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左右脑年龄测试结果的图片在朋友圈引发热传。测试中,只要通过扫描测试结果图中的二维码,并回答几个设定的问题后,便会生成一张显示有左右脑年龄测试结果的图片,图片的下方还配有相关的文字解释。
“这个男人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吗?我的结果是,左脑33岁,右脑5岁。”有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测试结果,并配上了一些调侃的文字。
记者联系到浙江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的程序员陈先生,陈先生在这款测试游戏“火”了之后根据网址破解了测试代码。陈先生表示,在返回的结果数据里面可以看到,结果是固定的几张图片,在测试完成后会生成随机数,然后随机选取里面的某一张图片进行显示。
目前,网络上已经出现过多个版本的“左右脑年龄测试”软件,陈先生表示代码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年龄范围会有所调整,“答案是随机产生的,题目跟脑年龄肯定没有关系。”
记者又联系了多年从事脑研究的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沈政称,大脑年龄和人体实际年龄相关,“比如会有青年、中年和老年等这样大致范围的划分,但是不会像这种测试一样,有具体的数字来表示。”
死亡是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但人类对于死亡一直知之甚少,围绕死亡的各种神秘和诡异的猜测也让人捉摸不透,很多影視文学作品都假设人在死亡之时或之后会面临不同的景象。
现有美国科学家宣称,人在死后,意识仍有可能继续存在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会听到医护人员宣布自己死亡。
来自纽约大学医学院的Sam Parnia提出,人在心脏停止跳动的瞬间,血液便不再流向脑部,也不再发出可探测到的脑电波,在医学上就是脑死亡了。
这个过程一般只有几秒,但也有可能维持长达几个小时,这期间仍然留有意识。
研究团队甚至引入了经历心脏骤停、“死而复生”的人的说法,指出他们在“死后”看见、听见医护人员的对话和工作,确认是真实的,也与研究结果符合。
“步态识别”技术:50米内人群中认出你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专家日前介绍了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步态识别:只看走路的姿态,50米内,眨两下眼睛的时间,摄像头就准确辨识出特定对象。
自动化所副研究员黄永祯介绍,虹膜识别通常需要目标在30厘米以内,人脸识别需在5米以内,而步态识别在超高清摄像头下,识别距离可达50米,识别速度在200毫秒以内。
此外,步态识别无需识别对象主动配合,即便一个人在几十米外带面具背对普通监控摄像头随意走动,步态识别算法也可对其进行身份判断。
规模进行实时计数。这些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安防、公共交通、商业等场景。
我国目前在步态识别技术领域位于世界前列。在步态数据和算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户外步态数据库超过第二大数据库近100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