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2017-12-29 00:00:00杨艳 于红霞
今日财富 2017年4期

“一带一路”战略着眼长远,其影响力将不远远不止于未来几年。在其实施过程中,包括交通运输、通讯、能源等行业的大量基建工程将应运而生。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拉动作用之外,“一带一路”战略还将加强沿线国家在经贸、文化、人员交流等众多范畴的交流,为各领域带来广泛的合作机会。在“一带一路”经济长廊建设中,山西但是不能“静观其变”而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有所作为。本文对山西省“一带一路”战略着眼长远,其影响力将不远远不止于未来几年。在其实施过程中,包括交通运输、通讯、能源等行业的大量基建工程将应运而生。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拉动作用之外,“一带一路”战略还将加强沿线国家在经贸、文化、人员交流等众多范畴的交流,为各领域带来广泛的合作机会。在“一带一路”经济长廊建设中,山西但是不能“静观其变”而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积极服务、有所作为。本文对山西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山西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山西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山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可行性分析

(一)产业优势

山西在今后的发展定位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这些产业与“一带一路”的产业不具有竞争性,但对人力、信息等资源有非常高的要求,与“一带一路”的相关产业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一方面山西的传统支柱产业,煤焦电冶化建等能源重化工产业,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相对较好,具有明显的承接优势。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可以为“一带一路”能源市场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加大对周边区域及沿线国家低硫优质煤炭的资源供应和铁路运输保障。另一方面,山西省近日发布该省钢铁产业三年推进计划(2015年-2017年),坚持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品种结构、深化节能减排、等为重点,平稳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二)基础设施优势

山西省是华北重要交通枢纽,为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黄等重要干线交会处,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并且不断优化。2016年,山西省公路线路里程1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11.1公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具有交通优势。此外,山西省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未来一段时期构成城市各种要素的发展、变化,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意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科学规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创造招商引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新优势

(三)文化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不仅是经济的合作,更包括文化的交流与开发。从文化上看。 山西拥有丰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仅从现存历史文化资源看,从地域划分,北有以大同北魏都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应县木塔等为代表的晋北民族交融和佛教古建文化区;南有以临汾尧庙、洪洞大槐树、壶口瀑布、运城盐池、大禹渡等为代表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区;中有以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为代表的晋商文化区。从时代划分,有反映神话传说的赵城女娲陵、精卫填海的长子发鸠山、神农尝百草的长治老顶山、高平炎帝陵等;有反映古人类活动的吉县柿子滩、襄汾丁村、陶寺等遗址等等,不胜枚举,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

二、山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资源大省转型升级

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山西省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高强度的资源开发,造成了支柱产业单一、安全事故频发、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形象恶化等严重后果,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资源诅咒”怪圈,产业结构单一化,增长动力后劲不足,并且各种生态问题,使得山西省企业在参与国際合作中,形象水平较低,影响国际合作的顺利进行。促进煤炭资源大省经济发展的转型跨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山西省迫在眉睫的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国家新政策的出台,东中西区域定位的进一步转变,东部将有大量的资源向中西部转移,从而促进山西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化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并形成新的多层次的增长极,以倒逼机制促转型,实现经济的转型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地理位置劣势的转变

山西省处于“不东不西”的位置,地理位置劣势明显,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而置于“一带一路”的战略层面审视,山西“不东不西”的地理区位劣势,反倒有望转化为一种区位优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交通的支持,而东起连云港,到达兰州的陇海铁路,目前运力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从日照出发,经过山西腹地到达西安的‘二陇海线’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山西具备成为中国北方沿海地区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路枢纽的条件和实力,此外,山西境内连接五条铁路的众多物流节点,也必然会促使山西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投资领域。(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