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晟康今年42岁,8岁时的一场车祸,使他在农村成为受尽欺负的“瞎子”。34岁时,他眼前的最后一点光亮也消失了,彻底堕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
然而,自2012年起,他凭着一根盲杖,独自踏上疯狂的环球之旅,并发誓要将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都走一遍。4年多来,他总共有600多天是在环球旅行的路上,到过五大洲的26个国家。
他一边环球旅行,一边利用自己独特的手艺帮客人按摩,或者找一家中医按摩店打打短工,“挣到的钱不仅能供自己游玩,还能支撑起女儿的学业”。
他已游历了9个欧洲国家,还去过南美,前不久刚刚从非洲归来,在那里走过了七八个国家,待了一个多月。至于印度、尼泊尔、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那正是他环球旅行开始的地方……他采取的是穷游的方式:用最少的花费完成一个个国家和地区的旅行,晚上睡觉的地方因地制宜,教堂、寺庙、路边长椅、湖边搭的帐篷、咖啡店,以及陌生人的家,都曾是他度过夜晚的地方。“出门在外,总是能够碰到热心人主动提供帮助,何况我是一个人们一眼便可看出来的盲人。”令人惊奇的,其实还不是曹晟康旅行的方式,而是他为什么要去旅行——他要克服的困难、可能遇到的危险,比正常人不知要大多少倍,何况,他只会说三个英文单词:yes(是),no(不),OK(好)。
对双目失明的人来说,风景又有何意义?作为一个盲人,待在家里似乎是最明智的,出去旅行几乎就是在玩命。一个盲人还梦想着要走遍全世界,这在多数人眼里不啻天方夜谭。更有人认为,他是在跟自己赌气,意图弥补内心的缺失和遗憾。
“‘一个瞎子到处瞎跑什么!’这种话我常常听到。”曹晟康说。但他不在乎,在他心中,环球旅行还不是他最高的梦想,他给自己未来设定的目标是:驾驶帆船游遍世界。
这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他已经是一名帆船帆板运动员了,可能也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名盲人帆船帆板运动员。
从按摩师到运动员
曹晟康已经十几年没回过安徽淮北的老家了,那里留下的只有他破碎的早年记忆。8岁时,有一天他和母亲坐车外出,结果遭遇了一场车祸,他醒来时躺在医院里。“我以为是天黑了,心里忧虑的是自己错过了上学时间……”他在病床上躺了半年多,下巴里被打进钢板,双眼接近失明。出院后,他回学校只待了十几天就辍学了,因为同学们天天嘲笑他是个瞎子。那时他读小学三年级。
回到家后,他发现自己成了家里的负担,父母看他的眼神也没有以前那么温暖了。邻居家的孩子欺负他,有一次他的头被人打破,流了很多血。他有过很多次自杀的念头,也强烈地想要逃出家门。14到18岁之间他离家出走过很多次,最远到过广东、贵州。“有一次身上只带了2元钱,就偷偷上了火车,靠喝自来水、从垃圾桶里捡食物维生。”他还曾被人骗到东莞的建筑工地上打了几个月黑工,后来自己逃了出来。
在孤寂黑暗的日子里,收音机是他唯一的伴侣。“说来你也许不信,那是我那些年没走上绝路的最大原因。”
19岁时,曹晟康在安徽合肥跟一位老中医学习正骨按摩。在店里打工,“第一次拿到工资时真是兴奋异常。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挣到几百块钱,终于感觉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了”。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以后,曹晟康在合肥、广州等地辗转,在不同城市的门店里度过了近10年青春时光。
2001年7月,他在北京王府井闲逛时,突然听到大街上的人群中爆發出欢呼声——北京申奥成功了!“虽然看不见,但我心里的激情也好像被点燃了。我梦想着成为一名运动员,将来参加残奥会。”曹晟康从收音机里听到当年的跳远冠军许斌在北京体育大学当教练,于是他找到北京体育大学,向许斌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许斌被他感动了,决定不收学费教他,并将他安排进短跑训练队,进行100米、200米短跑训练。从此,曹晟康开启了新的生活模式——一边训练,一边打工养活自己。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北京体育大学训练,然后去中医按摩店上班,一直到晚上12点才上床睡觉,“有时走在路上困了,就倒在公交站睡一小觉”。
曹晟康在北京体育大学前后训练了四年,参加过多次残运会,拿过铜牌。
2007年,他在北京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在望京开了第一家自己的中医按摩店,一下子火了,又连续开了三四家,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但好景不长,2008年的股灾,让曹晟康赔光了十几年攒下的20余万元积蓄。情绪低落中,曹晟康开始不断地出游,西藏、青海、云南、广西……“一边旅行,一边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开店或者打工,不知不觉,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中,我渐渐平复了自己。”
2011年,他从收音机中听到,一个叫翟墨的人独自一人驾着帆船完成了环球航行。这种传奇的人生令他从心底无限向往,他想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盲人,是否也可以进行环球航行。为此,他跑到海南三亚去向翟墨请教。跟翟墨见面后,他决定再次挑战自己,学习帆船帆板运动。一个月后,他卖掉了自己当时在北京开的门店,到三亚租了个房子,开了个临时小店,同时寻找训练基地学习帆船帆板运动。
