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能力浅析

2018-01-02 03:14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大学生

张 杰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能力浅析

张 杰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互联网时代信息全球化,“互联网+传统行业”使各行业呈现时代性.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力.高校图书馆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服务方式、理念、制度、系统信息化、为学科服务等多方面需要创新.提高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有各种读书活动、论坛、学术讲座、“微服务”等.山东财经大学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自主控制能力,提升文化传承能力.

“互联网+”;文化传承;高校图书馆;大学生;阅读

1 “互联网+”时代与文化传承含义

1.1“互联网+”含义

“互联网+”,英文Internet+.“互联网+”是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提出的建议.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从此,“互联网+”概念广泛进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互联网+”就是把传统工业、商业、金融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互联网+X传统行业”形成了“互联网X行业”,如:“互联网+媒体”,出现了网络媒体;“互联网+娱乐”,诞生了网络游戏;“互联网+搜索”,诞生了百度;“互联网+商场”,诞生了淘宝、京东;“互联网 + 社交”,诞生了微信、微博、QQ;“互联网+零售”产生电子商务;“互联网+交易手段”,诞生了支付宝;“互联网+货币基金”成了余额宝;“互联网+视频”,诞生了土豆、优酷等视频;“互联网+阅读”,网络小说畅行;“互联网+交通”,诞生了滴滴打车、网约车软件.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4G网络、网络支付、5G网络研发,方便民众生活.

“互联网+各传统行业”,并非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网络搭建平台,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密切融合,是网络+大数据+智能的模式,从而形成新的商业营业体系.“互联网+”没有颠覆传统行业,却促进了相关业务升级,以其潜在的价值带动各行业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国家各方面能力大大提升.

1.2 文化传承的含义和作用

文化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着民族顽强的生命力,传承是把民族魂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重德行、贵礼仪,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民族生存的思想道德根基和发展动力.

文化传承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2. “互联网+”时代与文化传承研究状况、方法、创新处、现实意义

“互联网+”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新形态,相关方面的研究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传承的研究更为丰富,但把二者结合起来,尤其是结合互联网新形势研究图书馆文化传承能力不多.中国知网同题目篇名搜索没有,主体搜索有22篇期刊、硕博士论文,全文搜索180058条结果,多是把二者分开单独研究.因此,此项研究很有必要,且有待于深化.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大致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设置了基于阅读主体、阅读媒介、阅读环境三个维度构成的衡量阅读行为的体系,设计了问卷并实施了调查,随后的样本抽取、调查过程、数据分析等环节均按照科学的调查展开,并开展了个人访谈.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强调阅读媒介的因素、阅读环境和阅读主体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论文从大学生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分析评价,较为全面、客观.

本论文所提对策有现实指导意义.为大学生、教育、互联网、图书馆行为主体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有较强的指导功能.

3 高校图书馆架起“互联网+”与文化传承的桥梁

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图书馆属于传统行业,它收集、保存着丰富的文献,几百年来一直是文化信息传播中心,“互联网+图书馆”是将互联网与图书馆工作融合,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必然会激发出此行业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带来信息革命化、全球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图书馆应利用其广泛的文本资源和电子资源优势,创造出更佳作用,以独特的优势引领大学生阅读提高文化传承能力.

作为大学的教学辅助部门,高校图书馆是一片文化圣地,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担当培养大学人才、积淀学术思想、传承经典文化的重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闻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平台.

互联网发展使得网络图书馆在大学师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图书和网络资源是老师备课、教研活动常会用到的资源,学生利用藏书和网络文献可以补充课堂学习,而且还可以跨越学科、年级的限制,将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4 关于“互联网+阅读”与文化传承调查的基本情况

4.1 调查对象和调查材料

本课题的调查对象为山东财经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以图书馆学生组织、志愿者为核心,并由他们转发班级所在的群,以及他们在外地高校读书的同学;囊括全国几十所高校,包括211、985高校的几十个专业.利用问卷星调查网站在2016.11.1-2016.11.8日进行“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阅读方式的调查,发放问卷几百份(因学生互相转发,不确定发放份数),回收问卷1有效卷315份,问卷2有效卷257份.两调查问卷各包括10 个问题(见附件 1、2).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阅读情况(篇幅所限,只分析问卷1):

《互联网+阅读时代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能力研究》调查问卷1,回收315份有效答卷.

(1)大学生对“互联网+时代”的了解,47.94%的了解一点、非常了解的只占5.08%.

(2)大学生对文化传承了解,43.81%的学生了解一点,非常了解的6.67%.

(3)对“互联网+阅读”提升文化传承能力了解一点的占42.86%,非常了解的只占2.86%.

