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亮
摘要:中学是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接受程度都有一定的差异,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注重理论知识讲述,课堂气氛单调,学生兴趣不高,进而不仅学习成绩难以达到理想标准,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也非常弱,而新课改下,改善传统教学结构则是重点,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并融合信息技术,实现与社会、科技同步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如何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本文重点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中学教育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去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对教育理念、教育宗旨的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一件正确的决定与举措。很多学校(包括中学)在对信息技术融合这一问题上,认为是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方法的改革。而事实上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要满足教学方式的改進要求,同时还要发挥革命性影响作用,转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
一、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际意义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实际上就是针对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板块的整合,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核心,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人格素养,学校作为教育系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教育改革,学校必是首要改革的重点,无论是教育宗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还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学校经营模式,都要重新调节与改善,不但要认识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与内涵,同时还要制定有效的改革方案。
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恰好是实现教育结构性改革的最佳途径,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实现信息化教学环境;随着教育改革的目标制定,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型;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实现传统教育系统结构性的改革。首先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课堂教学更具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多重交互、资源共享等特点,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并建立以现代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结构,采用科学的实现策略,将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水平顺利升华,让教育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道德素质培养。
二、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一)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教学模式不再只是纸面上抽象的说辞,而是逐渐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内部,成为教育的一份子。其中具体表现为教师,学生,课本以及教学媒体四要素之间,地位,作用的转变上。传统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善,转而响应“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彰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从原本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加工者,主动的构建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案例、光盘等)相配合,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指导性作用
想要让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参加这一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能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教师拥有先进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实施新型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质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跨越式发展”创新,是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根本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来实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就能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改变。
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效应
(一)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模式”
实现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并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邻座俩俩对话、扩展挺度等方法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师生对话的同时,还要加强新课的教授,对新单词、新句型的运用技巧加以告知,同时完成对话与授新课两个目标。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创建有教材相关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邻座俩俩对话,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锻炼。并提供生动有趣并与课文内容密切配合的听读材料,丰富知识。
(二)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中较为理想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与当前主题相符合的几近真实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加深认识。此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也是当前新课改中极力倡导方式,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研究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认知工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因不同学科所用的认知工具类型不相同,探究内容可以围绕新授知识,也可以用于拓展、迁移原有知识。在小组之间或在全班范围进行协作交流。围绕新授知识,也可以用于拓展、迁移原有知识。并在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与升华,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层认知达到深层认知。
参考文献:
[1]周卫军.让教师争当教育信息化浪潮中的“弄潮儿”[J].湖南教育,2016,(02).
[2]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9).
(作者单位:南京第29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