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烈双
摘 要:近年来,在高油价和低碳經济双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追捧。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本文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术要点。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一、新能源汽车及发动机的发展概述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我国从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生产强国转型的有力证据,且应用新能源汽车也与现代经济与环保的需求相符。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包括除汽油、柴油之外的所有其它能源,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三类产品。这三类汽车利用汽车电力驱动技术,通过充电、内燃机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等方式来为汽车提供驱动力,由车体、电力驱动与控制、储能电池和能量管理等系统组成。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量产化,在绝大多数城市公交系统已经开始普及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混合动力车是目前的主流模式,不仅配置有电动车,同时也有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这样两种系统可以互为补充,调节高速和低速的运行状态,合理控制动力输出,优化能源消耗问题。该技术的应用主要优点是降低运营程度,能够在保证更长的运行里程数,同时增加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因此不需要在城市再次建设充电站,降低部分资金支出。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资源存量逐渐较少,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民环保意识逐渐提升。汽车排放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巨大,并且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迫切需要选择合理的汽车动力来源来满足汽车的动力要求。
二、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
1、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的准备工作
第一, 清洗发动机。设计人员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修之前, 需要先对发动机的外观以及发动机的内部情况和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的检查。将发电机清洗干净后, 还要将各个部件全部晾干, 防止水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 及时检查传感器。设计人员要对车辆发动机的传感器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 是否将传感器正确地安装在发动机指定的位置上。除此之外, 设计人员在安装传感器时须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 传感器的走线必须清晰坚固。
第三, 轮胎检测。设计人员还需要运用测压计对车轮的轮胎进行胎压检测, 重点检测前轴胎压与后轴胎压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第四, 对车辆发动机进行配重处理。设计人员需要对车辆的发动机进行配重, 这一环节主要是指车轮、座椅等各个部位的重量在设置时须符合国家颁布的标准车辆车重规定。如果检测发现车辆未达到要求, 因对车辆及时进行调节。
2、粘贴传感器
在粘贴传感器时, 需要对传感器的类型有一定的了解, 传感器主要分为加速度传感器、位移型传感器和应变片传感器三种形式。设计人员在粘贴传感器时需要通过估计应力危险截面来确定传感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 然后根据规范来操作完成相应的安装工作。
3、发动机检修操作
首先,将电喷发动机控制单元和传感器之间的连接线路拆除,确定执行元件与线路不存在连接,拆除空气滤清器,之后把蓄电池上的接地线卸下,拨动暖风至加热状态,打开散热器。其次,将冷却液的连接口卸下,转移内部冷却液保存好。卸除节气门操作拉环和附属结构,然后将所有接线拆除,包括预热接线、热敏接线、电源接线、冷却热接线和机油压力接线。将发动机周围固定螺栓取出,同时固定排气管连接螺栓,将离合器整体操作钢丝绳取下放置在其他位置。为了将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螺栓拆除,可以将支架上方的螺栓取下,拧松发动机两侧的橡胶缓冲块。利用吊装带将发动机的螺栓位置连接,然后通过天车勾住发动机向上发动,注意整个过程应当缓慢操作避免对发动机产生碰撞,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在吊起超过操作平台后,横向转移,将其平放在平台上,人员注意适时的进行操作,保证发动机的整体移动过程中降低摆动程度,避免对内部元器件产生影响。发动机的具体固定工装在拆解开始前了解发动机的具体参数,提前将其完成好,按照既定的放置要求进行准确的放置,注意位置的准确性,方便后期的检修试验,使运行过程更加平稳,降低其他因素的干扰。检修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主要内容为传感器,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利用传感器对发动机设备的检查,在检修过程中主要的传感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拉线位移传感器,安装过程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注意安装过程的规范性,保证整个产品的粘结性,防止由于震动导致的传感器示数出错,影响检修质量。
在检修过程中,按照发动机在工装情况下的状态进行分析,在其左侧前后、右侧前方、机壳底座进行安装,保证传感器安装坐标方向正确,同时利用塑钢胶连接至指定位置,利用数据线连接采集设备,将传感器的连接线尽可能安置在发动机下部,勿将其在空中悬浮,否则可能影响整个线路数据传输质量,导致整个检修结果受到影响。当数据线长度有限时,需要利用延长线来使用,将数据采集仪与传感器输出部分直接连接,保证数据输出过程不受到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数据采集仪可以个人计算机相连接,利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三、新能源汽车维修注意事项
进入新世纪,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各类产品,已经可以自主研发,形成了全系列、多品种的各类整车、零部件配套和生产体系,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的集中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应用关键诊断技术维修新能源汽车故障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于新能源汽车动力与结构特征,升级诊断维系设备,应用专用解码器、电子诊断仪、读码卡等,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二是考虑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地位,必要时应升级传统的电子设备与软件,考虑使用专门诊断动力电池故障的新型电子设备;三是维修人员要基于对新能源汽车结构的深入了解,熟练应用各种诊断技术与设备维修新能源汽车故障,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加强学习,积极参加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电子诊断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先进机械、设备、电器、交通工具等等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方便服务的同时,随之也带来了更多的前所未见的问题,如大气的严重污染、雾霾天气的增多、能源危机和城市中交通的拥挤状况等等。新能源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很多的行业开始进行新能源的研发和使用,在汽车领域已经研发出新能源汽车,并投放生产和使用。作为维修人员,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故障,对其进行维修,及时有效排除故障,确保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同时注意提高维修技术能力与水平,发展新的维修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金鹏.浅谈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29):119.
[2]金兴才.汽车维修专业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应对措施[J].江苏教育,2012(9):43-45.
[3]司春凤.新能源时代下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的改革[J].南方农机,2017(19):147-148.
[4]沈朝阳,王涵,贺茂方.浅析现代汽车维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工业设计,2016(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