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懿梅
(1.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2.黄山学院 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安徽 黄山 245041)
水利文化遗产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徽州地区自古重视农耕。该地重要的水系之一丰乐河发源于黄山南麓,流经今徽州区、歙县,最后汇入练江。上游谷山以上河床陡峻,河谷幽深狭窄,水力蕴藏量大;下游蜿蜒流经古称歙县西乡的低山丘陵区,内辖潜口、西溪南、岩寺三个镇。勤劳的徽州人自东晋年间起陆续在丰乐河上修筑了昌堨、条垄堨、雷堨、吕堨、鲍南堨等数座古堨,引水灌溉农田。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历代经营的水利设施使得歙县西乡自古就是徽州的农业高产区之一。其中,昌堨、条垄堨①、雷堨、吕堨就位于今天的徽州区西溪南镇境内。本文试图挖掘西溪南水利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利用。
西溪南肇始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古属歙县治域。2001年10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始得西溪南镇。2015年7月,由于区划调整,西溪南镇下辖西溪南、竦塘、石桥、琶村、东红、坑上6个行政村,面积为47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居于黄山市徽州区西南部,与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呈坎镇及黄山经济开发区、休宁县万安镇接壤。境内多为丘陵、平原,地势平缓,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降雨集中于早春和梅雨季节,伏秋多旱。
丰乐河由北向南贯穿西溪南。丰乐河属新安江上游主干支流,流域面积440平方公里,全长64.3公里,在西溪南境内55.3公里。西溪南境内共有7公里以上支流13条,河流总长182公里。丰乐河满足了流域境内徽州子民灌溉、饮水、清洗、消防、泄洪等复合需求,总灌溉面积11.2万亩②,堪称西溪南母亲河。
在古代农耕社会,西溪南水土条件可称优越,但是“靠天吃饭”也必然受到自然的限制。根据乡土资料辑录,自唐至民国年间,水灾32次、旱灾14次;新中国成立后至2000年,水灾3次、旱灾1次③。这还未将饥荒病疫列入,而且往往大旱之后就是大涝。勤劳智慧的徽州人顺应自然而又因势利导,通过修筑营建人工水利设施调节、分配水资源,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光照和灌溉。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不少远离水源的农田没有任何灌溉措施,“望天收”;即使离水源较近也会受到地势等因素的限制,或是遭受旱涝灾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劳动人民逐步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农耕经验,人工开挖和营建水利设施引水灌溉农田。比如位于河流两岸的农田,利用河床高低落差分段筑坝挖渠以引水灌溉;远离水源的山谷,则可以开挖水塘蓄水灌溉;也可以利用牛车或人力车从溪流中提水灌溉高塝农田,等等。徽州以堨、塘最为重要,数量也最多。
这种别具地方特色的水利设施——“堨”,在现代汉语中念作“艾(ài)/饿(è)/页(yè)”,徽州各地的方言则有所不同,念作“会(hui)”或“贺(he)”。“堨水取之于大溪,溪低而田高,筑坝丈许,断木为架,名曰木苍,内塞石块,外覆沙草,横绝中流,尽弥罅漏。必至一二日始水蓄而入甽,入甽而灌田矣。”[1]卷二从凌应秋的描述中可见,“堨”即在流量较大的河水中以木石拦河筑坝截流,抬高水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蓄水后漫入人工开挖的引水渠,引水灌溉离河岸稍远的高田。其优势在于克服了远离水源的不足,同时又节省了人力,从而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农业产量。
