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骥
(鞍山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千山佛道教徒重视洞中修行,其初期固与自然条件不具备而修行于洞中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洞中修行更能得山岳钟灵之气。无量观的罗汉洞,龙泉寺的“极乐洞”“洗尘洞”“了凡洞”,中会寺的“卧龙山宝泉玲珑洞”,大安寺的“罗汉洞”,慈祥观“玄合洞”,木鱼庵“朝阳洞”,朝阳观“冷洞”等,皆是如此。通过对石洞中残留的明清时期所遗砖瓦的考察,我们能够确认在明清时期千山僧道曾经在洞中生活修炼。即使后来生活居住条件改善之后,还有僧道在洞中居住修行。千山古洞题刻既是历史印记,又可视为僧道修行等宗教文化行为的书写载体。僧道修行之外,千山古洞摩崖题刻亦记述了千山独有的佛道两教相和相谐的交融发展情况,同时也记述了古代士人游历千山的情况。今仅就千山古代洞府的摩崖题刻,以佛教和道教区域逐次考述如左。
雪庵洞又名老祖洞、祖师洞,位于香岩寺老祖峰陡壁上,为一巨大的岩缝,上窄下宽,微向东倾斜,深8米许,下部平均宽2米,最高处10余米。传元代高僧雪庵在此洞修炼,洞因此得名。明朝重修洞口,用石和人造条石、方石砌成檔墙,下留门,上留天窗。门拱形,高1.6米,宽0.7米。“雪庵洞府”石片镶其上。其铭曰:
皇庆贰年祖师涅槃/雪庵洞府/隆庆元年发心重修刻石长57厘米,高33厘米。“雪庵洞府”自右而左横刻,楷书。右侧款识“皇庆贰年祖师涅盘”,自上而下直书一行8字,楷书。左侧款识“隆庆元年发心重修”,自上而下直书一行8字,楷书。
雪庵俗姓金,《辽阳县志》述雪庵曰:“雪庵,香岩寺得道高僧也。相传原充军人,家鞍山西勾家寨。元代征役频烦,从征十年。一旦旋里,抵家已夜,系马门外。潜入,借月光窥窗,见妻与少年共寝,忿极,欲手刃之,转念红尘烦恼,杀彼何为?乃留刃而去。葢少年非他,乃其女也,生于离家后,故不知也。先隐于夕阳寺,以妻女常往哭请,乃避之香岩寺,苦修得道焉。[2]”关于雪庵,清人张玉书《游辽阳千山记》中有记述曰:“据元皇庆中直学士陈景元撰《雪庵塔记》言:僧自医巫闾驻马大安,后移居鸭绿江,复还香岩,具有异迹。[2]”相较于《辽阳县志》,张玉书的记载颇为可信。亦可据此知雪庵和尚的大致行迹,即:初在医巫闾山,后往千山大安寺,复去鸭绿江,再还香岩。
关于雪庵洞,清人缪润绂亦有诗述曰:“石洞壁幽岩,何年力士斧。香火奉其间,开山想禅祖。遥遥西北天,普安同万古。”很显然,在清代雪庵洞府已经从宗教景观转而为宗教人文相兼容的文化景观。千山其他洞府亦与此相似,最初只是宗教场所,但随着士人的游历和歌咏,这些场所更多地蕴含了人文气息。
雪庵洞府刻石书迹略能整饬而合八法。以香岩寺彼时游人之盛,寺僧完全可以请游山士人中擅笔墨者书此。
大安寺罗汉洞和观音洞为千山古洞,刻石文字颇多,尤其罗汉洞,记述明朝出使朝鲜官员游历事迹,意义尤为重要。
1.罗汉洞
大安寺罗汉洞位于文殊峰东南,又名中峰岩洞,因时常从洞内喷出云雾,故命名为石洞藏云,为大安寺奇景。洞道穿山峰而过,西南东北走向,前后相同。洞长27米,呈弓形。前段洞道宽4米,中间段洞道宽3.85米。洞高最低处2米,最高处4米,平均洞高2.6米。洞西上方有一人工修凿的天窗。西南为出入洞口,石砌一门,装有门框和门。上方刻有“佛光普照”四字,两边和上方镶有明嘉靖年间题刻洞铭石片,记述名人游洞之事。洞内塑有十八罗汉像。《辽阳县志》记载:“洞内十八罗汉。石壁间有明嘉靖丁酉九月重阳碑记,末署工科左给事中福清萃轩薛廷宠、监察御史浙江思斋朱篪、巡按御史古澶驼村史褒善、工部郎中两溪孙巨鲸等同游于此,刻石记事”[1]。清人郝浴有《罗汉洞》曰:“松云攒护间,杳然得翕受。拄杖香岩额,中有尊者某。应是爱飞行,当翠凿户牗。深入幽转明,一气通前后。最后结窗棂,下窥万壑陡。日轮渐南来,不吞已到口。就中诸圣僧,屈指客二九。嗔笑皆慈悲,虽怪不为丑。拂尘起摩索,始信仁者寿。松声如耳根,胸中浑刷垢。爱此清凉居,熏风自为帚。抖擞出前岩,再坐洞门口。仰视檐石掀,怒出压云母。既压而复翘,俯仰尽诸有。五老立阶下,纯用大夫守。左壁拥高邻,苍茫以背负。万松多于毛,碧青那可数”。
(1)龚用卿吴希孟游历题记
大安寺罗汉洞口内东壁有石片嵌其上,其铭曰:
嘉靖丁酉仲夏/壬子翰林院修/撰龚用卿户科/给事中吴希孟/苑马卿冯时/雍太仆寺少卿/李翔分守参议/高登副总兵李/景良寺丞吕朋/都指挥刘大章/陈善徐府同游/大安寺罗汉洞
刻石长72厘米,高37厘米。12行,满行6字。字径5厘米,楷书。
龚用卿(1500—1563),字明治,号凤岗,怀安县(今属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嘉靖五年(152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左春坊、左谕德、翰林院侍读直经筵。参与修撰《明伦大典》《大明会典》。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善诗,有《使朝鲜录》《云岗选集》行世。
吴希孟(生卒年不详),字子醇,号龙津。武进人(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东阳知县,选户科给事中。与龚用卿奉使朝鲜,还,擢江西参议,以事贬会稽县丞,官终广信知府。有《使朝鲜集》《钓台集》行世。
千山大安寺罗汉洞刻石内容记述了龚用卿、吴希孟等人于嘉靖十六年夏游历千山情况。检诸文献可知,龚用卿、吴希孟是出使朝鲜之后,返京途中游历千山。《明实录·世宗靖实录》记曰:嘉靖十五年(1536)十一月癸丑朔,丁巳(初五日)“以皇子生,遣翰林院修撰龚用卿、户科给事中吴希孟为正、副使,颁诏于朝鲜国,赐国王以文绮、彩缎。[3]”明人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对龚用卿、吴希孟出使朝鲜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述:“十五年,皇子诞生(是为哀冲大子),命修撰龚用卿、给事中吴希孟颁诏。朝鲜国王率文武百官生儒郊迎至勤政殿,行开读礼讫,宴于太平馆。国王执礼甚恭,因言及其祖非系李仁人之后,《会典》所书弑王氏四君之事,已经累次奏准改正,迄今尚未改,朝夕营心,未尝忘也。用卿等曰:‘此子孙不敢诬其祖父之心,不失为孝。若果非其后,礼当奏闻。’酒数行别去。已而连日筵宴,致词敬劳,俱感天朝厚恩,无敢颠越之意,多不能载。其王之贤而有礼如此。[4]”朝鲜国王李怿对龚用卿、吴希孟执礼甚恭,一方面是对明朝的尊重,另一方面是请龚、吴两位使臣改正《会典》中“所书弑王氏四君之事。”龚用卿、吴希孟从朝鲜回国后对朝鲜及国王李怿给予的评价很高:“翰林院修撰龚用卿、户科给事中吴希孟使朝鲜还。言朝鲜素称恭顺,较之诸夷不同。而国家礼遇其国,亦未尝以夷礼待之。迩者赉诏至彼,其王李怿又能恪遵典礼,敬事不违,良可嘉尚。请自今凡诏告敕谕,事关体制者,宜使之一体知悉,不必遣官,但因其朝贡陪臣即令赉回,庶以见朝廷殖有礼、怀远人之意,礼部覆其议。诏可。[3]”
