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境
内容提要:党管武装是我国国防和军队体制的根本,县(市、区)人民武装工作是国家人民武装工作的基础。推动县(市、区)人民武装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首要和关键是加强人武系统党组织建设,要建强第一书记队伍、县级人武部党委、基层武装部党组织、常驻民兵应急力量党组织,确保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县(市、区)人民武装建设是国家人民武装建设的基础。党的领导、党管武装是我国国防和军队体制的根本,推动县(市、区)人民武装建设,夯实国家人民武装发展的根基,首要而关键的是加强人武系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我们对广东省肇庆市调研情况看(据了解全国大多地区相近相似),目前县(市、区)人武系统党建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县级党委书记担任同级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加强党管武装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党建内容,在新中国人民武装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民武装建设发展。如有的第一书记忙于经济社会建设,议武装、抓武装、管武装精力投入很少;有的第一书记没有经过相应学习培训,对党管武装缺乏实践历练,抓人武部党委建设经验不足,效果不佳;有的第一书记管武装就是出席几次活动、做做样子,投入一些经费、解决几个问题,没有真正发挥好管政治、管方向、管决策的作用。这些年,虽然各级就加强党管武装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情况日益向好,但在一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着第一书记兼职不尽职、任职不履职、监督机制不健全、引领示范不明显等问题。如肇庆市8名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参加过上级培训的只有2名,参加或组织过军事训练演练的只有3名,还有5个单位连2017年议军会都没有召开。
新时代,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推动县(市、区)人武系统党的建设,必须突出建强同级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队伍这个“龙头”。一是要健全制度机制。第一书记上任前,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主要领导要组织第一书记任前谈话,举行任职仪式宣布任职命令,地市以上每两年、县(市、区)以下每年要组织一次党管武装工作述职,不断强化他们履行党管武装职责的政治自觉。二是要强化培训。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和省军区、省党校,要分期分批组织县级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特别是新任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履行党管武装职责的能力水平。三是要落实考评。将第一书记履行党管武装职责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绩效考评范围,明确考评内容、组织实施方法、分值权重和奖惩措施,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发他们落实党管武装的政治热情。
省军区系统调整改革后,县级人武部不仅作为同级军事指挥机关的根本属性没有变,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兼政府兵役机关的职能地位没有变,备战打仗、动员支前、保障“三军”的根本任务没有变,而且在协调军民融合、管理保障离退休干部等方面有新的拓展和加强,所以,人武部党委班子肩上的担子只会越来越重。现在,有的人武部在全面从严治党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如有的班子成员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适应、行动不自觉,感到受约束太多;有的单位“两个责任”压得不实,党管党员、党管干部还不够严格,依然存在宽松软现象;有的班子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弱化,抓人民武装建设做军事斗争准备不深不细,训风演风不真不实;等等。
新时代,按照从严从紧的党建标准引领县级人武部党委班子建设,迫切需要提高班子成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本领新能力。一是要提高执行力。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检验部队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关键看各级党委的执行力。人武部党委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地生根,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二是要提高团结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行不行就看前两名。军政主官搞好团结,班子成员之间搞好团结,齐心协力相向而行,班子带部队才会有力量,才能落实好党的建设的各项标准要求。特别是现在人武部班子成员大多来自三军,来自全国各地,更要注重搞好团结。三是要提高战斗力。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各项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党委班子要通过强化党建工作,坚决纠正一切不符合备战打仗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切实把战斗力标准牢固立起来,真正将全部心思和精力向备战打仗、实战实训聚焦,确保部队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旦需要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经得起实践检验。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基层武装工作历来高度重视,1999年“三办”专门发文规范基层武装部的设置,2013年五部委又联合发文明确专职人武干部工作标准要求,为加强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特别是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现行法规,基层武装部(限指乡、镇、街道武装部,下同)编制专武干部均为公务员,其党组织建设与乡镇街道党组织建设融为一体,具体通过同级党委书记担任武装部政治教导员、武装部长参加同级党委的形式来实现党管武装,其他党员专武干部参加相关党支部(小组)推动武装工作落实。从肇庆市情况看,截至2017年底,该市105个乡镇(街道)武装部部长都参加了同级党委,但还有12名党(工)委书记没有下达政治教导员命令。近3年,全市8个县(市、区)人武部只有3个组织了基层武装部政治教导员工作述职。35%的基层武装部反映,党管武装工作绩效考评标准不明确、制度不落实。共有专武干部237人,属公务员的123人,占比不到52%。个别县编配35名专武干部,有15名非公务员,达43%。有从军经历的专武干部占45%,还有9名不是党员,不适应岗位要求、不会做民兵预备役党建工作的问题比较突出。80%的专武干部兼职2个以上,开展党建工作精力难集中的问题比较突出。
新时代,加强基层武装部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入口关。不是公务员的不能进专武干部队伍,不是党员的不能担任专武干部。优先接收军队转业党员干部进专武干部队伍,定向招录退役党员士兵特别是年轻有为的优秀士官。二是把好培训关。定期组织好专武干部和政治教导员党建工作专题培训,明确基层武装部和民兵预备役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三是把好标准关。立起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标准,规范考评程序和方法,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广泛开展“双争一考”活动,提升基层武装部党建生机活力。
中办有关文件要求,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由依据任务临时抽组为主向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转变;重视加强民兵临时党组织建设,在集中训练和执行任务期间,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肇庆市8个县级行政区,目前已有5个建立了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共260人,其余3个单位最近也在筹划建立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已建常驻民兵应急分队中有1个分队成立了党支部,连排长都由党员担任,党内生活比较经常;其余4个分队因为党员人数少于3人,都没有成立党组织。
新形势下,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建设日益常态化,其党组织建设也应尽快由“临时”向“常态化”转变,以确保坚持党管武装根基牢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一是要健全党组织架构。及时成立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党支部,下设若干党小组,常驻应急连、排、班各级骨干都要由党员担任。二是要增加党员比例。精心挑选更多党员充实到常驻民兵应急分队,提高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党员比例;对执行抗洪抢险、应急维稳、扑救山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出色的民兵队员,可采取火线入党的方式发展成为民兵党员。常驻民兵应急分队每年要按照一定比例吸收和发展党员。三是要常态化开展党内生活。经常性开展党员思想汇报、“三会一课”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组织活动,增强民兵应急力量的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