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翠霞
塑造质朴感人的公仆形象
——观晋剧《焦裕禄》有感
季翠霞
季翠霞,女,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9月22日晚,我在南宫剧场观看了首届山西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杏花奖”参评剧目由介休市晋剧团移植演出的晋剧《焦裕禄》。每个时代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都有不同的阐释,而焦裕禄属于我党上世纪60年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焦裕禄》一剧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人民公仆形象,是一部歌颂当代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宣扬主旋律、歌颂正能量的作品,这是一部永远不朽的体现共产党人形象的主题作品,也是一部思想性强、内涵极为丰富的优秀题材作品。剧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却通过几个生动的事例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路线,润物细无声,真切动人。
晋剧《焦裕禄》是一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一定尖锐度的好戏,是一部反映我国上世纪60年代社会问题的戏。编剧的切入点选择得非常好,其中涉及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事件甚至是激烈事件,比如寒冬腊月兰考人民因为饥饿外出逃荒,因为怕丢脸而阻止人民外出的劝退办公室的设立以及劝退办人员与外出人民群众的矛盾激发。再比如春耕时节青黄不接,人民不仅要春耕还要忍饥挨饿,得浮肿病的人越来越多,而焦裕禄书记与县长等到登封县购买议价粮以度难关的筹谋又因被人举报而遭遇困难,议价粮被扣,焦裕禄面临接受调查受到处分的危险。又比如,受浮夸风的影响,贫困县里的贫困公社——瓦窑公社居然弄虚作假虚报产量,瓦窑公社的百姓面临“丰收时节”也得外出逃荒的困境等等。编剧编得特别巧妙,特别高明,所有的事件都有交代,令人信服。第一场中劝退办的撤销,焦裕禄自己送逃荒的兰考百姓外出以求活命,并殷殷嘱托记得春耕时候回来。而劝退办也被焦裕禄改成了治理风沙内涝盐碱地的办公室,职责转变成为治理三害。再如购买议价粮被举报,焦裕禄勇于担当,准备自己担责,还成功说服了已经调到地委负责查处此次事件的顾主任,将议价粮发到了人民群众的手中。总之,激烈的矛盾都得到圆满的处理,可见编剧的匠心。
晋剧《焦裕禄》属于移植剧目,豫剧《焦裕禄》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创排演出,于2011年首演。编演现代戏是河南豫剧院三团的强项,曾经红遍全国的现代戏《朝阳沟》《李双双》均为他们的代表剧目。豫剧现代戏《焦裕禄》也成就斐然,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五届“文华大奖”榜首。该剧不仅仅是歌颂英雄,还是一部真正触及干部心灵深处的好戏,是近年来我国戏曲艺术中的现代戏高峰之作。移植《焦裕禄》这样的精品剧目,对于介休市晋剧团来说也是一次对其自身演出能力、移植水平的考验。虽然免去了剧团编写剧本的过程,但对于音乐转换、搬演效果等方面来说,挑战还是存在的,同时也是对介休市晋剧团难得的磨练过程。
该剧结构紧凑,发展脉络清楚,戏剧冲突激烈。饰演焦裕禄的主演刘铁生唱功很好,嗓子具有磁性,演出了焦裕禄的气质,塑造了焦裕禄鲜活生动、质朴感人的形象。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很好,包括宋铁成的妻子,车站一场的演唱哀婉感人,干净苍凉,特别精彩。又比如宋铁成的母亲,焦裕禄顶风冒雪送救济粮上门,宋母强装镇定,为右派儿子遮掩,她的戏份不多,但鲜活生动,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焦裕禄的妻子其演唱也深情动人,很有功底。剧中两段舞蹈包括植树舞和抗洪舞都编得不错,有剧情要求的情绪表达,有群舞要求的整齐变化的审美特征,其中舞美设计虚实结合,实多于虚,舞台效果逼真、震撼,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剧中的伴唱悦耳动听,对塑造人物、烘托气氛起到很好的作用。结尾也非常好,泡桐花灿烂耀眼,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习总书记的《念奴娇》一词,使全剧具有了时代感,好像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穿越时空,真真切切来到我们面前。谢幕很有特点,演员漫步而上,亮相成为我们熟悉的焦裕禄真切自然的姿态。此时,焦裕禄高大光辉又朴实无华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该戏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戏剧演出应该虚实结合。剧末焦裕禄病房中的一场戏,病房外群众焦急等待看望焦裕禄,舞台显得呆板,需要艺术化处理。末场本应是全剧的高潮,焦裕禄的唱腔还有待完善。何为议价粮,什么是右派?剧中交代历史很有必要。剧本乃是一剧之本,部分场次存在剧本没有吃透,演员的演出显得有隔膜,剧情节奏的把握也稍有欠缺,观众可能会在情绪高昂的时候反被卸劲。剧中宋铁成是饿死还是劳累而死,没有表现充分。全剧唱词朴实,很有生活气息,焦裕禄这位高大上的人物塑造得真实可信,真切感人。但部分情节的唱词稍微有些跳脱,与全剧整体风格不符。可见一些细节问题尚有加工的空间。
值得提出的是,我省县级剧团大都属于自负盈亏,作为县剧团,参加“杏花奖”评比演出需要不小的花费,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对此,介休市晋剧团团长梁建龙激励全团演职人员的口号是:“用焦裕禄精神打造精品《焦裕禄》”。他用自己的亲情、友情、同学情“绑架”适合晋剧《焦裕禄》演出的演职人员,将他们召唤到晋剧《焦裕禄》的演出阵营,却并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这个团队用焦裕禄的精神,办成了焦裕禄式的实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地将一部移植精品奉献给大家。
但是,《焦裕禄》本次参评演出,上座率并不是很高,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焦裕禄属于老基层老题材作品,人们先入为主,认为演不出什么艺术高度。其次,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往往偏于说教、灌输,人们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想当然的放弃观看,反而错过了一场好戏。
一个困难重重的县级剧团如何走好自己的路?一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台的好戏如何才能有更好、更多的演出市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祝福介休市晋剧团,希望介休市晋剧团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祝福晋剧《焦裕禄》,希望它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责编:于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