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庆燕,赵豫凤,王艳梅,吴博,杨加周
(延安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陕西 延安716000)
综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艾庆燕*,赵豫凤,王艳梅,吴博,杨加周
(延安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陕西 延安716000)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方法以2016级检验、护理专业2个班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班57人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护理班59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普遍感到满意。结论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等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高。
组织学与胚胎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以教育技术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信息技术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通过信息化技术翻转传统的学习过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并指导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和研讨,课堂中学生讲解、教师指导,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型教学模式[1]。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挥讨论交流环节的再学习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课程之一,整个学科内容多,结构复杂,造成学生理解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个性化、自由的学习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医学院2016级检验、护理专业(均为四年制)116人作为研究对象,检验班57人为实验组(分成6个小组),护理班59人作为对照组。两班学生均是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招生选拔而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学习基础及其他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研究对象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8版教材,主编邹仲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实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教程》第2版教材,赵豫凤主编。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分别选取血液(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和肾上腺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气管的结构与功能)、先天性畸形等章节。实验课翻转课堂教学内容选取血液章节。课程标准、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微信群或本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内网站全部与学生共享。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讲授为主,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课有8个学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占理论总学时的20%。课堂实施过程:(1)课前教学资料准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本次课任务的解决提供课前的学习材料,包括教学课件,录制或收集整理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师生共享,布置学习任务、课前针对性练习,设计课堂活动模块;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合理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各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以任务详单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课前学习及组织组内讨论。(2)课堂组织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生代表对学习成果(本组所承担的知识点)进行汇报讲授,并进行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和讲授模式(不受教师授课模式的局限),讲解过程中及时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组织同学对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及总结,不同小组同学可以提出异议,教师参与组间讨论,尽可能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并给予相关的理论支撑材料,通过让学生再次思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习氛围,教师要对学习过程及效果及时进行评价和相应指导。(3)课后反馈: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及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过程等,完成并上交分析讨论资料及课后作业。教师将本章节的相关最新研究动态、科研文章、重点内容及优质教学视频等资源再次通过微信群共享,供学生课后复习。例如:气管部分以案例形式让学生讨论。教师将“气管炎”教学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并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自学后,各组分工合作,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制作课件。讨论要点:讨论气管壁的结构、气管的防御功能及吸烟对气管壁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课有4个学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占实验总学时的16.7%,提前给出血液章节的教学目标,由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制作血涂片的操作方法,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血涂片(瑞氏染色),镜下观察并分组汇报实验结果。期末对学生进行测试,同时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考核方式、考核试卷相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满分100)、实验考试成绩(满分20)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及格率显著降低(表1)。总成绩>90分者实验组2人,对照组0人。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est scor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课程实施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价表57份,回收不记名评价表57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普遍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可以由被动转为主动,查阅文献对学科知识及理论联系实践很有收获,对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Tab.2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内容多,知识点细,组织学结构复杂,导致学生较难理解和记忆。尽管多年来经历各种教学改革,但仍然改变不了先教后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理念一成不变,教学方式单调,课堂互动少,评价体系简单,学生学习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2]。本研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可实施途径,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3]。课前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课前学习及讨论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思考,引导学生查阅图书文献、网络资源等相关资料,积累原始素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认真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构建内容丰富的学习平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最新教学内容,有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改变学习方式,颠倒安排知识的讲述和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个性化学习。因为把课堂学习阶段交给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学生可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选择知识点,对锻炼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内、组间讨论及师生交流,替代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改善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独立思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加了教学中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研讨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资源的提供者,更是课堂引导者,他们有责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注重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向深层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5],同时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高。
翻转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新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将逐步摆脱传统的以考知识点的记忆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考核学生能力为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为改革核心的模式。增加平时作业(与临床相关的论述题)、随堂测试、学生反馈等计分环节;试题中可设计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同临床相关病例等联系起来,以多选题或论述题等形式进行考核;综合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评分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伴随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应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积极尝试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 李钊,王笑音,徐纪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5):18-19.
[2] 杨春梅.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江苏高教,2016,1:59-63.
[3] 郎尉雅,孙丽慧,张海燕,等. 课堂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药卫生教育,2016,23(120):120-122.
[4] 王伟,项素云.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卫生职业教育,2015,(7):99 -100.
[5] 刘慧萍,谷旭宇,张国民,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休克”教学为例. 中医教育,2015,34(4):33-3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Ai Qingyan*, Zhao Yufeng, Wang Yanmei, Wu Bo,Yang Jiazhou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Medicine Schoo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nxi 716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 flipped classroom” method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MethodsStudents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and Nursing enrolled in 2016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57 students from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class we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59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class used the “ flipped classroom” strategy, while a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class.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all students were giv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examinations, and a questionnaire to evaluate their given teaching models.ResultsAverag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The questionnaire showed that most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Conclusion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reflects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n self-learning, teamwork, problem analysis and solving, as well as innovative thinking, thus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oreover, the instructor’s teaching skills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city can also be improved as a result.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G642
A
10.16705/ j. cnki. 1004-1850. 2017. 06. 015
2017-08-28
2017-11-28
延安大学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项资金资助(KTJXG2016--28)
艾庆燕,女(1975年),汉族,副教授
*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aqy_2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