“凡叠石累土,截流以缓之者曰坝;障流而止之者曰堤;决而导之,折而赴之,疏而泄之者曰堨;潴而蓄之曰塘;御其冲而分杀之曰射。”[2] 卷二在歙县、黟县等地调研时,村民告诉我们同时具备拦河坝和引水渠的才可称为“堨”。堨应是由拦水坝、引水渠、水闸、水塘、村庄水渠网、田间水渠网和出水河道组成的小型水利系统。
西溪南镇境内的丰乐河上,沿河而下依次筑有昌堨、条垄堨、雷堨、吕堨,按修建的时间顺序则为吕堨、昌堨、雷堨、条垄堨。
乾隆《歙县志》载:“惟吕堨其最溥。”[3]卷一吕堨曾是西溪南灌溉面积最大的堨。民国《歙县志》收录《吕堨记》,详细论述了吕堨建造的历史。据此文,吕堨始建于梁大通元年(527),由内使吕文达和妻兄郑孟开筑。但民国《歙县志》对此文注释:“疑后人记述之词,托于文达者。”[2]卷二孟凡胜对此详细论证,《吕堨记》多有矛盾。据《新安大阜吕氏宗谱》卷四《吕文达传》可知,吕文达应为北宋时人。但他与郑氏修筑吕堨灌溉田土,受到当地百姓的感念祭祀,应是事实[4]87-100。
另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藏有清郑学樵纂《吕堨南北两渠图》,辑录南朝梁至清咸丰年间与吕堨有关的相关文图条例,内容涉及吕堨的开凿、历代修葺、用水规则及纠纷解决,官府与士绅的水利行为等方面。据《吕堨南北两渠图》与民国《歙县志》,吕堨原坝址位于琴溪(今石桥村)下处的丰乐河上,明宣德成化年间移至西溪南上溪头处丰乐河上。从北宋至今,期间屡次淤塞,屡次疏浚,地方官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劳力和资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乾隆十九年(1754)、嘉庆四年(1799)、咸丰元年(1851)、同治四年(1865)屡次修葺,溉田5 000亩左右④[2]卷二。民国年间,堨坝又被水毁,却无力修复。民众用竹篓装河卵石,堆砌竹笼坝拦流灌田,因渗漏严重,灌溉面积锐减至3 600亩⑤,半月不雨就出现旱情,产量极低,且一年数毁,工费又多。
建国后,1951年10月,将竹笼坝改建为木桩石坝,同时疏浚老渠,延伸支渠5公里,建涵洞15处,灌溉面积增至5 730亩,抗灾能力也由15天不雨受旱,提高到60天不雨不受旱,平均亩产由150—2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1954年洪水毁坝,当年修复。1959年结合防治血吸虫病的清沟灭螺工作,填平了一部分老沟,开挖了部分新沟,渠道改弯取直,水流畅通。1961年投资3万余元,大修一次。1964年增建100余米防洪堤,使岩寺上街水碓头270亩低洼易渍水田(俗称“湖田”)成为旱涝保收田。1967年又结合防治血吸虫病的清沟灭螺工作,重新规划灌区的渠系和建筑物的布局。投工8万余个,完成土石方14.8万立方米。新开挖干、支、斗渠135条,全长75公里,建渠系建筑物454座。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冲毁大坝五六十米,当年修复。1971年实灌溉面积达到7 500亩。1973年增建防洪墙一垛,长100余米,并建渠首节制闸,有效控制了洪水漫渠而过,确保下游渠系建筑物的安全。1995年5月20日,原桩石坝被洪水冲毁。同年,调用11 300只编织袋砌筑围堰百余米,解决临时抗旱用水,同时制定重建计划,采取每亩集资40元,不足部分国家给予补助,10月20日开工,次年2月4日完工,共投资35.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完成土石方5 496立方米,新建成长115米的100号混凝土埋块石溢流重力坝。此后于2002年5.14洪水冲毁大坝30余米,当年水电局投资11.63万元予以修复,目前运行良好。
吕堨现有坝长115米,最大坝高4.56米,底宽4.5米。有总干渠一条,长1.2公里,渠首引水平均流量为1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期为1.5立方米/秒;南、北干渠各一条,长共10公里;有支渠9条,长共8公里;斗渠138条,长共20公里。灌田6 750余亩(歙县占40%)。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与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灌区面积相应减少。
