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求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
现行的语文教科书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有些问题过于陈旧,比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三个问题即是这样。它设计的题目仅仅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遣词造句、修辞方面加以理解,这样就导致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丧失主动学习、探究的乐趣,无法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呢?下面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为例,来谈谈我的尝试。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篇伦理学方面的随笔。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它和我们以前接触的关于父母之爱的文章侧重于感性方面不同,本文是把父爱、母爱上升到哲学高度来理性分析,又是西方思维的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学生理解起来极有挑战性。鉴于这些,如果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们依旧像学习其他文章一样条分缕析,学生的收获肯定不大。因此,我在学生初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置了两個问题,以期学生从更广阔的层面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我们知道,培养创造性思维应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只强调集中思维,而不讲究发散思维,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讲授知识,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不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无新鲜活力。新课标针对此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
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题目是:讨论“什么是爱?弗洛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该如何去实践这些,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我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从自身出发,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看到问题后,学生兴致盎然,先是认真思考,然后学生之间开始激烈的讨论。他们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试图说服别的同学接受自己的想法。其实,在语文课堂上,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教师只负责引导,没有标准答案,放手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回答也丰富多彩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提高了。这样的课堂,教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这正是创造性思维需要的。
二、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色彩、线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声音具有表情功能,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往往能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依靠形象思维往往会形成灵感或顿悟。通过形象思维能实现创造性突破。可以说,每一部能流传后世、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或艺术珍品都是极富想象力的,都是高度发展的形象思维的产物。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借用文本素材,创作一首短诗,然后利用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拍摄以“感恩父母”为主旨的公益广告短片,或者拍一段微视频。
对这个问题,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主动性。有的埋头奋笔疾书,写短诗,写创作的模板;有的和同桌讲述自己的想法;有的在皱眉思考……其实,现在学生几乎每人一部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但大多数并没有把它们用在学习上。设计的这个问题,一方面促使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另一方面能生动形象地启发学生联想、想象,通过形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力,它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想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创造性,就要在课后的习题设计上多多动脑,使之能有机地融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既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又发展学生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更全面、更深刻和更具洞察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