龚用卿、吴希孟在嘉靖十五年(1536)因皇子出生事去朝鲜颁布诏书,千山大安寺罗汉洞题刻时间在嘉靖十六年(1537)仲夏,显然是二人使朝鲜回朝途中经过千山做了短暂的停留,在冯时雍、李翔、高登、李景良、吕朋、刘大章、陈善、徐府等人的陪同下游历了千山。
此刻石以书法论,因是有充分准备,书、刻均十分用心、整饬,书法风格略近柳公权,整体气息上亦饶有台阁风度。
(2)薛廷宠朱篪等题记
大安寺罗汉洞口内东壁又有所嵌石片,记薛廷宠等人游历千山事,铭曰:
嘉靖丁酉时维九/月重阳日也同登/于此谨刻名如左/工科左给事中福/清萃轩薛廷宠/监察御史浙江思/斋朱篪/巡按监察御史古/澶驼村史褒善/户部郎中两溪孙/巨鲸/嘉靖岁戊戌春正/月吉日/都司掌印署都指挥使刘大章/军政署都指挥佥事陈善/徐府同建
刻石长77厘米,高50厘米。11行,满行13字。字径5厘米,楷书。“都司掌印署都指挥使刘大章、军政署都指挥佥事陈善、徐府同建” 附于“月吉日”行下,分三行小字镌刻。
薛廷宠(生卒年不详),字汝承,号萃轩,福清人(今属福建省福清市)。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以行人选吏科给事中,奉使朝鲜,还擢都给事中,慷慨直言无所讳避,尝疏劾诸大臣,皆当时用事者,有旨留用数人,诸大臣以廷宠言直俱不敢辩。工诗,行朝鲜诗收于《皇华集》,有《谏垣奏议集》行世。
朱篪(1493—1546)字守谐,号思斋,浙江山阴(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人。正德十五年(1520)会魁与兄朱簠同举进士,嘉靖五年(1536)殿试,钦赐双凤齐飞匾。历官扬州府泰兴县知县、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湖广,累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曾巡视辽东,来千山,有《九日游千山》《次韵东岩并郭初亭韵三首》《罗汉洞》等诗。
史褒善,字文直,号沱村,开州(今属重庆市开州区)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行人、御史、辽东巡按、南京国子监博士、南京吏部主事、江西按察副使、浙江参政、河南右布政使、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大理寺卿等职。曾巡辽东并游千山,有《次韵东岩并郭初亭韵三首》《千山遇雪》等诗。
孙巨鲸,字子鱼,号雨溪,徽县(今属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人。少时聪明过人,明代嘉靖二年(1523)考中进士,授山西洪洞知县,复升为户部员外郎。后任郎中,奉旨往辽东总管粮食的贮藏和分类。嘉靖十六年(1537)与薛廷宠、朱篪、史褒善等人同游千山。
薛廷宠、朱篪等人游千山,非为专门游历,当是在辽东处理公务时得暇所为。
刻石镌刻工整、精细,书法近颜真卿早期作品,整饬而少变化,可见台阁风度。
(3)华察薛廷宠等题记
大安寺罗汉洞口内东壁有所嵌石,记华察等人游历千山事,其铭曰:
翰林院侍读锡山华/察工科给事中福/清薛廷宠奉使朝鲜/偕巡按辽东监察御/史洛阳乔佑来游大/安寺罗汉洞/嘉靖十八年三月二/十日同游都指挥使/刘大章徐府谨识
此题记原镌于石,后嵌于大安寺罗汉洞口内东壁上。刻石长73厘米,高58厘米。9行,满行8字。字径5厘米,楷书。
华察(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无锡(今属江苏省无锡市)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为庶吉士、后调户部主事,又迁兵部郎中。后任翰林院修撰,参与校录各朝实录。曾出使朝鲜。后任应天府会试主官,拜侍读学士。因拒绝严嵩结纳,告老还乡。工诗,着有《岩居稿》《碧山堂集》《知退轩集》《东行纪兴》等行世。
考诸文献,华察薛廷宠于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戊申(初九日):“以恭上皇天上帝大号,加上皇祖谥号及册立皇太子、册封二王礼成”事,奉诏出使朝鲜,“诏谕朝鲜国王李怿,赐王以彩币、文锦。察等以开读事竣,或国王援往例请留诏敕,从否?惟命。诏从其请。[3]”离京赴朝,华察、薛廷宠“下三河,趋苏门,遵山海,放于平壤,东渡江,历义、开诸州,以四月十日抵汉城。”到汉城后,二人受到了当时朝鲜国王和大臣们的欢迎:“王乃亲率邦大夫士肃诚郊迓,拥诏入勤政殿,宣读拜舞,礼成而退。[4]”
华察、薛廷宠在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游历千山大安寺,《明实录》记载他们是二月九日开始从京城出发出使朝鲜,《殊域周咨录》记载他们是在当年的四月十日到达汉城,因而知华察、薛廷宠游览千山是在他们去朝鲜途中经过千山时所为。嘉靖十八年(1539)华察、薛廷宠不仅游历大安寺,还游历了祖越寺。检《辽宁碑志》,有记华察、薛廷宠于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十九日游祖越寺罗汉洞的刻石一片。其文曰:“翰林院侍读锡山华察、工科给事中福清薛廷宠奉使朝鲜,偕巡按辽东监察御史洛阳乔佑来游祖越寺罗汉洞。嘉靖十八年三月十九日,同游都指挥使刘大章、徐府谨识。[5]”此碑原嵌于今无量观罗汉洞口石壁,后被撬起埋于地下。1997年重修无量观观音殿时,在殿内挖出。想来此石当埋于罗汉洞归无量观管辖之时,即康熙中后期。从时间上看,华察、薛廷宠是在三月十九日游览祖越寺后,三月二十日去大安寺游历。
张玉书《游千山记》中曾记大安寺罗汉洞刻石情况:“罗汉洞深五六丈,悬崖后阻,藓壁对峙,有明中嘉靖华学士察题石。[2]”
此刻石书法与龚用卿吴希孟等题记石刻相近,书、刻均十分用心,一派台阁风度。
(4)佛光普照题刻
大安寺罗汉洞西门口上方岩壁嵌有石片,铭曰:
