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薛惠莉
中加两国种猪基因交流的使者
——访加拿大种猪出口商协会驻华代表胡松
本刊编辑/薛惠莉
编者按:中加瘦肉型猪项目,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间的双边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加方优良的种猪基因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中国瘦肉型猪的发展,该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至今已有14个年头,在这14年里,中国与加拿大两国之间在种猪基因交流上有了哪些突破性进展?未来又会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本刊有幸采访到加拿大种猪出口商协会驻华代表胡松先生,谈谈他对中加瘦肉型猪项目的进展与体会。
大学毕业后的胡松一直在中国畜牧饲料行业工作,从事中加农业发展合作项目,了解中国政府(农业部)一直在推广良种良法,希望提高行业的养殖效率和效益。2008年中加农业发展项目结束后,加拿大种猪出口商协会通过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找到胡松先生,希望他能够帮助在中国市场宣传推介加拿大优良种猪遗传资源,那一年也正是中加瘦肉型猪项目合作的第一个5年,考虑到当时中国养猪业近10年来快速升级换代,对新技术新产品需求十分强烈,而加拿大在种猪遗传选育方面有很好的技术和基因资源可以与中国同行分享,于是他欣然接受聘任,于2009年7月正式加入加拿大种猪出口商协会驻华代表处,如今也已有8年的时间了。
“加拿大国土面积达998.467 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一点,但人口只有3 600多万,相当于中国重庆市人口,因此具有良好的天然生物防疫条件。”胡松先生介绍说,“加拿大生猪的饲养密度是每5 hm2饲养一头肥猪,全年生猪存栏大约1 351万头,出栏2 700多万头, 屠宰2 100多万头(2016年数据,加拿大统计局),生猪产业产值占畜牧业的30%,销售收入占农场现金收入的10%,这是加拿大生猪产业的优势之一。据记载,加拿大第1头人工饲养的猪始于1598年,当时加拿大还是英属北美殖民地,这头猪是由当时殖民者Marquis de La Roche-Mesgouez带入他在加拿大的领地,自此在加拿大开始了猪的人工繁衍;我国的养猪历史比加拿大更加悠久,养猪历史近万年,因此养猪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十二生肖中的猪属相,还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以及猪的象形文字”。
1889年加拿大种猪协会成立,进行种畜登记和系谱管理,其分支机构分布在西部省(阿省和卑诗省)、中部省(曼省、萨省)、安省、魁北克、亚特兰大地区(PEI,NB, NS)。品种包括:杜洛克、长白、大白、大黑、皮特兰、来康姆、巴克夏、切斯特白、英国白肩猪、波中猪、红肉垂猪、斑点猪、泰姆沃斯猪、威尔斯。经过多年的商业化竞争,现在加拿大的主要生猪品种是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种猪3个品种,占全国三元杂交商品猪的90%以上。1905年加拿大颁布了动物系谱法,对动物的系谱进行登记注册;1907年加拿大颁布了第一部肉品检验法,强调肉品的质量;1966年加拿大猪肉理事会成立,目的是提高市场准入,构建行业竞争力,增强消费者信心,倡导有利公共政策;1968年,加拿大开始实施生猪胴体等级指数,体现优质优价,有力推动了上游的生猪遗传改良;1981年加拿大种猪出口商协会成立,开始加强拓展海外市场;1994年,加拿大种猪改良中心(CCSI)成立,开始全国范围的联合育种;1997年加拿大食品检验署成立,负责食品链和人畜共患疾病有关的公众健康风险评估,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性,为消费者保护和市场准入提供科学标准;1998年加拿大开始实施品质保证计划,统一农产品的品质保障体系;2003年成立猪肉价值链圆桌会议理事会,协调生猪产业链上利益各方;2008年加拿大猪健康理事会成立,推广生物安全和良好操作规范,圆环病毒和新疾病研究,长期疾病风险分析管理策略以及监管;2009年组建猪遗传改良联合研发机构,重点研究有关健康与抗病力,肉品和瘦肉沉淀,母猪生产年限,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等问题。观察加拿大近100年来的养猪历史,可以看出是一部现代科学养猪的历史。
加拿大的养猪历史虽然相对很短,但是也有丰富的猪文化活动主题,比如每年冬季举办的加拿大皇家农业博览会上的选猪秀,加拿大养猪行业协会定制的猪图案服装和箱包,夏天各地举办的猪肉烧烤活动,以猪为形象的城市雕塑,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冬季举办的冰猪“迎冬”活动,动漫猪,发行以猪为主题的邮票以及影视作品中猪的各种形象和角色等。
胡松先生介绍说,加拿大在养猪业上的巨大成就与其已经运行100多年的国内猪登记制度和育种体系是分不开的。加拿大的育种体系主要由联合育种猪场(基于CCSI平台)、加拿大本土独立育种企业(比如加裕公司Genesus Inc、Fast Genetics等)和跨国公司(比如PIC、海波尔等)组成。加拿大猪的登记是由加拿大猪育种者协会(Canadian Swine Breeders Association CSBA)负责,最初成立于1889年,目前,登记数据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超过了200万个体,每个个体都拥有非常清楚的遗传历史。加拿大的纯种猪群登记是通过CSBA授权的加拿大家畜登记公司(the Canadian Livestock Records Corporation CLRC)来完成的。无论是基于加拿大CCSI平台的联合育种猪场,还是以加裕公司为代表的独立育种企业,他们生产销售的纯种猪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在CSBA和CLRC进行登记注册,根据客户要求提供第三方的系谱证明。
