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茶树资源在茶叶贸易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01 08:15宋志勇宗春淼李艳杰万正林李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茶业茶树茶园

宋志勇,宗春淼*,李艳杰,李 佳,万正林,李金华

(1.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云南景洪 666100;2.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管护所,云南勐腊 666300;3.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所,云南勐腊 6663007;4.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管护所,云南勐腊 666300)

大约在1.8亿年前的三叠纪,云南已是露出海面的陆地,许多裸子植物在这里滋长和蔓延。约7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古滇西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的山坝交界地带具备了茶树起源应具备的裸子植物繁茂、陆地稳定和气候湿热等3个条件,古木兰植物群在这里出现、繁衍,特殊的气候环境促使木兰深化为茶树。第四纪多期冰川活动毁灭了许多植物群,而在澜沧江中下游的思茅和西双版纳等滇南、西南一带未受到冰川袭击,茶树等古生植物在此区域得以生存,发展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大叶种茶树。云南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保存有大量的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古茶树以及古茶园,同时还保存有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这些古茶园、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片区,即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楚雄等州、市的40多个县,其他茶区亦有少量分布[1],其中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森林中分布较多[2]。这些古茶树及野生群落是茶叶原产地的活化石,是茶叶的种质资源库。而古茶园则是古老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佐证,是云南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茶叶贸易中云南普尔茶的升温,将对云南省的古茶树资源产生影响。加强对古茶树、古茶园以及野生群落的保护和有效管理,不仅对保护好古茶树和古茶园所在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保护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以及开发生态有机茶产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帮助群众脱贫有重要作用[3]。

1 云南古茶园、古茶树的资源现状

1.1分布情况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有面积在66.67 hm2以上、相对联片的古茶园14片,共1.41万hm2。云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现将云南各州、市古茶树资源分布情况介绍如下。

1.1.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分布。海拔760~2 060 m都有分布,最低在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在勐海县大黑山,主要集中在1 400~1 800 m的山区地带,历史上著名的“六大茶山”就分布在该地。该区的野生茶树分布面积和古茶园面积共约0.53万hm2,以人工栽培的古茶园居多,树龄多数在200~500年[1]。全州茶组植物共有3个系、7个种和变种(按照宏观分类法),人工栽培的古茶园以普洱茶种(C.assamica)茶树分布最广;其次在勐腊县分布有80.00 hm2的茶种(C.sinensis)茶树(当地称倚邦小叶茶);苦茶变种(C.sinensiskucha)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勐宋和勐海县曼糯;在勐腊县和景洪市还有勐腊茶(C.manglaensis)、滇缅茶(C.irrawadiensis)和多萼茶(C.multisepala)。本区野生型古茶树群落集中分布在勐海县巴达贺松大黑山1 900 m的森林之中,均为大理茶种(C.taliensis),其基围超过1.5 m的有11株。

1.1.2普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普洱市古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1 450~2 600 m。全区发现的茶组植物共有2个系、4个种。野生型茶树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为主,景东和镇沅有少量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茶树;栽培型茶为普洱茶种(C.assamica),此外在澜沧县富东乡还发现一株形态特征为过渡类型的邦崴大茶树(Camelliasp.)。普洱市野生大茶树主要分布在镇沅、景谷、景东、孟连、澜沧、普洱、墨江7个县的29处,多散在原始森林中。栽培型古茶园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芒景两村之间的景迈古茶园,该园现存古茶树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的,树高一般为2~5 m,基部直径0.2 m以上,株距2~4 m。

1.1.3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保山市境内的腾冲、龙陵、昌宁县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有成片的古茶园和散生的野生大茶树。若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镇安和施甸县关摆马村还有300年至8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古茶树群落的垂直分布以1 200~2 400 m居多,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分布面积上万亩。全市发现的茶组植物共有3个系、5个种。野生型茶树中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和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为主;栽培型茶树中以普洱茶(C.assamica)和茶种(C.sinensis)分布广泛,勐腊茶种(C.manglaensis)茶树仅在昌宁和隆阳少量分布。

