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姜旭德,张密丹,江 红,丁岚峰
(1.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2.深圳市食品安全协会,广东 深圳 518000)
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张雪峰1,姜旭德1,张密丹1,江 红2,丁岚峰1*
(1.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66;2.深圳市食品安全协会,广东 深圳 518000)
构建“工匠”培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夯实“工匠”培育与高职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标准、现代学徒制及“双师型”队伍建设产教相融合的基础。依据“工匠”培育的人才成长规律与产业核心工作岗位需求,实施校企合作,把企业传统文化与企业大师的技艺与“工匠精神”传承、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之中,进而实施基于“工匠”培育的“1221”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互联网+学生、员工”终身育匠学习平台得以实现。
工匠培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30年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高职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1]。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它不但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培养卓越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承担着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培养的重任。实施“中国制造2025”,支持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高等职业教育“工匠”人才培育,对培养具有“大师气质与潜能”的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将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探索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让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着重培养高职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精神,培育对产业、行业、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和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产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工匠”一词早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工’,巧饰也。”“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汉书·食货志》中解释道:“作巧成器曰工。”《韩非子·定法》中说:“夫匠者,手巧也。”此后,具有专门技术技艺的人都可以称为“工匠”。[2]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旧传统观念影响,这些有技艺的“工匠”们,从木匠、铁匠、鞋匠、泥瓦匠到近现代社会的车工、焊工、电工等,都未能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职业声望,这种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所改观。
“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日本,由于民艺学家柳宗悦在美学界的以实用、朴素为美的审美风潮的大师作品,在美术馆、艺术馆中不再受到专宠,而默默无闻的匠人们制作出的手工制品一跃成为世人欣赏的对象,“工匠”这一群体才受到了世界普遍关注。近十年来,美国一些社区发起了动手能力的工匠运动,媒体视为“新工业革命”。“工匠”似乎都为拯救国内停滞的制造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厘清工匠精神的内涵。所谓的“工匠精神”源自“工匠”,指的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3]高等职业教育“工匠”培育就是培养学生乃至工作后的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对技艺精益求精的完美追求,就是持之以恒的执着劲头。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与思想指导下,按着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施稳定的课程体系、管理与评价制度的人才培育方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实施条件、环境建设等要素。“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表述为“手把手”教;而现代学徒制是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区别于“传统学徒制”主要体现在“高等性”与“职业性”上[4]。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学徒制受到了全面挑战,改变了原有的狭隘传授与不规范性教育向全面发展培训和教育规范性上拓展。
现代学徒制实质是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系统传授,实施对学生以技术技能“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她赋以“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工匠”精神文化传承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继续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行机制蕴含着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这种通过“工学交替”、“产教融合”和“工匠精神”传承的新型“师傅与学徒”关系构建,把职业教育的企业“工作领域”与学校“学习领域”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赋予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培养适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中国工匠”。高职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接受工匠精神教育,只有掌握了“匠艺”,再配以“匠心”,才有可能成为“中国工匠”。[5]将核心素养、“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契合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育匠”目标。[6]构建“工匠”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就是让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具备五个“相融合”。
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把工匠精神与高职通识课程相融合能促进学生德育与素质全面发展,同时,这种融合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系的一大贡献[7]。