不过,他找到的教练却不愿意教他。帆船帆板运动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平衡,教练告诉他:“你眼睛是盲的,没办法掌握平衡。”曹晟康却执意要学。教练不理他,他就自己在海中练习。他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从水中爬起来。有一次他撞上了一块钢板,撞得头破血流,却仍然不肯放弃。教练被他的执着感动了,破例收下了这名盲人学员。
曹晟康学会帆板只用了三个月,并且是漂得最快的运动员。“我非常享受那种乘风破浪、风驰电掣的感觉,只不过由于眼睛看不见,没办法掌握方向和目标。在2012年举办的一次比赛中,我明明冲在了最前面,却没办法达到指定的目标,结果只得了个‘最佳体育精神奖’。”曹晟康笑称,自己是“中国盲人帆船帆板第一人”。
踏上环球之旅
曹晟康的环球旅行其实最早并非出自他的决心和计划,而纯属偶然。
在那次帆船帆板比赛之后,他和几位三亚的“驴友”相约去云南西双版纳玩。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家在老挝、会说英语的网友,对方答应带他在老挝玩几天,因此他从云南出境去了老挝。谁知那位网友中途变卦,丢下他离开了。他不得不一个人搭车,买面包,买水,搭帐篷……他想去泰国曼谷,就在老挝万象的公路旁一边走一边招手搭车。三四十辆车呼啸而过,却没有一辆车停下来,而他一不小心,掉进了路旁近两米深的排水沟中。
他躺在沟里一个多小时动弹不得,那时心里就只想着:“不能死在这里,我必须回家!”最终,他一边高唱着汪峰的《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给自己打气,一边慢慢从沟里爬了出来。
从那之后,他吸取了教训,不再边走边招手搭车,而是坐在路边招手搭车。他发现,一个人在国外旅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对一个盲人来说,独自出门在外,吃饭、睡觉、上厕所……这些每天最基本的活动,都会因为语言障碍而变得非常费劲。但曹晟康慢慢发现,问题总有办法解决。这也让他产生了环游世界的冲动。“一开始,渴了,就拿出水杯对着嘴比画,让别人明白我要水喝;想找厕所,没人懂,情急之下,就把裤腰带解开,别人这才明白我想上厕所。至于吃饭,只能是走到哪里,闻见香气、听见做菜的声音,就摸过去点菜吃饭……”曹晟康承认,他也不是没有灰心动摇的时候,这时他就对自己说:“没人逼你,你既然这样选择了,就要走下去。这点困难就把你打倒了,还怎么环游世界!”
每逢过马路的时候,总会有好心人帮他一把,作为回报,他有时会在马路边帮别人揉揉腰背。遇到特别让他感动的人,他会问:“我看不见你,我能摸一下你,感觉一下你的样子吗?”对方总是很友善、很开心地表示同意。
他独自一个人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地接连待了20多天,一路走来,交了很多朋友。他经常帮人捏颈椎、捏肩膀,别人则带他去玩,去喝酒,去吃饭,去跳舞。渐渐地,他感觉自己仿佛不再是一个盲人,语言也构不成绝对的障碍了。
“在泰国清迈,有位小伙子骑摩托车送我去汽车站,到了车站又借钱帮我买了车票。我在老挝的公路边摔到沟里时没有哭,这个时候倒哭了。”2013年新年前夕,他再次去泰国,想找到那位小伙子,却没能如愿,“心里特别遗憾”。
东南亚之行结束后,他对环球旅行基本有了信心。他发现,旅行之前,他内心是有自卑感的,而旅行之中却没有了自卑和压抑。从此,他开始了疯狂的环球之旅。
自然,他要面对周围人的非议乃至家人的不理解。2008年他在股市上赔光了钱,为了散心,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将中国大陆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走了一遍。那时按摩店的生意还不错,他却整天疯狂地想要出门,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去。而到2012年他开始想要环游世界时,身边亲朋好友普遍忧虑的,一是安全问题,二是要花很多钱。
事实上,多年以来,通过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艺,曹晟康早已成为一个凭本事赚钱吃饭的高手了——弟弟上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全是他出的,后来他还每年给弟弟汇2000元生活费;多年前离婚后,女儿归他抚养,读重点高中的女儿一年所需的学费及生活费在3万元以上。与此同时,曹晟康在旅行中发现,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当按摩师能够赚到比国内多得多的钱,因此这些国家不仅是他的旅行目的地,也是他赚钱的地方。“去美国或澳大利亚我能够获得90天的签证,这足够让我找到一份短期工作,带回的收入也足以支付女儿上学的开销。我对女儿说:‘爸爸一定会照顾好你的生活,也请你理解,爸爸也有爸爸的梦想。’”
盲人可以有很多种梦想,为什么一定得是环球旅行呢?曹晟康说:“一个盲人去旅行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我可以去听,去触摸;我能闻到花香,感觉到空气,感受旅途中的人心;我可以用盲杖去丈量马丁·路德·金的雕像;我能吃上泰国的水果、印度的咖喱、美国的牛排,尝试不一样的食物。旅途中的美太多了,盲人也可以欣賞。再说,我总是想,我虽然看不到世界,但我要让世界看到我。我想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人只能活一辈子,就是要去经历。你遇见的越多,就越会明白,每个人都有残疾。我很幸运,我的残疾我看得到,你们的残疾呢?你们看到了吗?没关系,不完美,也可以怒放;不完美,也可以很精彩!”
(摘自《北京青年报》,江山美如画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