(4)对网上阅读的依赖性,半数以上选择一般59.68%,无依赖的只占8.57%.

(5)网上阅读对眼睛有伤害,60%的学生认为伤害很大,只有1.59%认为无害.

(6)网上能找到任何信息资源,92.38%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能找到,只有0.95%的学生认为找不到,大学生认为网络无所不能.(前6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图):

(7)阅读方式方面,65.71%的用手机阅读,手机电脑阅读合计占71.42%,去图书馆阅读10%.

(8)网上阅读最大优势,82.86%的学生认为容易携带,更为方便.

(9)网上看什么书,68.35%的看休闲娱乐,50.32%的看文学艺术书,看专业书的只有26.9%.

(10)查阅学习资料方面,68.25%的大学生选择网络阅读.

上面是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对使用“互联网+阅读”认识的分析,辩证地看,“互联网+”给大家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网络阅读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对阅读材料不加选择、盲目吸收.

5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方法

5.1 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开展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的活动

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图书馆用形象直观、随处可见的传统方式吸引学生阅读,如传统海报、公告板、餐厅、教学楼公告牌、宿舍楼前的大海报、操场上,在图书馆内各楼层、各阅览室、各自习区设置公告牌.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平台把信息散播到大学生熟悉的网络平台中,如贴吧、院系网站、学生社团QQ群等,更能促进大学生阅读以提高文化传承能力.

东南大学图书馆创刊《书乐园》,创设“享悦读zone”.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用成立学生社团——绿茵读书会的方法阅读提高学生.郑州大学图书馆设了立三个活动品牌促进学生阅读:读书交流会、“读书达人秀”和图书漂流.武汉大学图书馆开设的音乐休闲空间,把图书馆打造成“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文化体验图书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校工会合作,在“教职工之家”建立“尚书吧”,供教师们阅读,还开办了读书咖啡屋,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休闲阅读空间,还创设了“一品”活动,将读书节系列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设“一刊”:馆刊《图文资讯》.

这些高校开设的有特色的方法都是值得推广的好案例,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为读者随时服务、对提升学生阅读、文化传承做出的努力.

5.2 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活动

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生团体,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如:实践基地、读者协会、勤工助学等岗位.在开学初纳新大一新生,学生没课来图书馆上班.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也锻炼其爱岗敬业的态度,图书馆浩瀚的书籍为其提供了最佳学习氛围.笔者一线工作体验到这些同学受益匪浅,不但毕业论文优秀,而且考研、公务员、就业率高.在服务同学中,他们学会了责任心,提升了道德修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创刊《COIN》杂志,积极鼓励全校大学生投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句话读后感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我爱记诗词活动,提高大学生读书兴趣.开展读一篇美文活动,每周推荐一篇著名作品、一些新书,交流书的内容、故事情节、文学价值、对生活的启示,周末进行汇总.

开展图书漂流、传递书香、传递情谊;图书馆挑选一批学生最喜爱的书籍,在不同学院之间流动,学生科依据自己的兴趣在一定期限内阅读,遵守“漂流图书规则”,看完后收回到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增加了对知识,同时也很好地起到图书馆宣传的作用.

5.3 高校图书馆提升大学生文化传承的建议

5.3.1 高校图书馆要完成的几个改变.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各项工作应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图书馆”.图书馆要完成几个方面的改变,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图书馆”:

5.3.2 强化图好馆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对图书馆组织.互联网时代,数据急剧增长.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图书馆原有结构应进行相应调整、重构某些部门,减少没实质内容的部门,合理分配馆员.原有传统的借还设备、方法必须更新,改造图书馆基础设施、设备,并不断更新借还、阅读系统.借助互联网分析不同读者的阅读偏好,及时掌握并挖掘其潜在的知识需求,整合馆藏资源传递给读者.

5.3.3 图书馆与学科服务、科研相结合,图书馆服务人员角色改变.“互联网+”时代,科研进入新阶段,科研项目合作越来越紧密,学科发展更加复杂,多科交叉在一起,需要数据交融、资源共享,科研人员要根据数据研究.各方面要求图书馆服务理念、方式、制度多方面都需要创新,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融合,服务模式由传统被动服务转向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把图书馆服务推向广度、深度,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把“创新”作为为学科服务的驱动力.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由图书馆员提升为情报专家,关注学科研究的新动态,为科研人员提供学科最新的发展前沿、论文、研究动态,让科研人员随时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才力.