构建“工匠”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匠”培育与通识课程相融合的基础:就是在通识课程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主要采用校园“博雅讲堂”、班团会活动、企业“工匠精神”讲座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活动方式,把“工匠”培育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文化素养教育之中,让“育匠”始终贯穿通识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做好教育引导。要秉持“德育先行,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营造“工匠精神”校园氛围。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人才培养全过程相融合,采用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地域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四进校园”活动,增强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提高人文素养,实现教育感化和激励的功能。发挥高职院校的橱窗、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构建学院、二级学院和班级的新媒体矩阵,形成校园内宣传倡导工匠精神的合力。同时采取“走出去”参观与假期实践调查、“请进来”企业“大师、巨匠”宣讲等,形成立体、深度、可持续的良好宣传态势,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工匠的良好“育匠”氛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制定是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为原则,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五部分。把“工匠精神”这一卓越产业人才的精神标杆与方向靶标纳入其中,是“立德树人”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工匠”培育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相互融合是“育匠”的基础。教育部出台的专业教育教学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专业性和长期性的国家最基本的标准,是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产业核心岗位“人才素质与规格”的实际需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而制定的一定时期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地方标准一定要高于国家标准。要把企业“大师”、“巨匠”的技艺通过专业教学标准相融合,其显著标志就是专业课程标准设计与“大师”“巨匠”们的核心技艺融合程度的高低。为此,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课程设置、校企合作“育匠”教材开发建设的重心要放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要明确校企双方“育匠”的责任与任务,以达到培育具有“工匠技艺与精神”的卓越产业人才的目的。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精品制造”的“变革”,必然会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因此,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相融合也自然而然的被推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舞台。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与存在的生命线,是高职教育的“技艺”的关键,产教融合中的“产”在前,是引领、“教”在后,是后盾,而不是“教产融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发展,培养大量“工匠”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责任落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身上。
基于“工匠”培育的高职产教相融合的基础:就是要汇聚产业和高职两方面人力和资源共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产教融合就是要突出强化产业、企业的指导地位,高职院校要建立产教融合教学指导机构,通过向企业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好地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指导作用,产教协同共建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要不断发挥企业“育匠”的主导作用,拓展实施校企协同的“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内涵;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匠大师”工作室和企业员工终身教育实践平台等。
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当下,现代学徒制也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企业大师、“巨匠”师傅对学生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术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为主的现代卓越产业人才培养。学生除了学习各种工具的实际操练技能外,还需要对教师或师傅们所传授的技艺不断揣摩和领悟,形成“工匠精神”;同时,还要对自己所制造的产品反复比较、总结改进,更要勇于突破前人的发明创造创新,造就“工匠”。通过“育匠”与现代学徒制相融合,最终培养出“工匠精神与工匠技艺”德艺双馨的合格产业人才。
“工匠”培育与高职现代学徒制相融合的基础:就是要制定出一个“标准”即基于“工匠”培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教学标准;签订好“二份合同”即校企合作合同和学生与企业的工作合同;管理使用好“三块资金”即企业投入资金、学校投入实训教学资金和国家补贴企业资金;重点要解决好“四个问题”即学校与企业“双招”(招生、招工)问题、企业稳定的工作岗位问题、劳动者收入待遇的问题和终身学习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具备“学生受益、社会满意、企业属意”的基于“工匠”培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8]
基于“工匠”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是专兼职“导师”队伍的“双师型”素质提升的问题。“工匠”培育与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相融合的基础:构建由企业实践指导“大师、巨匠”的言传身教、精神引领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职院校要具有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大师、巨匠任教,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人才制度;具有制度化的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开发教师服务企业发展的途径,有一定的“教师下企业、大师进校园”校企双向交流合作制度。具有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团队发展计划,基本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和企业“大师”的师资规格准入标准与企业实践指导“导师”的准入标准,基本形成了“工匠”育人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大师”和实习学生的薪酬待遇和社会荣誉的氛围。
构建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据“工匠”培育的人才成长规律与产业核心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实施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把企业传统文化与企业大师的技艺与“工匠精神”传承、融合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之中。即实施基于“工匠”培育的实施“1221”人才培养工程(见图1)。
图1 “工匠”培育模式的“1221”人才培养工程
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供给应多元化。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产教融合之路,要按教育部规定的高中培养素质和人才规格标准以及企业用人标准,突破同等学历的农民工和企业员工的入学门槛,改革招生入学制度,营造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学制三年,采用“2+0.5+0.5”的校企学习方式,明确薪酬待遇、社会条件与荣誉和“成才”终身“育匠”的学习路径。
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主要根据产业核心工作岗位、主要工作岗位和拓展工作岗位任务而设置,分为公共平台课程(公共必修和选修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核心平台程(包括顶岗实习实践课程)和拓展平台课程。其中,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比例达到教育部教指委建议标准7:3(必修课程19门,占总课时的76%,选修课程6门,占总课时的24%。选修课再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种)。课堂总课时量控制在1600学时以内(专业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课程,26学时/周),工学交替实训课程450学时(30学时/周)、顶岗实习课程600学时(40学时/周)。
