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事故车更换侧围板后的思考

2017-12-29 00:00:00耿丽顾平林
时代汽车 2017年11期

摘要:事故车的板件更换已成为现代汽车碰撞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关注车身板件的更换工艺、步骤、板件质量,能够提高汽车的车身修复质量。本文通过对一辆宝骏730事故车的车身修复过程展开分析,阐述了事故车侧围板更换的一般步骤,提出了板件更换工艺、步骤及所更换板件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事故车车身修复的结果,避免“汽车是被修坏的”。

关键词:事故车;侧围板;更换;思考

一辆2015年12月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宝骏730 MPV行驶17494km时,不幸遭遇侧撞并向左颠覆,汽车车身损伤严重,如图1所示:右側侧围版、门槛板、后叶子板、中立柱、右前立柱严重变形,两个车门无法修复,底板右侧卷曲、底板加强筋弯曲,车顶变形严重、左侧车顶边梁部分变形(更换过程略),整个车身损伤情况复杂。

维修厂在征得各方面的意见后,对该车进行了车身修复:更换了右侧侧围板、中立柱加强筋、车顶盖、左侧局部更换了车顶边梁,如图2所示。

面对损伤如此严重的事故车,一般车身修复的过程应该是:

第一步,将整个汽车在车身大梁校正仪上固定,左侧底板、车门变形不大,可直接使用校正仪的主夹具水平固定;右侧由于底板、门槛板、底板加强筋变形,可使用主夹具夹持且与校正平台不固定,继而进行前后纵向大力拉伸,使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将中立柱下方向外支撑。等底板加强筋拉直后,再去除门槛版(内外板、加强筋)、后叶子板、中立柱(外板、加强筋)、前柱下部外板。

第二步,对前柱加强筋等板件进行拉伸整形校正、中立柱内板整形、后叶子板内版整形、底板右侧锤击整形到位。再就整个侧围版比对右侧的立柱、底板、后叶子板内板,看看有没有不合缝的位置,如果有再次对前面没有拉伸、整形到位的位置进行拉伸、校正、整形,直至与整个侧围版贴服。

第三步,试装右前门,如果车门与前立柱(如已经去除整个外板,可直接与前立柱加强筋比对)周沿缝隙符合标准,则试装中立柱加强筋、有前门锁机构。同时测量车内左右、前后各测量位置的尺寸,如果符合车身维修手册的要求,则可焊接中立柱加强筋。

第四步,拆下有前门,比对整个侧围版并用自攻螺钉固定试装前、后车门,如果二车门周沿缝隙符合标准,则可焊接(可采取气体保护焊塞焊替代原车的电阻点焊,且焊点总数可与原电阻电焊点数相同,位置一致)整个侧围版,如果选择部分更换,此时可以就车分割侧围版,然后焊接。

第五步,打磨所有焊点,再次试装前后车门,周沿缝隙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试装车顶,并用自攻螺钉固定,再试天窗,天窗玻璃活动自如可焊接车顶。

第六步,调试车门上所有附件(门锁机构、玻璃升降机构、车门密封条、内饰板等),符合规定工况的情况下,拆除附件及车门,对板件接口和搭接处使用聚氨酯结构胶进行抹刷,防止雨水和灰尘的进入,文中所涉及的更换用车身板件,出厂均进行过电泳油漆处理,故焊接前可不进行防锈、防老化处理。

最后,交油漆工进行涂装操作。

仔细琢磨整个车身修复过程及修复结果,不难发现:该车所换的车身板件,全部是副厂的,所有的车门铰链安装孔都有修改的痕迹(车身修复师做了扩孔处理),车门前后换了3次,右前立柱采取了部分更换且连接处的焊缝远大于5mm(经验告诉我:这是多次反复的结果,车身修复师受车门尺寸的影响做了多次调整),如图3所示:还好,切割缝上下的线束穿过孔没有进行切割与焊接。

再看图2的结果该车更换了右侧侧围版,留下了不足1.2m的前立柱外板,这段外板两侧共有约50个电阻电焊点,相对整个侧围版,区区50个焊点的焊接量要比两处对接口的焊接量要小很多,新换的侧围版是一个整板:分割开再与原车的残留板相对接焊接比较,侧围版的性能影响很大。再加上新换板件的强度与原车板件无法比较,这样的汽车开出去之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安全系数均大打折扣,整车的使用寿命也会因此而缩短。如果不幸,再次遭遇碰撞,汽车本身及司乘人员的损伤会更大。汽车还是被修坏掉的。

在此,笔者友好提醒广大车身修复人员注意:事故车在车身修复过程中尽量选择汽车制造商推荐或建议使用的车身板件更换损伤严重的车身板件;本文所提的宝骏车,采取了大部更换,他的工作量比整体更换少不了多少,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是考虑整体更换更符合车身修复的要求。决定是否整体更换或局部更换的依据应该综合考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汽车本身的结构特点、修复后的安全系数等方面;汽车不能被我们修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