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京剧瞬间》《皮黄》两首钢琴曲的音乐特色

2018-01-02 05:23:22
乐府新声 2017年4期
关键词:皮黄钢琴曲音乐创作

杨 锦

谈《京剧瞬间》《皮黄》两首钢琴曲的音乐特色

杨 锦[1]

中国钢琴音乐从诞生之际就与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百年来,作曲家们通过不懈努力创作了相当一部分兼具民族性和创新性的中国钢琴作品。这其中戏曲音乐元素尤其受到中国作曲家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京剧瞬间和张朝的《皮黄》两首根据京剧音调创作的钢琴作品做一分析,以此尝试着洞悉其中西作曲技法与京剧音乐元素的融合以及钢琴化的艺术效果。文章旨在对我国钢琴艺术民族在当代的创作给予研究,以期引起更多钢琴演奏与钢琴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钢琴音乐多元化认识的重视。

中国钢琴音乐/京剧艺术/主题乐思及其发展/打击乐/色彩性

《京剧瞬间》和《皮黄》分别是2000年和2007年创作的两首钢琴作品,前者是中国当代作曲家陈其钢为第二届法国“梅西安现代钢琴音乐比赛”委约创作的一首必弹作品,后者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张朝为第一届“帕拉天奴杯·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所创作的一首参赛作品。这两首作品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富于钢琴表现的艺术性与技巧性,均获得了当时比赛的优异成绩和大赛评委会一致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后来国内外音乐界和音乐欣赏者当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从而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钢琴音乐新作品当中的两首独具特色的优秀曲目。

对于这两首在新世纪出现的钢琴曲的研究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创作理念方面,又有演奏技术方面,更有教学实践方面等意义与价值。鉴于此,本文将从创作分析入手,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在音乐院校钢琴教学的经验与演出实践出发,谈一下对于这两首钢琴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进而为钢琴演奏专业提供一些在新作品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理性总结。全文仅供参考。

一、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吸收与发展

钢琴曲《京剧瞬间》的曲作者陈其钢出生在上海,但是他的中学和大学却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从少时深受家庭的影响和到青年时代在北京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再到其后赴法国追随梅西安学习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都使得陈其钢对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回味与记忆愈发浓厚,继而在这首作品当中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创新性与个性化特征。钢琴曲《京剧瞬间》共由10个段落和一个尾声组成。在作品的10个段落中,作曲家陈其钢将京剧音乐中的主要声腔板式按以原型和发展变化的手法全部展现了出来,虽然其中有的声腔板式在篇幅上并没有全部展开,但是由于作曲家选择京剧音乐声腔板式的独具慧眼,在作品的艺术表现上还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张朝是一位生长在云南红河地区的青年作曲家,由于在昆明读书时深受云南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以及后来在北京求学期间深受导师郭文景在音乐创作上的影响,这就使得他对各种民族民间音乐有着较为丰厚的积淀和在音乐创作上的兴趣。因此,由他采用京剧音乐创作的钢琴曲《皮黄》就既显得京韵十足,又使人听起来通俗易懂。虽然整首作品并没有将所用京剧音调的素材给予更深一层的挖掘与开发,但全曲的结构脉络清晰,对比鲜明,尤其是在结构上将所用京剧“原板”为主题音调并给予钢琴化呈现的同时,又将这一声腔板式给予了贯穿式的发展,进而形成了这首围绕主题音调而发展成多段体形式特征的钢琴作品。

从《京剧瞬间》和《皮黄》两首作品的主题乐思上来看,这两位作曲家都避免直接使用京剧音乐原有的声腔板式,甚至是简单地借用某一段听上去能够令人耳熟能详的戏曲旋律片段,而是通过艺术的提炼,高度融合了京剧音乐中的核心音调,在最大限度地保留京剧音调气质与神韵的同时,又将浓郁的京剧声腔与板式渗透到钢琴音乐每一个音符、动机和旋律之中,以此来保证作品在整体风格上的一致性。例如,钢琴曲《皮黄》就一方面采用了西皮二黄的传统音调和板式为作品的主题音调,但作曲家同时又运用“G-降B-C”的调性逻辑来贯穿全曲,并且在具体的细节上还采用了多种变化的装饰音来表现京剧艺术的音乐表现,这种将传统戏曲音乐的素材进行富于个性化的加工与处理,并选用钢琴音乐在各个声部上的表现,使作品令人听上去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见例1)

例1.(7—13小节)

