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四月初,高大的乔木枝头就开始冒出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芽儿,上面还点缀着短短的茸毛。至谷雨前后,菜贩子挑着的担子上便多出了一把把紫红色寸把长的细茎,以强势的姿态占领了人们的餐桌。
小时候我最爱看奶奶做香椿。先将其洗干净,然后焯水,待那紫红色的嫩芽上下翻腾几分钟后,就用一把漏勺利落地捞起,奶奶用一双布满老茧却依旧灵巧的手将它们细细地排成一列。奶奶手执一把粗重的菜刀,仅在案板上飞舞了几下,便齐齐变成大小一致的碎茎,最后再裹上一层薄薄的蛋液,置于油锅中翻炒,待一种奇妙的难以言喻的香气传出,弥散在厨房中时,一道香椿炒蛋就做好了。
每当香椿炒蛋端上桌时,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从其中挑出色泽最亮丽的一块来,往口中塞时完全忘记了那惊人的热度,只好一边吸着气一边享受着那美味,而奶奶这时往往口中唠念着小心烫,一边将炒蛋切分为适合入口的大小,一边微笑着看着我们兄妹俩,好似自己也吃到了鲜美的香椿炒蛋。
每到四月初香椿上市的季节,那紫红色的有着奇妙味道的芽儿便很难离开我们家的菜谱了。这其中我对香椿的喜爱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奶奶对香椿的推崇和赞美则在幼年的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将香椿与奶奶和美好划上了等号。
依稀记得在我七八岁时,家中栽了一株不大的香椿,每至清明前后,奶奶便抱着我搬一把小椅子坐在树下,指着那带着茸毛的嫩芽,念念自语着:“头茬卖钱儿,二茬炒盘儿……”,说着说着便不禁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一团,也成了微笑的形状。奶奶拍了拍我的肚皮,笑骂到:“什么头茬,二茬,最后不都进了你馋鬼的肚子里。”我那时无法理解奶奶话中的含义,也跟着咯咯笑起来,香椿树下全都是俩人的笑声。
待我再长大一些,我就开始帮奶奶择菜,甚至还有机会动一动那把大菜刀,满足一下亲手做香椿的欲望。再后来我们搬进了新家,香椿树没有了,奶奶也不再每年等待香椿成熟,而是在菜市場偶然看见有人叫卖香椿,才恍然发现已是香椿芽抽枝的季节了。偶然买回一把香椿,也是被卖家择好。无论是奶奶还是我似乎都觉得少了些什么,别人家的香椿似乎也没有自家的鲜美。
现在,奶奶依旧炒香椿,但面上却少了几分愉悦,多了几分怀念,不知是在怀念那株不知如何了的老香的香椿树,还是那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
(作者介绍:张天一,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学生;指导教师:陈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