佛光普照/东京辽阳城守尉宗室永□重修/特授辽阳州正堂罗金身/九旗章京等/九旗仓委官淑/驿印政厅王/正黄旗委官诺/九旗领催等/九旗兵等/合城旗民商贾等/石匠董世亮/画匠苏俊/署辽阳正红旗都尉明/署辽阳正蓝旗云骑尉陆/住持僧/筑缘道人赵本修/乾隆四十五年荷月日立
刻石长100厘米,高48厘米。文19行,满行12字。“佛光普照”刻其上,“佛光普照”右侧、下部、左侧为款识。
刘伟华《千华山志》记《石洞藏云》曰:“寺北峰颠有天然石窟,中塑罗汉,形象古怪,栩栩如生。洞东口有窗,俯视深壑,只见树杪鸟背。西口门上镌‘佛光普照’四大字,左右嵌明人游山石刻。时有白云飘渺,高寒袭人。[2]”
检《辽阳县志》《职官志》(卷十八)中记清代辽阳城守尉,“福全,乾隆四十一年任。永悫,乾隆四十六年任。[2]”福全、永悫先后任守尉职。对照大安寺罗汉洞“佛光普照”题记,永字下缺刻,但必为永悫无疑。石刻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其时永悫已经署“辽阳城守尉”,由此可纠正《辽阳县志》记述之误。
“佛光普照”四字当为永悫所题,婉转圆厚,有馆阁风度。周围款识则顺序混乱,书亦猥拙,当系立石者所为。
2.大安寺观音洞题刻
观音洞位于大安寺东南璎珞峰下,为自然形成石棚,高10余米,半地下。洞口处人工修拱形石门、石窗,洞朝东南,深7米,宽7米,平均高2米。洞上是古藤盘萝的石壁。观音洞上方有摩崖大书曰:
佛光
摩崖自右而左横书2字。字径60厘米。楷书。
“佛光”摩崖下面又有题刻,辞曰:
大清嘉庆二十五年吉立/重修/观音洞
“观音洞”摩崖刻在大安寺观音洞上方,“佛光”刻石下面。自右而左横书3字,字径30厘米,楷书。“观音洞”右侧自上而下直书款识两行,第一行10字,第二行2字,楷书。
摩崖左侧自上而下直书款识两行,第一行漫漶不清,依稀可辨“持戒僧”字样,第二行为:“大安龙泉祖越中会香岩”,均楷书。“佛光”及“观音洞”下复有摩崖,多漫漶,从其可辨文字看,应为捐献功德者之题名。
《千华金石录》录“观音洞”摩崖款字为:“辽阳县南樱桃园宗室庆 大清道光十三年修石门仲秋吉立”[6]。与现“观音洞”摩崖款识不同,不知何据。“佛光”“观音洞”石刻双钩镌刻,刻工尚佳,然书者仅为能略知楷法而已。
“佛光”摩崖所镌地一称石棚卧虎,为大安寺景物。《辽阳县志》云:“印盒山东北有观音洞,俗呼石棚沟。相传昔时石棚下常有虎卧,后有老僧静坐于其内,将石棚隔而为二。至今西间尚有火炕旧迹,东间有巨蟒时出洞口,亦不伤人。[1]”缪润绂《石棚卧虎》云:“石室相传有虎栖,蓬蒿高竟与人齐。写图正要留三笑,乘兴何妨一过溪。”
龙泉寺有题刻古洞概为“极乐洞”“ 洗尘洞”“ 了凡洞”。极乐洞位于龙泉寺西阁北山讲经台东峭壁下,为自然形成的岩洞。洞深3米,宽2.4米,高2.5米。洗尘洞为两巨石相依而成,洞后顶上及洞门后经人工修造,洞深4米,高1.7米,洞内有砖炕遗迹,砖为清代物。洞右前方有房屋建筑遗址,考其残留砖瓦,亦为清代遗迹。很显然,洗尘洞在清代时有僧人修行、栖息。了凡洞在龙泉寺王尔烈书房西侧下方山谷,系一石棚自然形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石洞。洞前方有房屋建筑遗址,亦属清代建筑。
极乐洞上方石壁题曰:
极乐洞
摩崖自右而左横刻一行3字,字径40厘米,楷书。
洗尘洞右侧石壁题曰:
洗尘洞
摩崖自右而左横书一行3字,字径40厘米,楷书。“洗尘洞”三字摩崖右下又有一“筑”字,字径8厘米,楷书。
了凡洞顶石壁上题曰:
了凡洞
摩崖自右而左横书一行3字,字径20厘米,楷书。
王寂《鸭江行部志》载:“壬辰,大风雪。对目不辨牛马,抵暮稍霁,扶杖游龙泉谷。谷去寺三里而近,扪箩梯石,困于登陟……泉上,破屋数椽,残僧三四,颇习禅定……半途望南山西崦,松桧间,悬崖屋室,户牖如蜂房。问寺僧,曰:‘此休粮谷也’[7]。”休粮者,停食谷物也。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术饵,令人肥健,可以负重涉险,但不及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以与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谓为米脯也。”千山有很多巨大岩石相互迭搭而成的洞穴,经过实地考察,很多洞穴有僧道修行遗迹。王寂记述龙泉寺的山洞如“蜂房”,盖言其多,而且这些洞穴都曾有僧人修行。目前龙泉寺“极乐洞”“洗尘洞”“了凡洞”等洞穴,皆可视为“休粮谷”,虽时间稍有不同,然皆为修行之所,其功用是一致的。
需要明确的是,僧人在极乐洞修行,至少在金代已经存在。但以王寂“残僧三四,颇习禅定”的记述看,当时龙泉寺的规模不是很大,僧人也少,“极乐洞”三字题名必非此时。由龙泉寺山门所镌文字,知龙泉寺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得以“敕建”,而在此之前的龙泉寺也一直在建设之中,检明隆庆五年(1571)《新建龙泉寺后佛堂碑记》,万历六年(1578)《重修龙泉寺后山佛堂碑记》,万历二十五年(1597)《新建龙泉东庵记》,可推知在明代龙泉寺一直在扩充规模。而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修龙泉寺碑记》,雍正四年(1726)《重修龙泉寺碑记》,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龙泉寺序》,乾隆十七年(1752)《千山龙泉寺重修碑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龙泉寺碑记》,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龙泉寺碑记》可知,龙泉寺的建设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了极盛,现在的建筑格局即定型于当时。嗣后,由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敕建龙泉寺碑》亦可知,龙泉寺在乾隆朝之后仍保持并延续着他的盛大规模。结合极乐洞、洗尘洞、了尘洞洞内残砖及洞前建筑遗址看,“极乐洞”“洗尘洞”“了凡洞”的题刻时间,应该在明清时期,更有可能刻于清代。
“极乐洞”与“洗尘洞”“了凡洞”均双钩深刻,书刻颇佳。考诸字法、结构,“洗尘洞”与“了凡洞”十分相似,二者题刻应系同一人所为。“极乐洞”题刻字型近方,与而“洗尘洞”“了凡洞”题刻字型略狭长明显不同,而且从书丹者的用笔看也不尽相同,由是可知,“极乐洞”的题刻时间与“洗尘洞”“了凡洞”非同一时期。
