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
【摘 要】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文化的熏陶,吉林市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是推动吉林市发展与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探讨了吉林市古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236-01
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现在的吉林市已经具备了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与特色,及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吉林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对吉林市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就吉林市古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一、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吉林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吉林市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早在新石器时期,吉林市就有人类劳动与生息,后又经历了西汉、东汉、唐等多个朝代的兴起与衰落,每一朝代都在吉林市的这片沃土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資源,例如清政府在吉林修建的北山古庙群、清圣祖康熙皇帝为吉林市提名的《松花江放船歌》等,多样的建筑、诗词、歌谣共同组成了现在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吉林市。近代以来,吉林市又经历了建国、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并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国家的崛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多样的民族文化也是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市内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除汉族之外,满族与朝鲜族在吉林市的人口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满族与朝鲜族浓郁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也为吉林市的文化资源增添了不少姿色,例如满族给吉林市创造的军事文化(例如吉林将军署)与大量的朝代遗迹(庙宇、古镇、文化等)都成为吉林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吉林当地的文化也极具特色,例如冰灯、剪纸、秧歌、二人转等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都是吉林市珍贵历史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策略研究
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同时也是不可复制与再生的,因此,推进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仅对吉林市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挖掘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文化。吉林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文化资源已经被全部挖掘,要想避免吉林市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遭遇“有历史,没文化”的窘境,就必须深度挖掘吉林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文化。为此,就需要组建起一支专业的考察队伍,在专业考古学、历史学知识与文献学知识的基础上,跟随时间发展的脉络,详细考察吉林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史前文明遗迹、遗存的详细考察,分析吉林市区域内各民族的成长与发展、新时期建设与旧时期文明间的相互关系,挖掘潜在的,或是被时间洪流所埋没的历史文化,从全新的视角与领域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更具文化价值的、更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此丰富吉林市区域现存的区域文化。
丰富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直接存在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更包括无形的精神方面的文化,吉林市作为国务院指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丰富的物质文化是不可否认的,并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却面临着被遗弃的危险,为此就需要相关学术研究将无形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文化进行强化,以此丰富吉林市的文化内涵与底蕴。
建立历史文化体系,发掘文化特色。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吉林市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结构,并在日常的发展过程中将这种逻辑结构反映在了城市的格局、建筑等方面,可以说一座城市的结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发展特征,因此,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应将这些文化特征摒弃,而应该将其完好地传承下来,并不断完善,最终构建起吉林市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系。为此,就需要相关的学术研究以及工作人员根据文献资料、城市遗迹等分析清楚吉林市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各方细节,分析清楚该文化体系中总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城市文化体系的总体布局,进而为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确立一个主题文化。
三、结语
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必须要将现代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整合可用资源,让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走向科学的、量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秦丽荣.吉林市名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研究[A].吉林省博物馆协会.春草集(二)—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吉林省博物馆协会,2013(5).
[2]纪欣.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兴市”与城市建设和谐关系研究[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04):96-103
[3]边策.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进言[N].协商新报,2005-12-16(002).
[4]李雄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再思考[J].规划师,2005,(0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