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内容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不再符合现阶段的教学要求,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与要求,面对全新的教育形势,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适用更新颖的教学方式,重新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本文将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就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策略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逻辑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必须要适时适当地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有效突破或化解难点。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竭尽全力去提高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和教研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提高互动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1.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動的阵地也是课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非常严肃刻板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难得到提升的,所以,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为高中生营造出一份非常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缓解高中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这样,学生才会放下心理的防备,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举例说明: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物理教师可以先运用打点计时器的相关知识来完成课堂导入,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然后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学生们得出实验数据之后,物理教师在对此进行总结与分析,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不会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学生在一身轻松的情况下,更容易激发出对知识的渴望。
2.建立形成性互动
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时刻观察学生们的表情和状态,了解学生的举手投足所代表的意义,要根据得到的课堂反馈信息,适时适当地修正教学方式。针对每一个单元都要进行测试,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要尝试将过去看作是拖尾评价的重要标准,一定要高度重视起班级整体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的矛盾,对于学生反馈到的信息都不能忽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设计不同的互动方式和策略。
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
1.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但又不局限于教材
高中物理教材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和真实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进行教学时,物理教师尝试将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举例说明:在讲到《圆周运动》时,物理教师可以先讲解人造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的变轨原理,学生们对这样的事情都有着非常高的兴致,然后再以此为引导,让学生们认识和学习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
2.提升教学技巧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其不仅仅需要具备非常扎实的学术功底,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科学高效的教学技巧,要能够借助各种教学技巧更好地传授学术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在提升教学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交流技巧,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他们真正的朋友,站在平等的立场和学生交流,采用多通道双向反馈师生校准,充分传递和交流各方信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和非常强的欢迎力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于当前的高中物理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种学习方式,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们能够先理解,再学习知识,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强制性地被灌输知识。举例说明:物理教师在讲《超重和失重》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以以问题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超重和失重》之前,学生们已经了解了牛顿三大定律的内涵,因此,学生们具备了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便具备了自学的条件和基础,物力教师完全可以放心地利用引导和提问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自学。
2.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看重的一点重要内容,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物理教师采用科学的引领方式,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总结与练习的全过程。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重互动来鼓励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学生之间要通过紧密的配合来共同完成好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生生互动”学习,小组成员间总是处于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相互激励状态,使教学既充满了浓厚的情意色彩,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带有竞赛和赶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实现有效互动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师生互动环节的设置,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来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