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洪波 熊焰文
摘 要:激励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的自主能动性,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各项工作中,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为此,本文将针对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激励机制;企业管理;应用与发展
激励机制是一项具有标准性、统一性的奖励规则,该制度与惩罚制度、企业规范相照应,三者之间形成一种逐一对应、相互补充的包容、兼并的关系。从激励机制的组成来看,激励制度不仅涉及物质层次的内容,还涉及精神层次的内容,该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全面调动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企业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营状态。
一、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應用价值
(一)增强员工的职业归属感
企业将激励机制运用到各项管理活动,能够从员工发展视角出发,关心员工的个人利益,在管理机制的作用下激发员工的奋斗意识,树立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能够与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相契合,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为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激励机制正是借助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物质领域、精神领域出发,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
(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激励制度是借助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在保证企业基本经济运营效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各项需求。从心理学研究视角来看,人的一切行为活动均离不开鼓励、表扬与赏识。企业管理者只有实时对员工给予鼓励、表扬,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使员工能够从职业生涯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企业通过运用与之相适宜的激励机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从企业发展中获取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逐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加快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企业想要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全面落实企业管理工作,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略,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然而,在企业发展与变革中,离不开员工的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员工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宜的激励机制,积极填补企业在人才激励方面所存在的空白,对原有企业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整合,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发展意识,使员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企业各项发展建设活动中,全面推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动态化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相关研究学者表示,人才只有在与之相适宜的工作岗位,才能够将自身所具备的最大潜能与价值发挥出来。为此,企业开展人才管理活动时,应构建具有动态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企业人才设定广泛的工作范围,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活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人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获取认同感与归属感。为此,企业应积极打破传统、僵化的管理模式的束缚,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将不同能力的人才放在与之相适宜的位置,防止技术型人才与管理型人才出现混淆,使人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运营提供服务。
(二)构建本位化人才激励机制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不仅是企业选择人才的过程,同样是人才选择企业的过程。企业想要在市场发展中拥有长久、稳定的发展优势,需要企业拥有一个稳定、健全、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发展队伍。流动的人才管理模式虽然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无限活力,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运营中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对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代化企业为谋求长远发展环境,需要将本土人才作为培养重点,着眼于企业内部现有人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宜的本位化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双重作用下调动员工的自主能动性,提升企业本土人才在企业管理中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全面落实优秀人才的保留工作。
(三)构建差异化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在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到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难度的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工作难度的员工制定与之相适宜的激励机制。因此,企业应针对现有统一的激励机制进行全面整改,注重激励制度的差异性、层次性与公平性,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对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工作难度的员工进行评定,确保激励评价的平等性与公平性,最大程度上落实人才利益的保护工作,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性、长远的人才供给环境。
(四)构建综合性人才激励机制
薪资、福利历来是企业保留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强烈的市场竞争的背景下,薪资、福利未必能达到保留人才、激励人才的效果。为此,企业在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时,应保证激励机制的综合性、公平性与科学性,使人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在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与长远性。企业通过将薪资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核工作结合到一起,根据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在原有薪资的基础上增加奖金,对员工实施物资激励,构建动态化、综合性人才激励机制,将薪资待遇与工作质量、工作态度进行挂钩,增强人力资源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与透明性,充分发挥薪资激励机制对人才保留、人才激励的作用,增强企业员工在权、责、利方面的认识,全面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与发展性,尽最大努力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五)构建互补在性人才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在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时,应根据本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员工的实际需求,科学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的关系,通过双管齐下,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将人才激励工作全面落实到位,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在物质、精神方面的各项需求,使员工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注与鼓励,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为企业长久运营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环境。
(六)构建人性化人才激励机制
“以人为本”战略是新时期发展下的根本举措。企业在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时,通过融入“以人为本”思想,从员工个人发展视角出发,关注员工的个体需求,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将人文关怀全面落实到位,建立人性化人才激励模式,在企业管理中达到刚柔并进的管理效果,增强企业管理的说服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意识与荣誉意识。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时,需要保证激励机制的动态化、本位化、差异化、综合性、互补性与人性化,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分别着手,最大程度满足员工的心理诉求,全面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胡争光,高艳艳.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型茶叶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探讨[J].福建茶叶,2018,40(09):70.
[2]卢成会,穆艳杰.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一个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07):65-69.
[3]张智勇.Z市供电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民商,2018(07):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