昌堨,位于西溪南镇坑上村附近的丰乐河上。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部藏有清代手抄本《昌堨源流志》,记录了南宋至明清时期昌堨的开凿、管理、修葺、祭祀等情况。据此书与民国《歙县志》所见,昌堨位于十五都。南宋时由莘墟吴大用、余家山余希亮捐资创建,引丰乐河水经谷山、田干、里干、莘墟、下宅、光坼、田里至余家山,当时灌田4 000余亩⑥。历经清初、咸丰元年(1851)、同治八年(1869)屡次修葺,民国年间仅灌溉田地2 000余亩。
民国《歙县志》记载了昌堨始创者的不同说法。根据富山《余氏家乘》记载,余希亮急公好义,用粟一斗换来石屑十升,开凿昌堨,直到五世孙新甫答应莘墟吴元杰、荆林江子玉的请求,才让与他们共同管理。但是《昌堨源流志》则载吴大用与儿子吴永年割己田、捐重资,独立疏浚,乡人一直崇祀纪念他们。虽则如此,昌堨一直由吴、余两族共同管理[2] 卷二。
1951年冬,投资6 480万元(旧币),将昌堨整修为桩石坝。1952年并入三合坝⑦,次年三合坝为水所毁,仍在原址修复。1967年冬结合清沟灭螺工作,填老渠开新渠,对灌区工程进行整修。1969年7月5日,洪水毁坝。1973年投资2 000元,投工2 800个,使用木材10立方米,将桩石坝整修加固并浇筑10厘米厚混凝土护面,上游迎水面铺盖粘土防渗。随着丰乐灌区北干渠的开通,昌堨灌区的灌溉任务由北干渠西山分干渠所代替,因而对昌堨及其灌区的管理工作一度放松,工程失修,效益低下,纠纷不断。1999年12月18日至2000年4月6日,国家投资35万元,4 700余个工作日,完成混凝土110立方米,石方1 387立方米,将原坝址重建成百号混凝土埋块石溢流重力坝。最大坝高4.1米,长125米,底宽4米。2006年,又混凝土衬砌昌堨干渠中段2 000余米。随着丰乐电站的建成发电,切断该坝的来源水,形成常年无水可引的局面,其灌区农田已由丰乐北干渠代替。
民国《歙县志》记载,雷堨由南宋末年程迁率子八人开筑,咸丰末淤废,同治三年程永和倡修,同治五年竣工。雷堨自十六都达十九都,由西溪南村木桥头引丰乐河水入口,经双石桥穿村心而下,循下村口、三坪桥至上富桥,支分四渠,为洋冲、合垄、斗碓、十亩,迂回10里,直达上下临河村,在澄潭山麓仍流回丰乐河,溉田1 700多亩。
清康熙间,西溪南吴姓建水碓两座,引堨口水分流放碓。水碓主要利用水力来加工粮食,这就导致了水碓与农田灌溉争水的问题。因此,民间水利组织等议定,在清明前后水稻育苗、插秧、成长的阶段,筑坝截流,引河水归堨渠灌溉农田,处暑时水稻结实,再开堨放碓。
1952年,雷堨并入三合坝,水毁后仍在原址修复桩石坝。1965-1968年,结合清沟灭螺工作,渠道改弯取直,全线渠道进行整修。1967年冬投资5.25万元(其中自筹4.4万元,国家补助0.85万元),将桩石坝整修一新,改旱地为水田795亩,现灌溉面积达到2 205亩。1987年冬,将渠首木桩护堤改建成灌排两用的浆砌块石溢流堰67米。1988年冬又续建60米,并建排洪闸一座,两次共投资14.13万元(其中群众自筹3万元),共完成土石方3 000余立方米。1996年6月30日洪水将拦河大坝全部冲毁。由市水利工程处承包兴建,将原桩石埂壳坝改造为100号混凝土埋块石溢流重力坝,1997年元月13日动工,同年3月4日完工,投资47.5万元,完成土石方3 765立方米,混凝土210立方米,建成后坝长148米,高2.6米。后于1998年大坝南岸又被洪水冲毁10余米。1999年冬进行恢复并改建渠首进口节制闸与防洪墙,投资41.9万元,完成土石方3 982立方米。2002年6月20日及6月28日二次洪水,沿河总干渠被冲毁而无法通水,造成农田无法灌溉、群众日常用水无着落的局面,当年冬区水利局投资9万余元予以恢复,完成浆砌块石350立方米,土方1 450立方米。
条垄堨,位于西溪南镇琶村附近的丰乐河上。民国《歙县志》载,条垄堨在十六都。原为两堨:一为条堨,又名“桥堨”,由西溪南吴姓支会开筑;一为垄堨,明正德年间,西溪南吴氏有祖墓葬于丘垄山,其后人奉遗命在垄下开堨以惠及宗党。清同治年间合两堨筑为一堨,始称“条垄堨”。由新桥口引丰乐河水,经石桥、琴溪东趋至下游雷堨止,溉田1 200余亩。民国年间为旧支会辅仁堂召集业户推举堨董管理。
1952年与昌堨、雷堨合并,联合建三合坝。1953年洪水,堨坝全毁。同年冬,仍修原桩石坝,投资3.69亿元(旧币)。1991年特大洪水,原桩石坝冲毁,同年冬共投资25.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1.8万元,自筹4万元),改建为混凝土埋块石溢流重力坝。
