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悦,郭素玲,杨 群
(安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 安阳455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亟需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2018年6月,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工程,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征程。那么,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如何回应这一战略转变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提供了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对我国经济社会由低收入水平跃升至中等偏上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只是初步完成了量的扩张,内涵建设还亟待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消费的需求,人才素质还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校的教学研究创新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经济的发展。所以,新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实施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未来发展两步走的宏伟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是我国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后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要达到这一目标仍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首先,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种经验性理论总结,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高收入阶段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的现象。其划分的标准大致在人均收入10000美元左右。从根本上说,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于未能及时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后发劣势造成的,其突出的表现是未能形成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经济发展动力减缓。那么,应该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最根本的是转换发展动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经济体的总体竞争力,其路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其次,提升人力资本和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建成现代化强国积聚基础动能。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是关键的生产要素,创新是源动力,通过不断的创新形成新的业态和动能,从而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形态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和高水平工匠,需要基础理论创新和技术长足进步。为此,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要教育的巨大投资以及对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持续投入。从已有的发展经验看,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视教育投入,努力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确保能够吸纳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设备买来了,但是不会用,更不要奢谈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和持续创新。第二,提高社会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以探索新的产品和生产方法,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生态环境;第三,注重进行本土技术革新,形成内生发展机制;第四,开放的市场和更有效率的社会体制环境[1]。
当今社会,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时认为:它可能引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乃至重新洗牌;可能重塑一个国家、地区的竞争力乃至在全世界的位置;可能颠覆很多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形式,产生新的业态和产业;可能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可能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经济越发达,高等教育的作用越突出。有统计显示,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比重,美国75%,日本85%,欧洲80%,中国只有21%,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从发展动力上看,现代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静态的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来自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累积,经济发展是从一个稳定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达到新的经济发展水平后,原有的劳动力教育水平就不再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直到整个国家劳动力教育程度累积到下一个更高的层级,才能实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所以,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资本深化)。从动态上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体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自于其内部,经济体内部用于创新的想法和技术都由其人力水平决定。可见,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决定性作用和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作用,从而表明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
所谓地方高等院校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既包含有区域性的标准,更有层次性的约束。从全国教育发展规划与功能上看,地方高校的定位是适应于、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因而,其本身的发展就受制于地方各种因素的制约,受制于国家发展政策和资源的约束。为了突破这种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就出现了各种博弈行为。所以,地方高校的发展既存在着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存在着自身特有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时代,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高质量人才[2]。然而,目前由于高等教育仍然延续侧重于需求端拉动的量的扩张的粗放模式,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偏离了高质量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1)粗放化发展导致的同质化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办学类型、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并未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而是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3]。其结果,一方面在人才产出上,由于培养模式单一、陈旧和趋同,加之就业目标的工具性导向,使得毕业生的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在知识理论创新方面,由于学科专业设置重叠,没有处理好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人才培养不足以及全社会科学精神的价值失范。