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徒制”下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建设

2017-12-29 11:26曹斌
职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徒制职业院校技能

曹斌

课 题:本文系南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立项课题《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7-16)研究成果。

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育与职业分离、理论与实践割裂、学习与就业脱节的现实困境,所以在“学徒制”下的职业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贴进企业生产实际,与企业合作开展一体化教学建设。

一、教学场地与设施设备一体化建设

职业院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一体化教学场地,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理论、实习课的学科式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任务,按照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顺序结合工作过程的顺序,进行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安排,学完一门课,掌握一项实际工作任务。教学场地设计成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构成一体化教室,学生既可以进行理论学习,又可以进行实践操作。教学场地分为教学实训区、学习讨论区、资料查询区、工具存放区、成果展示区等区域,每个区域有各自独有的功能。

二、技能练习与产品生产一体化建设

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 “校中厂” “厂中校”,实施“工学结合”,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将在企业从事技能训练和实际生产工作,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职业院校按照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来设计实训课题,并按企业生产的流程来进行,最终达到企业生产产品的水平。教学实训场所就是学习与生产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职业院校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任务驱动问题引导为关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预习导学、任务处理、交流评价、检测反馈四个环节,达到知识、能力、素养的一体化,达到岗位要求的标准。在技能训练中,宣扬企业职业技能和素质并重的道理,引进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管理模式。学校将一体化教学场所布置成企业的生产车间,有助于学生实现“ 学生”与“ 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课程与教材开发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教材遵循职业发展规律,教学内容是以项目的形式编写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写。根据教学大纲及国家技能鉴定标准,将企业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融入到一体化课程中,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与企业接轨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学徒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一体化课程建设包括规划课程、校本课程和企业课程。课程顺序要基于工作过程来安排,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职业本位、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首先是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工学结合的特点,按岗位实施模块化教学,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其次是做好一体化教学设计,实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团队合作教学,开展小班上课。再次是选择适合一体化教学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专业真实工作场景为核心,围绕某一岗位开展技能训练,促使学生在近似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四、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既能上好专业理论知识课,又能动手操作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以“ 双师型”为起点,向“多师型”能力发展——集讲师、技师、师傅、职业指导师、心理辅导师、企业培训师为一体。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师资队伍,采取“校企双导师制”实施教学。

加快校内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教师结合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形势,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优势,努力学习新理论、提高新技能水平,向一体化教师方向靠拢。理论教师参加校内技能培训,实习教师下企业挂职实践。结合技能大赛 “以赛代练,赛练结合”和 “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总之,“学徒制”的构建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长期合作、共同融合、共同制订、建立靈活、可变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发挥职业院校的教学、人才培养特长,又结合企业实际,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徒制职业院校技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