在今天的西溪南村仍存一条穿村而过的水渠,长约1.5公里,从上街村头引河水入渠,经街心直流到下村村口。当地民众称为垄堨,专供西溪南村民生活用水。这条水渠人工开凿,底部、左右壁用一块块厚砖头砌成,上面覆盖厚厚石板,可供人行走。为方便群众涮洗,顺着弯弯曲曲的街势,在百米处街旁露出一段“露天渠”,砌好水埠,供民洗衣、淘米、洗菜之用。为保护街心渠石板不致受压力破碎,村里制定出规约,禁止机动车辆上街,以便延长街面平整无损的寿命。
徽州利用山塘灌溉农田的历史悠久,宋时歙县塘有1 207处[5]卷八,清代塘税有一百四十五顷二十亩七分七毫⑧[3]卷三。2006年底徽州区山塘达到4 420口,蓄水量265万方,灌溉面积8 835亩。由于资料的缺失和政区的变化,寻找详尽记录西溪南古塘的资料颇有难度。
民国《歙县志》收录的古塘中,比较确定的有詹塘、琶塘、竦塘(在石桥,原溉田260亩,同治四年按亩派工重浚,江大垣董工,民国年间复淤塞)、谷山塘(在谷山村口,溉田200余亩)、户塘(在过塘坞,溉田30亩)、朗塘(在堨田,溉田60亩)、菱角塘(在堨田,溉田20余亩)、武塘(在余家山,溉田50亩)等[2]卷二。
据当地水利部门统计,蓄水万立方米以上至十万立方米(不含十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情况,古塘有过塘村中塘(明代建)、竦塘村司姑塘(明代前建)。
当地乡土材料辑录有:
詹塘,在西溪南村,广40余亩。查民国《歙县志》载,在十六都詹塘村,原溉田500亩,后淤塞,乾隆年间丰南吴绍基捐千缗挑浚,民国间复淤塞,仅溉田30余亩。
渔翁塘,在西溪南村中,方形。塘边有老屋阁和绿绕亭。
十二楼园塘,西溪南村前街十二楼园内,方形,旧有楼,因在塘边,取唐人诗意名十二楼。今塘尚存,岸立假山1座,沿塘边多散落假山石,塘南短墙外即公路。
果园塘,在西溪南村果园内,有大、小池,今园已废,而塘尚存,塘边遍布块石。
过塘,在镇过塘村中,方形古塘。环塘为街,周边聚集民宅、祠堂、商店。村因塘名。
琶塘,在琶塘村,民国时溉田70余亩。
徽州的山塘、当家塘通过蓄水,具有灌溉、消防、清洗等多种功能。
流动的水资源是自然的恩赐,不可移动的堨塘等水利设施是徽州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然与人工共同作用的堨在丰乐河两岸引水穿行,开凿出细密的水渠网,满足了徽州人生产生活的需求,造福于当地百姓;随着水的流动,也促进了地域社会人际网的形成和发展。古堨的开凿和修葺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完善的水利组织、管理制度、民风民俗等文化事项⑨。
封建社会,基层社会的运行和管理比较多地倚重民间自治组织。徽州宗族聚居盛行,村落和地方管理多赖于宗族势力。对塘堨这类牵涉多个村落的水利设施的管理中,宗族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不同于单纯的宗族管理,逐渐在水利共同体上自发形成了专门的水利组织。在前述民国《歙县志》的记载中,就已隐见这些组织的作用。如吕堨,“同治四年,封光禄署正许士泰、廪生朱恒龄、监生徐松茂重修,每年规收堨租为疏渠治坝费,许、朱相继董堨事。嗣汪邦惠暨时辅子广镇踵规行之,堨渠遂无倾塞之虞”;条垄堨,“现为旧支会辅仁堂召集业户推举堨董管理”[2]卷二。
《昌堨源流志》中记叙得更加清楚。元明时期,堨内种田之家构成堨众,无论田产多寡,均享有使用堨水灌溉的权利,相应的义务即承担疏浚、修葺的工费;堨首由堨众轮值,其实往往由堨众推举士家大族之人担任。昌堨由开凿的吴、余两个家族担任堨首,“每年依时唤集堨内种田之家疏渠、筑坝、浇灌田禾”。富山余氏管理堨尾,设堨甲3名;莘墟吴氏管理堨身中段2处,设堨甲3名;上游设堨甲1名[6]104-111。
到了清代,水利管理组织日益规范而严密。在清代乾隆、嘉庆和咸丰年间,吕堨历经三次大修,留下了详细的章程条例。吕堨北渠按浇灌区域分为四塻,乾隆《吕堨条例》规定每塻设有堨首与堨甲负责事务,管理堨众。堨首按年轮值,负责堨渠放水和疏浚的商讨、管理、督导、组织,劳务费由堨内业主按照田亩分担;堨甲负责具体的巡查、开闭水闸等工作,由老成并熟识水路者担任,劳务费由堨内佃种之人按照田亩分担。堨首、堨甲不称职者,即被替换。咸丰年间,出现了董事的职务,往往由声望较高的考取功名者担任,其职责与堨首又有不同,主要参与修葺工程的督导、管理章程的决议、与官府的协商以及经费的收取与管理等,且无薪资,仅付伙食费。
堨众、堨甲、堨首、董事各司其职,几百年来维持着徽州水利组织的正常运转。
在水利组织的长期运行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系统而完善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有关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水利的维修和管理、水资源的分配和纠纷调解等方面。
