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探索

2018-01-02 06:30:38秦凤艳杨富莲葛清蕴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模块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秦凤艳,杨富莲,葛清蕴

(皖西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探索

秦凤艳,杨富莲,葛清蕴

(皖西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型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当前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分析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借鉴德国模块化教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是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把知识模块作为基本的教学构成单元,围绕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培养,把“模块”贯穿于相关教学活动,实践结果表明,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是培养工程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值得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广运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

土木工程属于国家一级学科,涵盖了房屋建筑结构、桥梁工程、矿山、水坝结构、防空洞、核基地等诸多工程领域,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目前有些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扩招速度过快,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参考一些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的重点和知名高校已有的成熟教学模式,往往把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结果很难体现自身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从而导致各高校培养的土木人才“千人一面”,更谈不上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模块化教学模式,则是针对以上问题所做的教学改革,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培训技能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专业目标培养,培养工程领域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直接从事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专业技术性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使其教学模式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求[1-3].

皖西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借鉴德国应用大学的培养模式,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

1 模块化教学体系分析

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上,我国土木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以基础础课、专业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次”结构.然而,当代的工程实践无论在形式和内涵上与过去相比变化较大,原有的课程结构无论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的方向上,还是在课程类型,往往不能适应当代及未来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因此课程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就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把知识模块作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基本教学单元,使“模块”贯穿于相关教学活动,让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土木专工程业应用型能力培养有机组合,使得模块化课程体系具内容的非重复性和单元可重组性课程知识体系.因此,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一项专业能力的培养可能由几个模块元素来支撑.于此同时,模块对于专业能力培养具有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可以灵活有效地支持模块互换及不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4-7].设想采用模块优化后的新课程体系结构的顶层设置逻辑见图1,图1所示的课程结构由6大课程模块组成,好似一座拱形建筑,位于课程底层的是两块平台地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开阔的人文与会科学知识,开阔的视野,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做人的态度;自然利科学课程模块为学生学习工程打下宽厚的科学从础.在平台地基之上,是工程教育课程的三个支柱:工程大类课程,为所有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共性”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专业课程模块,为土木工程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程;工程实践模块,为土木专业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工程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借此模块来发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个支柱之上,是一块最终的“压顶石”,使得所有课程模块结构稳健,顶峰课程标志着课程建构完毕.[8]

图1 土木工程类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

1.1 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建设

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其相关专业岗位群,分析土木类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技术需求,进一步探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分析如何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把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成熟的工程技术灵活的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运用专业能力和技术指导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就是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在构建模块教学体系时,对专业能力进行梳理,分解专业能力的构成单元,明确能力要素所需的专业知识点,把能力要素所对应的知识点组成合理的模块,通过相关模块的构成专业课程体系[5].把知识模块作为基本的教学构成单元,围绕土木工程专业能力的培养,把“模块”贯穿于相关教学活动,让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土木专工程业应用型能力培养有机组合,使得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可重组性和内容的非重复性课程模式.实现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模块化教学的体系,打破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传统方式.

1.2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养也在与时俱进,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灵活的.因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应该是灵活的、与时俊进的.模块化教学中的知识“模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随着工作岗位能力的需求进行增减,因时而调整,与时俱进的.[6]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结构也是开放、可调整的.

2 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开展,社会各行各业急需的土木工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高层次人才应具备能够快速适应环境,迅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调整教学的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中心”培养人才是社会的呼唤.因此,以培养实践能力见长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备受高校、社会以及学生的关注和欢迎[7].近年来,很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注重实践能力提高的体现[6],也是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前期基础.

3 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实施

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实施,并不是把传统课程进行简单的重组,也不是把教材内容机械分割[6],而是一种正在探索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理论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前提,基础理论知识要能够为后期岗位应用服务,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强调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工程领域.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把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把企业人才培训模块适当纳入到学校教学中,完善校企双方模块的学分相互认证体系,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所获得的学分校企双方互认,借此把建筑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有机的融入到专业培养体系中,加强教学和工程应用有机融合[5],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纲要.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突出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6],体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做到教学资源科学调配,教学内容优化合理,教学活动安排有序,把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环节、评价机制等融为一体,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各个“模块”之间的衔接,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科学论证[6],使得模块化教学适用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2 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模块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具备双能型教师的素质,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设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双能型高水平师资队伍[5],在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德国FH“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建筑企业进行深入学习和锻炼,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和学习企业管理方法,把在企业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及时反馈和调整.[5]其次,每年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了解企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和对人才应用能力的需求.再次,通过引进或者聘请建筑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的高级工程师来学校客座任教和开展讲座,把企业文化和工程实践带入校园和课堂[5].最后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老教师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指导,促进教师队伍科学持续良性发展.[8]

3.3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更加注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应用型人才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模块化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应用型人才适应岗位需求的重要手段.而模块化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则更加强调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模块环节,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模块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外,还可考虑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和实训中心,通过这一环节模拟工程项目开展和工程管理来开展实践教学[5],由校企合作来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提前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施工等,进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熟悉建筑行业的规范、规程,体验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认识和感受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体验企业文化氛,从而在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团队合作的方面不断完善自我,适应将来就业岗位需求.当然,校企合作双方应本着彼此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校企合作.

3.4 教学方式的灵活调整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不仅靠听课获得的,还要靠实践训练来养成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很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均呈多样性、灵活性等共性特征.”[6,9]由此可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应该采取多样性、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摒弃“满堂灌”的注入知识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一体有机结合.在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上,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7,11]

4 结论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模块课程改革,是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注重实践能力提高、应用人才培养的体现.模块化教学体系以地方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原则,通过有效地开展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为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向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贡献力量[12].

〔1〕邹洪波.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4(18):33-36.

〔2〕张云霞.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地位、定位及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3):8-9.

〔3〕侯立玉.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上海商学院为例 [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9(5):32-34.

〔4〕袁暋,王晓峰,檀明,等.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方案计算机教育 [J].高等教育改革,2012(1):60-64.

〔5〕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6-60.

〔6〕李德才.关于模块化教学的几个问题—兼论工程师型人才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65-68.

〔7〕邵一江,刘红.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合肥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4(23):58-63.

〔8〕袁暋,檀明,许强.软件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10):81-86.

〔9〕王晓峰,檀明.借鉴德国FH经验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0(6):2556-2558.

〔10〕陈啸,刘杨,国际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法研究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2(4):92-95.

〔11〕王晓艳,李道芳,李德才.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4(21):44-48.

〔12〕赵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J].新乡学院学报,2015,32(11):74-76.

G642.0

A

1673-260X(2017)12-0206-03

2017-09-23

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014gxk068);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293);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291);校级跨学科专业模块化课程建设项目(wxxy2017020)

猜你喜欢
模块化应用型课程体系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0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