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2017-12-29 00:00:00詹璐遥
今日财富 2017年4期

费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是美國著名的发明家和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罗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工厂实践,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劳动效率。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集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之大成,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根本转变。因此,泰罗在西方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受到世人的尊敬。

一、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思想解放运动已完成,工业革命也接近尾声,城市在极度地膨胀,工厂林立的到处都是,特别是美国的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同时,世界的沟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贸易空前活跃。这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然而管理并未进行根本的变革,仍然处于经验管理阶段。普遍存在着技术先进、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劳动生产率和工人的工资都比较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工人消极怠工、企业的潜力得不到发挥。泰罗当时是美国某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管理岗位,他深知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原因,致力于研究管理,以促进劳动从生产率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改进而提高。

二、科学管理的制度保障

泰罗的思想深受西方法制的影响,注重体制对管理科学性的保障。在传统的管理中主要凭借个人的阅历、智慧、才能以及管理经验等等对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这些“能人”被认为是具有天赋异丙的才能,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人们靠着他们来出谋划策。这种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管理领导品质人格论的思想,认为领导者是天生的,其个性特征决定着工作的成效。

对于这种思想,泰罗并不认同。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人们过于看重管理经验,而管理经验因人而异,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降低了管理的高效性,而且管理者的能力是有限度。泰罗认为,应该把管理体制放在第一位,而非这些有着先天优质禀赋的管理者。能提高组织效能的路径在于建立一套有效、严谨的管理系统,只有在有效的管理系统之下,有能力的人的才能方可稳定的发挥到极致。管理是一门科学,强调的是管理的客观规律性,需要遵循管理体制。管理是一门艺术,则强调的是它的灵活性、变化性、创新性,在遵循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最大的发挥其效能。

三、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

泰罗提出:“以高工资和低成本作为最良好的管理制度基础,”其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生产率。泰罗意识到管理不善、效率低下会造成资源浪费的危害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他认为,企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工人缺乏科学的指导。所以,要把科学研究系统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科学地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

(一)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标准化。泰罗开展工时研究,通过“铁锹实验”证明,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进行分析,科学地制定工作定额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泰罗认为,制定工作标准、定额与操作程序,妥善安排工作时间,“在工作时间好好地工作”、“在休息时间好好地休息”是有效缩短工作时间和提高效率的办法。

(二)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泰罗认为,为了提高生产率,必须找出最适宜干这项工作的人,这也就是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在劳动方法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对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每一个工人都会很优秀,至少能胜任其工作。

(三)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刺激与激励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泰罗主张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实行差额计件。

(四)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泰罗认为,应该实现管理职能专门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研究、计划、调查、训练、控制和指导操作者的工作,而工人只负责一线作业,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

(五)实行“例外原则”。泰罗主张高层管理者要“超脱”于一般的日常事务,把它们授权给下级去做,高层管理者应该主要处理重要的事情、企业蓝图以及一些突发状况。例外管理原则至今仍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重要的管理原则。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是管理哲学指导的产物,变革的基础和前提是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精神状态以及管理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决不能操之过急。(作者单位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