1.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堨的开凿主要由一到两个家族出资创建,但历代维护、疏浚和修葺的费用是巨大的开销,并不是一族之力所能承担的。据吴媛媛的研究,水利组织的经费来源有二:一是堨基产业,大多来源于开凿者或业主捐输的田地山产;一是堨众摊派,出工出费,按照所拥有的田亩分担经费[6]104-111。有田需灌溉即有经费来源,这应当是维持水利组织长期运转的良性循环。但是清代中后期,一般由大族、董事及部分业主先行筹措垫付,秋后再向未出资的业主追讨。追讨工费就成了难题,无计可施时,水利组织的管理者往往会寻求官方的帮助和政令。财务管理上,每年完工后要将收支账目公示,甚至上报地方政府。
2.水利的维修和管理
水利设施的维护、疏浚和修葺是水利组织的首要任务。吕堨的管理者会商讨维护、疏浚和修葺的具体细节,制定和颁布详细的《公议章程》,由董事与地方政府协商沟通,获得官方的支持。
3.水资源的分配和纠纷调解
水资源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农田的收成,放水的时间、流量的大小、地势的高低不同,总会产生用水的矛盾。水利组织的另一个重要事务就是处理水资源的分配和调解纠纷,既有水利组织内部的矛盾,也有水利组织与外部的矛盾。
(1)水利组织内部的分配
据《昌堨源流志》抄录洪武二十七年《徽州府歙县为农务水利事》的榜文,十五都吴姓与二十都余姓联名上告堨水上游的十七都高基塘田之家利用水车抢水,官府判决高基塘田之家挖塘蓄水,低基堨田凿渠引水,并且于于十五都、十七都、二十三都地方张榜公告,警示众人。乾隆《吕堨条例》对南北渠之间的分水、南北渠下各塻村庄间的分水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纠纷往往先由各堨首协商解决,无法调解时再赴地方政府申诉控告。
(2)水利组织间的纠纷
沿丰乐河溯流而下,筑有多个堨,这些水利设施之间也存在着水资源的分配和纠纷。比如雷堨在上游,吕堨在下游,两者距离非常相近。按照惯例,旱季无雨时,雷堨不能通河拦坝,应当为下游留放一定的水量,以使得吕堨有水可引,灌溉农田。嘉庆九年吕堨管理组织重申了这一分水协议,并恳请地方政府勒碑永垂。
(3)农田灌溉与水碓争水
水碓是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徽州的水碓大多沿河而建,往往由当地资产雄厚的大家族设立。比如元代,昌堨二十四都程县尉家分别建了2座水碓,由于水碓夺水,致使二十都堨末的田地干旱,禾苗受到损害,最后程家被判拆毁水碓。乾隆《吕堨条例》也规定,水碓在夏至后封闭,保证农田灌溉,如果春夏之交时需灌溉,也要封闭水碓。
除了完善的水利组织和管理制度外,当地还会开展以堨为主题的春祈秋报活动。有资料可查的昌堨和吕堨都会举行祭祀活动,祭祀堨内各社土谷之神、堨坝渠闸土神。昌堨的开凿者吴元四与创修吕堨的吕文达,在长期的崇祀中逐渐演变为堨坝的保护神,成为与汪华一样的地方神。
昌堨的春祈秋报于每年三月和七月举行,祭品有全猪、果子等物,献酒散胙,祈祷神仙保佑“永祈堨坝坚固,水利通济,田禾丰稔,官赋足共,民食充裕,永保无疆”[7]。为了感念吕堨的创修者,还曾建有吕堨报功祠,供奉的是吕堨开凿者吕文达,以及历代有功于吕堨维修的官宦、捐助和参与管理的士绅富人、为吕堨撰文的儒者。每岁秋成之后,“堨首以香仪迎公暨夫人神像至生家祭享,饮福受胙,崇德报功”[8]。当地百姓相传拜祭吕公,祈求保佑疾病痊愈总是很灵验。经过这些神迹的附会,吕文达逐渐被当地人奉为保护神。
由堨水流经地区的业主自发形成的松散的水利组织逐渐发展出相对完善的堨甲、堨首、董事管理层和管理制度。士家大族通过在开凿、修缮、管理中的贡献和历代崇祀,来巩固地位、把持权力、获得利益;地方政府并不参与直接的领导和具体的管理,对水利组织主要发挥督促和倡导的作用,因此当水资源分配出现矛盾的时候往往先经过由士绅组成的管理层的调解,再寻求官方权威的裁判和政令的推行。这种传统的徽州水利组织开始初具现代水利的雏形,比如虽然没有形成官方的水法,但其制定有详细的水利章程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已经具有管理、督导水利设施的功能;兼具保护生态、防洪抗旱的功能等等。中国农业遗产涵盖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9],有形的、物质性的堨塘等水利工程与无形的抽象的管理制度、民风民俗等构成了复合式的徽州水利文化遗产系统。
