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集合,李宁馨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2;西北大学附中,陕西 西安 710075)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伴随着生产力的空前提高、社会文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从未有过的破坏。在这种大趋势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的我国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没有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没有真正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做好生态文明的建设是我国步入新时代的使命,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而也体现在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
第一,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同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
生态环境的保护直接体现着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针对这一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人类生存和百姓福祉的基本理念。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科学论断从根本上阐明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1]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调研时,针对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这一振聋发聩的论述,不仅体现了民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更彰显了我们应当承担的历史重任和使命。[2]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形态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湖州考察时,提出了著名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科学论断。自此,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便被提升到了同一个层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形态均是以粗放型为主,长达几十年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污染和破坏,这也是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国家建设宏观层面的内在原因。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3]该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对待的重要性,直指生态文明建设的要害。如果继续采用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必将导致人民群众不满于社会现状,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发展要依托绿水青山,更依赖于优质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而这也将是未来我国发展经济所遵循的主基调。[4]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他关于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观不仅从思想认识上反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包含了应当采取怎样的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的思维方式,以达到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目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一科学论断明确了当前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有着其深厚的内在渊源。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就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考察工作时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5]
通过五年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逐步形成了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在此基础上,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此,应当将环境与资源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其进行综合协调的保护与治理,并挖掘其中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其内在联系规律,这样才能够做到系统保护。中国哲学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为天地之心”;人的贵就在于能够体会和服从天地生生之德,把天地生养万物的职能作为自己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仅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更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并行的协同关系更加紧密。
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中还蕴含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观,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有关于重视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即建立考虑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则鲜明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是从实践角度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这一论断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促进的理念,不再简单以GDP为标准衡量经济发展状况,而是注意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指标的变化,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
过去五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十九大报告中也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不仅需要党中央的宏观部署,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职责。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监管层层失守”,“弄虚作假、包庇纵容”等严厉措辞频现,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引起社会强烈震动,这是在生态文明观落实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央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来达到督促环境保护相关责任人积极履行职责的必要,克制了地方官员因为追逐短期利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内因,彰显了党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意志。[6]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新阶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新的高度上的辩证统一,是恢复自然的活力,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达到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我们应认真领会,推动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7]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赶超,更是全方位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我们应当顺应时代要求,找到适合自身国情,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发展的道路。绝不能效仿西方国家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之路。不让任何一代人承担环境污染的恶果,这是当代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