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蔚
内容摘要:反衬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加吸引读者,适当运用这一手法,必能使文章富有色彩,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反衬 写作 特征
一.反衬的涵义
在叙事和描写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事件或某些人,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物作为对照或映衬。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这种写法技巧叫反称。反衬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常常被写作者运用到作品里,来突出想要突出的内容或对象。
二.写作中运用反衬手法的意义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一环节的教育。作为专科学生,其作文早已经被淡出课堂,成为学生自己课下的练笔。然而,正是这样的淡化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品有了很大的退化,进入大学以后,实则应更加注重这一环节的训练,只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将这一环节布置为课下,而作为学生则不应该有所松懈。语文的学习其根本是离不开写、读、听、练的,且四者相互关联,写作则是判断语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作为写作中不得不运用到的反衬手法,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自如,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一种技能之一。一篇有血肉的文章,不是空谈思想,凭空抒写就可以的。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只是文字,只是句子构成的单调的符号,它是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它是心血来潮的一件事情,里面有作者的情感,更有作者的思想,是灵感所致,但也需要有相应的手法来辅助作者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它是写作者写作的重要工具。反衬作为其中的一种手法,是写作者在写作中时常会使用到的。反衬的运用可以使作品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且可以通过抒写其他的事物来映衬自己想要突出的事物,尤其是一些通过直接描写无法达到突出效果的情况,运用这样的手法就能更加的突显出作者想要的成效。既能表达清楚自己的用意,又能增添文章的色彩,丰富文章的文墨,创造出独有的意境。
三.如何运用反衬手法
1.通过言他物来突显本来想要表达的事物。
在写作时,为了表达或突出某一特点,我们可以不直接去描述这一事物的特征,而是通过描写其他的事物,或者周边的情况来显现本要突出的事物。在《陌上桑》里描写罗敷之美有这样的句子:“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作者为了告诉给读者秦罗敷的美貌,首先通过正面直接描写秦罗敷的外貌,给人留下秦罗敷美貌的印象。但直接描写只能展现秦罗敷如同一般美女般精致的衣着,别样的发髻,花样的配饰。外貌却只能依着于这些华丽的装扮去想象和猜测。而其外貌有多美,则无法显现出来,于是,作者为达到这一写作目的,便采纳了反衬的手法。作者写到了周围的人见到秦罗敷后反常的表现和行为,以此来衬托罗敷的美。这里,作者写了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看见罗敷后不同的表现。因为罗敷的美,让他们都忘记了自己当下的事情。一系列反常的行为,从侧面反衬出罗敷外貌到的倾国倾城,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以读者自己的审美角度勾勒出不同的罗敷形象。这是反衬手法带来的妙处,是其他的写法所不能媲比的。
2.通过描述能够反映事物特征的反面特征,来突显该事物的特性。
反衬通常借助于对比的手法,将事物的两种相反或相对的特性并列在一起,使之相互对照,使得想要表达的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诗人在诗句里常常用到的以动衬静的手法,如诗句:“月出驚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为突出意境的空灵、静谧、祥和、静默,以写悄无声息的月亮惊动山中的小鸟,涓涓的小溪里不时的传出鸟声来表现。诗句里写到乍出的明月,明月本有光无声,却能“惊”动“山鸟”,“春涧”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以此突出“夜静”、“山空”。这样的手法让我们更能切身的感受到山林里的空灵之美。又如,以明衬暗,杜甫《春夜喜雨》里诗句,“野径去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为突出夜晚的漆黑、黑云密布,为读者呈现一副江村夜雨图,用江里船上的灯火衬托出同云一样都是黑沉沉的田野里的小路,以“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与此类似的反衬手法还有,以大衬小,如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哀衬乐,如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然,还有如以真衬假,以浓衬淡等都是这种反衬手法的用法。可见,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常常运用这一手法,使作品更有蕴意,事物的特征更加的鲜明。
总之,反衬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事物的特征,可以运用到各种体裁中,可以用来写人、记事、写景、抒情,手法运用较灵活,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表达主题,突出主旨,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反衬手法来使得文章更有特色,使文章形象更加鲜明。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