1.1.4临沧市古茶树资源分布。临沧市古茶树分布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 km;在海拔1 050~2 750 m的9 000 km2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都有古茶树群落分布,面积1.00万hm2以上,是当今古茶树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发现的茶组植物共4个系、7个种。野生型茶树中以大理茶(C.taliensis)和滇缅种(C.irrawadiensis)茶树为主;栽培型茶树中以普洱茶种(C.assamica)茶树为主,茶种(C.sinensis)、细萼茶种(C.parvisepala)茶树亦有少量分布。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州市,均有古茶树分布。

1.2自然环境条件云南南部地区在元月初即开始采摘春茶,比内地茶区早60 d左右,具有生产早春茶的优势,是世界上最适宜发展茶叶的一块宝地。云南茶区大多分布在远离污染源的山区、半山区,很少施化肥、农药,茶叶农残含量低。据中国茶科所对全国10个省市1 000多种茶叶农药残留的检测,云南茶叶农残水平最低。

1.3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和优良的云南大叶茶良种云南大叶种茶芽叶肥壮,发芽早,白毫多,育芽力强,生长期长,叶质柔软,持嫩性强,鲜叶中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含量均高于国内其他优良品种,是世界优良茶树品种。

1.4云南茶叶品质优良云南红茶质量在全国名列第一。云南普洱茶在全国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云南大叶种蒸青、炒青、烘青绿茶、名优绿茶和茉莉花茶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 云南茶业贸易现状

2.1茶业生产现状云南茶叶已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已销售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据省农业厅统计资料,到2003年底,全省茶园种植面积为19.83万hm2,其中采摘茶园14.85万hm2,占全国茶园面积(119.00万hm2)的16.7%,居全国各产茶省的第一位,成为全国茶叶生产的重要基地。

2.2茶叶产量增长迅速,但茶叶出口逐年下降近10年,全国茶叶产量增长30.58%,年平均增长2.70%,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28.86%和24.83%,年平均增长均2.50%;云南茶叶产量增长42.95%,年平均增长3.60%,超过全国茶叶产量增长的幅度。云南茶叶产量占全国茶叶产量的比重由1993年的10.48%上升至2003年的11.47%,上升了0.99百分点。但云南茶叶出口数量十年平均年递减1.4%,与1997年云南茶叶出口最高年相比,到2003年,云南茶叶出口数量由12 341 t下降至5 061 t,下降59%;云南茶叶出口数量占全国茶叶出口数量的比重由6.08%下降至1.95%,下降了4.13百分点。据昆明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份云南普洱茶累计出口3 092 t,较上年同期小幅下滑7.8%,实现创汇额2 802万美元,同比增长33%,增势显著。

云南茶叶出口创汇由1997年的2 528万美元下降至2003年的1 051万美元,下降58.43%;茶叶出口创汇占全省外贸出口创汇的比重由2.22%下降至0.63%,下降了1.59百分点;云南茶叶出口创汇占全国茶叶出口创汇的比重由7.59%下降至2.86%,下降了4.73百分点;自1997年以来,茶叶出口逐年下降,已由1997年茶叶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7.45%下降至2003年的5.80%,下降了11.65百分点,使云南茶叶逐渐退出原来很不容易挤占的国际市场。从出口地区来看,2017年中国茶出口量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别是浙江、安徽、湖南、福建、湖北、江西、云南、河南、广东和重庆。其中,浙江省2017年茶出口量为17.5万t,出口金额为5.06亿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位居全国第一;排名第二的是安徽省,其出口量不足浙江省出口量的50%;排名第三的是湖南,出口量为3.29万t,出口金额为9 084.65万美元。

3 云南古茶园、古茶树保护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对古茶园、古茶树重要的保护价值及开发利用价值认识不足,致使保护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有些地方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乡规民约,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古茶园、古茶树的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由于近50年来人口增长、不合理采摘、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单一化茶园替代或者在古茶园、古茶树周围建设新茶园导致基因漂变等各种因素,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3.33万hm2减少到目前的1.33万hm2。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过度甚至毁灭性采摘古茶园的古茶叶,已经导致云南古茶园、古茶树这一重要的世界性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面临严重危机。

因此,深入地研究古茶园、古茶树的科学、文化、历史和开发价值,制定相应法规、政策和乡规民约,构建保护管理的组织系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云南古茶园、古茶树已成为全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族群众和专家学者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4 解决茶叶贸易与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对策

