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梁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南京 210013)
一般认为,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义、理论、学说、宗教教条或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人们往往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是一种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追求,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寄托着人的精神的最高关注和关怀。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然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多元文明的冲击以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使得当代青少年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信仰危机是指因某种原因导致人们对原本坚持的信仰产生的怀疑、动摇、否定、无信仰或者对正确、科学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和抛弃的一种精神意识状态[1]。信仰是生命的“永动机”,是生命之根、心灵之魂,是指向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据统计,我国目前犯罪主体日趋低龄化,青少年群体已成为犯罪的主体。有了信仰,青少年的人生才会有超越,才会有幸福。因此,必须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信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青少年重建信仰。
表现一:信仰缺失。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拜物主义的泛滥和占有关系的调整,导致社会固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受到挑战,信仰在一部分人那里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有学者指出,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人都有过信仰,但他们发现曾经坚持并为之付出热情和血汗的信仰如今却面临着尴尬和无奈:信仰似乎被抛弃了。世俗功利的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曾经的信仰、精神追求沦为笑柄。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当前人们正处于“后信仰时代”。信仰是一种精神,是培育社会主导理想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选择和持有的基础。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有些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错位,人生追求悄然发生变化,实利观念逐渐强化。幸福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的支撑,一个为物质所奴役的人只能屈从于物质欲望的支配和控制,甚至为获得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如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诚信缺失等问题为人们敲响了信仰缺失的警钟。缺少精神的人生是痛苦的,没有信仰的人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本真。
表现二:信仰迷失。信仰危机不仅表现为信仰缺失,还表现为科学信仰的扭曲,即信仰迷失。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极大繁荣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某些西方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过去一元意识形态逐渐被多元的价值观所取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受到挑战,文化和价值的多元化造成了青少年信仰的多元、世俗和自我[2]。当前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观遭到质疑否定,新的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混乱多样的价值观导致青少年的信仰迷失。相关调查表明,传统的“义利观”被否定,经济利益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被赤裸的金钱关系取代,勤俭节约的美德正在接受“月光族”的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的挑战,青少年的人生信仰转向自我。沉迷于物质需求、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缺乏对主流价值的追求和判定使得青少年失去了对正确人生观和幸福观的选择。信仰有正确与错误、高尚与庸俗之分,缺乏明确、稳定和正确的信仰追求或对庸俗错误信仰的追求就是信仰迷失。
表现三:信仰动摇。信仰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任何国家和民族在任何时期都离不开信仰的塑造和引导,社会信仰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精神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需要通过不断的思想灌输和实践磨炼才能培育出成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信仰。现阶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要将个人与社会的信仰统一到社会主旋律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相关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理想信念状态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多元化的信仰使得青少年的主导信仰有所动摇,因此,加强新时期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期,快速发展的经济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问题,原本属于精神领域的信仰体系出现了物化倾向,即信仰体系的异化。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我国迅速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期,但尚不充分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带来人们的共同富裕,反而使人的弱点和缺陷暴露无遗,一些人为夺取不当利益不择手段。商品经济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满足人们物质性感官需求和享受的消费主义[3]。在当前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中,生产者通过各种手段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人的信仰被物化。青少年阅历浅、身心发展不平衡,日益严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不仅使他们美好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严重碰撞,而且还使他们对市场经济和改革产生某种程度的怀疑,失去了原有的坚定信仰,信仰出现多元化。
信仰是人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实现,是统摄人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是成“人”之基、立国之本,是完整地体现人性的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危机和负效应,致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4]。一是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忽略了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以及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育水平,割裂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种理想化的教育目标既不能为青少年提供足够的面对同一性问题的知识或经验,也不能为其提供精神寄托与依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二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教育内容编排脱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生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导致他们很难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三是教育方法较为僵化。思想政治教学偏重理论阐述,缺乏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抽象空洞的说教和灌输使青少年的信仰教育效果受到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青少年作为现代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道德信仰建树上极易出现偏差。青少年正处于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巨大冲击,许多青少年出现了严重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现象:虽然身体发育有了长足进步,但思想发育成熟过程尤其是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是非分辨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却相对缓慢,传统道德信仰发生动摇,道德信仰失去轴心。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尚未成熟,身心发展较快、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易受外界环境和复杂多变信息的影响,看问题时缺乏全面和综合考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因此,在重建青少年信仰时应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首先,要激发和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自主性,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为青少年信仰重建提供重要的理性基础;其次,要倡导青少年通过对所学、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思考,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获得科学真理树立科学的信仰;最后,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来指导实践。信仰教育必须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是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信仰的高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长期以来,由于学校的信仰教育只讲社会要求,不讲个体需要,致使信仰变成了枯燥空洞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政治说教,因而被认为是与主体利益相脱节的“假大空”的圣人教育,导致信仰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5]。信仰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立足生活、植根生活才能获得个体的认同、接纳和信任。因此,学校应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基于学生生活,将理想信仰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形成道德信仰;信仰教育还必须依据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征科学合理定位道德教育目标,以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体现对学生终极价值的关怀,满足青少年精神健康成长的需要,增强信仰的凝聚力。
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开放,解放了人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逐步走向多元,但多元并不意味着随意。如果对多元信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则容易使青少年的信仰陷入迷茫和危机之中,容易使社会的价值观陷入无序和混乱。当前,主导信仰缺失和科学信仰迷失已成为青少年信仰重建的重要问题。主导信仰不同于一元信仰的霸权,它凝聚着全民的共识,是多元与主导相统一的价值观。因此,重建青少年信仰就必须在大的方向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来引导和培养他们科学的信仰观,确立与社会制度相吻合的科学的主导信仰,实现信仰的主导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1]谢成宇,侯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与路径论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2):189-191.
[2]王勇鹏.试析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信仰危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2-36.
[3]张文理.青少年信仰危机与信仰教育重塑[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36-39.
[4]王巧.青少年信仰的塑造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34-36.
[5]朱芹,李尚敏.青少年道德信仰危机及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