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弢
(1.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2.安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革故鼎新,推动党和国家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展现新方位、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时代取得新成就、新时代拥有新特点、新时代担负新使命、新时代迈进新征程、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开辟新境界,沧海桑田,万象更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使用“三个意味着”,分别从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等三个维度,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的伟大意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是一伟大飞跃,不仅对中国自身意义重大,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在本世纪初我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很多人担心中国会受制于西方,西方国家制定的贸易规则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但事实胜于雄辩,时至今日,我国已经从经济全球化的跟随者一步步成长为领跑者,“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与支持,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而优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2]
2013年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从思想源头和实践历程上,深刻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的曲折历史。翻开世界历史的精彩画卷,1516年,在柏拉图理想国与当时欧洲社会的不公现实的激烈碰撞中,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横空出世,震撼人心;之后历经以昂利·圣西门、沙利·傅立叶、罗伯特·欧文为最杰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直到19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而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科学社会主义由此诞生;之后虽然又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挫折,社会主义终结说也不绝于耳,但是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历经近40年的伟大实践,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社会主义事业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在全世界面前再次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国,当她以崭新、强大和无比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时,当她可以更多地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之时,这种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将是深刻和久远的。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的一次与时俱进的重大历史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科学概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的高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意蕴。[3]
新时代必然孕育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中国已经走入伟大新时代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最初探索开始,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相联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创新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既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探索过程的理论总结,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接续推进的思想精髓。[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站位、深远宽广的世界视域、为民担当的家国情怀,从理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历史的逻辑出发,总结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教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判断和理论总结,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军治国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内在统一、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十九大报告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思考,从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的行动纲领,对于确保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回顾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到举国整体大局的重大历史性判断。我国发展到今天,人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提出了更高、更多、更丰富的需要,其中不仅包含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等基本需要,而且在诸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环境等越来越多的层面有了进一步的高质量的需要。在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这一巨大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当今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到人民对于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关系到下一步更长远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里讲的“变”和“没有变”,是辩证统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军队建设、国家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所作的部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举措。这些新思想、新方略、新目标、新部署,都是由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发展中国家等重要判断而来。[6]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内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时,就提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的使命更具体、更振奋、更宏伟。
新时代给党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伟大梦想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们党对自身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7]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到近代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太平天国、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终究都没有改变中国近代的悲惨命运。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将党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纲领有机统一,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远景目标与现实目标有机统一,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机统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这一路线图既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又符合实践的新要求,完整勾勒了一幅全国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美丽画卷,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篇布局的宏观把握与高瞻远瞩。习近平总书记还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和基本遵循。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2]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根本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连君主皇帝、封建官僚都明白的道理,作为一个拥有近九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更要有气魄、有担当、有作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四个伟大”是对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的使命和担当的概括。在“四个伟大”中,“伟大工程”强调我们党需要经受“四大考验”、避免“四种危险”,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伟大斗争”“伟大事业”的胜利和“伟大梦想”的实现的根本保证。[8]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准确把握它的历史地位、精髓要义、实践要求,也要科学把握它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是植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是顺应时代要求、响应人民心声、遵循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从而增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9]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国际国内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不懈奋斗的全体中华儿女手中最终成为现实。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3]顾海良.宽广的历史视野 深厚的时代意蕴[N].经济日报,2017-10-27(006).
[4]顾海良.让世界分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N].人民日报,2015-11-18(007).
[5]中共十八届七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0-15.
[6]谢春涛.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N].经济日报,2017-11-04.
[7]何毅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N].人民日报,2017-11-28(007).
[8]顾海良.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N].北京日报,2017-09-25(013).
[9]何毅亭.伟大思想理论从何而来?[N].学习时报,2017-11-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