在基于“工匠”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专业教学标准中要做到四个到位:一要专业抗风险分析到位。采用SWOT分析法,即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四项目分析,提高专业办学的规模效益、专业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保证了专业建设的程序性和可控性。要进行招生目标管理分析、教学目标管理分析、教学仪器设备目标管理分析和教学团队教育目标管理分析等。二要专业人才能力目标与课程设置关系分析到位。能力目标包括专业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学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拓展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工匠精神、职业能力)、一般能力(德育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重点要对专业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能力、一般能力与其所对应的课程科目进行比较分析,设置有效课程,排除无效课程。三要专业课程标准设计到位。要求设计通识课程、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课程标准、细附专业课程设计,让每门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标准,更突出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力,形成课程教学、教法、能力以及教学设计(专业教学采用“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规定课程考核与过程考核)与人才培养模式浑然一体。四要专业教育教学实施“五个对接”到位。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9]。
“互联网+学生、员工”终身育匠学习平台是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的手段,对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和就业工作后“工匠”成长阶段进行培育。平台设计包括三个学习考核模块:
一是学生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书”考评模块:主要对三年学制内的“学习领域”和实习实训“工作领域”的通识课程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与单项获奖、专业课程考核成绩与实训能力、工学交替实训考核成绩、顶岗实习与创新创业评价成绩(含企业“工匠”实践课程)、职业证书(包括理论与实践考核)能力评价、毕业论文与设计考评成绩等七个方面点,采用量化加权统计的方法,以“雷达图”理想标准图与学生学习与实践生成的构成图之间的契合程度比较,达到毕业标准(学分)要求即可毕业,发授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工种)证书。本系统模块设计有毕业标准、能力标准,供学生自查、补考和自主学习等单元,由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和控制。
二是“卓越产业人才证书”和 “学位证书”高职“双证书”考评模块:主要对学生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工作领域”和企业员工“育匠”成绩予以考评。“卓越产业人才证书”由行业产业学会或职教集团授予,“学位证书”建议由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该系统考评模块一方面设计有工匠精神学习成绩考核、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企业顶岗实习评价、专利与创新创业业绩等“卓越产业人才证书”评价单元;另一方面设计包括前面内容外的特定学位课程考评成绩、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成绩(实习中或毕业后)。
三是“互联网+学生、员工”终生育匠学习平台还包含企业“大师、巨匠”传授、技能培训课程教学标准、实践实习教学标准、新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应用、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传统(民族)技艺传承、实习实训资源开发、创新创业与“工匠精神”教育交流等内容。在“育匠”平台物化成果内容中应融入实物作品、实习实训课程资源、技术技能创新案例等。
通过“互联网+学生、员工”终身育匠学习平台,以实现高职教育学生“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育匠”,培育“工匠精神”和“技艺专长”的卓越产业人才的目的。
为了保障基于“工匠”培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正常运行,高职院校要主动作为,加大实习实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操作层面重点解决刚性政策与制度缺乏、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缺乏平台支持、企业责任与利益缺乏关联等问题。要建立“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精准卓越产业人才的发展追踪与信息档案制度,掌握毕业生成长的轨迹和及时解决学生“育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不利因素;要积极营造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共同培育“工匠精神”人才终身学习的社会生态氛围。
在校企协同“育匠”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协同企业、共同作为,制定基于“工匠”培育的《校企合作“工匠”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办法》、《基于“工匠”培育的校企人员互聘管理办法》等系列保障文件;产教融合、以“产”为先,使“工匠”岗位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深度融合,构建“工匠”培育的教学质量评估、诊断与改进保障体系。校企合作共建高职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卓越产业人才人才”证书培训途径、管理办法以及证书发放机制,搭建“教师下企业、大师进校园”相互交流的合作运行平台,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支持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培养具有“大师气质与潜能”的“中国工匠”作出高等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20年将达到2350万人[EB/OL].http://www.jyb.cn.2015-02-11.
[2]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
[3]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4]周松兵.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顶岗实习模式研究[EB/OL].http://www.doc.88.com/p-261120.
[5]李慕堂.把培育工匠精神意识作为高职教育的新使命[N].甘肃日报,2017-09-08.
[6]沈曼怡,樊未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且试且行[N].中国青年报,2017-09-11(10).
[7]张密丹.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6,(28):144-145.
[8]丁岚峰等.构建基于“工匠”培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J].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2017,(6).
[9]杨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服装工艺》课程内容挖掘——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皮革,2017,(10):39.
2017-10-28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大课题“基于工匠培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ZJA1316001) 成果之一
张雪峰,1975-,男,哈尔滨市人,生物产业学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农业经济推广研究;姜旭德,1964-,男,黑龙江宝清县人,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食品学院院长,食品加工研究;张密丹,1969-,女,哈尔滨市人,教授/基础学科带头人,教育学研究;江红,1966-,女,深圳市人,高工/联合国食安专家,食品安全研究;丁岚峰(通讯作者),1957-,男,哈尔滨市人,高教研究室主任,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高职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金学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