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是最大的邻国,两国在经济领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也是重要的经贸伙伴。本文主要分析了两国经贸现状,指出其在经贸合作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中俄经贸合作的建议。
一、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
积极发展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是全面构筑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中俄经贸关系一直受到两国的高度重视,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俄经贸合作正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一)中俄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中俄两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根据俄罗斯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中俄贸易额为680.6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中俄进出口总值达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此外,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在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两国在经贸合作领域也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和合作领域推进,逐步提升贸易水平和质量。
(二)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加深。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中俄能源合作的项目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和核电站建设等,其中的重点便是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而中国石油需求旺盛,中俄两国的石油贸易有着强烈的互补性和互利性,这也是开展两国石油贸易与合作的基础。且随着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东移,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将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三)中俄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扩展。加强投资领域合作是中俄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国对俄罗斯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包括:道路、桥梁建设,以及房地产投资;能源和资源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等;且近年来逐步重视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如:在生物能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
(四)中俄进一步深化金融合作。中俄本币相互结算大幅增加,双方有望在能源交易、军事技术合作等领域使用本币进行结算。2014年,俄罗斯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同年,俄罗斯储蓄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贷款框架协议以及两家银行间的买方信贷协议;莫斯科信贷银行也与中国银联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约有100家俄罗斯商业银行为人民币结算开设了代理行账户,可为普通储户开设人民币账户的商业银行也在增加。莫斯科信貸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和自助服务终端机上将受理银联卡业务,以该银行为收单银行的贸易服务类企业也将接受银联卡。
二、中俄“一带一路”建设在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俄经贸关系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还存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中俄合作缺乏必要的互信基础。中俄双方领导人早期确立的中俄双方贸易额突破千亿的目标迟迟不能达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初,因缺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准确信息,俄方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也存在误解。而且有俄罗斯国内有学者认为, “一带一路”战略会显著提高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造成俄罗斯影响力的下降;他们担心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将进一步超过俄罗斯,中俄之间的平衡将进一步被打破。因此,提升中俄互信是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
三、提升“一带一路”建设下中俄经贸合作水平的建议
中俄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上存在的分歧绝大部分来源于互信缺失,互信缺失的根源在于能否最大程度的维护本国利益。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合作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中俄合作的根基在于政治,中俄经济关系的开展对高层政治推动的依赖较大,因此,要推动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的对接,就必须进一步推进中俄双方的政治互信。
第二,强化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背靠背”的两个国家,只有加强军事领域的合作、建立充分的军事合作和互动机制才能为中俄各自的安全利益提供保障。因此,中俄两国应进一步提升军事合作水平,除反恐军事演习合作外,也应全面开展海军、陆军和空军方面的联合演习,以应对中俄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并最终促进中俄经济合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中俄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强两国在人文、民俗等方面的了解有利于两国在经贸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有利于“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因此,中俄两国应广泛开展文化合作,利用各种形式加强青少年和妇女之间的交流,增进两国民众对彼此国情、文化习俗的认知、体验与了解。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学术往来和人才交流合作,继续扩大中俄两国的留学生培养数量和质量,为中俄两国在各方面的合作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