石龙庵在千山中会寺东南卧龙山上,山峰下有石细而长约20米高8米横卧山腰,名为石龙,石龙侧有古庵为石龙庵。石龙庵系由卧龙山十字峰巨石下天然岩洞修造而成,古代有僧人在此修行居住,洞名玲珑。
1.石龙庵卧龙山宝泉玲珑洞题名
石龙庵西侧小峰石壁上有摩崖曰:
大清光绪/中会寺/卧龙山宝/泉玲珑洞
“卧龙山宝泉玲珑洞”自右而左两行,每行自上而下直书4字。字径45厘米,楷书。“卧龙山宝泉玲珑洞”右侧款识自右而左两行,每行自上而下直书,行3~4字。字径20厘米。楷书。
石龙庵位于中会寺东南五里许,在山间一块古松围绕的较平地上,庵内并无庙宇建筑。庵北有一长约十米高约三米的巨石,石西侧凹进约二米高三米宽二米深的天然洞穴,后为人砌石墙、石门和石窗,使洞可以住人,此即为玲珑洞。
石龙庵建于何时,文献尚无确切记载。石龙庵南约三十米有塔园,为僧人圆寂后埋骨之所,此间有一碑刻有“大明□□僧□”的字样,可知明时石龙庵已有僧人在此活动。
刘伟华《千华山志》卷三,记述中会寺景观,释《石龙庵》云:“石龙峰下一洞,名‘石龙庵’。”
“卧龙山宝泉玲珑洞”双刀刻石,可见镌刻精心。其书遒媚工整,一派馆阁流风。款识漫漶不清,已不知书者名姓,据《千山志》所记,为涂景涛于光绪年间所题。若如是,亦当为涂氏于光绪甲午年(1894)游千山时所为。
2.石龙庵玲珑洞佛光普照题刻
石龙庵玲珑洞洞门额上题曰:
佛光普照
自右而左横书一行4字,字径20厘米,楷书。额左侧刻“千山中会寺/住持僧□清□”,“千山中会寺”,每字字径10厘米,楷书。“住持僧□清□”,每字字径8厘米,楷书。额右侧刻:“光绪二十九年重修”。洞门联为:“竖穷三际无别悟,至诚一念即法身”,每字字径12厘米,楷书。
石刻文字以书法言,尚合八法,镌刻亦工,惟因花岗岩石质粗糙,历百年风雨之后,其镌刻小字已颇漫漶。
3.石龙庵石龙庵仙人洞题刻
石龙庵玲珑洞东侧石壁上有摩崖曰:
仙人洞
自右而左横书一行3字,字径约15厘米,楷书。
“仙人洞”摩崖无款识,未确指镌刻时间。玲珑洞门额有“光绪二十九年重修”题刻,似乎可将“仙人洞”摩崖题刻时间确定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然详考“仙人洞”三字字形结构及书写笔法,又与玲珑洞“佛光普照”题刻以及门联题刻不同,则“仙人洞”题刻又似非为此时。
中会寺石龙庵久有僧人修行,玲珑洞附近有塔园,期间一碑刻有“大明□□僧□”的字样,由此可确知至少明代石龙庵已有僧人在此活动,而且应该是师徒或者多人在此处修行。如此,“仙人洞”的题刻便有了更为广泛的时间范畴,可以粗定为最迟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而早可能在明代,或者更早一些。
和仙人台相似,千山香岩寺、中会寺本佛教寺庙,而同时出现属于道家称谓的“仙人台”“仙人洞”等摩崖文字。一方面可理解为,道家思想在千山已经很早生根,另一方面佛道相融的观念在千山明代甚至更早已经有直接的体现。余有文《千山仙人台摩崖刻石考》,述次甚详,此处不赘。
“仙人洞”三字,书字方整厚重,虽非名手所为,然书丹者必为知文墨之人。
千山皈源寺,原名龙泉庵,俗称佛爷洞,位于千山西北部上石桥村。“佛爷洞”位于寺之最高处峭壁下。《辽阳县志》卷六《古迹名胜·观音洞》载:“在千山西,俗称佛爷洞。洞口当山腰,经人工修凿,高可丈余。上镌古佛洞天四字。内方丈五六尺,奉观音大士像……庙前有雍正四年重修碑记,不知建自何代。近年又新建配房,轮奂可观。门外有巨石当途,刻字云接引石。据云引取入西方成正果,寓菩萨度人之意。[2]”皈源寺观音洞顶有摩崖曰:
古佛洞天
自右而左横书一行4字。字径50厘米,楷书。
检伪满康德七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千山》载“古佛洞天”摩崖石刻图片,“古佛洞天”摩崖书字与周围山石颜色无异,略呈深黑状。显系经过长久岁月风雨侵蚀而自然形成。2015年3月15日,余访皈源寺观音洞,“古佛”二字周边岩石颜色很新,并有重新凿铲过的痕迹。以石壁平面角度审视,“古佛”亦略低于“洞天”,显然“古佛”二字为重新镌刻。《千华金石录》记云:“1990年10月,由市书法家云翔将‘古佛’二字重书刻之。”接引石亦于“1990年10月,由市书法家云翔重书刻之。[6]”很显然,“古佛”二字曾经为人损坏,因此于1990年重新书刻,而今所见“接引石”已非旧迹。
寺内有雍正四年(1726)《观音洞碑记》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观音洞序》,记述了观音洞的修葺情况,亦记其时之胜。《观音洞序》碑阴有民国七年(1918)碑记,记述了观音洞由繁盛到衰败以至于售予俗人,后又由僧人修悟购回,重振庄严佛日常明的情况。结合碑记,皈源寺暨观音洞之繁盛期,主要应在雍正四年(1726)、乾隆五十七年(1792)两个时间节点及前后时期,“古佛洞天”亦应镌刻于此时。虽然“古佛洞天”摩崖镌刻的时间不能确考,然书刻于清代,应该是妥当的。
“古佛洞天”摩崖中“洞天”为原迹,擘窠大书,双钩深刻。点画谨严,线条圆浑,非一般俗手所为。1990年书家云翔重书“古佛”,后书二字亦与前迹相谐,圆厚宽博,整饬严谨,允为千山摩崖大书之佳品。
无量观位于千山北沟,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有罗汉洞和观音洞等古洞,洞有多品古代刻石摩崖。
1.罗汉洞题刻
罗汉洞见诸文献最早在明代,《大明一统志》记云:“祖越寺上有罗汉洞”。《辽东志》云:“罗汉洞在千山祖越寺上,深四丈,宽二丈,内有石罗汉。”明人程启充《游千山记》云:“抵祖越寺,拊太极石,入岩洞,洞高不满丈,深倍之。俯瞰万佛阁已在下方矣。遂砻石题名,并书所赋诗。”此处岩洞即指罗汉洞。清人张玉书《游千山记》云:“至祖越寺,石上为松坡,为石佛崖,为罗汉洞。”陈梦雷《游千山记》云:“洞口桃花欲然,洞列罗汉像。”嗣后各种志书、文献于罗汉洞多有记述,前贤亦多以诗咏之。明人薛庭宠《罗汉洞》(在千山祖越寺上,深四丈,阔一丈,内有石罗汉)云:“罗汉洞天一径通,烟丛林杪放行踪。海螺捧出云千迭,锡杖飞来阁几重。石磵长鸣昙雨落,香风不动法门空。蓬莱未必能胜此,缥缈笙歌绕梵宫。”既写自然景色,又述昙雨法门,可见罗汉洞作为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景观的底蕴。王柘《罗汉洞》云:“下视人一寸,上视天一尺。设无开山剑,混沌窍谁辟。蛇行俯身入,天光迸罅隙。罗汉十八尊,环坐意脉脉。笑若迎诗人,怒或瞋酒客。我不读佛经,学佛故无益。与树土木偶,且疗烟霞急。出洞青寥寥,高空跨鳌脊。”诗在写景,并由写景而寄情烟霞,亦为诗人心绪流露耳。
