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丽
摘 要:新时期学校与教师之间存在特殊的利益博弈,为教育管理者如何有效处理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利益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文章结合实际,对教师队伍管理进行博弈分析,以期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师队伍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标准的博弈研究假设人们不会有道德和情感方面的考虑,所有的一切都以是否符合自身利益行為作为行动选择的依据。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学校管理领域对博弈理论的重视不足,学校管理往往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期望通过道德的教化来改善学校的管理。但是道德教化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将自己的偏好、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角色进入各个社会领域,利益最大化诉求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组织、社会个体理性选择自身行为的主要依据,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学校倾向于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教师作为“理性人”,面对有限的时间资源和脑力、体力资源,倾向于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如工资、奖金、职称、政治地位等。一方面是学校想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教师最大的努力,从而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教师在相同的努力水平下想获得最大的利益收获。如何获得两者利益诉求的和谐,尽量减少两者利益诉求之间的不一致,是学校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难点在于,对于学校来说,投入的总值是不能够无限增长的,甚至学校管理者根本无权增长投入值(往往是由政府投入决定的),如何在投入总值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每一个教师的努力水平,是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一下教师的利益需求,可以简化为:T=F+SX。T为总收入,F为固定收入,X为完成任务后的产出,S为教师可分享自己产出的份额。可见影响教师利益的关键是S,即能够分享到的产出比例。如果教师投入的成本大于所能获得的利益,教师就会倾向于减少努力水平。
我们来看一个经济学中“智猪博弈”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只好亲力亲为。为什么小猪不愿意努力?因为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造成了小猪的投入成本远大于所能获得的利益。“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而能否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以上分析为我们展示了新时期学校与教师之间存在特殊的利益博弈,各学校管理着在处理学校与教师之间利益管理带来了新的视角。首先,必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与教师之间的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博弈的关系。学校和教师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如果不承认这种利益诉求的冲突面,这些冲突得不到调适,必然影响教书育人大计的实现。其次,积极改善教师管理体制,实现权力支配和道德约束向利益激励和规范支配机制转换。教师的利益诉求的追求是教师主要的从教动机,如果管理者停留在“理想化”的道德说教或是强硬的权力支配模式下,虽然可以使利益冲突“隐性化”,也会造成教师出工不出力的“隐性缺勤”。学校管理层要确保教师在竞争机制下实现专业自觉,同时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保证评价结果和奖惩的合理性。最后,要注意过程管理,采用多主体参与的评价策略,综合同行、学生、专家给出的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参与约束的作用,把教师的努力行为而不仅是产生的结果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减低教师的努力成本和风险,使努力水平和收益相适应,从而达到学校与教师利益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颜立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博弈分析[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魏新,龙妙君.“智猪博弈”模型对员工激励机制的启示[J].商业时代,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