(2)制度性因素导致的管理水平低下。制度性因素导致高校管理自主权缺失,无力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其主要表现:一是精力、资源、政策没有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二是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未能有效发展;三是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缺乏刚性要求,办学特色不显著;四是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五是招生考试制度、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陈旧僵化[4]。(3)教学运行上出现严重的分离现象,无法将核心资源与精力集中于人才的培养上。具体表现为:一是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的分离。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环境,学科带头人既是科研掌门人,又是教学引领者,其首要工作是策划本学科所涵盖的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把科研上的领先转化为教学的领先。二是科研与教学的分离。教师的研究成果未能有效地转换为教学内容,科研优势没有有效转换为教学优势,未形成科研和教学彼此互补、相互滋养的良好局面。三是教与学的分离。教师只管教而没有教学生怎么学;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创新性;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动力不足。四是学与做的分离,轻视实践或盲目实践。五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没有把通识教育精神贯穿到专业教育之中。六是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分离,忽视了育人的职能。七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分离,忽视本科基础教育。八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分离。信息技术没有有效地支撑教育教学。[2]
除了上述的共性问题之外,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内涵发展的定力不够。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获得资源,不仅经常在研究型、应用型发展定位上摇摆不定,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有意无意地将二者对立,或者过于追求学术研究,或者过于迎合实践教学。前者忽视了研究的目的,后者忽视了服务的能力。(2)教育导向偏误。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味迎合社会“需求”,认为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发展什么,是一种被动的应付,造成供需双方的不满意。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知识、技术的驱动,人力资本是这两种要素的很好地结合。所以,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先行培养,从而提出了对教育发展的先导性。在人才培养的内容上,既需要有很好的通才教育,又需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3)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一是存量资源的不合理,长线专业占有的资源尤其是教师人数过多,而紧缺专业资源短缺,无法满足教学,其结果是导致资源闲置与过度使用并存。二是争夺资源导致的资源浪费,一是不考虑专业发展、学科发展而盲目地引进人才;二是对设备、技术导向的物化资源的追求,忽视了利用的效率与效果,忽视了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4)管理的指标化与形式化。前期高效的快速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发展规范化,主管部门实施了监管制度,提出了系列评估指标。这一做法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对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评估工作的行政化导向,结果导致了高校管理中的形式化与指标化,忽视了内涵发展。(5)学生学习的功利化与教师教学的过场化。学生的功利化主要表现在实用主义,凡是有用的就学,无用的就不学。所谓有用,乃是眼前之用,未着眼于人生发展与职业转变。集中扎堆好专业,所谓好专业就是“显学”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了好专业,就能有一个好工作,就不需要再苦读“无用”之书。教师教学的过场化,是指一味地迎合学生,放弃了对学生批评的权利,放弃了对学生严加督导的责任。所谓的教书只是对知识的传授而已。显然,这些问题需要高校自身从培养机制、发展制度、人才规格上加以改革与完善。
地方高等院校只有以供给侧为导向,以“双一流” 建设为指导,回归学科与专业的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实施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四个回归”从本质上看是学科、教师、学生职能的回归,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高校培养人才根本目的的回归。为此,必须解决好专业与学科如何发展、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学校与社会如何对接等几个问题。
专业与学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平台,一流本科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与学科建设。学生专业能力强不强,除了看学校专业建设本身,还要看专业与学生的“匹配”,必须加强“专业与学生契合度”“深化学生对专业认识”[5]。所谓专业是指学科建设已有成果形成的课程群,所谓学科是指面向未来知识结构的专业发展[6]。所以,教学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有的专业课程和知识结构,更取决于未来的知识更新与专业知识深化。在这一方面,首先要围绕专业平台与研究团队建设,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围绕未来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
地方高校推进专业回归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去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区域被视为实现国家总体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力量,地方高校应主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里以商科专业为例加以说明。一流本科教育就是要形成“育人、育才、育商”的教学环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使命感,牢记自己的天职是学习。在今天创新型社会中,要通过学习具备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其次,着重培养“育人、育才、育商”的文化环境。育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人,包括知识、道德、责任、义务、技能等各个方面;育才是指造就经济、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经济学的思维、商业职业理念、管理技能基础;育商是指培养职业经理人与创新人才,要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以商业创造为追求。要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要完成其本职工作,必须解决“创新性学习”问题。这与其说是对教学技能的要求,不如说是对教师知识理论水平的要求,因为高校所传授的知识不仅是已有的知识,更是创新性知识。在这一方面,必须主张学校教学的权利、教师授课的权利,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导,而不是相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曾经说过基础科学的悖论:它是辛苦的、严谨的和缓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如果没有基础科学,最好的设想也无法得到改进,“创新”只能是小打小闹。同样,在学生的培养上,要进行创新性培养,基础知识是不可或缺的。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创新性学习,如果教师做不到,那么,学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高校的教学与研究是统一的,是创新性学习的途径,不进行创新性学习,不足以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当然,也有人认为,现代高校社会服务也是其主要功能,如果只强调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不是就淡化甚至忽略了社会服务的功能,还谈什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支撑?其实,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对科学的研究,对文化的传播本身就是最大的社会服务,只不过参与分工的形式不同而已。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派生功能,是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延伸。教学与科研是社会服务的基础和依归,是源;社会服务是教学和科研的延伸和指向,是流。大学的核心专长是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如果忽视高校育人和科研的专长,社会服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深层次的社会服务也难以展开。[7]