(1)罗汉洞“罗汉洞”题名
无量观罗汉洞口右壁下方有摩崖曰:
罗汉洞
自右而左直书1行3字,字径45厘米。楷书。
刘伟华《千华山志》卷三胜迹,释《阿罗汉洞》云:“观西阁迤北,天然石窟一。洞穿山腹西口崖上,刻曰罗汉洞[2]。”
罗汉洞初隶祖越寺,是千山十分著名的景观,明清时诗文、游记多有记述。刘伟华《千华山志》中记述了作为摩崖书刻的“罗汉洞”三字,伪满康德七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出版的《千山》中有罗汉洞照片,当时照片也能看到“罗汉洞”三字,因知“罗汉洞”三字的书丹镌刻一定不晚于民国时期。如果进一步探讨罗汉洞的刊刻时间,我们还需从其它角度入手考索。
明嘉靖十八年(1539),华察、薛廷宠奉使出朝鲜。期间游历千山时,多有吟题,并遣刘大章、徐府题名于石,以记斯事[8]。两甬刻石除了寺名、时间不同之外,其它完全一致。很显然这两甬刻石系由刘大章、徐府同时监造,并分别嵌入祖越寺、大安寺两寺罗汉洞石壁上的。嵌在大安寺罗汉洞石壁上的石刻今仍可见,然嵌于祖越寺罗汉洞石壁上的石刻,不知何时卸下,今已不复得见。关于祖越寺罗汉洞石壁上的石刻,张喜荣、李刚在《千山考古》中有这样的记载:“此碑片是在1976年无量观监院许信友大师修西阁慈云殿挖地面时发现,后被他放在殿内。笔者到无量观考察发现后,作了文字记录。现此碑片被道士搬到殿后(此碑被埋地下与无量观道士刘太琳在清初期购买此地有关)[9]。”罗汉洞初属祖越寺,后归无量观。很显然,罗汉洞曾经嵌入石壁的刻石最终被埋入地下,一定与罗汉洞的归属权转变有关。不独罗汉洞,整个无量观所属地方原来都属祖越寺。无量观在将所属范围划出祖越寺自成道场之后,因为曾经的归属关系,开展“去祖越寺”行为也在情理之中。而恰恰罗汉洞上所嵌刘大章、徐府的刻石上“祖越寺罗汉洞”的字样,使它成为必须从石壁上被撬下来埋藏于地下的理由。进而可想,罗汉洞南口右侧“罗汉洞”三大字摩崖,也必刻于罗汉洞隶属于祖越寺时期。
刘太琳系直隶永平府临榆县人,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在辽宁本溪铁刹山出家,康熙初奉其师郭真人之命,赴千山传道。慈祥道人《无量观》云:“仰溯康熙壬午年,千山道院记开先。贵人赞助非常绩,始祖(始祖刘公(上)太(下)琳修真坐化)焚修有凤缘。殿阁至今增气象,峰峦依旧绕云烟。观中廿四标佳景,我友郭公已咏全。”诗中“康熙壬午年”,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刘太琳是在康熙初年奉师命传道千山,历数十年时间,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建无量观,但也只是初创而已,很难明确这个时候的无量观已经包括了罗汉洞在内。
《千华山志》记述葛月潭曾对刘伟华说:“历传无量观创建于乾隆中叶,祖师刘太琳与弘将军友善,藉其助施良田数百亩,易得祖越东北山兴立道院。”这个弘将军,葛月潭认为是爱新觉罗·弘晌。考弘晌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盛京任职。如果是弘晌帮助无量观道众,也必在此时。但要说明的是,帮助刘太琳的不是弘晌,而是盛京将军乌库礼。刘太琳生于崇祯元年(1628),如果刘太琳在乾隆四十年(1775)前后还在,那么他已经是近150岁的高龄,这显然不可能。如此,无量观之创建应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甚至可以理解为,康熙四十一年(1702)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无量观已经逐步建设,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则正式确立无量观这个名字。
综上,我们可以认为,“罗汉洞”的题刻时间最迟应该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前,甚至更早一些。
“罗汉洞”三字笔画转折刚劲整饬,波磔间颇合碑法,必为擅书者所为。
(2)罗汉洞“释道同源”题刻
无量观罗汉洞口右壁上方有摩崖曰:
释道同源
自右而左直书1行4字,字径50厘米。楷书。
刘伟华《千华山志》卷三胜迹记“阿罗汉洞(罗汉洞)”曰:“观音阁迤北,天然石窟一。洞穿山腹,西口崖上刻曰罗汉洞,稍上镌‘释道同源’。皆擘窠大字(光绪癸巳,奉天学政张英麟书)。西壁有康熙己□道人某重修罗汉洞石刻(详艺文志)。洞内塑武党左右罗汉像十八,奇形怪状,喜怒偃仰,栩栩生动,惟妙惟肖。[2]”《千山志》记“释道同源”云:“此四字镌于无量观西阁北侧罗汉洞洞口石壁上,系清康熙年间无量观开山祖师刘太琳题。”并申之曰:“清康熙六年,道人刘太琳由本溪铁刹山来千山,亦先栖身于此洞奉香十余载。建成无量观后,刘太琳在十八罗汉像当中,塑一尊真武大帝像。造成‘佛坐两旁,道坐中央’格局,引起佛教徒不满。刘太琳为了缓和矛盾,在南洞口外石壁上刻‘释道同源’四字。[10]”《千山楹联匾额摩崖注释》亦言“释道同源”为刘太琳所题。
事实上,这种观点大有可商榷处。刘太琳既挂单于祖越寺,寄栖于罗汉洞,自然会考虑祖越寺僧人态度,不可能也无需有此过分之举。后此地归属无量观之后,已为道家庙产,亦无需过分张扬“释道同源”,祖越寺僧对无量观庙产也自然不会过分要求。设若刘太琳必须宣扬释道和谐,完全可以请俗家师弟盛京将军乌库礼题字,以广其影响。因此,“释道同源”摩崖不可能为刘太琳所题。
从书法风格看,“释道同源”书写点画、结构与张英麟所存书迹十分相近,且刘伟华所记,盖依此刻石款识而来,是以“释道同源”当为张英麟所书为宜。
张英麟(1837—1925),字振卿,号菊坪。山东历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之职。同治十三年(1874)在弘德殿任行走。同治帝死后,值母亲病危,当即告假回家。光绪帝即位(1875)后,主持福建、云南两省的乡试,后任祭酒,充经筵讲官。光绪十七年(1891),以詹事的身份任奉天府丞兼学政。后晋升内阁学士、顺天学政、吏部侍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主持通州乡试,二十九年(1903),充任会试副总裁,主持河南考试。1912年1月宣统帝退位后,辞官回乡。1915年后,编纂《山东通志》《续修历城县志》。
