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合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理论探讨】
六气开始时间考辨
田合禄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五运六气推演的始点,目前广为热议的学术观点主要有《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正月朔日说和后世的大寒说、立春说3种,故逐一剖析《内经》、王冰注说及气候变化说的理论源流。正月朔日说源出《内经》正文,分别从一年之六气论、六十甲子历说、测病灾实例、从运说,辨析天气始冬至、地气始大寒、人气始立春的历法内涵。王冰次注《内经》,涉及运气推演的艮南说始于寅、立春说始岁首、大寒说候脉气。气候变化说诠释了五运六气知常达变及太阳历主寒热变化、阴阳合历主风雨气候等,并辨析立春、始春之异,探讨气象资料分析方法的数据偏移问题。综观而论《内经》正月朔日说是正确的六气开始时间。
五运六气;六气始点;五运六气推演
大凡推演理论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始点,始点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推演的成败。就五运六气推演的始点,目前广为热议的学术观点主要有《内经》的正月朔日说和后世的大寒说、立春说3种[1]。本文将逐一剖析这些观点的理论源流,综观而论,《内经》正月朔日说是正确的六气开始时间[2]。
《内经》从5个方面论述了六气开始于正月朔日时刻。
《内经》明确提出六气始于农历每年的正月初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覩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
经文明确指出,六气的次序和气位要以“正月朔日”为始点,以正月朔日为正岁的起始时刻,是《内经》原文给出的标准答案。
五运六气基本理论的要点是推算五运和六气,其基本条件是明确设立一个推演始点,因六气必须是在一年之中的六气,故其始点必须符合既是年首又是春季之首的条件。《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说:“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说明六气必须是在一年之中的。
六气的始点具有天文背景,应从一年的“正月朔日”开始,不可能跨越年度到大寒节,这是“天之道,气之常”。
五运六气纪时以六十甲子历,用天干地支表示,而天干地支具有天时阴阳之义。如《说文解字》有明确阐释: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子从巛象发也,籀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寅:髌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彊。象宀不达髌,寅于下也。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从乙、匕,象芒达;厂声也;辰,房星,天时也;从二,二,古文上字。巳:巳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与矢同意。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餔时听事,申旦政也。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戌盛于戌。从戊含一。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子咳咳之形。古文为豖,与豖同亥而生子,复从一起。
十二地支表示的是天道太阳视运动的阴阳变化之相位状态,这里用的是阴阳合历——农历,是面南观日月授时,与北斗没有关系。十一月子月冬至太阳运动到南回归线是天道最冷之时,成终成始,也是太阳返回北回归线的开始而一阳来复,故云:“阳气动,万物滋”,即阳气来复藏于下而万物开始萌孽于下。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空为甲,甲象人头。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彊其出。乙乙也,与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颈。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承乙,象人肩。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承承丁,象人胁。巳: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巳承戊,象人腹。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承己,象人脐。辛:秋时万物成而孰,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从一,从辛;辛辠也。辛承庚,象人股。壬:位北方也,阴极阳生,故易曰:龙战于野。战者,接也。