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
摘 要:转向架又称走行部可以说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转向架的检修有许多工艺步骤,抛丸是转向架除锈工艺中最常见,抛丸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的处理方法上存在很多问题,给转向架的检修质量带来隐患,对车辆运行安全存在隐患。本文章是我院老师深入现场实践后,在转向架检修工艺主要针对转向架抛丸工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最终目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对策。
关键词:转向架 抛丸 原因分析
转向架又称走行部可以说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载车体重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同时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以及旅客生命安全。转向架上每个零件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对其故障认真检查,及时正确检修,保持转向架良好的技术状态都对列车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转向架的检修有许多工艺步骤,抛丸是转向架除锈工艺中最常见,使用量最广的方法。在车间实践过程中通过一段时间对转向架抛丸效果的调研,发现快速车转向架及装有单元制动的转向架,普遍存在转向架安装的制动支管和25T型转向架空气弹簧内都存在细小的钢丸,构架上管系丝扣部分有损伤; 组装时对钢丸也未进行彻底的清除;构架抛丸除锈存在死角。如果遺留的钢丸掉入单元制动缸中,很容易使空气制动发生故障,严重危及旅客列车的安全运行。现将这一现象做简要分析汇报如下:
一、现象描述
抛丸也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 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抛丸清理顾名思义是为了去除表面氧化皮等杂质提高外观质量,抛丸强化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流连续冲击被强化工件表面,转向架在入库检修之前常使用抛丸工艺去除表面锈迹在对抛丸后的转向架进行检查时,发现安装在转向架上的制动支管中存在细小的钢丸,管系丝扣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时支管上有3个安装孔,其中在中间的安装孔上加装有1个丝堵,是抛丸前工人为了不让钢丸掉进支管内而加装的,而两边的支管安装孔没有加堵,钢丸还是一样可以进入支管内; 在对空气弹簧进行检查时,发现簧里面也存在很多钢丸,现场将空气弹簧分解后,用吸铁石对空气弹簧内部的钢丸进行了清除,但仍有少量的钢丸未彻底清除。
同时转向架构架弯角及个别部位存在除锈不到位的情况,影响转向架外观检查及组装质量。
在对上述问题进行长期调研过程中,发现该现象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
二、原因分析
1、现场作业时未按规定执行检修标准及工艺要求,制动管系加堵防护不到位;未按规定对空气弹簧防护。
2、转向架抛丸除锈后未按规定对钢丸进行清理、回收,浪费检修成本。
3、转向架抛丸设备无法对构架每个部位抛丸,铸造腔内、构架弯角等处还需要人工补除锈垢。
三、建议措施
1、建立严格的监探制度,转向架在抛丸除锈前必须检查确认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将安装在转向架上的制动支管在抛丸前进行全面加装丝堵或转向架分解过程中将制动支管进行拆除。针对25T型空气弹簧上盖板安装孔要制作专用橡胶堵,在抛丸时进行安装。
2.对于磨耗,严格工艺要求,严格控制作业过程中的不良加修、野蛮作业行为。
3、抛丸除锈后组织专人对钢丸进行专门清理回收,转向架抛丸除锈后,对于未抛到位的部位,必须要求专人进行手工补除锈垢,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组装。
4. 对于断裂 ,加强预检力度,及时发现及时更换新品,彻底杜绝断裂品的再使用。
5. 对于尺寸超限、变形,要求作业时必须使用在校验有效期内的标准检测样板,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彻底杜绝不合格品。
5.要强化 “三检”制度的严格落实,严格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保证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把关,全面提高转向架检修质量。
6.根据规程要求和本单位检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构架变形无法修复时的报废条件,并要求测量各部尺寸,务必达到规程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转向架抛丸故障主要是抛丸工艺不彻底、抛丸后处理不仔细、转向架构架变形等。除了以上这些常见故障外,转向架在段修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是检修过程中未按其检修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需要加强工艺标准的落实;有的是客车段修规程有规定但实际上因为场地狭小、缺少专用工装、工具等难以落实;还有规程未做明确规定的个别限度等。另外,由于在转向架型号多样,不同厂家技术参数不同,转向架自身零件繁多等问题给检修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补充规程内容,通过扩能改造等方式使得场地满足检修需要,实施标准化流程化作业,购置新型的配套的专用检修设备,从根本上解决车钩缓冲装置的质量问题,确保客车运行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