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亚萍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博采众长又自成一家的南宋中兴诗人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受李白影响颇深。李白浪漫飘逸的气质,狂放不羁的风格,万古馨香的诗篇,成为后世文人仰望的明星。文学史就像一条大河,上游之水总要向下游流淌,[1](P14)杨万里承源接流,自觉学习李白诗。南宋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云 :“诚斋天分也似李白。”[2](P134)已经认识到杨万里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本文以杨万里的诗歌题材和艺术风格为例,探究杨万里对李白诗的传承与创新。
按照杨万里诗歌题材,可将其四千余首诗歌大致划分为农事诗、政治诗、自我抒情诗、写景咏物诗、童趣诗、理趣诗、咏史诗几个大类,其中又有交叉。杨万里写下不少与月有关的诗,别具新意;他的写景咏物诗更是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两类诗受李白诗的影响最为明显。
《诗经·陈风·月出》第一次吟咏月亮,成为“望月怀思”原型心理的奠基之作。《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承袭之,有“望月思乡”之意。后经历代文人加工书写,月亮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至唐代,月亮被李白写到了极致,他笔下的明月是小时候好奇的白玉盘、瑶台镜,是长大后洒在窗前的浓浓的乡愁,是人生失意时的灵魂伴侣。李白对月情有独钟,留下二百余首与月有关的诗。杨万里对月有着同样的深情,他老年整理诗篇时慨叹道:“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夜读诗卷》)。杨万里四千余首诗中题咏月亮的有一百多首,其中有很多处学习李白的诗歌语言风格和夸张想象手法。
杨万里的咏月诗在构思设想、意境创造方面模仿李白,如《夏夜玩月》云:
仰头月在天,照我影在地。我行影亦行,我止影亦止。不知我与影,为一定为二。月能写我影,自写却何似。偶然步溪旁,月却在溪里。上下两轮月,若个是真底。唯复水是天,唯复天是水。[3](P1325)
这首诗明显模仿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以明月、清影为伴,与月与影共舞。诗写我、月、影、溪,运用拟人手法写月照我影,仿佛画出了我的影子。“月能写我影”而自己却不知刻画怎样的自己;独步溪旁,天上与小溪中各有一轮明月,乍一看来,难辨孰真孰假。作者有意营造真假难分、虚实难辨的氛围,也是要借月及月下清影表现自己的孤寂、苦闷。杨万里诗中的月和李白《月下独酌》中月的象征意义是相同的,只是他的苦闷不及李白,不论是艺术感染力,还是情感震慑力都不及李白。
杨万里仰慕李白,他给李姓朋友赠诗常常比附李白。如《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云:
高台走上青天半,手弄银盘濯银汉。唤起谪仙同醉吟,一面问月一面斟。初头混沌鹘仑样,阿谁凿开一为两。是时燧人犹未胎。那得火铸银盘来。此盘能团复能缺,团是谁磨缺谁啮。中有桂枝起秋风,何处移来种此中。谪仙似痴还似黠,把酒问月月无说。老夫伐月一转语,月却问君君领否。君能饮酒更能诗,一夕无月君不嬉。月能伴君饮百斛,月能照君诗万玉。君但一斗百篇诗,莫问有月来几时。谪仙远孙证明着,笑脱乌纱看月落。[3](P1901)
这首诗把李子立当成李白,唤起谪仙一同醉吟。整首诗想象奇特,借用各种典故,想到宇宙混沌,不禁发出月亮源起何时的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与《春江花月夜》意境相似,诗人在感受月夜美景的同时,不由自主地由月色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面对浩渺的宇宙,感到神秘和亲切,表现一种深沉、寥廓的宇宙意识。对宇宙和人生发出千古第一问的当属屈原的《天问》,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人类追本溯源的最早呼声。而《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整首诗的浪漫飘逸之风,狂放洒脱之态,与李白《把酒问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万里对李白浪漫飘逸的风度十分向往,他的诗如《雪后霜晴元宵月色特奇》可臻太白之境:
玻璃盆泻琉璃水,素娥晚妆欲梳洗。报道虚皇筑雪宫,一架半架三万里。却嫌广寒未若宽,要借新宫作上元。先烦玉妃整羽卫,次遣青女褰云关。渠侬旧有七宝藏,封在琼楼楼顶上。中蔵脑子万斛强,轻明片片梅花样。急呼滕六取将来,更和端叶挼作埃。狂抛乱撒不停手,满空碎下真珠胎。乾坤立变水精阙,云卫透冷天街滑。姮家催索水霜袍,肌粟衣珠添不彻。银轮冻作一团冰,望舒墮指推不行。兔啼蟾泣滴成露,海东飞上金鸦精。[3](P2201)
这首诗融合有关月的神话故事,以嫦娥作为线索贯穿整首诗中,将月比作“一团冰”;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到晓旦十分,月未落、日已生的景观,别具新意。作者以望舒堕指、金鸦东飞作比,想象奇特,整首诗新奇美丽,迷离惝恍,读罢令人浮想联翩,其意境创造可与太白诗歌比肩。
杨万里不仅仅满足于模仿李白,他既要继承又要超越,总是能在前人吟咏不绝的题材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如《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酒入诗肠风火发,月人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3](P1958)
杨万里诗的意象特征不同于传统,他不借月抒发思乡之情,也不借月表达内心的苦闷,他要将那月来吞了,这是诗人诗性天真的表现!杨万里质疑李白“月不解饮”之言,他笔下的月不仅解饮,而且善解人意。他与青天与明月共同饮酒作乐,诗兴大发。“诵诗向天天亦惊”,其狂放自信洋溢其间。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记载:“余年十许岁时,侍家君竹谷老人谒诚斋,亲闻诚斋诵此诗,且曰‘老夫此作,自谓仿佛李太白。’”[4](P235)由此可见他受李白影响之深。