张英麟在光绪十七年(1891)任奉天府丞兼学政,于文化建设着力颇多,对当时奉天全省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奉省士民朴素,随轺所至,力加奖劝,学风兴起。”张英麟为人忠直耿介,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百官避逃的时候,能贞节自守,可见其忠。同时,在变法等主要问题上,也都有自己鲜明的主张。“二十六年,通州试竣回京,两宫西狩,官吏迁避,英麟独守学政关防待交替。明年,召赴行在,应诏上疏,请力崇节俭。乘舆回銮,议变法,英麟言祖宗法制,可整饬不可遽更张。[11]”
检诸史乘,张英麟曾于光绪甲午年(1894)“巧月望日”,为无量观题匾额“网维三界”“万古长春”。并题写对联:“极是道宗,太极还从无极起;元为善首,三元总自一元分。”将其书迹与“释道同源”摩崖对照,馆阁风范流于毫楮,亦足为千华增色。
2.观音洞内石刻
关于观音洞,刘伟华《千华山志》卷三释《观音石洞》云:“观之东北峰之十三天尽处,天门上方南侧一石洞,高深可立方丈,中奉观音,名曰‘观音洞’,亦称‘观音阁’。内部西侧一小窟,仅堪容膝,为和一尼道士打坐焚修处。窟门上方镌乾隆二十七年刘太琳等所刊石刻,左右刻一联。”其后刘伟华复按曰:“玉皇阁西侧,现存八面石刻文,虽剥蚀,而予拓得千山祖越寺千仞顶莲花峰剏建观音洞碑,辽阳僧王寺及香岩、中会、龙泉、大安寺众僧檀越之名,万历四十年诸字历历可辨。据此,则观音洞之创建当在明季。”“至今之洞下天门外北侧一碑,乾隆二十七年,辽阳增生魏浩撰文。《无量观新开观音洞石碑记》谓无量(量当作梁)旧迹石室新建,住持道士和一尼独力镵凿,阅十四载始成。盖其旧迹,或弗若今兹之深广,当与无梁观同隶祖越。迨至乾隆间和一尼扩而深之,功成而勒石记之。至谓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王尔烈记游诗注云:无梁观在莲花峰上,今人亦莫知。则在瑶峰之前,胡得有无量之名与碑,殊不知康熙三十二年癸酉,陈梦雷游记与无梁道人瞑目坐,彼时已有道士在,其为和一尼欤,抑为刘太琳之流亚欤?慈祥道人咏无量观诗谓,千山道院开先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彼时无梁观或已为道家所有也。至乾隆二十七年碑刻无量之名,或无梁已改称无量,或碑系日后补立,追溯至年月耳。”于观音洞源流及道士相关活动,叙述颇详。洞内右侧石壁嵌有石片,上题曰:
羊胡子沟有缘善人/于鸿学于文龙于应龙/腾鳌堡保安寺僧善法堂/根行大缘/王崇亮现泰(重)现德本善(金)刘太琳刘清正张一麟/大清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吉日立
上述文字系先镌于石,后嵌于观音洞内。石纵108厘米,横76厘米,字刻于石之上方。楷书。石两侧刊联云:“和一尼骨肉学道左内,号力子随法士人存中”。楷书。
上述石刻最值得注意的信息为刘太琳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题名。此刘太琳是否为于千山传道的开山祖师刘太琳?如是,则可证刘太琳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仍然传道。如不是,则何以镌刻刘太琳之名?此疑问关乎道教在千山的传播情况,固需深入研究。清人张玉书《游千山记》云:“又里许,历危磴数百级,至巅凿壁为斗室,颜曰‘无梁’。昔有老僧,精梵律者,常栖宿其地。”张玉书游记中所记述的凿石为室,即观音洞。无梁之称,系因凿洞为室而来。洞初凿时在明,其时观音洞属于祖越寺,与无量观并无关系。张氏言“无梁”之观音洞,并未明所属,虽言僧人栖息,亦为昔日之事,而其游记亦未言观音洞中此时是否有道士于此修炼。然康熙三十二年(1693)陈梦蕾《游千山记》已经直言“以鞭指曰:若为罗汉洞,若为无梁观”。且“观之右有屋两楹,观以砖累成,无栋榱之制,故号‘无梁’。”此处“观之右有屋两楹”中所言之观自是观音洞,将观音洞冠名以观,盖此时观音洞已归属道家。且无栋榱之制以砖累成的两楹之屋,已直呼“无梁观”,更可知此时已有道士活动。陈梦雷所言两楹之屋即今之玉皇阁,为辽时建筑,亦为现存千山建筑之最早者。
刘太琳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康熙初奉师命赴千山传道。慈祥道人《无量观》言“仰溯康熙壬午年,千山道院记开先”,意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刘太琳已建筑道院,虽为初创,但道教于千山之传播已经开花结果。结合张玉书、陈梦雷之游记可知,康熙二十一年(1682)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间,刘太琳传道千山逐渐形成了以今无量观观音洞、玉皇阁为中心的固定活动场所。而到康熙四十一年(1702),则已初成规模。由崇祯元年(1623)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历139年,言刘太琳活到这个年纪,实不足信。刘太琳既无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仍传道于千山的可能,则观音洞内石壁文字又何以镌其名姓?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七月所立《无量观新开观音石洞碑记》记述了道士和一尼历十四年旧室新建事,刘伟华已经引述,此不赘。惟此碑立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七月,观音洞内石壁刻石亦镌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七月,二者显然同时所为。《无量观新开观音石洞碑记》言和一尼“七月间属予为是文”,可证碑为和一尼所立。然洞内石壁题名者是不是和一尼?当非是。和一尼作为无量观道士,在题名中对开山祖师刘太琳直呼其名,显然不合道教仪轨。又洞内西侧有一小窟,刘伟华认为是和一尼焚修打坐之处。观音洞十分狭窄,所处位置又十分幽静,此处打坐焚修已经足够,何以又于洞内费力凿窟?窟门左右“和一尼骨肉学道左内,号力子随法士人存中”联大可玩味,可理解为焚修之所,亦可理解为埋骨之所。甲午冬,余数次访无量观观音洞,复以此石刻请教于关崇剑道长,关道长持此窟为和一尼埋骨之所说。经关道长提示,观音洞内窟曾经为泥所封,更可证此小窟为和一尼埋骨之所。