诚然,这些现存的古堨早已不是往日的模样,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古堨就会逐渐淤塞或被冲毁。只有不断的疏浚修葺,才能一直发挥灌溉的功能。西溪南的古堨并不是残垣断石的遗迹,而是至今仍发挥着作用的水利设施。所以虽然现在看到的是历代修葺的产物,但古堨仍是见证徽州农业发展的珍贵水利文化遗产。
今日的西溪南古堨扩展出更多的复合功能,首先是至今仍满足西溪南民众灌溉、饮水、清洗、消防、泄洪等需求的水利设施;再者是具有美感的自然与人工复合式景观;更是物质与非物质复合式的水利文化遗产系统。
日前,西溪南创意小镇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西溪南镇借助优美的人文自然生态、毗邻黄山高铁北站的地利之便,在文创产业和民宿经营等项目上摸索和积淀了经验,乡村旅游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一河两岸”的古村落全域性旅游综合开发格局,以丰乐河为轴线,形成丰乐河旅游廊道。2016年,西溪南镇政府邀请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了专业而详尽的《西溪南创意小镇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在百家创意体验片区中设立钓雪园,设置引、蓄、灌的水利展示场所,修建翻车和筒车灌溉农田;设立丰乐河水利遗产廊道片区,分别设立农林野趣漫游区、水利科普休闲区、枫杨林湿地体验区、蜂花田游赏区,围绕古堨等水利设施,打造集遗产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康体健身于一体的古徽州水利遗产公园,建议将西溪南水利遗产打包进徽州区水利遗产中,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7年,笔者多次于西溪南镇开展实地调研。西溪南镇本土倚重于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文创产业、民俗经营、生态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引进了外来资金和人才,吸收了前沿业态和经验,容纳了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本地业者开办的农家乐也比较兴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民宿经营,仍局限于单纯的承接住宿,游客入驻后大多前往周边景点旅游,仅在闲暇时于西溪南游玩嬉水;旅游开发相对薄弱,旅游设施尚未完善,上述旅游规划未及实施,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态。比如西溪南古村落与宏村、西递相比,古建村貌不具优势,但是其历史文化深厚、趣闻轶事丰富,这在景区的规划、建设上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丰乐河畔数百亩的杨树林湿地,风景优美、环境怡人,可是步道、指示牌尚未健全,游人仅能漫步闲憩,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古堨等水利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和展示尚需填补空白。
旅游业是黄山市的支柱产业,徽州生态人文之美盛名在外。近年来,走出家门看世界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是有游客反映,徽州古村落和周庄、乌镇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背后的成因值得探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是每个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得不够,未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结合西溪南以文创产业为重点的创意小镇建设,应深挖古堨等水利文化遗产资源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发展遗产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为特点的复合式多元化的旅游业态。