钢琴曲《皮黄》 作曲:张朝

而陈其钢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素材的运用则表现出了一种更具独立性和创新性的态度与做法。例如在《京剧瞬间》中,作曲家大胆地舍弃了京剧音乐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声腔板式(西皮二黄),而是仅仅采用了京剧唱腔过门中由伴奏乐器京胡所演奏的“行弦”的音调。[1]“行弦”是指传统京剧在唱段与唱段之间或唱段中的句逗之间由伴奏乐器填补空白的间奏,其目的是使整体音乐保持持续进行。它还可以根据具体演唱的需要,伴奏音乐可以即兴重复和适度加花改编。而在这个音调的使用上,作曲家最大化地将简洁的音乐陈述和即兴性发展的可能展示了出来,进而为整首作品的创作发展铺平了道路。除此之外,作曲家还突出了“行弦”音调中下行音列“E-D-C-A”,以此来构成作品的主题动机,同时又结构了反行向上的第二主题“A-C-D-E”,由此使得作品乐思的韵味有一种在听觉上相似于二黄过门的音感。这种将短小的核心音调给予多次呈现与凸显的做法又结合了曲作者融入的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最终使得这首作品成为“泛京腔”的一个典型代表。(见例2)

例2.(1—8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作曲:陈其钢

综合上述两首作品在结构主题乐思的创作与发展可以发现,两位曲作者都十分在意凸显中国戏曲音乐的基本风格,即始终保持着京剧音乐的“味道”。这种创作理念可以说是80多年前贺绿汀《牧童短笛》问世以来中国作曲家所一贯坚持的,即坚持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在发展中所昭示的“中国风格”。

在作品发展的过程中,《京剧瞬间》和《皮黄》这两首钢琴曲又不约而同地遵循了中国传统戏曲“板腔体”的音乐发展方法,因此在整体风格上使作品十分符合中国戏曲音乐的形式特征。但是在遵循这种特征的同时,陈其钢和张朝两位曲作者又各有特色地通过钢琴音乐所具有的表现特点,在结合西方音乐的一些创作理念当中来展开各自的音乐创作。[1]“板腔体”又可以称之为“板式变化体”,是通过一系列采用变化的方式来反复演唱同一曲调的唱腔板式,以此达到通过这种形式来刻画与塑造相应的人物角色以及相应的思想与情绪。在西方音乐创作的角度来看,“板腔体”的本质即是一种变奏的音乐发展方法。

钢琴曲《皮黄》最引人注目的创作特征之一是其在乐思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板式变化。作曲家先在乐曲各个部分中明确标明了京剧音乐中经常被采用的各种板式唱腔的名称,如导板、原版、二六、流水、快三眼、慢板、快板、摇板以及垛板等,并且在每一个段落当中谱写了与其名称相应的京剧旋律,但同时又附上了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和历史人物的文字标题,尽管这种带有标题性的创作手法在之前同类的钢琴作品中是十分少见的,但作曲家张朝通过主题音调在增减音程、加花变奏以及扩展变异等手段,将原有相应板式的乐思做了在节拍、节奏、速度以及音乐织体等方面的变化处理,创新性的展现了中国戏曲音乐的“板腔体”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变奏曲两者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从而使得全曲一气呵成,展现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戏曲特征的完美融合。(见例3)

例3.

钢琴曲《皮黄》 作曲:张朝

而与《皮黄》有所不同,在钢琴曲《京剧瞬间》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陈其钢并没有在乐谱上标注任何京剧板式的名称,也没有在某一具体的音乐段落中呈现出令人耳熟能详的京剧音节,而是将京剧元素中的“行弦”进行变异与衍展,以此呈现出在西方音乐技法的外部形式中将音乐作品在结构与音乐语言上所进行的高度统一。[1]“行弦”是在戏曲表演中与念白和身段表演密切配合的一种音乐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将一个短小的乐句进行任意的反复,使用起来可长可短,十分灵活。可以在戏曲音乐节奏的任何一拍转入唱腔的过门。这种将最简单的京剧元素进行深入挖掘的创作手法,就如同将某一“基因”进行移植一样,从最初的原型本体逐步进化成一个与原型本体基本神似的“新物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曲家还同时兼顾了在新的音乐语言与表现形式当中于民族民间戏曲音乐基本风格拿捏的精准到位,进而在保证全曲从标题到内容,再到作品框架完全一致的过程中融入了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理念,使这部作品超越了国家并走向了世界。

在《京剧瞬间》的具体创作上,首先它采用了中国听众所熟悉的一些京剧音乐元素,如醒皮、垫板、圆场、原板加花和移宫等等。所谓“醒皮”与“行弦”在京剧音乐中的作用颇有些相似,但“醒皮”更多的是在某一戏曲唱腔或整场戏开始之前的演奏,其作用是提示观众演出即将开始。在这首乐曲中,曲作者最先是用“醒皮”的音调来代替西方音乐中具有慢板特征的引子,其钢琴音乐采用大量的低音声部和从容的八分音符材料,并结合中国五声音阶和西方钢琴织体的多声性,迅速拉开整首作品的“序幕”。