若观音洞内小窟为道士和一尼埋骨之所,则刻石文字必非乾隆二十七年(1762)和一尼镌刻,应系刻石中诸“善人”在和一尼羽化飞升之后请人所为。如此,直呼刘太琳之名这种明显的失误则可以理解。刻石主要表述的是羊胡沟等善人所行之善事,而这些“善人们”题刘太琳、刘清正、张一麟三人为立石者,盖因作为无量观开山祖师的刘太琳,他的名字为后人所熟知而已。善人们捐资捐物于无量观,若提出刻上刘太琳的名字,道士也只能随其意。张一麟与和一尼为同辈道士,倒很有可能是此刻石的参与人之一。由此亦可推测,此刻石即非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刊,亦当在嗣后不远。
刻石文字中,对联文字能合楷法,遒韵有度,而羊胡沟子诸人题名,笔法则略拙朴。是否与对联刻于同时,则有待深入考证。
关于冷洞,刘伟华《千华山志》云:“观之西北峰下石洞一,空寒袭人,因名曰‘冷洞’。以东北为中会故,洞又与中会并称。[2]”《辽阳县志》记云:“千山中会寺之西,颜氏壁间有古洞,洞口高六尺余,深不可测。入洞则寒气凛冽,故曰‘冷洞’。[1]”
冷洞洞壁有题刻云:
白云山/崔清玉住洞
此摩崖刻在凤朝观西北冷洞西壁上部。自右而左横书二行,第一行3字,第二行5字,字周划框,框长50厘米,高26厘米。楷书。
冷洞“白云山崔清玉住洞”摩崖下复刻曰:
凤朝观
自右而左横书一行3字,字周划框,框长50厘米,高26厘米。楷书。
考凤朝观沿革,《千华山志》记云:“今住洞道士谓:龙门派第十代道士崔清玉开山立观碑志,乾隆四十四年道士周来福重修,嘉庆三年住持邢本隆重修观之冷洞,琢石作阶。现住持又言:光绪二十八年何宗全重修大殿,迩年来庙殿颓塌,最近经于宗清募款重修。[2]”从现存《千山重修凤朝观碑记》《重修冷洞凤朝观碑序》看,只记述了当时重修的住持道士名字,于崔清玉未见记载。且嘉庆三年(1798)《重修冷洞凤朝观碑序》所载住持道人为张本禄,而非刘伟华所记述的邢本隆。
结合上述文献,崔清玉是龙门派第十代弟子,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凤朝观的周来福是龙门派第十三代弟子,嘉庆三年重修冷洞的张本禄则为十五代弟子。观诸碑志,后世弟子称前代师尊,不会直接称呼名讳。“崔清玉住洞”诸字,必为崔清玉自刊无疑。而其书写拙朴,镌刻粗糙,更符合崔清玉无专业刻石工具,自行刻铭其上的特征。
乾隆四十四年(1779)《千山重修凤朝观碑记》云:“如我凤朝观之开辟创新,历有年所,至今而开者塞,创者调矣。幸有周来福存焉。殚思竭虑,夙夜维殷,丹彩神像,焕然一新。[2]”从碑记记述来看,凤朝观已经“历有年所”,而且需要“夙夜维殷”,显然此观创建于乾隆四十四年之前数年甚或十数年,故崔清玉创建此观时间,似乎以乾隆中期前后为宜。缪润绂《度大安北山至凤朝观探冷洞》(光绪丁亥)云:“观以凤朝名,洞穿岩腹冷……进探寒砭肌,少留爽侵胫。”也言洞中之冷,然“熟念全扫空,酔眸先吓醒。人间烟火无,心游太虚迥”,又告诉我们,冷洞是一个修炼的好地方,甚至于“得住此玉壶,三生抑何幸”。可以想见,崔清玉在凤朝观建成前已经在冷洞中有较长时间的修炼。如果说,这些只是依据文献的推断,而冷洞题名周围石壁存于今的火烧痕迹则更直接证实,有修炼者长时间在洞内住过。而最早的修炼者,必为崔清玉无疑。或许是因为冷洞的存在,进而促使崔清玉在其附近建立了凤朝观。
又,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修龙泉寺碑记》载有捐资人名录,其中涉及道家人物有“无量观住持刘道士等”“冷洞住持裘道士等”“西明庵住持王道士等”。结合刘太琳传道千山的情况,碑记中所言刘道士当系刘太琳或其刘姓弟子刘清正、刘清连。西明庵住持王道士亦以王太祥或王清辉、王清聚、王清祥等弟子为宜。而“冷洞住持裘姓道士”存疑。检诸史料,刘太琳、王太祥在千山所传弟子并无裘姓道士,此裘字很可能为崔字讹写。如是,崔清玉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之前已经在冷洞静修。由此亦可推知:“白云山崔清玉住洞”可能镌于此时,即康熙五十九年(1720)前后。
再,冷洞西壁摩崖上下两处,上为“白云山崔清玉住洞”,下为“凤朝观”。审两摩崖书写风格则有不同,“白云山崔清玉住洞”诸字转折处多方笔直折,而“凤朝观”三字转折处则圆笔曲转,且其它笔画亦有曲笔特点,二者绝非一人所为。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修龙泉寺碑记》记冷洞而非凤朝观,因知“凤朝观”三字必刻于“白云山崔清玉住洞”之后。是崔清玉弟子所刊,抑或后来周来福所刊,则已无考。
玄合峰位于圆通观东南,为古碾、圆通、鎏金、洪谷四山脉结合部主峰。南面半坡峭壁上有洞名“玄合洞”,峰以洞命名为玄合峰。峰之北面和西面是陡坡,峰头长形,东北面高,西南面低,峰顶宽阔。玄合洞侧有摩崖曰:
玄合洞
自右而左横书一行3字,字径约30厘米。楷书。
刘伟华《千华山志》卷三胜迹,释《玄合洞》云:“观之狮子石迤北,山径崎岖,荆棘夹道,由此攀登至西山悬崖间石洞一,下有人工所穿脚窝,循之可上,其中可一人坐,相传原为玄合真人打坐处,故名。[2]”
玄合道人即慈祥观开山祖师陈本丹,道教龙门派第十五代弟子。嘉庆十七年(1812)《千山古碾沟修立慈祥观碑记》载:“于嘉庆乙丑年发基于洪谷庵,徙居于慈祥观。见其山峦巍峨,环抱有势,真修行所也。于嘉庆己巳年修盖宫殿……”嘉庆乙丑为嘉庆十年(1805),这一年陈本丹由洪谷庵来住慈祥观,直至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慈祥观宫殿建成。慈祥观宫殿建成之前,陈本丹应该住在今老仙洞中。2015年3月15日,余访慈祥观玄合洞、老仙洞。老仙洞内靠近洞口石壁有经年使用烟火熏黑的痕迹,显然曾经有人长期住洞于此。在老仙洞和玄合洞之间,有一干涸古井,为当时住洞道士饮水所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慈祥观没有建成之前,陈本丹在老仙洞居住,而玄合洞则是他日常打坐修炼的地方。
“玄合洞”三字,书丹颇和法度,然镌刻相对简单,显然系不知刻石工艺的人以铁器直接刻划而成,点画部分虽着力体现变化,然仍嫌粗糙。玄合洞既为陈本丹所凿,“玄合洞”三字摩崖亦以陈本丹书丹凿刻为宜。结合《千山古碾沟修立慈祥观碑记》所记,“玄合洞”摩崖镌刻时间应该在嘉庆十年(1805)至嘉庆十四年(1809)之间。