象人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叙也。与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胫。胫,任任体也。癸: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地支所表示的天道太阳在南回归线的一阳来复,照射到地面需要45 d用天干表示。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后45 d是立春,在农历正月,故云“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孟者春正月也。11月是天道“阳气动”,正月是地面“阳气萌动”。甲表示春生少阳之气,所以用十天干表示五方之五行五位: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我们研究的是地道上生物的变化,故当以“东方之孟,阳气萌动”的正月为年首,即一年运气的开始时间,这个时间是天道一阳来复照射到地面的时间,故云“子甲相合,命曰岁立”,合于甲时为一年之始,与地道是2个层次。地道一阳来复于丑时大寒节,天地之气相差“三十度”有奇。地道一阳来复于大寒节,地道阳气出于地面是大寒后45 d的惊蛰节,冬眠动物复苏、打雷下雨了,可以农耕稼穑了。这一事实记载于《说卦传》后天八卦之中。于此可知,五运六气六十甲子历可推算天道变化对地道生物的影响。
图1显示,其中既有天道阴阳五行规律信息,也有地道阴阳五行规律信息以及人道阴阳五行规律信息,可以用时间把天地人三才信息融合嵌套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信息,其贯通线就是太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运动距离线段。
图1 中医基础理论太阳回归运动线示意图
于此可以看出,所有的一切生生化化都是围绕太阳运动展开的。
《内经》记载,预测全年气候疾病的关键是观测每年正月初一的气候。如《灵枢·岁露论》说:“此八正之候也……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
《内经》在这里提出冬至、立春、正月朔日3个关键日,冬至日是太阳运动到南回归线之日天道一阳来复之时,立春是冬至日后45 d阳气微上、阴气微下之日,以正月朔日观察气候的变化,以候厥阴风来判断一年的灾异,强调正月朔日是一年的开始。
《灵枢·九宫八风》也有类似记载:“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
又如《开元占经》载:“正月一日,风雨,其年大恶;微风小雨,年小恶。风悲鸣,疾作灾起……米贵蚕伤”“正月一日,无风而雨,岁中,下田麦成,禾黍小贵”“正月晦日,雨风兼至,籴贵禾恶”。
五运主要是月地关系,其次是五星地关系。五运的太过、不及是朔望月一年354 d与六十甲子历一年360 d之间谐调形成的。六十甲子历用的是360 d为一年,而太阳运行一年实际是365.25 d,要比六十甲子历多出5.25日,于是形成岁差成闰,也是形成“太过、不及”的原因。太过年又是五星近地球,不及年又是五星远地球。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王冰注:“气之初,天用事,天用事则地气上腾于太虚之内。气之中,地气主之,地气主则天气下降于有质之中。”
表1显示,一个太阳回归年分为六步六气,每气为60.875 d,每气2个月分为初中两段,每一气开始的1个月为“初”,后1个月为“中”,每个月30.4375 d。划分初中两段,是为了区分天地之气。岁从冬至子时开始为天道最寒冷的时候,至地道最寒冷的时候在丑时大寒节,即气温相同的天地之气相差“三十度而有奇”,所以称子丑为天地同温度六合中的一合,谓“天地合气”。天地“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乃言天地气交于大寒后地道阳气微升于冬至45 d后的寅时立春则为“人气”,所以古人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只有“阳气微上”的时候才是一年春天的开始,地气上升为天,故用天干“甲”代表“阳气微上”。冬至天用事乃地气上升所致,故用地支“子”代表天气一阳来复。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由此可知,“子甲相合”即是“天地合气”于“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的时候,而“人生于寅”,可知六气始于寅,不始于大寒。“天地合气”于“气交之分”的“人气”时段。《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合气,六节分”,所以六气当开始于“人气”阶段,即“人生于寅”的用天干甲表示的阶段。从冬至天气到地气大寒后阳生阴长的人气升是立春雨水节,则是冬至后60 d,所谓“六十日而有奇”。地气最寒冷始于大寒,大寒45 d后地气阳气上升是惊蛰节,蛰虫出洞矣。从天气“阳气微上”的立春节到地气“阳气微上”的惊蛰节是“三十度而有奇”。这样就组成了天气、地气、人气的不同六步六气,其中只有“人气”六气才能“万物由之”,即阳生阴长而生化万物。夏代天地阴阳合历之年首立春才是六气的开始时刻。表2显示,每年主运的五运相生次序及其五音的关系。
表1 天气地气人气六步表
表2 主运及五音表
