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云
创设符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等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趣味情境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趣味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一年级的“统计”一课,教材安排是让学生统计各种花的数量,再是统计喜欢吃水果的人数.我们把这些教学环节编成一个故事:今天大象过生日,小动物们来祝贺,他们给大象送来的礼物是各种颜色的鲜花,大象招待小动物的是各种好吃的水果.通过统计花、吃水果的人数不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还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整节课自始至终学生兴趣浓厚.
二、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教材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使知识的发生过程更为自然,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对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意周围的事态,热爱生活,热爱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将学生身边的蕴涵数学知识的事物引入课堂,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找规律”一课时,在课的导入部分创设了回忆学生换座位这样一个情境.因为换座位是我们学生生活中的事.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知其中蕴涵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学生实际生活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学习的创造性源于问题的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适当的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在自我参与中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一开始,很多学生无所适从,这时我引导观察:“我们天天早上背古诗(指着黑板上的《静夜思》),这古诗中就有乘法啊!”,学生听了觉得奇怪,经过思考想到了:一句诗有5个字,有4句,有几个字,就是5乘4,也可以4乘5.教师表扬鼓励后,又适时地添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如果加上题目了,有几个字,会是怎样的算式,为后续的乘加乘减学习埋下伏笔.在部分同学的启发下,大家争着发言“教室里的日光灯管,是3乘2,2只2只的有3个,用3乘2算,比加法方便了,如果用加的话,算式要长一些”“我的手指是5乘2”,学生还从有几块窗户玻璃,一组有几张桌子等方面举例,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乘法例子,使得学生建构乘法的意义变成自己的了,不再是一句数学文本.在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室内”时,我出示一板“娃哈哈维C含片”,将他们的“目光”引向“室外”,“娃哈哈维C含片营养好、味道好(投影展示),你能够找到乘法吗?”,再次找“乘法”时,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了,想到了一些药品包装、汽车轮胎等.
四、创设活动情境的策略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的材料的兴趣.”有趣的活动会使学生情绪高涨,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不仅需要学生理解退位的原理,而且鼓励倡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于是在教学例题30-8时,我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请学生思考3个十里面怎样去掉8个一,学生很自然地想到需要把其中的1捆拆开,从10根里去掉8根.于是我“顺藤摸瓜”地提问:“根据我们的操作,需要把30分成几和几?”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学生说出了需要把30分成20和10,计算10减8.接着,我提问:“分出的20和10减8的差2怎么办呢?请你看小棒说一说.”学生说:“要把他们合起来.”“为什么呢?”“因为20是刚才分出的,要还回去.”动手摆一摆,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退位减的算理.在例题2:33-8,我也先请学生动手摆一摆,在摆过之后,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的算法很丰富也很精彩.如,“我把33分成20和13,算13减8等于5,再算20+5等于25”;“我把33分成23和10,先算10减8等于2,23加2等于25”;“我把8分成3和5,先算33减3,再算30减5”;“我先从33里面去掉十根,在还回去一根”.动手操作诱发了计算思路,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并产生了多种计算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也为新知教学做好必要准备.
五、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境的策略
因为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因此,当学生视自己为学习的主人,有了探索和创新的热情,定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探索的价值,从而确立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雙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自由、轻松,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