张瑞君先生在《杨万里评传》中说:“杨万里已经彻悟,描绘景物,已难超越前人,即使局部有所拓展,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如何超越前人,只能另辟新径。”[5](P93)杨万里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自己诗歌创作过程中才尽可能多地进行创新,发前人未发之语,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杨万里在诗歌创作后期体悟“活法”,自创“诚斋体”。他后期描写自然山水的诗玲珑剔透,新人耳目。杨万里对自然之物用情颇深,他的自然山水诗最能表现他的性情、胸襟,也最见其创作水平。通读此类题材诗歌可以发现,杨万里在诗歌构思、诗歌意境等方面学习李白,他对李白奇思妙语,飘逸气度,笔补造化羡慕不已。《雪中登姑苏台》学习李白又有变化:
我亦闲来散病身,游人不用避车尘。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3](P2215)
杨万里登临李白曾经到过的姑苏台,看到眼前“插天四塔”“隔水诸峰”,又想到曾经的吴越争霸,何等豪壮,而今只留下花草年年都在,历史沧桑之感油然而起。杨诗把花草作为中心意象,用同一空间的景物展示时间的变化,表现风云变幻,历史沧桑,物是人非之感。江山永恒而人生无常,历史风云不过是转眼云烟。这样的构思和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诗歌构思方法在杨万里之前已多有运用,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等都是类似的表现方法。
在诗歌境界方面,杨万里的山水诗善于打通物我隔阂,希望建立物我合一的境界,破除天地对立的状态,这一点与李白相似。如《江水》:
水色本正白,积深自成绿,江妃将底药,软此千里玉。诗人酒未醒,快吸一川渌。无物燕清甘,和露嚼野菊。[3](P467)
这首诗想落天外,气势恢宏,诗人酒醉之中,餐菊汲渌,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一切,思索一切,整首诗的浪漫诗意,可与李白《襄阳歌》中“笑杀山公醉似泥”“一日需倾三百杯”之风格境界相比拟。再如《雪霁晓登金山》: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3](P1953)
李白的诗歌常常打破思维定式,跟随内心想法自由流动,诗歌想落天外,变化万千。而杨万里的这首诗无论是从诗歌大气磅礴的气势上,还是从诗歌语言的变化中,都能看到李白诗歌的影子。
杨万里十分仰慕李白,他在《舟中挑闷》中云:“平生爱诵谪仙诗,百诵不熟良独痴。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在《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中自比“东坡太白即前身”。南宋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云:“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2](P218)清人王琬《读宋人诗五首》云:“放翁已得眉山髓,不解诚斋学谪仙。”[6](P216)均已看出杨万里与李白诗歌的继承关系。
杨万里对李白的气质、才情憧憬不已。虽然从理性上杨万里知道李白的诗无章法可循,很难学习,但或是出于对李白强烈的心理认同,或是对自己的高度自信,杨万里自觉主动地要学习李白诗。他甚至自信地说“东坡太白即吾身”,身践力行而努力学习李白诗歌个性化的语言艺术和任真洒脱的诗歌风格。
诗歌语言是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严羽《沧浪诗话》评李白诗歌语言:“太白天才豪逸,语多卒然而成者。”[7](P173)李白善用夸张、想象的艺术手法,杨万里学习李白诗首先表现在化用李白诗句方面。李白是盛唐的天才诗人,他有大济天下苍生的宏愿,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他愿“功成谢人君,从此一投钓”(《越中秋怀》),他不走寻常的仕途之路,想一鸣惊人,帮助君王成就大业,然后功成身退。但国家没有给他实现此等志向的机会,他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表达他内心的苦闷。杨万里生在南宋时期,国家受金人蹂躏,朝廷却苟且偷安,不思收复失地,诗人看在眼里,却又无能为力,只有用李白式的夸张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愁绪。他在《和九叔知县昨游长句》中云:“诗穷不伹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秋雨初霁》云:“却将白发三千丈,缲作霜丝补锦囊。”两首诗均化用李白诗句,用夸张手法表达自己的愁情。另外,李白诗中经常出现数字,如“四万八千丈”“万古愁”,杨万里诗中也常用夸张数字表达感情,如“长安市上忽再值,向来一别三千岁”“与君火急到一回,一杯一杯复一杯”(《云龙歌调陆务观》)等。
李白的诗注重表现自我,他的诗句多用“我”“吾”之类的字眼。他的诗语言通俗,常常是内心情感的直接吐露,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像是信手拈来,却又和谐自然,与整首诗的情调十分合拍。杨万里诗歌语言鲜活、生动,诗中多用“我”“吾”“老夫”之类的字眼,总体呈现通俗晓畅的风格,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需经前辈融化,乃可因承,如李之‘耐克’,杜之‘遮莫’,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4](P458)杨万里诗歌质朴自然,有民歌风味。诗中常出现俗语如“老子”(一般是老人的自称,或对老人的泛称)“怪底”“遮么”“次第”等词,口语化语言如“君不见”等等。虽然选用俗语,杨万里却在诗中表现了不俗的思想内容,他利用民歌语言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反映人民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自己最真实的情感。钱钟书先生谈到杨万里诗歌语言的通俗性时说:“杨万里对俗语常谈还是很势力的,并不平等看待……他的俗语都有出典,是白话里比较‘古雅’的部分。”[8](P263)由此可见杨万里斟酌诗歌语言的态度,他不是随意择取生活中的口语,而是在一次次的筛选中定下来的,他借鉴古典,化用古典,从而达到为我所用、浑化无痕的境地。
