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7-12-29 10:55:47杨宝栋天津市宝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数码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杨宝栋 天津市宝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杨宝栋 天津市宝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成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途径。所以我们要不遗余力的从各方面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本文就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农村信息化 发展现状 对策

前言:我国目前加大新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水平高的现代化农业。但是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发展现状不理想,从思想意识到具体做法都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所以需要人们重视,找寻解决方案,促进整体信息化进程。

1 农村信息化

在探讨农村信息化建设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农村信息化,在目前世界通认的概念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其主要是利用当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相结合,创造农村、农业的利益,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它是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将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转型,适应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朝着现代化发展。通俗的来讲就是用当前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以及科学力量和传统的农村建设进行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例子已经耳熟能详,比如利用互联网做好农业生产信息的来源,用数据分析种植的粮食的质量等等,在农村生活中,智能手机、电脑虽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城市居民相同,农村人民将网络作为接受资讯、共享交流的主要途径,作为劳务介绍、生产消费的重要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等,这些都是农村信息化的具体体现。

2 农村信息化的当前成就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开始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到现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信息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农村已经在时代的趋势下,生存状态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变,我国在党和政府正确的“三农”政策的领导下,农村信息化建设正在快速平稳的向前发展,比如“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开展使得现在农村基本都用上了电话,人们的交流都有着便捷的方式;目前农村网络平台也在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大多数乡镇都设立了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我国关于农业范围的网站更是雨后春笋般出现成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在快速提升,高科技农业设备的运用、网络数据对于农作物的分析都得到了相当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这些都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取得的成就。

3 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

农村信息化建设需要具有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而这也是当前农村较为缺乏的,无论是信息服务人员还是服务质量都具有很大的缺陷,基层政府对于信息进入农村的调动意识和能力较差,并且缺乏有力的信息管理制度去引导和监督,这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3.2 农民缺乏信息化意识和能力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目前呈现的最大问题是农民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新颖的、紧跟时代的信息化意识,大多数农民思想比较封闭落后,无法认同高新技术给传统农业生活的改变,另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一些高端、崭新的信息化产品对于他们来说极为陌生,并在学习能力的制约下,无法有效的掌握信息产品的操作技能,这是当前信息化建设比较普遍的问题。

3.3 缺少获取信息的条件

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成本的,农村作为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区域,农民的生产力有时满足不了信息的获取,当前我国信息化前沿产品主要还是智能手机和电脑,并且需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下才能及时获取信息,这些产品对于许多农民都是比较昂贵,特别是网络,虽然是最为快速的信息获取方式,但是成本比较高,阻碍农村信息化全面建设。

4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制度

解决信息化发展困难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首先在制度管理上加强信息服务的质量,提高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民始终跟随着政府的脚步,所以基层政府要在信息服务制度的下规定积极的服务农民,引导农民,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解决农民的信息获取问题。

4.2 加强信息化的宣传和培训

政府要对农民加强信息化的宣传,在思想意识上引导农民,使得农民对于信息化建设有着积极、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主动的去寻求信息化帮助,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主动的去教授农民获取信息的方法,定期开展培训,培养和加强农民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他们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有意识、有能力的利用高新技术去收集并分析数据信息,转变老旧的“三农”状态。

4.3 降低成本、扩大信息覆盖面

政府和相关技术公司应该结合,降低农村获取信息的成本,给予农村信息化产品较大的优惠和补助,并扩大农村的网络、通信等信息的覆盖面积,保持网络的坚固。使得农民在耗费较低的、可接受的成本中获取到稳定的信息,促进整个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1]胡大平.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以及解决对策.[J]网络与信息化,2005

[2]孙成明.中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对策.[J]经济管理论坛,2005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