圣清宫在千山南沟六庵峪,今仅存遗址。霞光洞在今圣清宫遗址,此洞前用石条筑起,留有门窗,系圣清宫开山祖师吕圆照最初修行之地。霞光洞内有摩崖曰:
霞光洞
由右至左横刻一行3字,字径约30厘米,楷书。
“霞光洞”摩崖右下侧有摩崖曰:
翠岩峯
自右而左横刻一行3字。字径约50厘米,楷书。
关于圣清宫相关资料,目前能见到清道光五年(1825)孙永全撰文的《重修圣清宫碑志》和咸丰十一年(1861)吴教滋撰文的《重修圣清宫碑志》。道光五年(1825)碑志中记述曰:“襄平郡城南千山旧有六庵峪关帝古刹翠岩岭,英灵精粹,真修真所也。稽其创立来由,亦不知几何年矣。然其年深日久风雨摧残,庙貌圯毁。道衲不忍坐视荒芜,募化十方,资助重修茅庵三间,绘塑金身圣像。[2]”由碑记可知,翠岩之名至少在道光五年(1825)之前已经存在,然至道光时也仅是“重修茅庵三间”,建设规模还是很小。至咸丰八年(1858)时,圣清宫又开始“兴公展修院宇,改修大殿,移修客堂,并添耳房以及山门群墙。”使圣清宫的规模达到极盛。而“翠岩峯”“霞光洞”的题刻时间也应该在此时。
“翠岩峯”“霞光洞”摩崖题刻颇为整饬,尤其“翠岩峯”三字,方笔古拙,略可见碑法。圣清宫咸丰十一年(1861)《重修圣清宫碑志》为吴教滋所书,“翠岩峯”诸摩崖也很有可能为其书丹。我们将“翠岩峯”三字和无量观“遯颐庵”三字题刻比较,不论字法、结构、用笔均有契合之处。遁颐庵既为清代道士吴教滋所建,“遯颐庵”三字亦很可能为吴教滋所书。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认定“翠岩峯”与“遯颐庵”书丹者均可归于吴教滋。如是,则“翠岩峯”的书刻时间也应该在咸丰十一年(1861)。
木鱼庵在千山中沟,中会寺北约一公里。庵所在丹凤山顶有奇石,酷似木鱼而名木鱼石,庵亦名木鱼庵。丹凤山下有朝阳洞,洞顶铭曰:
朝阳洞
自右而左横书一3字,字径35厘米,楷书。
伪满康德七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千山》载有朝阳洞全景照片,由图可见洞顶所刻“朝阳洞”三字,故知“朝阳洞”三字必刻于民国之前。另外,民国时期孙知止有咏《朝阳洞》云:“朝阳向竹翠花黄,洞倚山涡石倚墙。雕凿免劳休撑拄,尧羲古穴好修藏。”孙氏于咏《朝阳洞》《丹凤山》诸诗后注曰:“本庵荆复昆法师,行年九十九岁。以上六景,皆其亲手指点。盖恐淹没弗彰,因命予作循环偈六首以志之。爰以回文应制,权当偈语云。庚午四月十五日营口孙知止。”其时朝阳洞、丹凤山已经成为木鱼庵主要景致。结合刘伟华照片、孙知止诗歌、《千山》所载朝阳洞图片可知,“朝阳洞”三字题名必刊刻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
嘉庆二年《古号木盂庵今改为回龙观重修碑记》云:“稽自大清定鼎以来,传流此地有玉皇庙基一所,号曰‘木盂庵’。何代创立,何人住持,而竟损没如斯也。睹残址之荒凉,四方居士实为减色……有劳山道士张信兴,闻地到此,目睹心伤,发愿重修,奈独立无助……建大殿三间,塑圣象于中央,以悦游人之瞻仰;修客室于两廊,以便仕宦之休息。虽是茅庵草舍,亦可为千山壮一大观也。于是张信兴度徒吴嘉凤、王嘉福、孙祥云、张祥起,其师徒盖已三世于兹矣[2]。”很显然,张信兴师徒三代所建也仅是“茅庵草舍”而已,可见兴建之难,成事之辛。亦由此可推测,其时木盂庵道风不盛,游人亦少。道士即使修炼于朝阳洞,亦不会刻意题名于洞口之上。且“朝阳洞”三字整饬有法,绝非一般粗通文墨之人所为。而其双刀深刻,亦当属请经验丰富的工匠精心为之。我们可以认为“朝阳洞”三字题刻不应在此时。
《增修木鱼庵碑记》云:“余自咸丰四年春,漫游千山,适值木鱼庵功程寥落,意欲重修,商之庵主,慨然俞允。弟子遂即拜杨公为师,给法名曲万明。于是大兴土木,乃重修木鱼庵……俱已焕然一新。[2]”碑记中记述的咸丰四年春开始增修木鱼庵,是否是直接延续张信兴师徒诸人已不可考,然能“增其旧制,大殿两廊七圣祠以及钟楼山门群墙,俱已焕然一新”,可见其时规模之盛。“朝阳洞”三字题刻也亦以镌于咸丰四年(1854)之后为宜。
刘伟华1914年初游千山,复于1919年往千山写生。此后刘氏舌耕北塞,直至1930年回沈阳任教。1931年,刘伟华与舅父王子章游千山。1933年,刘氏与李纯刚入千山摄影,得照片五百余张。今《千华山志》中所录诸多刘伟华在千山的照片,皆1933年所摄。在诸多照片中,有刘伟华在朝阳洞顶与道士摄影照片,“朝阳洞”三字赫然铭于其上。因知“朝阳洞”三字必镌于1933年之前。可定“朝阳洞”三字刻于咸丰四年(1854)之后,民国二十二年(1933)之前。因咸丰四年(1854)大修木鱼庵,已极一时之盛,故推定“朝阳洞”镌刻于咸丰四年(1854)亦有可能。
[1] 裴焕星修,白永贞纂.辽阳县志[M].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2] 刘伟华.千华山志[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3] 明实录·世宗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
[4]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 王晶辰,王菊耳.辽宁碑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6] 温德辉.千华金石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 王寂.鸭江行部志[M].//金毓黻.辽海丛书.沈阳:沈阳书社,1985.
[8] 明嘉靖十八年(1539),华察、薛廷宠题祖越寺罗汉洞碑文为:“翰林院侍读锡山华察、工科给事中福清薛廷宠奉使朝鲜,偕巡按辽东监察御史洛阳乔佑来游祖越寺罗汉洞,嘉靖十八年三月一十九日。同游都指挥使刘大章。徐府谨识。”嘉靖十八年(1539)三月二十日,华察、薛廷宠等人又去大安寺罗汉洞,并留下同样的题名碑刻。其文曰:“翰林院侍读锡山华察、工科给事中福清薛廷宠奉使朝鲜,偕巡按辽东监察御史洛阳乔佑来游大安寺罗汉洞,嘉靖十八年三月二十日。同游都指挥使刘大章。徐府谨识。”.
[9] 张喜荣,李刚.千山考古[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0] 千山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11]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