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红 王亚轩
《通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郭敬红 王亚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大庆 163319)
对通风空调工程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通风空调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通风空调的基础理论,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往往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环节比较薄弱。同时,社会对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进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担此重任,只有积极探索该课程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合社会的需求。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基础[1-4]上对《通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探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班级教学为主体,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主要考核方法多数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5-8]。每节课的教学程序基本固定,即复习上次课内容、导入本次课重点和难点、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5个环节。该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发挥空间较大,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小,也就是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种模式对于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强化学生记忆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很难。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更谈不上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必须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已经根深蒂固,它势必成为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所以改革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突显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更高、更全面的需求,高校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1 课程设计贯穿整个教学
《通风空调工程》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与之相关的课程设计非常重要,是我们专业的一大方向。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激活理论,培养各种应用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设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课程学习的所有方法和理论就都只是纸上谈兵。在前几节课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把空调系统的各种形式先传授给学生,然后按照不同的建筑类型、地点,把学生分成组,一般每个小组七八个人,把课程设计任务下达下去。按照设计的大致过程来讲解相关知识点,边讲课学生跟着进度把相应的设计工作完成,比如讲空调负荷计算,学生就把课程设计的负荷计算完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做到心里有数,理清设计的思路,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和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设计方法,掌握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熟练运用工程CAD、天正暖通等软件,能够准确表述设计意图。
2.2 实习和教学相结合
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通风空调工程》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很多直接来源于工程设计和工程经验,教学过程中要用到一些工程经验公式,这些公式比较抽象,理论上又很难讲解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缺乏兴趣,应用上遇到困难。因此,在课堂上把基本原理讲解完后,带学生到现场参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前往宾馆、大型购物中心、体育馆、写字楼等具有通风空调设备的场所,进行调研和实习。重点了解这些建筑中通风空调装置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调节机理、运行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把一些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大家一起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实习并形成实习报告和汇报PPT,这样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习,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能够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并且通过汇报等督促学生对于通风空调系统和装置的认知,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
2.3 演示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实验环节把课堂所授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转化为专业能力,以实现其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实验教学,重点是在现有演示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设备改进来开展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通风空调基本设备元器件的作用和仪表的正确使用。
课程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撰写论文或完成大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闭卷,但题型要灵活多样,要侧重案例分析题的考核,可以借鉴注册公用设备师的考核方式。千万不要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那样学生只会把书读死。考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考试的方式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起到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激励作用。考试方式最好不要一成不变,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不断的探讨与研究中寻找更好的形式。
时代在进步,高校要想生存,也应努力适应时代的特点和需求。专业课的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研究、创造能力;提倡多样化、开放性、创造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空间。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才。
[1] 彦启森,石文星,田长青.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31.
[2] 贺俊杰.制冷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19.
[3] 李晓燕,闫泽生.制冷空调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5-26.
[4] 龙恩深.冷热源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3-5.
[5] 田娟荣,刘婷婷.高职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3):100-105.
[6] 陈益武.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2):19-24.
[7] 李春会.突出会计专业特色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6):103-104.
[8] 郭敬红,张勇攀.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应用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8,22(2):84-86.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Guo Jinghong Wang Yaxuan
(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gineering, Daqing, 163319 )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teaching mode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radition,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course exam mode, hoping to obtain better teaching result, training the modern talented person whom matches the age to reques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ation
1671-6612(2017)04-433-02
G642.0
B
郭敬红(1977.10-),女,硕士研究生,讲师,E-mail:87164633@qq.com
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