜索出相关报道10条。以5月25日(官方发布消息称,经调查王凤雅一家不存在诈捐行为)作为时间分界线,共选取5条报道:5月24日(开始报道)选取2条、5月25日(官方消息公布)选取1条、5月27号(主治医生发声)选取1条、5月29号(最新报道)选取1条,对这5条报道下,网友评论热度前100位所评论的内容进行态度分析并统计其所获得的点赞数,旨在研究网民对于此事件的态度变化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头条新闻”在对王凤雅事件进行第一条报道中,网民评论热度前100名中有70人对事件持负面评价(批判或质疑),相比之下,持中立态度(保持观望态度)的人为13,而持正面态度(支持和理解)的人则为4。随着事件细节的披露,在稍后的微博中,发表负面评价的人数为68,与之前相差无几,而发表正面评价的人数为0。由于证实性偏差的存在,网友倾向于相信与其认知相一致的信息,这就导致认知态度很难得到扭转。同时,认知偏差使得持负面态度的人通过关注报道来强化自己的既有态度。缺乏多样性的传播生态造成信息流动性减弱,缺少平衡机制的参与造成信息环境的固化。在未经证实的消息被不断转发扩散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认知成见式的集体记忆,持有认知成见的人之间通过相互点赞或意见交换(回复)来支持其观点,强化其证实性偏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25日的报道中,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王凤雅一家不存在诈捐行为。当日评论热度前100的微博网友中(除去无效回复),持负面态度、中立态度、正面态度人数几乎相同。对评论内容进一步研究可知,网民的讨论热点集中在对自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方面。由此可见,由于官方报道的公布,网友在立场上呈现了一定程度的摇摆。
由图1可以看出27日到29日,对于事件评论持否定态度的人数开始持续上升,直到5月29日,网友的负面态度更是达到了峰值。这表明否定态度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即使能够获取官方的权威信息,但是仍不能阻止网友们去关注甚至去转发那些与事实相左的信息。
由表2可知,在29日对于负面态度的点赞人数将近24日点赞人数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事件关注度的提升,有更多的网民参与进了对事件表态的过程中,不过他们更多是以一种“沉默的参与者”身份来进行态度表达。通过观察表1可以发现,直接发表评论的网友相较于之前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表2中的点赞人数却是之前的两倍,这表明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点赞这一行为对事件进行表态。
随着认知成见的增强,沉默的大多数也日渐增多。在网络环境中,同样具有营造意见气候这一功能,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参与者造成影响,例如29日评论中,持负面态度的、点赞人数最多的评论,点赞数为1 290人,而相比之下,持正面态度的点赞人数第一的评论,点赞数则仅为213人。由此可见,正如沉默的螺旋所表达的,如果一种观点在环境中更受欢迎,那么它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而另一种得不到支持的观点,就会越来越沉默。持受欢迎观点的受众持续受到同质化信息的影响而形成一种积累效应——这种由证实性偏差所催化的“沉默的螺旋”作用,在螺旋作用机制下,又会在下一个循环系统中为其言论提供既有支持。在此事件中,就是负面态度的不断强化。
此外,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是一种批判的、对抗的、逆向的作用方式。在争夺话语权,彰显主导性的过程中,网民对于获得支持的渴望超越了追求事实真相的渴望。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反传统的、反主流价值观的言论,这种抗争性的“沉默的螺旋”也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复杂化。
3 后真相时代的反思:反映客观事实,重塑理性话语
网络舆论的复杂化使得受众更难辨别事实,追溯王凤雅事件发展的过程,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在网络肆意传播。公众号“明白漫画”更是在事实尚未公布的情况下,以文学手法“想象”各种细节,杜撰出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图景,在发布当晚就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报道中大量使用描述式语句代替事实性陈述,使得人们的情绪瞬间被激怒。在此种情况下网民未能冷静地分析新闻话语所建构的事实,而是盲目地被情绪所左右。
长期以来,受众对于负面报道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王凤雅事件触及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重男轻女”封建传统,再加上各种凭借臆想推波助澜的自媒体报道,以描述性话语的冲突性代替理性,因此网民就从新闻话语的细枝末节中推敲出自己愿意去相信的“事实”。
针对汹涌的网络舆论,主流媒体的后续跟进报道对于引导舆论、消解谣言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央视新闻发表的事件评论、南方周末的后续报道等,有效緩解了舆论危机。
对于媒体而言,传达偏见还是建构真相,迎合受众还是引导受众,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在后真相时代,信息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进行着传播,新闻话语需要的就是在传递情感、表达观点之外,进行多方求证和核实,“慢一步”的来反应客观事实,重塑理性话语。
注释
①引自http://www.mnw.cn/news/shehui/2002564.html.
②鹰眼舆情观察室.http://www.yingyan189.com/.
参考文献
[1]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魏永征.群体智慧还是群体极化——于欢案中的舆论变化及引导[J].新闻记者,2017(11):51-60.
[3]曾庆香.话语事件:话语表征及其社会巫术的争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4-11.
[4]史安斌,王沛楠.作为社会抗争的假新闻——美国大选假新闻现象的阐释路径与生成机制[J].新闻记者,2017(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