“垫板”是京剧音乐演绎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节奏,又被称作“垫一下”,一般是在京剧节奏的后半拍开始,其音乐具有强烈的动力感。在《京剧瞬间》这首作品中,曲作者大量采用了京剧音乐的这种节奏。(见例4)

例4.(47—53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除此之外,京剧音乐中的另一种节奏也被曲作者运用到作品中来,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圆场”。京剧中的“圆场”节奏多用于表现赶路、追逐等场面,通常也叫“跑圆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紧锣密鼓的重复当中达到移步易景、推动故事情节变化的戏剧效果。这种重复性的特点在《京剧瞬间》当中也有所体现(见例5)。

例5.(62—66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除了在节奏上的吸收与借鉴之外,上述作品还恰当地融入了“原板加花”和“移宫”等在节奏处理和调性更新的一些创作手法。所谓“原板加花”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中既能够丰富乐句又能够展示演奏技巧(即“炫技”)的一种方法,它不但经常出现在各种民乐独奏曲的主题音调、戏曲音乐的过门和说唱音乐的拖腔当中,也经常被近代中国作曲家在新作品当中所采用,其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刘天华在二胡曲《光明行》的主题音调中对“原板加花”的使用。对此,在《京剧瞬间》中,曲作者也将这一音乐特点融入了进来,进而丰富了作品音乐语言中对于民族化叙述方式的表现。(见例6)

例6.(110—111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所谓“移宫”是中国民间器乐、民间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在音乐表现过程中进行转调的方法。在使用上,“移宫”既有近关系调之间的调性转换,偶尔也有远关系调之间的调性变化,但与西方音乐在调性之间相互关系于属性上有所不同,中国民间音乐的“移宫”并不需要借助两个调之间的某种“媒介音”来进行联系,而是在前调结束之后新调就直接进入。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些经典性的乐段在原调当中多次出现而显得重复,因此采用“移宫”的手法使得这些经典乐段在调性的变换中重获一种新鲜感。对于这种创作技巧也被陈其钢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来,在《京剧瞬间》当中形成了调性关系上的递进,进而形成了推动力较强的一种艺术效果。(见例7)

例7.(157—159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二 、对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借鉴与运用

作为西方器乐的钢琴音乐,在现实的中国音乐创作范围中最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是在呈现中国音乐思维与风格的同时,是曲作者如何解决对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在作品外部形式上的借鉴与运用,这里既有已经被国人所认识和了解的西方曲式、和声织体以及发展音乐的逻辑关系与手法,也有与钢琴演奏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些音乐写作方式。所有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从80多年前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以来一系列优秀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找到答案,因此从《皮黄》和《京剧瞬间》两首中国当代钢琴作品来看,可以说其间在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当中,既有发展又有创新。这里,笔者重点从《京剧瞬间》的音乐创作来阐述一下这首作品对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借鉴与运用。

在《京剧瞬间》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为了更为突出地表现作品的音乐主题,采用了一系列将主题音乐进行多种变化的创作手法,其中包括具有复合型复调音乐的写作、音乐动机在音程上的错位呈现以及在音高上的细微调整、和声织体在不同音高位置上的叠置等等方面。同时,作品又借用了钢琴音乐多声部表现的特殊性,进而采用了附和中国音乐风格的上述西方音乐创作技法。

复调音乐的创作是这首作品采用较多的手法之一。在作品的一开始,曲作者就以复调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多组音程形态的主题音调。(见例8)

例8.(9—10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但是在其后的音乐发展中,作曲家并不满足于在作品开始时所采用的较为简单的复调音乐写作,而是将左右手以跳音的弹奏方式,采用了一种具有“复合型复调”的创作手法。这里的“复合型复调”是指曲作者采用相同的奏法和左右手奏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音型,然后在时间顺序上依次进入和导出的主题性音乐语言。这种创作方法在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以来就已经被许多西方作曲家所采用,但是与西方作曲家有所不同的是,曲作者陈其钢采用“复合型复调”的创作手法是完全建立在中国传统音乐“乐思”的基础上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作品的实际音响效果,并结合具体的奏法、音型和“卡农”式的语言表现来获得作品在艺术形象上的生动表现。(见例9)

例9.(54—58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同样作为对于西方钢琴音乐在写作上的选择,这首作品还采用了音乐主题动机在音程上通过错位的形式来给予展现的手法。应该说,主题动机在音程上错位的展现方式也是西方音乐由来已久的一种创作手法,尤其是在丰富音乐表现和展现演奏技巧方面,体现出西方钢琴音乐在艺术性与技巧性两个方面上的珠联璧合。然而在《京剧瞬间》当中,陈其钢通过在一些音乐段落中将各种“错位”手法所给予的充分展现,继而形成了既具艺术性又具技巧性的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见例10、11、12)

