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军:两脚踏破连户路 一肩挑尽民生愁

2018-01-02 08:14马爱平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正安县大鲵贫困户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檀军:两脚踏破连户路 一肩挑尽民生愁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80后檀军2013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遵义医学院工作,2015年1月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进修学习。

2015年12月,他响应贵州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及遵义医学院的号召,主动申请来到遵义市唯一的一个深度贫困县的最边远山区——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投身到科技扶贫的大军中,成为谢坝乡科技副乡长兼科技特派员。

数载入驻谢坝乡,民富乡兴愿伤神。夜半窗外风起处,潇潇落叶似民生。

谢坝仡佬族苗族乡位于正安县东南边陲,属遵义市8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正安县四个极贫乡之一。

这位来自安徽的小伙子,来到谢坝乡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交流障碍,他第一天到谢坝乡报到时,恰逢乡党政领导在开党政联席会,他全程听下来,发现竟只能“猜对”40%的内容,且开会讨论的“精准扶贫”、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等等这些词语,对于毫无基层工作经验的“外地人”来讲,完全是听的一头雾水,方言交流障碍加上无基层工作经验,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在他面前。

那一周,他时常失眠,经过苦思冥想,他向乡党委书记陈静(现任正安县副县长)提出到鱼泉村工作的申请,当时鱼泉村是精准扶贫的出列村,脱贫攻坚任务尤其的艰巨,他觉得在村里能经常与群众打交道,能更快的融入基层工作中,陈书记听完他的想法后表示赞赏,第二天,他便来到鱼泉村工作,只要见到村民,他都耐心的询问其生产生活情况,一方面能掌握群众生活的真实现状与期盼,另一方面也是在学习当地方言。

一个月后,他终于能完全听懂当地方言了,当别人询问他学习方言的秘诀是,他说“发现学方言比学英语还难,但方法是相似的,就是多练,我已记不清与多少群众交谈过,只记得那段时间晚上做梦都是在跟乡亲们摆龙门阵”。

为更快的掌握谢坝乡农业实情,檀军时常入组串户,并针对该乡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发展建议,指导当地村民进行药用昆虫养殖,培养本土科技人才。有次跟鱼泉村护林员谢建华一起走访贫困户,连续走了5个小时,在半途中发现凉鞋走烂了,山上的路面全是石子,幸亏周边的农户主动拿出针线帮忙缝补才得以“穿鞋”继续前行,面对淳朴而热情的村民,檀军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两脚踏破乡间路,一肩挑尽民生愁。千秋鲵乡鱼泉水,长吟幸福满神州。

谢坝乡还有另外一个名称——“中国大鲵之乡”,该乡于2013年5月和7月,分别获得“中国大鲵之乡”和“正安娃娃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称号,但大鲵产业发展中遇到了产品滞销的难题,很多养殖户及企业养殖的大鲵很难找到销路,且一旦遇到病害,很难找到专业人员进行诊治。

檀军在一次走访调查大鲵生长情况时就遇到养殖户谢启确家的大鲵患病,每天都会死掉十几只大鲵,损失惨重,檀军通过蹲点观察与咨询省农委水产站、遵义医学院的相关专家,最后诊断谢启确家养殖的大鲵患的是“腐皮病”,并指导养殖户对患病大鲵转移,对水池用二氧化氯消毒,对患病大鲵体表用碘伏消毒,同时注射抗生素治疗,不到两天,患病大鲵的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了正常生长状态,为养殖户挽回了近20万的损失。

针对大鲵难找销路的问题,檀军提出了对大鲵进行深加工研究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思路,先后邀请了贵阳学院科技处处长李灿教授、遵义医学院科研处处长李晓飞教授及生物学教研室的大鲵深加工专家李学英教授到谢坝乡浩运大鲵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此外,他还联系省科技厅信息中心的专家,借助省科技厅信息中心的平台发布谢坝乡的农特产品销售信息,为谢坝乡大鲵寻找销路,

檀军在工作中始终秉承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无怨言,不计较,在鱼泉村驻守4个月,指导并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鱼泉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654户,2719人,2016年的贫困户215户834人,贫困发生率34%,属一类贫困村。

该村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前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收入比重小,群众生活困难;无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为了摆脱经济薄弱、发展滞后的帽子,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和部署下,檀军与鱼泉村支部书记王六洪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审时度势,紧抓机遇,以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精准扶贫模式,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2016年全村种植香芋314亩,总产值在200万元以上,带动本村贫困户劳动力务工4000多人次,且该香芋基地受到正安县新闻中心、遵义市日报社的记者的关注与报道,拓宽了销售渠道;发展烟农25户,种植烤烟480亩,总产值170万元以上,短期内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00人以上,每人收入不少于4000元;发展冷水养鱼5.5亩,经济效益较好,檀军与村支两委正打算利用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大规模引导发展冷水鱼养殖,在做大规模的同时,打出“鱼泉”村自己的品牌;此外,该村还启动了食用菌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厂房304平方米,菌棒30万棒,带动利益联结贫困户20户就业。

针对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的问题,在乡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下,鱼泉村得到了省民宗委的“民族团结示范点”项目资助,那段时间,檀军带领村支两委起早贪黑的全程指导村民文化广场建设,修建了篮球场,购置了乒乓球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正安县大鲵贫困户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大鲵的智慧
正安县“三变”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及打算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大鲵生态养殖技术要点研究
正安县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正安县召开2016年全县老干部、老年教育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萌物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