4.1政府加强产业引导,设立茶叶监管机构鉴于云南茶业是云南一大产业,建议政府加强对云南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建议由分管农业的一名省委副书记和一名省政府副省长主管茶产业的发展;对原有的茶叶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进行改造,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茶业经济体制。设立单独的茶业专管机构,统管全省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科研、开发等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的规定,野生茶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而栽培型、过渡型大茶树是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对象。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保存古茶园面积最大、古茶树数量最多的省份,但面临的破坏严重。建议成立“云南省古茶园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业务主管部门省林业厅,加强古茶园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4.2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茶叶是云南省一项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和传统优势的产业,中国加入WTO后,以经济规律为主的市场管理将代替以往的行政管理,因此,加强行业管理协调服务就显得日益重要。组建茶叶商会等行业自律协调机构,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纽带,研究制订全省茶叶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协调解决茶叶产供销、贸工农、科教推广等方面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建立茶叶质量标准体系,信息和批发市场体系,为茶叶科研、技术培训、咨询、市场促销等服务,促进云南省茶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4.3抓紧制定茶叶标准,加强茶叶质量管理制定茶叶标准,加强茶叶质量管理是使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应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依靠茶业协会和茶叶商会等行业组织,组成云南茶叶标准化领导小组,抓紧制定滇红、滇绿、云南花茶、云南紧压茶地方标准。所有茶叶生产企业都要制定茶叶产品的企业标准,建立云南茶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开展对云南茶叶农残含量的检测。建议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省工商局、卫生部门和茶叶行业管理部门配合,制定茶叶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督检查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

借鉴国际有机农业委员会和欧盟有机茶标准,参照浙江有机茶标准,制定云南有机茶标准,逐步推进云南茶叶按国际标准化生产,为云南茶叶增加出口做出新贡献。

4.4加强对传统常规茶园的有机化改造和有机茶园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公害茶叶生产和消费是今后世界茶业发展的主流,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倡导并正在逐步扩大消费的有机茶和我国提倡生产的绿色食品茶叶,均属可持续发展茶叶的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建设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开发有机茶产品,既可解决云南省当前出口茶叶农残超标问题,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振兴该省茶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云南古茶园是最典型的有机茶园,古茶产品则是品质最好的有机茶。云南古茶园“病虫害自控机制”“土壤肥力自维机制”等相关科技研究为云南常规茶园有机化改造和建设有机茶园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加强对云南古茶园保护利用的研究,将大大推进云南有机古茶产品开发和云南全省有机茶产业发展。

4.5坚持科教兴茶,提高茶叶科技水平充分利用云南省茶业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和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知识更新。一方面要培养专业化、知识化的复合人才,了解熟悉WTO规则,适应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提高云南省茶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茶业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要求。茶叶科研教育机构,应当面向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开发、商贸、保健、广告宣传等领域,提高全省茶业的科技水平服务,促进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提升茶叶品质,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4.6发挥云南古茶园特有优势,创建知名茶叶品牌政府应根据云南省茶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选择基础雄厚、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生产经营企业,将其培育成为茶叶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逐步塑造一批集生产、贸易、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经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几个年销售额过亿元和一批销售额过千万元的茶叶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5 保护古茶树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5.1学术意义保护古茶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仅就自然科学而论,现在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养护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古茶树的养护工作需要一套独立和完整的学术体系[4]。

5.2文化意义古茶树是古茶文化的基础,或称本源。人类社会一切茶文化现象,溯本追源,最早的有茶树,以后才有采茶、制茶、品茶、茶具以及茶的一切。茶文化,是自从人类发现“茶”以来,在从事“茶业”的创造性劳动与茶叶技艺研究实践过程中,产生并被承传、发展的客观物质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产物,属茶叶事业的上层建筑[5]。现存的千年古茶树,是千年以来茶文化的本源实物,如果这批古茶树不存在了,文化虽有延续性,但后人只能从前人留下的文字记载上读知古茶文化了。所以说保护古茶树就是保护古茶文化的基础[6]。

5.3生态价值古茶园植物多样性是当地农民世代管理和选择的结果[7],古茶园中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植物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茶叶种质资源[8]。

猜你喜欢
茶业茶树茶园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贵州茶业大事记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茶业新星——“冷泡茶”
茶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