这既是保护传承地方文化的有效举措之一,又能直接改善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同时全域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刺激地方经济的增长,更是保护生态、振兴乡村、增强文化自信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西溪南镇当地政府、居民、相关企业应当沟通协作,围绕水利文化遗产的文化和景观功能,在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外,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旅游,如亲子游、修学旅行、与婚纱拍摄相结合的蜜月旅行、自助式休闲度假等,提供更加多元、丰富的旅游产品,利用现代科技打造开放包容的旅游文化环境。
对水利文化遗产的开发不能逾越这一根本性的基础和前提,这也是所有规划、利用和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一,政府主导、全员参与,建立和完善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和规范,加强保护、落到实处,切实地做好水利文化遗产的整治和管理工作。所有的旅游开发都不应破坏原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建立的设施、场所也不应破坏环境的整体性和美感,区域所能接待的人流量也不应超载,旅游从业者和游客都不应违反规范损害水利文化遗产。第二,地方政府和水利管理机构可以深挖水利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借鉴古堨管理制度中的精华,做好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在全体居民中牢固树立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相较于单一的观光旅游,上述的主题旅游侧重于游客自我探索和发现。得益于自由开放的文创环境的成形,西溪南可放弃传统的售票方式,转而通过现代科技营造开放包容的旅游文化环境,丰富食宿、活动、周边产品等旅游产品的种类,延长驻留时间来盈利。具体建议有:第一,西溪南古村落游览路线的规划应更加清晰,在各巷口设置路线图和标识;湿地公园可利用栈道、石子路的铺设,引导游览;开发随身导游手机软件,增强自助旅游的便利性。第二,在古堨周围不影响景观的区域树立标识、标牌,简述古堨等水利遗产的创建、历史、功能、意义。标识的设计应当融入环境,具有徽州文化特色;刻制二维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推送更多的水利文化遗产相关内容,以利青少年或者爱好者进一步地挖掘,发挥好科普教育的功能。第三,利用固定场所如水利遗产公园,以版画、模型或投影动画等形式,集中展示、再现古堨的历史传说、修建场景;重绘水路图或复制古堨设施,模拟古堨等水利遗产的工作模式;展示农业生产工具如翻车、筒车、水碓、石磨等,还原古代农业耕作的生产场景,条件允许还可由村民操作表演,引导游客参与。
旅游的第一要义应当是给人带来审美体验。白墙黑瓦与青山绿水的掩映成趣是历代徽州人基于儒家文化的审美理念不断营建的成果。西溪南古村落原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整个区域规划的审美基调,后续的维护、修缮、建设都不应违背和打破它。第一,可由政府主导、民众参与,整治和维持区域环境的整洁。第二,发展观光农业,精心打造农业景观。目前西溪南村民依托油菜花、荷花种植业承接了松散的小规模的休闲观光旅游,今后可在不损害种植户利益的基础上,以补贴等形式集中规划、精心设计农业景观的时序和场所,但切记充分尊重周边环境、保留自然野趣、丰富审美感受。第三,古村落、湿地公园等区域和谐的人工造景,更能直接助力于婚纱摄影和旅游摄影等。
