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中的“长夏”读音辨析

2017-12-29 18:19陈婕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素问杜甫

摘要:“长夏”的“长”字,一直存在“平声”与“上声”两种说法,莫衷一是。追本溯源,“长夏”最早见于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与五行之说相关,“长”取生长、助长之意,应为上声。“长夏”特指“农历六月”,正是植物生长最快的时节,辅证“长”为上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长夏”有两种不同解读,分别为平声和上声,此处应仔细辨别。

关键词:长夏;素问;五行;格律诗;杜甫

杜甫诗《江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首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描绘了恬静优雅的田园图景。其中,“长夏”一词的读音一直存在争议:一说读“cháng”平声,一说读“zhǎng”上声。杜诗历代注家似乎倾向于读为平声,清代纪晓岚对此提出疑问,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长夏溽暑——长夏字,出黄帝素问,谓六月也;王太仆注读上声。杜工部长夏江村事事幽句,皆读平声。盖注家偶未考也。”[1]如今,“长夏”一词仍常见于中医养生课题以及古典诗词作品中。在相关学术活动或讲座论坛中,讲师谓“长”或读平声或读上声,不能统一,稍显混乱,笔者试对此问题稍作辨析。

“长夏”一词,通常做两种解释:其一,为“漫长的夏日”,“长”做“与短相对的长度”,读为平声,此处无疑;其二,特指“农历六月”,此处“长”为平声还是上声,则诸家有所争议。

“长夏”做“农历六月”解释,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王冰注曰:“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皆所克杀而胜也。”[2]《金匮真言论》论述了“五脏应四时”的理论,根据五行学说,建立了以五行为内核、五时五方为间架、五脏为中心的医学宇宙观。中医认为,春主肝,配东方,属木,相当于农历一、二、三月份;夏主心,配南方,屬火,相当于农历四、五月份;秋主肺,配西方,属金,相当于农历七、八月份;冬主肾,配北方,属水,相当于农历十、十一月份;而长夏主脾,配中央,属土,相当于农历六月份。从五行相克来看,木克土,故曰“春胜长夏”;土克水,故曰“长夏胜冬”;水克火,故曰“冬胜夏”;火克金,故曰“夏胜秋”;金克木,故曰“秋胜春”。“长夏”一词发端于五行学说,则“长夏”之说必然与五行相对应,从五行之说进行考究。《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王冰注云:“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3]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王六月也。”[4]由此,则“长夏”之名已然明晰:四五月属火,六月属土,火生土,二者是相生相长的关系;再者,夏天原本是火旺的季节,土生长于火中,得到旺火的滋养,故曰“长夏”。如此,则“长夏”之“长”当为上声,取生长、助长之意。

那么,为何从夏季中分出一季为“长夏”,而不取春、秋、冬三季呢?还是需要从五行之说来考察。春天属木,木生火,夏天属火;火生土,六月长夏属土;土生金,秋天属金;金生水,冬天属水;水生木,春天属木,又一轮回。夏季的最末属土,大约是农历六月时候,连接属火之夏与属金之秋。又据《春秋繁露·五行之义》记载:“土居中央,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5]五行配五方,土位居中央,起着沟通连接的作用,金木水火皆因土的枢纽作用而得以各司其职。从时间来看,一年的中央为六月,得以配土,正是夏季的最末。从农业来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六月份正是植物疯长的时节,作物生长所依靠的条件正是土地,“长夏”之说对应农作物生长规律,不得不说是先民的智慧总结。由此也可以证明,“长夏”之“长”当为上声,配有万物生长的含义。

至此,“长夏”作为中医术语,以及在五行之说中的读音已经明了,“长”字当为上声。那么,回到杜甫《江村》一诗,进一步辨析“长夏”的读音。《江村》首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其中“长夏”以现代的通行解释为“长长的夏日”,如《杜甫诗选注》:“夏天白日长,故称长夏。”[6]将“长夏”翻译成“长长的夏日”于诗意似乎也说得通。那么是否如纪晓岚所言,此处“长夏”应理解为“农历六月”,读作上声,而历代注家注为平声是疏于考究了呢?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的另一首诗《扬旗》,首句“江雨飒长夏,府中有余清”,也出现“长夏”二字。《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公自注:二年夏六月,成都尹郑公置酒公堂,观骑士试新旗帜。”[7]《补注》引王彦辅說,作于广德三年夏六月;又引徐俯说,作于大历三年夏六月。两种说法虽然于年号有所差异,但皆认为作于六月之时。由此可见,杜甫诗歌中的“长夏”有可能即是特指“农历六月”。综上所述,以杜诗为例,“长夏”在古典文学中历代解读为两种意思:一为“长长的夏日”,则“长”字平声;二为“农历六月”,则“长”字上声。两种解释均可说得通,但杜甫《江村》一诗所出现的“长夏”,笔者倾向于解释为“农历六月”。杜甫诗歌,格律严谨、对仗精工,尤其擅长律诗,取得了“集大成”式的成就,为后世确立了律诗写作范式。对于七律的平仄要求,一般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就是只对二、四、六位置的字具有平仄要求。可是为了让格律更美善悦耳,一、三、五位置的字也是具有最佳的平仄规律的。杜甫一生致力于声律的探索,在下字时必然费了一番思索考量。《江村》及其标准格律如下图:

清江一曲抱村流,

— — | | | — —

长夏江村事事幽。

| | — — | | —

自去自来堂上燕,

| | — — — | |

相亲相近水中鸥。

— — | | | — —

老妻画纸为棋局,

— — | | — — |

稚子敲针作钓钩。

| | — — | | —

多病所须唯药物,

| | — — — | |

微躯此外更何求。

— — | | | — —

可以看到《江村》一诗的格律是相当谨严的,哪怕在一、三、五的位置,下字也贴合格律规范。颔联“自”与“相”拗救,尾联“多”与“所”拗救,除“老”字外,全诗皆合七律的格律规范。“长夏”一词,在格律中,应为“仄仄”,对应的“清江”为“平平”。由此可见,“长”字应为仄声,为上声。

“长夏”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出现较多的词,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即为“农历六月”。在中医范畴、阴阳五行学说中,“长夏”一般做“农历六月”解,“长”字应为上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长夏”常常被释为“长长的夏日”,“长”字读平声。值得注意的是,“长夏”也有以“农历六月”特定内涵进入文学作品,此时“长”应该读为上声。因此面对文学作品中的“长夏”时,不能不费一番考量。

注释:

[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3][4]周瑞芳等主编.中国医学大成续集·黄帝内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7](唐)杜甫.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作者简介:陈婕(1989— ),女,福建省图书馆助理馆员,主研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素问杜甫
登高
《黄帝内经》中“阴”的整理与分类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玲珑欢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