5.3.4 组织读书实践活动、设读书论坛平台、举行学术讲座.全国各高校积极组织演讲、诗歌、散文朗诵比赛等多种读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读书学习能力.举行学术讲座、引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通过网络宣传、读者荐购购买读者喜欢的优秀图书.定期开展学科之间、跨学科交流.定期让读者讨论一些话题,如:每天介绍一位作者,或推荐一本书,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各式各样的读书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图书馆功能,促进校园内爱读书的风气,调动学生读书和学习积极性,使其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大学生把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5.3.5 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经典阅读能增加大学生理解文学常识,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带给学生荣耀和尊严,提高精神情感生活的水准,也能让大学生意识到深阅读让人们有效沟通.经典名著不仅包括国学名著,也包括天文、地理、哲学、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书籍.倡导大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也可以把经典更新为数字化的视频吸引学生阅读,更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识.

5.3.6 利用新的网络工具“微服务”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阅读的导航,读者不掌握信息使用方法和技巧,就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专业馆员可提供信息参考、检索,交流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建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系统.构建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作品,或在图书馆网页上链接.采集素材制作成电子百科全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多媒体素材、课件、网络课程等.建设本校的电子教学参考资源,并借鉴国内外的教学参考数据库,实现与馆藏目录的整合链接,利用微服务体系,图文并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互联网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和行动,“微文化传播”已渗透大学学习和生活,大学生阅读普遍从传统文本转到手机、电脑,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抓住这一时机,将互联网+与阅读结合,将微服务引入图书馆服务,搭建“微学科服务平台”,设立微信、微博等发布信息,使读者随时了解最新阅读信息.

目前,手机普及,大学生人手一部或几部,80%的使用手机阅读,15%使用电脑阅读,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促成手机阅读.将本馆的开放时间、特色资源、新书动态发送到手机上,增强读者的参与感,让读者随时掌握资讯、快速查看借阅信息,预约、续借图书,提高阅读面,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5.3.7 开设“互联网+”素养教育课程.信息素质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时代文化素养,图书馆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积极利用网络优化教育,提高阅读的吸引力,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使阅读生动化、形象化,增强阅读实效.提高大学生“互联网+”素养,为其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如开设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语言文化等课程,让大学生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素养的重要性.

6 大学生本人在互联网+时代对提升文化传承的作用

6.1 提高自主控制网络能力

看待事情的发展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互联网+阅读的双面性.互联网+阅读的最大优势是方便、易携带,读者可随时利用手机进入阅读状态.阅读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时资讯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提高其阅读兴趣.互联网+阅读比传统阅读便宜.

但是,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代理一些负面效应,利用“互联网+”阅读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往往只看肤浅、表面信息,对阅读材料不加选择、盲目吸收,不法网站为了自身利益和点击率不惜发布虚假、不相关甚至是被污染的信息,诸如色情、暴力、花边新闻提高网民的关注度,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好奇心,难以抵制其诱惑,读取了错误的信息.

综合使用互联网+阅读的优缺点,大学生应懂得“趋利避害”,不能盲目地随性地使用互联网+进行阅读,而应科学利用互联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品位.因此,亟需提高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大学生自身应该做到以下几步:

首先,使用互联网+阅读对眼睛的伤害大,尽量避免辐射对眼睛的危害.

其次,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长、内容,增加提高文化品位、个人涵养的阅读.

再次,防止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盲目使用“互联网+”阅读.

6.2 使用“互联网+”阅读与传统阅读相结合

“互联网+”阅读体现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阅读特色,融读书、影像、图文于一体,图文并茂、趣味性强,便捷、开放、互动,效率高、容量大、时效性强,属于快餐式阅读.传统阅读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延续的必需品,传统文化用纸质阅读材料阅读,图书、词典、期刊、报纸等传统阅读,传统阅读提倡深入的阅读、系统的阅读,适用于理论学术的阅读.

“互联网+”阅读与传统阅读优势互补,把二者结合起来,吸取两种阅读方式的精华,摈除其缺点,二者融合在一起发展,能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会更好地为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让新时代的阅读达到全新的局面,使良好阅读、文化传承延绵不断、书香飘满华夏,推动我国成为阅读强国,从而进一步走向文化强国.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5-03-17.

〔2〕王海丰.移动“互联网+”图书馆建设的思考方向[J].兰台世界,2015(8):136-137.

〔3〕宁阳.移动“互联网+”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再认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6):22-25.

〔4〕李卉.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型的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3(12):77-78.

〔5〕王子舟.图书馆学基础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朱以彬.试析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泛在化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29-32.

〔7〕康思本.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推送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4(6):62-65.

〔8〕王瑛.构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使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

〔9〕张正.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26-31.

〔10〕田景梅,等.学科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视界,2013(36):36-37.

G251

A

1673-260X(2017)12-0089-04

2017-09-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TQ002)

猜你喜欢
互联网+图书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