加拿大国会制订动物系谱法案规定,所有在加拿大出生的纯种畜禽都必须进行登记,而且,品种的合理注册和程序都必须有确定的行业标准。加拿大纯种猪的官方系谱上都携带有加拿大种猪协会的标识和加拿大农业的官方印章,所有这些规定都使得在CSBA所注册的猪个体系谱记录具有很高的信誉度。该协会在1994年还规定,只有那些符合一定基本条件的猪场才允许加入加拿大猪改良计划(Swine Improvement Program SIP),才对其场内的猪进行中心测定与场内测定。其中这些条件就包括猪的各项登记,如:所有种群必须通过刺号、耳号或耳牌永久地和清楚地识别,个体识别号码要从种猪登记协会处获得;育种场必须有完整的育种和管理记录,待测猪须有准确的、被登记的系谱记录(如出生日期、初生重、父母亲耳号、性别、个体号等);育种者须拥有测定舍、称重和其他处理设备等,以有效地收集测定数据,并在称重和测膘厚时有登记协会认可的技术员等。
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开始对猪的胴体性状进行强度的遗传选择,目标使胴体更长更瘦。20世纪50年代联邦政府建立了中心测定站,纯种育种者从每窝中抽出两头猪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性能测定。由于消费者希望他们食用的猪肉中有更少的脂肪,而且生产者也明白猪沉积1 kg脂肪所消耗的饲料是沉积1 kg瘦肉所消耗饲料的4倍,因此沉积瘦肉量快成为最优先的性状。
1995由加拿大猪改良咨询委员会(CSIAB)批准加拿大的国家猪改良计划在全国实施,后由CCSI接管CSIAB的职能,继续通过各区域的猪改良中心和其他CCSI成员组织不断完善有关测定和育种标准和准则,最大限度地通过遗传改良提高加拿大猪肉产业竞争力(加拿大猪改良策略指导小组,1992)。CCSI目前拥有120多个育种群(包括传统的种猪场、育种联盟和育种公司),9 400头核心群母猪,年测定约90 000个体的100 kg日龄、实时的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度以及母猪繁殖效率等,服务于约125种猪场和育种公司以及十几个人工授精中心。CCSI体系内种猪场销售的种猪占全国市场大约30%~50%,维护的国家数据库涉及分布在加拿大各地的300万头猪,每年测定的90 000多个记录。CCSI通过实施遗传改良计划明显提高了养猪行业的效率和效益。比如对比2003年和1998年,上市日龄缩短了7.5 d,背膘减少了1.4 mm,每kg体重的增加减少了106 g的饲料消耗,瘦肉率提高了0.67%,眼肌面积增加了1.2 cm2,窝产仔数提高了大约1头,这些指标的综合商业价值让养猪企业每头母猪可以增收183加元。
“加拿大和中国都重视生猪的品种改良,虽然在具体选育指标的权重上也许存在差异,但是两国同行都共同追求生猪的养殖效率和猪肉品质,并希望在两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找到育种的平衡点。相信在短期内,两国的生猪遗传交流会通过进口活体种猪、冻精和遗传育种服务继续深化,”胡松先生如是说。加拿大种猪在中国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中国种猪信息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养猪业发展年度报告》中,对各国家来源种猪性能试验与繁殖性能在中国猪场的表现研究中,加系种猪在产仔数(总产仔和产活仔),背膘和生长速度等指标上名列前茅。从中国企业进口加拿大种猪的综合评价来看,其特点包括健康强壮(得益于加拿大天然生物防疫条件和注重四肢健壮的选育)、繁殖力强(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高)、容易饲养(易配种、母性好、产奶多)、屠宰率高(瘦肉率高、产肉多)、肉质优良(颜色、酸度、保水性、嫩度、大理石纹及熟肉率)。
后记:加拿大大约50%的种猪和猪肉制品都需要出口。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墨西哥、菲律宾、越南、西班牙和秘鲁是主要的加拿大种猪进口国。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0-2014年数据,加拿大种猪出口金额2014年比2010年增长了大约42%,达到38 983 305美元。其中中国进口加拿大种猪金额增长幅度为694%,达到3 748 822美元。据中国种猪信息网统计,2008-2016年间我国共从国外养猪发达国家引入种猪82 446头,其中加拿大大约占2万头。从加拿大引种呈现一个稳定上升趋势,2016年全年从加拿大引入种猪4 463头,近几年从加拿大引入种猪最高峰是2013年达到6 531头。胡松先生提到,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加拿大在全球的种猪和猪肉产品贸易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和行业仍然在继续努力,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完善育种体系、食品安全和猪肉品质,为全球的生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导向以及中加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友好关系,将促进中国和加拿大生猪遗传物质和猪肉制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