例10.(16—19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例11.(168—171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例12.(130—132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除了将音乐主题动机在音程错位上的表现之外,在作品的创作手法中将音乐动机给予在音高上的细微调整,并通过这种细微调整来以此达到运用持续性节奏音型来烘托和突出音乐主题的效果,这也是陈其钢在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技法上的突出之处。(见例13)

例13.(187—189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通过将和声织体在不同音高位置上以叠置的方式来展现作品的主题音调,也是曲作者在借鉴西方钢琴音乐多声性表现的一种创作手法。不同于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作曲家的许多钢琴音乐创作,充分着眼于较为复杂的钢琴多声性和声语言的创作与演奏技法,是摆在当代中国作曲家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因为不论是从作品或创作的角度还是从演奏的角度,都带有较为复杂和声织体的不同音高叠置,标志着中国当代作曲家在高水平或高层次钢琴音乐的创作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程度,而陈其钢创作的这首钢琴曲《京剧瞬间》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标志。(见例14、15)

例14.(第228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例15.(第232小节)

钢琴曲《京剧瞬间》 曲作者:陈其钢

从《京剧瞬间》和《皮黄》两首作品来看,陈其钢和张朝这两位作曲家都立足于最微观的音调动机来获取最为广泛的音高组织,并采用特定的曲式结构来呈现作品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将中国戏曲的板式变化来对应勋伯格发展变异的变奏理论(Developing variations)竟然是不谋而合,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变奏的作用不仅是起到装饰和炫技的功能,而是作曲家将极其有限的音乐动机进行发展性的变化重复并产生新的乐思,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京剧瞬间》抒情性的乐段和《皮黄》的“慢板”部分中找到答案。

除上述方面以外,这两首作品又有一些在其他方面所展现出的新颖之处。例如在色彩性表现方面,这两首作品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西方功能性传统和声的特征之外,通过旋律的发展、声部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终止方式等方面,充分运用钢琴这一键盘乐器的模仿手段和在色彩上的表现,以此来展现相应艺术形态和相近的色彩,这在上个世纪70年代殷承宗等人改编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二乐章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但是从这两首作品来看,色彩性音乐使用的前提是建立在避免直接或简单的移植或借用,而是通过采用创新性色彩表现的音响效果来呈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同时,在《皮黄》这首作品中还可以发现曲作者采用了一些在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转位三和弦琶音的音响,这就使得此曲带有一定的流行钢琴的味道。(见例16)

例16.(第1小节)

钢琴曲《皮黄》 作曲:张朝

结 语

从上述两部作品中可以发现,在如何体现中国风格、融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以及挖掘钢琴音乐表现力等方面,中国当代作曲家们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某一种创作方式或单一风格的追求,而是通过作曲家个性化的视角与创作手法来呈现出特殊的人文关照与精神层面的内容。这些作曲家们不再是以简单、直白的方式对民族民间的音乐进行移植或照搬,而是以更为复杂和丰富多样的创作观来看待与处理中国题材的音乐作品。虽然以钢琴音乐为对象的许多新作品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与推敲,但《皮黄》和《京剧瞬间》这两部问世不久的钢琴作品确是为我们带来了极为新颖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满足。由此,以这两首作品为代表的中国钢琴音乐在新世纪的表现,是促进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向着更为全面和更为完满的“中国钢琴音乐流派”发展的一种努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于这两首作品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音乐艺术的整体发展是有着十分积极与重要的启示意义。

[1]马蕾.论京剧音乐板式[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

[2]赵冬梅.陈其刚最新钢琴作品《京剧瞬间》的艺术创造[M].中国音乐,2004

[3]童薇.京剧声腔与钢琴艺术的完美结合——张朝先生钢琴曲《皮黄》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

[4]齐磊.也谈张朝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基于对作品中京剧音乐元素的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

J647.41

A

1001-5736(2017)04-0129-10

[1]

杨 锦(1970~)女,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李 浩)

猜你喜欢
皮黄钢琴曲音乐创作
现代钢琴作品《皮黄》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5:44
现代钢琴作品中国粹文化的传承分析
——以《皮黄》为例
戏剧之家(2022年23期)2022-10-31 13:40:11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8:40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轻音乐(2021年1期)2021-01-20 02:43:44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2:08
夜的钢琴曲(六)
琴童(2018年10期)2018-12-26 12:31:56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35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0:54:36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琴童(2016年4期)2016-05-14 10: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