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阳
【摘 要】实施经济责任制可以提升生产经营和相关工作的质量,有效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实现企业经营业绩提升和员工收入增长的双丰收。企业实施经济责任制过程中会涉及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比如定额工作、计量工作、目标的制订与分解、考核重点及权重设置、统计跟踪、检查监控等,同时,经济责任制要与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相适应,要服务于企业的經营和发展。但有些企业并不具备实施经济责任制的基础条件,或者在实施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并未遵循相应的管理要求,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制实施效果较差。本文就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应用管理体系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发挥经济责任制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责任制;企业管理;“责、权、利”结合
一、引言
经济责任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比较核心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注重管理绩效,因此经济责任制也是企业绩效管理中广泛应用的重要管理工具。企业在应用实施经济责任制时必须具备必要的基础条件,包括定额工作、计量工作、目标的制订与分解、考核重点及权重设置、统计跟踪、检查监控等,同时在应用实施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管理要求,否则就不能达到经济责任制的管理效果。有些企业由于不具备实施经济责任制的基础条件,或者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遵循管理要求,最终导致经济责任制的实施效果较差,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措施,以达到企业应用经济责任制的绩效提升效果。
二、经济责任制管理体系
经过多个企业在较长时期的实践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责任制管理体系。
1.经济责任制的定义
经济责任制就是通过法定或约定的法律形式,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核算,采取奖励和处罚来实现对于责任者(包含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行为的引导。
2.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经济责任制一般由经济指标、经济权利及义务、经济核算及责任的确定、考核兑现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1)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构成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经济承包责任制所涉及的指标内容,是经济责任制确立的基础。如效益指标、产量指标、成本指标、质量指标、进度指标等。
(2)经济权利及义务
经济权利及义务指经济责任制双方(或多方)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是经济责任制履行的重要保障。如责任者为履行经济责任制而需要的人事、经济、协调权利和接受权利方监督义务等;权利方监督、考核权利和为责任者提供相应经济、人力和物资义务等。
(3)经济核算及责任
经济核算及责任是指对经济责任制履行后经济指标效果评价的约定,以及在同一指标有多方责任主体时责任区分。主要约定数据统计方法(包含数据来源、统计区间、统计口径、统计方法)、数据核算方法、责任区划和特殊约定等。
(4)考核兑现
考核兑现是指对经济责任制履行后(或经济责任制约定期间结束)根据核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奖励(或处罚)。
3.经济责任制的建立
(1)经济指标的建立
经济责任制的核心内容是“经济指标”。因此,经济指标的建立是经济责任制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经济责任制是否科学合理和在经济工作发挥作用大小的关键因素。经济指标的建立要服务于权利方的要求,要服务于订立经济责任制的目的。因此不同的经济责任制有不同的经济指标体系和重点。如项目经济责任制重点偏重于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企业经营经济责任制则重点偏重效益、成本、质量等等。所以,经济指标的建立要以具体经济责任目的为导向来建立。
(2)经济权利和义务的约定
①责任者权利和义务的约定责任者的主要权利包括为履行经济责任制内容而必须具备的人事调度权利、物资调度权利、资金调度权利等,以及相应的工作场所、环境和设备等相关资源的具备等,同时完成或达到经济责任制目标而相应得到奖励的权利等。而责任者的义务有:保证认真履行经济责任制内容,并充分利用权利方给予的相关权利和资源努力为经济责任制目标而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的义务,接受权利方的监督和管理等义务,目标未完成接受权利方的处罚的义务等。
②权利方权利和义务的约定。权利方的主要权利包括要求责任者完成目标、对责任者进行考核、对责任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出现重点变动因素对经济责任制进行适当调整等权利。权利方的义务有:为责任者提供相应权利、资源和当目标实现后给予责任约定奖励的义务。
同时,权利方和责任者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协商约定有利于经济责任制目标实现的权利和义务。
(3)经济核算和责任区划
①经济核算。经济指标一经确立,按尽可能量化原则,则可根据经济指标性质和特性约定经济核算方法。
②指标统计。原则上经济核算数据的统计来源于中立方,但如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权利方为企业法人代表,责任者为企业内部人员或单位时。数据来源则一般来源于独立于责任者的职能机构。若数据来源必须来源于责任者,则可约定经指定方进行审计。
③指标核算。有些有明确定义和核算的指标,则可直接根据统计资料直接进行核算。如效益、产销率、成本、产量、一等品率等指标。而对于协商而定的指标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约定。
④责任区划。当几个责任方涉及同一指标时为便于指标分解和落实,则对各责任方责任进行区划。如效益指标同时涉及营销、生产、质量等职能单位。有可能出现因生产未达到销售要求导致效益达不到;也有可能因销售价格或数量未达到目标而达不到目标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对指标进行分解,分清责任有利于各部门高效执行责任范围内的责任。
4.特别约定
因为事物的发展和不确定性,因此充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和约定,也有利于经济责任制的公平和合理性。
5.考核兑现
一是经济责任制期间结束后,经过经济核算后与目标进行对照,对照约定的奖罚予以兑现。
二是考核兑现要求及时和公正有,利于维护经济责任制的严肃性。
三是在经济责任制实施期间要加强过程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差异并予以控制,因为经济责任制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或者奖励,而是为了完成经营目标。
三、经济责任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企业在实施经济责任制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1.不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
一些企业并不具体实施经济责任制的基础条件,最终导致经济责任制管理体系无法运行。主要包括:
一是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定额体系,无法对一些指标进行合理考核。
二是计量装置不完善,无法获得考核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三是岗位设置不合理,无法明确划分责任。
四是岗位定员不合理,难以达到考核激励作用。
五是工资标准不合理,积极性较差。
2.未遵循相关的管理要求
目标的制订不合理,造成被考核者难以完成或很容易完成;考核重点和权重设置不合理,无法达到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与约束作用;统计跟踪和监控检查力度不够,容易造成被考核者弄虚作假;管理者随意调整考核结果和奖罚力度,打击了绩优者的积极性,削弱了执行力。
四、经济责任制应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经济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可通过以下措施来避免或解决,以提高经济责任制的实施效果,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完成经营目标。
1.创建相应的基础条件
一是经济责任制要因地制宜,要与客观实际情况相适应。
实施经济责任制的企业要考虑本企业生产设施、人员等基础状况,要与行业指标、企业历史指标、理论指标水平相结合。
二是经济责任制要建立保证体系。
要抓好经济责任制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企业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负责组织实施工作,要健全组织系统,完善指标体系。经济责任制的指标制订、考核检查、兑现奖罚等方面应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2.建立并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制要做到奖罚分明,奖惩及时兑现,不能随意调整。经济责任制要适应并服务于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经济责任制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经济制度,要适应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并且要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秀艳. 有关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若干问题的探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7):21-22.
[2] 卜民民. 論企业经济责任的落实制度构建[J]. 财会学习, 2017(16):223-223.
[3] 王秀兰. 经济责任制的意义浅谈[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 2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