李白诗歌不受语言形式的限制,《蜀道难》中三、四、五、七、九、十一言句同时存在,四次转韵。李白最擅长七言古诗、歌行体,不受格律限制,任其驰骋才情。杨万里的七律受李白影响很大,力求在格律限制中变化,他的七律如《登凤凰台》有李白歌行体风味。
李白诗歌创作贵天真自然、不假雕饰,直抒胸臆。李白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生自然,他在《草书歌行》中说“古来万事贵天生”。李白主张写诗要尊重个体创作个性,尽量在诗歌中表达真性情。无论是自己创作还是评价别人的诗,李白多数时候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为评价标准,杨万里十分认同李白的率真自然的文艺观。
杨万里诗歌创作最初学习江西诗派,后又学习“晚唐体”,晚年始悟“活法”,其目的就是创作出活泼自然的诗。特别是他自创“诚斋体”,创作的自然山水诗别具一格。“杨万里的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心灵呈现‘真我’的一面,即所谓‘真心’‘童心’和‘本心’。”[9](P287)他的诗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都是清新自然、自出机杼之作。他的诗如《登凤凰台》,语言清丽婉转,有歌行体风味。《跋眉山程仁万言草书》云:“君不见古来富贵扫无痕,只有文章照天地。”豪迈飘逸,挥洒自如,风格颇似李白。
杨万里诗歌创作受李白影响很大,他模仿李白同题材诗作,一方面表达对李白人格的仰慕,另一方面借以表达相似的苦闷。他认同李白任真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态度,对李白狂放自如、个性十足的诗歌风格十分欣赏。杨万里对李白诗歌有继承有创新,他的诗作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得到后世的认可。
历来的研究者大多重视杨万里描写关心民生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诗篇,而忽视了他描写自然天趣的诗篇。杨万里的童趣诗最能体现杨万里的诗歌水平,黎烈南甚至称“诚斋体的核心是童心童趣”。[10](P50)以李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描写自然天趣的不在少数,但杨万里的童趣诗对这类诗有新的开拓。
杨万里的童趣诗与前人最大的不同表现在,他在诗中融汇成人智慧与儿童心性。李白的儿童诗更多的是回忆儿时的事,他在诗中就是儿童,多非逻辑的儿童“痴语”。而杨万里则是以成人的视角观察儿童,力图参与到儿童的活动中来。他尽可能地展示儿童天真自然的生命状态,在诗中将成人智慧和儿童心性进行融合。如《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云: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稚子弄冰》云: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声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作写儿童追逐柳花、以彩线穿冰玩耍的可爱形态。但我们分明可以看到,诗人是以成人的眼光来观察儿童的,他笑儿童痴,看儿童玩耍,用成人的眼光和心态展示儿童的天真和乐趣,这样表现的童趣就多了一分成人的智慧。《宿新市徐公店》云: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桑茶坑道中》(其七)云: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荫眠正着,一牛吃过柳荫西。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到,杨万里的童趣诗常有儿童参与,甚至儿童就是他描写的景物中的一部分。李白的儿童诗多是靠一颗童心道出,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夜行》)这样的诗篇可遇不可求,李白写童趣的诗也确实不多。杨万里将成人的智慧与儿童心性融会贯通,诗中不仅充满趣味,且能启发感染读者,是对此类诗歌的一大开拓。
总之,杨万里诗歌创作受李白影响很大,他模仿李白同题材诗作一方面表达对李白人格的仰慕,另一方面借以表达相似的苦闷。他认同李白任真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创作态度,对李白狂放自如、个性十足的诗歌风格十分欣赏。杨万里对李白诗歌有继承有创新,他的诗作多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得到后世的认可。
[1]杨景龙.加强古今演变研究,拓展新的学科空间[J].文学遗产,2005(1).
[2]刘克庄著,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罗大经著,王瑞来注解.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张瑞君.杨万里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运熙,顾易生主编.清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7]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8]钱钟书.宋诗选注[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张玖青.杨万里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0]黎烈南.童心与诚斋体[J].文学遗产,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