大学的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是仅仅掌握一种既有的知识与技能,还是养成一种学习能力?是仅仅学习专业知识,还是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全面评价教育质量应涉及学生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与知识发展,这些是学生步入社会所必需的教育准备。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是通识教育解决的问题,知识发展是专业教育的内容。以处理不确定性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发展能力正在受到各国高校的普遍重视。[5]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痛苦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说明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没有完成其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必备的学习能力。而且,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来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与兴趣,是高校必须达成的一个目标。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解决高校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性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解决学生的认知问题、学校的制度问题和社会的生态问题。认知问题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为什么学习?目前的学生多数是为考试而学习,没有了考试不知道怎么学习,不知道学习什么。而考试又是为什么考试呢?是各类证件考试,各类招考考试。诚然,考试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一种公平理想的方式,但是,整个社会过于泛化、过于形式化,就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动机,扰乱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制度问题是有没有为学生的安心学习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图书馆、校园环境等硬件之外,教师的引导、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软制度更为重要。比如,教师无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或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过多的无聊的学生活动大量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没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滋润等,都是不能很好促进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目前有一种普遍的认识,是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而没有认识到是社会没有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所以,仅仅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归结为高校自身,这是一种值得质疑的判断。
回归初心,就是高等学校要倾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里面是如何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目前的做法主要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社会活动,注重实践、技能。而问题的根本在于怎样认识社会,怎样发现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从已有的毕业生反馈中发现,在学校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很热闹、兴奋,但毕业之后发现收获不大,没有找到认识社会的工具与方法。所以,实践教学、与社会对接应该更多地强调问题意识,从问题意识倒逼学习动力与自主意识(独立思考)的形成。
实事求是地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最大的短板。这里面同样有一个认识问题,什么是创新,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简单地讲,在现代经济中,创新就是“无中生有”,是基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所产生的自然结果,例如,网络与运算、新材料、生命科学、航天工程、海洋工程等等。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积淀,就不可能形成原始性创新,不可能形成颠覆性产业。相反,我们目前所强调的创新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技术的改进,不是原创性创新。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往往过于强调“实践”的作用(基于经验的实践),轻视理论的基本功。这是一个应该加以讨论并形成共识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秉持的观念是,本科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结合这些学科力量来形成对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看法,除了广泛的自由学习机会之外,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靠在人才成长的某个阶段的努力是很难使其嬗变为突出的创新人才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师有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职责和义务,也有尊重学生兴趣、为其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的责任。[8]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理念的转变与环境的营造,突出差异化的个性发展。
地方高校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么纯粹的工具导向,为学校发展而 “发展学科”,忽视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要么就业导向,迎合社会,忽视学科和学校的自身发展。“四个回归”从字面概括为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但其本质上强调的是学科、教师、学生的职能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培育人才基本目标的回归。地方高校实施“四个回归”应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高度关注专业与学科的发展。专业与学科既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知识(老师)发展的依托。专业是社会分工与就业的风向标,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与土壤,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大学发展,必须做好专业生态与学科生态的布局与发展。其次重视教师内涵发展,以教师内涵发展推动专业学科发展。教师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更新与课堂教学上,教师整体水平提升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发展现实。教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以现实问题为对象进行学习与研究,提出学生学习的方向与要求。第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能力培养导向实施人才培养。学生素养提升主要反映在学习能力与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包括学习能力、问题发现与方案设计。学生以基本知识为基础,着重于能力发现培养、历史经验(案例学习)积累、创新挑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