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璐璐
摘 要:隨着我党队伍的不断壮大,科学党建成为了当前重要任务。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行的环境下,"两新"组织发展迅速,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也不断成熟,有些地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已初见成效。然而,目前很多"两新"组织党建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然成为了党中央、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分析"两新"组织党建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两新"组织;党建;问题;对策
引言
“两新”组织指的是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两新”组织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政治、生活活动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两新”组织不同于传统的单位及社区党建活动,是体制外的全新的基层党建领域,对其发展建设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体制可以套用,只有不断的进行摸索与改进。推进“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了我党工作的重点、难点。
1“两新”组织党建存在的问题
1.1法规政策不完善
“两新”组织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队伍。目前,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在不断的摸索和积累经验中进行。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对“两新”党建工作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均显乏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党中央相关政策文件较少
党中央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出台的政策文件大多为宏观政策,且政策文件数量较少,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及管理的指导意见不全面。细研究相关文件,不难发现,政策制度大多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党建相关规定为基础,稍作修改后便公布出台的,对“两新”组织这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不利于政策文件对实际的党建工作的指导。
1.1.2政策制定失衡
党中央在进行政策制定时,对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关注度较高,而放在新社会组织上的关注力度略显不足,以至于出现两者之间失衡的现象,影响了政策效力。
1.1.3“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政策欠缺可行性探究
地方党组织在进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政策制定时,往往出于政策制定的必要性,而对可行性探究稍显缺乏,导致政策与实际的经济生活结合较少,出现政策空泛不具体的现象,不利于实际党建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政策制定的效果。
1.2党建工作形式陈旧
近年来,有些“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采取行政事业单位的传统过时的方法,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使各参与活动的党员积极性降低,没有达到党建工作的预计效果。目前,党组织采取的方式通常包括如下几种:第一,组织座谈交流;第二,走访慰问老党员等;第三,党建会议,会上宣读文件,读报纸,与实际联系非常少。这些党建方法枯燥乏味,缺乏针对性,对党员没有吸引力,在对党员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党员对党建活动的满意度较低,也就是说,没有带来实际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带来困扰,不能真正了解基层党员需求,无法将实际情况与党中央方针紧密结合,限制了党建工作思路,不利于党建工作办法的拓展。
1.3“两新”组织党员管理难度大
“两新”组织作为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社会重要力量,具有变化快、规模小、流动性强等特点。“两新”组织中的从业人员基本为典型的社会人。在如今竞争焦灼、利益驱动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工作诱惑与选择,其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很大,加大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难度。从员工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员工更多的将经历放在个人技能的提升上,而对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注意力较弱,造成有些党员长期出差或驻外工作,不能参与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或者有些党员因手续较为繁琐,将党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而个人变更了工作单位,成为隐形党员。目前,这种“游离”党员并不少见,对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游离”党员由于没有组织的依托,党员权利及先锋模范作用无法充分有效的发挥,同时党组织也无法对游离党员进行有效的监管,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党的思想教育。这成为了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开展中的重大掣肘。
2“两新”组织党建的创新措施
2.1优化政策的规定与落实
想要优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相关政策,制定规范的制度并严格落实,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
第一,各级党组织在制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政策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党员需求,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出发点,制定与实际党建工作相关的具体的工作制度,避免大量空泛的方针性政策。
第二,政策制定应避免任何偏废的做法,做到统筹兼顾,维护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利益,实现社会各界的目标与利益的统一,使其贡献自身最大的力量推动党的建设。
第三,“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制定应当找准方向,确定工作突破口,有重点的进行工作的开展,实现全体职工群众的力量的凝聚,将党组织进行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紧密结合,灵活应对政策制定和落实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从而增强党的影响力和两新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
2.2创新党建形式
“两新”组织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而新兴的党建工作领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切忌与传统的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一样,要充分考虑到“两新”组织规模小等特点,创新“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现实有效地开展党建活动,增强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吸引力、内聚力和影响力。在活动内容上,要围绕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寻找党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职工思想中的疑点和生活中的热点来开展党建活动,使党组织的活动为“两新”组织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党员所拥护,为员工所欢迎。
2.3创新党员管理模式
“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比较强,必须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实现党员动态跟踪管理。坚持定期清查,摸清“两新”组织党员情况,这是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两新”党组织要通过职工大会宣传、个别谈话、流动党员普查登记等办法,引导党员克服“雇佣”思想,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切实掌握党员的情况,建立完整的党员名册。针对“两新”组织中党员流动性大、隐形党员多的现实,可以采用“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模式。即党员在组织关系隶属原党组织不变的同时,可加入现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当然这种管理模式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许多细节要探索和研究。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顺利开展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推动我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的工作。针对目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党建工作形式单一、党员流动性大造成党建工作开展困难等问题,各级党组应当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转变党建的模式,推动党组织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加强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1):72-73.
[2]王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与路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6(13):232-233.
[3]侯晋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理论导刊,2012(07):58-60+112.
[4]杨小斌.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1(06):31+33.
[5]刘冀瑗.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5):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