表3显示,主运始于木角而终于水羽的次序,年年不变,但初运是太角还是少角,却要按当年客运年干是属于阳干太、阴干少而定。根据五音太少建运理论,依据客运太过不及确定的主运太过不及是以木气太少定位,壬太角统五太过,丁少角统五不及,丁壬各统五年。
表3 主运五步太少相生表
主气、客气、主运、客运都起始于年首的同一日,不应该有日错移,只有一日之内的时刻差异,四年闰一日。运有五年太过和五年不及的规律。木运太过则暖,木运不及则凉,其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大约5年左右的周期有何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其注文中涉及运气推演的三个观点。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图2王冰注:“常起于平明寅初一刻,艮中之南也。”平明即平旦。寅是在艮之南,丑大寒在艮中之北。
图2 太阳周年视运行纳子图
这一现象在《周易·说卦传》有记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一年“成始”于“艮中之南”的立春,“成终”于“艮中之北”的大寒,所以一年之首不在大寒而在立春。《素问·六微旨大论》称此为“位有终始”。王冰注:“位,地位也。”大寒节为地道之终,冬至为天道之终,天地相差“凡三十度矣”。
又王冰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之六气也,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余二三四五终气次至,而分治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这里王冰定六气的条件是“天之六气”,天气一阳来复始于冬至,天地之气相差30日,故地气一阳来复“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的大寒,不是说一年的六气始于大寒。
王冰注经有立春说,可惜他的立春说没有被后世所重视。
王冰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注说:“言立首气于初节之日,示斗建于月半之辰,退余闰于相望之后。”初节为立春日,以立春为一岁之首。
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岁半以后,地气主之。”王冰注:“岁半,谓立秋之日也。”以立秋日推算,岁首始于立春。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王冰注曰:“始春,谓立春之日也。”又注:“候其年,则始于立春之日。”
一般认为,唐5王冰注经提出初之气始于大寒节的说法,根据以下注文。
《素问·六节藏象论》“皆归始春。”王冰注说:“始春,谓立春之日也。春为四时之长,故候气皆归于立春前之日也。”又注:“凡气之至,皆谓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立春前十五日,即是“大寒”节。
王冰注《素问·六微旨大论》“天之六气”一节:“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余二、三、四、五、终气次至,而分为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又注:“风之分也,即春分前六十日有奇,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初之气也。”春分前六十日,即“大寒”节。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王冰注:“言冬夏二至,是天地气主岁至其所在也。春秋二分,是间气,初、二、四、五,四气各分其政于主岁左右也,故曰至则气同,分则气异也,所言二至二分之气配者,此所谓是天地气之正纪也;以分、至,明六气分位,则初气、四气,始于立春、立秋前各一十五日为纪法,三气、六气,始于立夏、立冬后各一十五日为纪法,由是四气前后之纪,则三气、六气之中,正当二至日也。故曰,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也。”立春前15 d即大寒节。
王冰为什么要提出大寒为气之始呢?《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王冰注曰:“始春,谓立春之日也。春为四时之长,故候气皆归于立春前之日也。”又注:“凡气之至,皆谓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候其气,则始于四气定期;候其日,则随于候日,故曰谨候其时,气可与期也。”又王冰注:四时谓岁也,“各从主治,谓一岁之日,各归从五行之一气,而为之主以王也”“时,谓立春之前当至时也。气,谓当王之脉气也。春前气至,脉气亦至,故曰时立气布也”。可知王冰说的是“脉气”,这个“脉气”反映的是地道大寒节来复一阳之气,但这个一阳来复之气尚处于潜藏阶段,属于前文说的地道回归日期,不可能是一年六气之始,六气始于大寒是后人的错误理解。