被动接受式的视觉审美之外,主动体验式的感觉触发更能激发游客的感同深受,增强对地方文化、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和融入感,打造差异化、个性化旅游,有利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的传播。第一,结合生态农业和传统农耕,引导游客主动参与。西溪南镇目前既有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基地,也有遵循传统农耕模式的私人田地,可以开发多种活动吸引游客主动体验农产品的耕作、采摘、加工,重新发现和认识农耕文化。第二,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养蜂、钓鱼等体验活动。养蜂业是西溪南的传统特色产业,当地还设立了蜜蜂文化博物馆,可有计划地与养蜂户合作开发养蜂、蜂产品制作的现场体验;在不违反丰乐河流域整治和禁渔政策的前提下,小规模地、有计划地开发钓鱼活动,丰富旅游趣味。第三,根据实际情况恢复特色祭祀民俗活动,将其文化内涵演化为感谢自然恩赐,宣扬朴素的环保观念。
西溪南创意小镇规划设有智慧创新产业园片区、国际艺术家走廊片区、工匠之家创意片区等,着重于文创产业的引进和开发。第一,伴随着这些艺术设计、工艺创意产业的发展,可通过合作授权和引导的方式,开发丰富的周边文化产品,比如以农耕文化、水利遗产、徽州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品、工艺品、创意产品的开发和制作。第二,既可以开发生产价廉物美的蜂产品、糕点等伴手礼,也可以结合包装设计开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有机米等高端农业产品。通过多元化、开放式、体验式的旅游活动,游客早已融入西溪南、认同徽文化,购买产品的积极性和愿望更加强烈,可以避免进店购物的尴尬场面。
打造多元化、开放式、体验式的旅游业态,其目的在于承接不同年龄、背景、目的的游客,尽力满足游客多样的需求,使游客在西溪南停留时间更长、消费的旅游产品更多,直接增加地区和民众的经济收入;从长远来说更能承接劳动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和文化的振兴。而在制度和规范先行的前提和保证下,经济的增长能够为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更多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注释:
①亦作“陇”或“垅”。
②1亩约为0.067公顷。下文 1949年后亩数折合相同。
③本文参考了尚未付梓的乡土资料: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镇志编撰委员会、黄山市徽州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西溪南镇志》(2016年版),《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地方志》(2001年版),西溪南镇人民政府编《徽州区西溪南镇文史资料简要汇编》,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西溪南创意小镇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城市设计》,《徽州区水利志》等。
④根据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古今对照统计表》[10],清代1亩≈92.2亩。下文清代亩数相同。
⑤民国沿用清亩,1亩≈92.2亩。下文民国亩数相同。
⑥根据余也非著《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古今对照统计表》,宋代1亩≈86.5亩。但此数据见于清代民国书籍中,故不能断定是宋代田亩数,还是已折合为清代田亩计数。
⑦根据当地水利部门提供材料,三合坝由昌堨、条垄堨、雷堨三堨合并而得名,坝址位于条垄堨旧址。上述三堨原为桩石坝,极易水毁,年年维修,甚至一年数毁数修。为一劳永逸计,于1952年12月1日开工将三坝合并为一坝。1953年5月中旬,大部分工程已经竣工,南干渠首次放水到田;北干渠待工程扫尾亦可试水。同年6月4日和25日,忽遭两次洪灾,大坝全被冲毁,群众不愿重建,经实地调查研究以后,复归旧制,三坝仍在原址分别修复,放水灌溉。
⑧中国古代山地塘均须折亩,实则为税地单位的数量。
⑨吴媛媛利用史料研究了民间水利组织的变迁以及与地域社会的关系,为本部分提供了资料和启发。本部分结合方志、史料、既有论著梳理了西溪南地区的的水利组织、管理制度、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