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切实增强对做好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从加快全面预算管理进度,优化预算核定机制;强化月度预算管理与控制,提高月度预算符合率进一步完善预算预警,精细预算管控,提升预算运行质量;构建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当前,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与一些先进企业对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包括认识存在误区,部分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清、不深、不全、不透;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制定预算目标往往简单地以历史数据或主观经验判断为主,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业务部门参与度不够,极大削弱了业务预算的指导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人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管理工具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因此,要按照价值引领、绩效导向、服务生产、优化经营、促进管理、支撑发展的总要求,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过程的价值链管理,全面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新跨越,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管理保障。
一、切实增强对做好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通过量化的方式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及相关的财务活动进行规划、控制的管理过程,是可以将业务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与资金流整合于一体并进行优化配置的管理系统。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促进企业战略规划水平的提高;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做好预算标准化的建立工作,可以夯實企业管理基础,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为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好与所属子(分)公司之间的关系,完善企业内控体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协调统一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推进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如果企业预算导向出现了偏差,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强制性和考核的严肃性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也是企业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要把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列为管理提升的重要任务、重要手段,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把握好企业的发展节奏,调配好企业的资源要素,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提升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协调国家、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应对市场严峻挑战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必须要切实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做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突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在财务管理中要突出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在成本管理中要突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一切从资金的源头抓起,既要会干、更要会算、还要会收,从源头上控制好各项费用,把握住投入,争取更好的经营效益和最佳的投入产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行质效,确保企业在新的市场竞争中不落伍、不掉队。
二、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加快全面预算管理进度,优化预算核定机制
要采取“零基预算”为主的预算方法,夯实业务预算基础,建立和完善以突出价值引领、实现价值创造和提升经济效益运行质量为主的预算核定机制,精细预算编制,为提升预算管控质量奠定基础。预算编制要做实分类预算管理,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建立工作量、价值量相匹配、事前算赢的预算管理机制,推进生产、投资、财务三大计划深度融合和动态调整,使财务预算、考核与绩效、运行有机结合。
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各项预算指标,与企业相关业务部门结合,确定企业预算平衡方案,组织编制中心财务预算报表。要结合全年预算目标与思路,按照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与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生产运行管理等有关业务部门对接业务预算工作量,测算各单位预算基数,形成预算平衡分解方案。要下达各单位预算指标,具体指标包括工作量指标、收入指标、利润(补贴)指标、主要成本费用指标、资金指标等。要配合经营管理部门完成经营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工作,并指导安排企业基层单位进行内部预算分解,编制预算报表。要逐个收集各单位预算编制情况汇报,审查各单位预算报表,了解各单位生产经营安排情况、预算分解落实情况及重点预算事项的安排,汇总形成企业内部整体预算体系。
(二)强化月度预算管理与控制,提高月度预算符合率
要以预算信息系统为依托,强化基层单位月度预算符合率考核与管理,进一步提升月度预算质量。要按照先算后干的管理要求,实施对重点成本费用项目日预算控制,将预算系统与会计集中核算相结合,形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预算运行保障机制。要重点强化月度预算的平衡和分解,月度预算安排要遵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原则,统筹平衡好企业要求和基层单位实际的关系,相关业务量基础要与生产、计划协同一致,统一预算口径,并按规定时间要求上报月度预算报表。
(三)进一步完善预算预警,精细预算管控,提升预算运行质量
要以降低预算风险为目的,进一步完善预算预警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化、标准化。每月月度结束后,要通过报表数据的提取和整理,及时形成预警结果,在预算信息系统中可直接查询预警结果,并实现企业上下级的互动。要定期分析预警结果,差异较大的要及时与企业基层单位进行沟通,共同分析差异原因,制定提升措施。要加快成本费用结算工作,对费用结算进度进行考核,确保费用及时入账,解决结算不及时造成预算运行进度严重滞后,年底费用集中入账的矛盾。
(四)构建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要调研设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对照行业对标、单位间对标、内部对标情况,考虑业务实际,真实评价财务质量。指标建立考虑从资产负债、资金管理、盈利能力、单位成本、劳动生产率、重点成本费用单耗、损耗率等方面,初步建立起适应中心实际的财务评价指标。要根据绩效指标体系对各单位财务运行质量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反映各单位成本费用、劳动生产率、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为精细预算资金投向、发掘管理潜力、优化资金保障等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朱敏(1979—),女,四川荣县人,大学本科,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