由经文可知,判断五运的太过、不及、平气的关键在于“始春”。清·陆儋辰《运气辨》说:“‘始春’者,或指立春、或指立春前大寒、或指正月朔旦,未有定解。”《内经》对春天的解释只有两种,一是从立春到立夏为春天,如王冰注“始春”,谓春始于立春日。这是以太阳运动规律所划分的节气,使用的是太阳历。二是以农历正月2月3月为春天,称为“春三月”,此始于正月朔日,这是以朔望月运动规律所划分的月份,使用的是阴阳合历。在传世农历的历元年,这两种春天的始点皆在立春日,即正月初一合于立春日,没有大寒说。其后则在立春日前后所徘徊,过60年周期又重合于始点。这两种春天时段的调谐,就是日月运动周期的调谐,也就是五运与六气的调谐。据此才能真正解释清楚“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的意思,“皆”字概括春的两种含义。就是说,五运与六气都要以“始春”为基准日(在历元年,主运与主气“皆”始于立春),才能衡量太过、平气、不及,即早至或迟至。可知“始春”和“立春”不是一回事,这也在《内经》中有明确的阐述。
众所周知,五运六气是讲常变的,知常才能达变。大寒、立春属于太阳历,太阳历节气是固定不变的,是常,而一年的五运六气有太过、不及变化,“正月朔日”的不定变化正符合这一点。日、地关系的太阳历只主一年寒热温度的变化,不主风雨气候变化,只有日、月、地关系形成的朔望月所主风雨才是气候物候变化的主角。《尚书·洪范》说:“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箕是东方青龙的木宿,毕是西方白虎的金宿。古人认为月亮在箕星就会大风,在毕星就会下雨。孔子曾有“月离于毕,俾滂沱矣”之说。孙武子曾说“月于箕、壁、翼、轸,风起之日也。”
还要依据五大行星的定位才能定风雨。大寒是地道一阳来复时,一阳来复必然会在脉象上有反应,王冰称此为“脉气”。但此时的来复之阳尚处于潜藏阶段,没有出地面,不可能形成一年初之气的开始,只有到了立春时才会阳气微上出地面而阴气微下。
古人聪慧,于是把立春常定为参照基准日,将变的正月朔日合于立春日的那天定为历元年,将立春和正月朔日统一起来,就是说在历元年,正月朔日合于立春日,而六气的始点与五运的始点重合,在历元年之外则正月朔日在立春有前后徘徊,因此说只有《内经》初之气始于正月朔日说是正确的。所以《灵枢·岁露论》《灵枢·九宫八风》《开元占经》等古籍推测天灾都是从正月朔日开始,没有从大寒、立春开始的。《伤寒论·伤寒例》也是以阴阳合历“正月二月”为初之气,即以正月朔日为六气始点,不是以大寒、立春为始点。
徐振林[3]用立春日作为初气之始,是以太阳历二十四节气定的,强调的是日地关系。日主寒温以温度为主,忽视了月地关系,月主风雨以湿度为主,《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气候物候的变化是受日、月、地影响的,所以要用阴阳合历最好,因此《内经》以阴阳合历的年首正月朔日为初气之始。
从气候温度说,太阳运行到南回归线是天道最寒冷的冬至日,即黄道上的冬至,其阳气内藏不出。然天地之气相差“三十度有奇”,地道最寒冷的日子不在冬至日而在大寒日,也是地道阳气内藏不出的时间,天寒地冻,冰封万里。大寒是地道最寒时,在三九四九天,不可能是春季的开始。天道一阳生于冬至,地道一阳生于大寒,尚属于潜藏期。春天必须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开始于立春时间。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内经》还指出,农历的正月在寅不在丑,丑月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寅月的两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最早为惊蛰),所以本年的六气开始之时绝对不在大寒。《灵枢·岁露论》说:“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天留宫起于立春,不在大寒。
支持大寒说者,最迷惑人心的是高春廷等“从气象资料变异系数看六气主气时段划分合理性”一文[4],该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哈尔滨、长春、哈密、郑州、上海、南平、喀什、南宁、海口10个地区的大寒起始与立春起始气象要素变异系数大小总体比较,得出初之气始于大寒的结论,此文以科学统计手段来说明问题,表面看来很科学所以迷惑心最大,伤害也最深,其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却非常值得商榷。因为五运六气理论产生于中原地带,而所取10个城市只有郑州是中原的,东北哈尔滨、长春2个,西部乌鲁木齐、喀什、哈密3个,长江以南就有上海、南平、南宁、海口4个,统计结论必然偏移,提前到大寒,如果在北方取4个城市,统计下来必然会退后到雨水。对数据获取地域的代表性分布若欠缜密考虑,其数据偏移可想而知,则研究结论陷于数字游戏,只能欺骗不懂五运六气的人或涉足不深的人,其研究方法有待改进不值得提倡。
[1] 田合禄.六气开始时间[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4-6.
[2] 田合禄.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3] 徐振林.内经五运六气学——中医时间气象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4] 高春廷,柯资能,王行甫,等.从气象资料变异系数看六气主气时段划分合理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50-51.
R226
A
1006-3250(2017)11-1504-05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